伊尹流放商王太甲,为何看似“权臣乱政”却被后人尊崇为千古贤相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3
一手建立商朝的商汤逝世后,商王的位置进行了快速的更迭。首先是太子太丁在商汤在世期间就逝世了,于是立太丁的弟弟外丙即位,外丙即位三年逝世。商王的位置传给了外丙弟弟中壬,中壬即位四年后逝世,商王的位置传到了商汤的嫡长孙太甲手上,自此商朝初期权力的频繁转移才告一段落。

外丙、中壬这两位商王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是登基时都是五十多岁完全足以亲政的年纪了,这两兄弟都任命伊尹为卿士,我们就理解为宰相。结合我们日常经验来看就算是普通官员新上任一般都是要尽快组建自己的一套班子,让那些老资格靠边站的,几年的时间其实完全是足够进行人事换血的了,由此可见伊尹是深受殷商王族信赖倚重的人。

伊尹此人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却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商汤的妃子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这才受到商汤的重用,这就算从厨师跳槽到宰相了。另外一种说法是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伊尹才愿出山,这算是殷商版的五顾茅庐了。关于伊尹的事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总之伊尹为商朝的建立以及天下平定立下了不世功勋。

到太甲即位时伊尹这已经算是历经四代商王的顾命大臣了,威望已经高到就算说伊尹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三抖也完全不为过的程度。太甲刚即位时我们的伊尹就连作三篇帝王行为规范《伊训》、《肆命》、《徂后》,给了我们新商王一个下马威。

其实想想我们的太甲毕竟是贵族世家长大的,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什么就有什么,结果现在每天都要被一个凶巴巴的老头盯着,稍微有一点逾越这老头就搬出先帝来压自己。朝政大事自己说了又不算,空闲下来的时间又不可以像以前那样寻欢作乐,这样想想确实也是挺苦闷的。

这样的苦闷时光过了三年我们的太甲再也忍受不了,撕毁了那三张帝王行为规范准则,开始展露本性放纵享乐,眼看着天下苍生又要为满足帝王的欲望陷入无休止的盘剥了,这时伊尹下令把太甲流放到桐宫(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命太甲悔改,国政由伊尹代为掌管,也就是说从幕后的实际控制者转到幕前来了,商朝王族内部以及天下豪强肯定对此议论纷纷,但是这件事能做成就决定了这是一场相权压倒性的胜利。

其实这样类似的情节在后世也上演过,可是为什么伊尹就是千古贤相,后世往往是权臣乱政呢,关键点就在于一颗“公心”。过了三年太甲经过悔过自责,重新修德,伊尹把太甲接回让他重新执政,太甲自此严格按照帝王行为规范准则行事,四海臣服,百姓安宁。根据后来伊尹的儿子伊陟在伊尹死后仍然是商朝重臣,可以判断太甲不是怀恨在心隐忍不发,而是真的改好了。

三年时间就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贵族,可惜了伊尹的教导方法没有流传下来,要不然现在恐怕很多所谓的培训学校都要倒闭了。不过伊尹秉着“公心”的以身作则一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验过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来的操纵感居然还能严格自律,这份意志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何况是天下人任你摆布,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珍馐美人,后世那些位极人臣的人哪个不是当世人杰,哪个不懂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可是体验过权力的快感后又有几人能做到功成身退,往往都是被权力吞噬操纵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正因如此才体现出伊尹的伟大,这份伟大造就了被后世代代传颂的千古贤相。

说到这不得不谈谈相权与君权的关系,其实在我看来最和谐的君相关系就如夫妻一般,互相理解包容、扶持,想着把国家给治理好,这样相权与君权就达到了一种相对完美的平衡,天下苍生幸甚。

可是毕竟像伊尹这样具有如此“公心”的人太少,人是有私心的,也是贪婪的,面对着权力的诱惑总想给己方带来利益总想要更多,以至于纵观历史我们发觉由于臣对君注定处于弱势,导致相权不断被消弱,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大臣们越来越沉默。一旦权力没有了约束伴随着的就是欲望无限的放大,国家走上灭亡之路时连个劝阻的人都没有,最后亡国身死,生灵涂炭,然后推倒重来,陷入循环……

  • 伊尹手中的权利有多大?伊尹放太甲是怎样的故事?
    答:他虽然只是一国之相,却能驱逐商王太甲,实际上权力高于皇帝。 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在他掌握朝廷大权的历史上,有齐国管仲、汉萧何、蜀诸葛亮等许多有名的宰相。 这些人都以其优秀的治国能力而闻名。 另一个人,他是唐朝的宰相伊尹。 当然,当时不是宰相,而是叫尹。 他的职能是宰相,所以我们以前...
  • 伊尹霍光都是贤臣 为何说某人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反而是贬义
    答:贤臣呵呵了,伊尹霍光都是权臣持政好吧。太甲不愿听这些老头子的话,结果就被放逐了,一说是伊尹篡位流放了太甲。当时君权不像后世那样神圣专制,臣子的忠孝也没有后世那样看重,所以君主不明臣下可以让他下台,类似工会成员罢免会长,所以当时也没有引起人什么反感,伊尹于是自己管理起了国家。七年后...
  • 太甲继位期间,伊尹觉得他不合格将他废黜,那伊尹当初为何会选择太甲继位...
    答:太甲被伊尹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马之后,被流放到了桐宫。在桐宫有一个守墓人听说了太甲当上皇帝后三年的所作所为,决定要替太甲的先祖好好的教育一下太甲,于是他每天都在跟太甲讲述太甲先祖是如何治理天下。太甲在桐宫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到非常的懊悔,幡然醒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多么的荒唐。伊尹...
  • 为什么当臣子的伊尹流放了大王太甲,反而成就千古之颂?
    答:但是对于伊尹重新获得政权的方式,后世颇有争议。比如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便认为,伊尹流放太甲后,曾自立为王。太甲重新取得政权也不是伊尹还政,而是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后才重新亲政。虽然古本《竹书纪年》在崇尚儒学的宋朝已经散佚,但清人方诗铭、王修龄等人通过《太平御览》《晋书》《史通》...
  • 商朝太宗、太甲皇帝因暴政乱政被流放三年
    答:太鼎,姓子,名智,是商朝第四任国王,易之叔病死,继位。在位12年,23年,病死,葬于历城。寺太宗,谥号文王。死后涉水传皇位。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无道。伊尹把他放在同宫,自己摄政。太甲在通宫待了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迎他回博都,仍在那里掌权。太甲能修德再次掌权后,诸侯都向商王...
  • 商朝皇帝太甲:一个被伊尹放逐后成为商朝的明君
    答:一时间,年少的君王和老成的执政间的矛盾变得难以调和,伊尹只好暂时收回了太甲手中的权力,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偃师)居住,让他好好反省一下,史称伊尹放太甲。伊尹在这件事上展现出来的巨大权威,在后世就成为了君王们最忌讳的权臣干政,伊尹将为此蒙上不白之冤。
  • 夏商周的一个人物
    答:《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这个事情被后代权臣作为发动政变、废黜君主行为合法性的范例...
  • 伊尹摄政期间,为何会选择没有血缘关系的太甲为继承人呢?
    答:二、太甲知错就改,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当君王的气度与素质。太甲被伊尹废黜,放逐到了桐宫三年,与祖父商汤的坟墓为伴,看守墓地的老人了解情况后开导了他,再加上他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羞愧难当,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和大家对自己的期望。决定痛改前非,经常帮助周围的百姓,也遵守祖宗的规矩,...
  • 商朝-伊尹放太甲
    答: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建都。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国君。继位初期,太甲十岁, 还能听从伊尹教导,谨言慎行。几年后,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将...
  • 权臣能否也成为忠臣?历史上有哪些这两种属性都集于一身的人物?_百度知 ...
    答:这是正史中记载的故事,比较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如果属实,伊尹也可算是权臣加忠臣属性集于一身的 历史 第一人。不过,在另一部编年体史书 《竹书纪年》 中记载的伊尹和太甲的故事却是臣流放君,君潜回报仇杀臣的版本,至于谁真谁假,需要更进一步考证。伊尹之后,能达到标准的是西汉的霍光,他是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