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会有地方叫镶黄旗 正蓝旗 正镶白旗 这些八旗的名字 知到的人说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内蒙锡林郭勒的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与满清八旗有什么关系么?

是这样的,清代绿营军与八旗军属于官方正轨军。除此之外还有地方军,在蒙古与北疆地区由蒙古王公所管理的‘蒙古盟旗军’就是地方军的一种。

‘蒙古盟旗军’也是按八旗规秩划分,所不同的是他们不归朝廷直接调遣而是由蒙古地方王公管理。按照清代军制,蒙古盟旗军是从各王公领地内16-60岁的普通男性牧民中选拔,入伍后每年要定期拉练,平时则各自住在家里从事生产,一旦战时就由各自的王公们组织起来配合正规军作战。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预备役。

由于蒙古地区牧场面积太大,招调集时不可能直接聚齐,所以各蒙古王公就以旗,或甲拉为单位再各牧场的交通枢纽处设置临时的参领衙门或佐领衙门,需要调集的时候盟旗兵就各自从家里出发到这些衙门处集合。时间久了这些指定的临时衙属就以各自的旗命名。所以今天在内蒙或外蒙地区仍然还保留有XX旗的地名。

另外提醒一点,蒙古盟旗 与 蒙古八旗 不是一个概念。蒙古盟旗是地方军,而蒙古八旗则是加入八旗正规军的以蒙古人为主的部队,是由清廷直接管理的。二者不同。

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 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牛碌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牛碌,五牛牛碌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统一,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由於清初诸帝很重视枪炮武功等实战本领,八旗军在平定三藩,收台湾各抵御沙俄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战绩。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的总称,由朗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内午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等由上三旗守卫。

那是蒙八旗和满八旗不同 是蒙八旗的驻地 其他四旗后改名字了 正白旗和镶白旗合称正镶白旗,比如正黄旗改为察哈尔右翼后旗 旗政府驻地土牧尔台 后71年政府迁白音查干

这都是习俗问题``就象某某自治区一样`只是划分的原理不一样``大部分名字保留了以前的名称``没什么很难理解的```

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方之所以叫镶黄旗、正蓝旗、正镶白旗等八旗的名字,是因为这些地方与清朝时期的八旗制度有关。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核心政治制度,分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等三个部分。其中,蒙八旗和满八旗的驻地主要在内蒙古地区。这些旗的名称沿用了清朝时期的八旗制度,成为了当地的地名。
具体来说,镶黄旗、正蓝旗、正镶白旗等是蒙八旗的名称,它们是以黄色、蓝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旗帜为标志,代表着不同的部落或领地。这些旗的名称沿用至今,成为了当地的地名。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名称与清朝时期的八旗制度有关,比如: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意为“美丽的草原”,是因为清朝时期这里是八旗之一的赛罕盟所在地;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因为这里曾是鄂温克族人的居住地,而鄂温克族是满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