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各地名字的由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唐山地名的由来

  唐山市,因“唐山”得名。“唐山”,在唐山市路北区境内,现名大城山。
  唐山之名始于后唐。据《滦县志》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明初,明太祖驱逐鞑靼,北方地广人稀。为充实边境,除招抚流亡复业外,还从江、淮、浙、鲁等地迁入户口。永乐二年(1404年),明王朝开始在唐山编屯置村:土民编社,迁民编屯。因而,逐渐形成桥头屯、刘家屯、马家屯等古老的村庄。
  唐山原来是一个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清政府为了开发煤铁矿,光绪二年(187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谐同美国矿师马立斯到开平镇勘测,勘察结果很好。唐廷枢向李鸿章报告,认为要雇用洋匠,采用西法,开采煤铁,大有作为。1877年,李鸿章指定唐廷枢主持开平煤矿的开采工作。因而当年建立开平矿
  务局,在桥头屯买地造房,购置机器。随着煤矿的发展,人口增多,商贾繁盛,1878年桥头屯升格为镇(乔头镇),与开平镇平行。
  1898年,乔头镇以镇北有“唐山”,而改名为唐山镇,此为唐山行政名称之始。二十世纪初,唐山从工业镇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1928年,唐山镇改称唐山市,仍属滦县八区管辖。1938年,日伪北平临时政府明令设唐山市,市区范围扩大,增加30个自然村。1939年10月,正式成立唐山市政机构。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唐山市人民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冀东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唐山市为河北省省辖市。

玉田之名源于“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
遵化”二字据《遵化县志》记载含义是: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
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市之西而得名。
迁安春秋为山戎令支,战国归燕地,汉为令支县,北齐时令支入阳乐。隋朝入卢龙,唐朝属平州,至辽时,辽太祖从安喜县俘获大批民户,迁至今迁安东部青山院至卢龙一带置安喜县。其后金灭辽,长江以北均属于大金国,于是出现了两个安喜县,因此在金大定7年将安喜县迁至今迁安城关一带,改称为迁安,其含义为迁自安喜,属平州,其名延续至今,今为迁安市。
丰润,位于还乡河两岸,故亦称“浭阳”。过去的丰润县境,正如旧志所载;北枕燕山,南为平川,傍泥河,环浭水。“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又有县产盐场,实在是“润泽丰美”因此得名。
丰南,位于丰润之南二得名。
开平区:史书记载,开平在唐、虞、夏的时候为冀州地,商朝为孤竹国。后来相继属于燕、辽西、北平、石城、契丹,明朝永乐元年(1403)设开平中屯卫,永乐二年建开平镇,开平由此得名。
滦县古称滦州。据《辽史·地理志》载:“本古贡洛城。滦河环绕……”太祖以俘户置滦州(治今城关镇)。1913年改滦州为滦县,州、县均因滦河得名。
滦南,位于滦县之南二得名。
古冶区:由“古代千金冶铁之地”演化而来。古冶早在商代就有人居住,地属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
乐亭县:因古乐安亭得名。据考今乐亭县城所在地在三国时期就有行政建制,成为乐安亭。
唐海县(现为曹妃甸区):取自“唐山沿海”之意,

唐太宗东征与唐山得名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10多万唐军东征高丽(统治区在今辽河以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经过半年多的苦战,虽然夺取了十几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城时,遇到了高丽军队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粮草将尽。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唐太宗于九月下令班量。太子李治从长安千里来迎。 唐太宗率3000骑后入临渝关(今山海关),在今滦县一带和太子相遇。此时,唐太宗所穿的战袍已旧敝不堪,为他献上了新衣。之后又途经今唐山回都。唐太宗率军途经唐地,曾在大城山上屯驻,以后此山遂名"唐山",这是唐山得名的开始。后来的《永平府志》、《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滦洲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史志对此有过记载。大城山下的成鲜水(今陡河)遂名"唐溪"意为唐山脚下的河水;河上建桥名曰"唐山桥"。唐山桥 西一业形成的村庄称桥头屯(今路北乔屯)。 唐太宗东征在今唐山地区留下了许多有关地名的传说。 钓鱼台。传说唐太宗东征驻兵唐山时,曾到今大城山北侧河岸边观赏风景,放线垂钓,后这里称钓鱼台,名称沿用至今。 晾甲山。相传唐太宗率将士行军,适值大雨滂沱,将士铠甲尽湿,于是在大城山东1公里处山丘上晾铠甲,后人遂将该山称作晾甲山(晾甲坨),后又演变成亮甲山(亮甲坨)。今称贾家山,在唐山钢铁公园院内。 三跳涧。在今迁安市东15公里处,相传唐太宗东征时普跃过此涧。涧帝有试剑石。 擂鼓台。今滦县西百里,相传唐太宗曾在此学习擂鼓动御敌。 谎粮坨。在今滦县城南25公里,相传唐太宗以此谎敌。 唐山土城。在今市区内,遗址无考。 亮甲店。在今玉田县城东南11公里处。相传唐太宗东征时遇雨,晾甲于此,故名,后用谐音称亮甲店。 还有晒甲坨、晒甲岭、廒里井、挡驾庄、马棚峪、石臼坨岛等。 唐朝出于屯兵和积粮的需要,在今唐山一带建了许多城池,如平安城(今遵化平安城)、万年城(今迁相三屯营北)、平州城(今卢龙县)、马城(今滦南马城)等,还建筑了一些要塞。又修建了兴唐寺(在今唐山南郊)、净觉寺(在今玉田)等寺庙。唐山原来是一个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清政府为了开发煤铁矿,光绪二年(187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谐同美国矿师马立斯到开平镇勘测,勘察结果很好。唐廷枢向李鸿章报告,认为要雇用洋匠,采用西法,开采煤铁,大有作为。1877年,李鸿章指定唐廷枢主持开平煤矿的开采工作。因而当年建立开平矿务局,在桥头屯买地造房,购置机器。随着煤矿的发展,人口增多,商贾繁盛,1878年桥头屯升格为镇(乔头镇),与开平镇平行。 1898年,乔头镇以镇北有“唐山”,而改名为唐山镇,此为唐山行政名称之始。二十世纪初,唐山从工业镇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1928年,唐山镇改称唐山市,仍属滦县八区管辖。

  • 曹妃甸的由来是什么?
    答:曹妃甸名字来源自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曹姓妃子建在沙岛上“曹妃殿”而得名。民国二年(1913年),今境分属直隶丰润县和滦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遂属河北省丰润县和滦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丰滦、滦卢合组唐滦特区,5月,因遭敌破坏而重建丰滦办事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曹妃甸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答:曹妃甸名字来源自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曹姓妃子建在沙岛上“曹妃殿”而得名。曹妃甸区,隶属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唐山南部,毗邻京津两大城市,南临渤海,与大连、烟台以及朝鲜、韩国隔海相望,总面积1943平方千米 。2019年,曹妃甸区下辖3个街道、3个镇、10个农场、2个养殖场,另设有3个...
  • 曹妃甸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答:名字如下:据传曹妃甸名字的由来源自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曹姓妃子建在沙岛上“曹妃殿”而得名,当今在渤海国际会议中心建有曹妃甸廊,内有金色曹妃像,姿容秀丽,面向李世民离开的方向,阳光透过屋顶,富丽堂皇。简介:曹妃甸区,隶属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唐山南部,毗邻京津两大城市,南临渤海...
  • 唐山市迁西县上营镇总府庄名的由来
    答:该名字由来如下:唐山市迁西县上营镇总府庄的名字由来是因为上营镇的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上营村。总府庄是上营镇下辖的一个村庄。上营镇位于迁西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截止至2023年11月20日,总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上营镇下辖14个村委会,其中包括总府村。
  • 唐山名字的由来
    答:唐山的名字由来: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中心区的大城山,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朝鲜半岛,回途中经由此地,其爱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爱妃,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 曹妃甸名字的由来关于曹妃甸名字的介绍
    答:1、曹妃甸又名“沙垒甸”。曹妃甸平潮时为一条黑沙淤积而成带状沙岛,地处渤海湾西北岸外缘,唐山滦南县南部海域中。据史料记载,曹妃甸岛方圆20公里,曾有居民常住,建有水井、渔铺。2、曹妃殿的传说。相传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随军出征的还有一位李世民最为宠爱的妃子,名唤曹娴,她容貌绝美,...
  • 唐山胜利路的来源?
    答:唐山道路命名一般按照东西走向为“道”,南北走向为“路”。“胜利路”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取“抗日胜利”之意命名的道路名称,为了尊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更名。胜利路是唐山一条历史悠久的道理,原名便宜街,便宜街的本义并不是汉语,而是契丹语地名。在大辽国统治时期,有一支...
  • 河北唐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真的和唐太宗有关系吗?
    答:2. 唐山的历史悠久,曾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所在地,是华北至东北的交通要道,且紧邻明长城的重要入口。3. 在抗日战争期间,唐山在喜峰口见证了抗日战士与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战斗,展现了坚韧的抗战精神。4. 唐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引发了许多有趣的传说。人们容易将其与唐朝联系起来,因为唐朝的强大影响深远。5...
  • 唐山名字由来
    答:综上所述,唐山名字的由来,既源于地理特征的直观反映,又深受历史发展和文化情感的共同影响。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地理方位,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的美好愿景。注:上述回答为解释“唐山”名字由来的创作性阐述,可能并非完全的历史事实,而是结合了地理、历史和文化因素的...
  • 河北唐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真的和唐太宗有关系吗?
    答:它距离首都北京大约180公里。滦河发源于张家口,流经唐山,在唐山流入渤海。唐山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所在地。是华北到东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一个通往明长城的重要入口。抗日战争期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士在喜峰口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守卫长城。关于唐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些有趣的说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