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径庭的并蒂莲 试驾奥迪A6 旅行车家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两台几乎完全一样,但细看又风格迥异的奥迪车就摆在面前,它们将成为接下来几百公里行程中我们的“左膀”和“右臂”。由泸沽湖畔启程,经由丽江前往大理,这是一条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自驾之路。但两款即将由我亲手驾驭的奥迪车足以让我将一切美景全都抛之身后,因为即将全程陪伴我的,是奥迪旅行车家族的王牌选手——刚刚登场的新款A6 Avant和A6 Allroad。

为什么王牌不是强大的RS6 Avant?原因很简单,轰轰作响的排气、令人血脉喷张的战斗内饰、强硬的悬架和凶狠的动力和“旅行”并不搭界,除了血液里奔涌着高标号超级汽油的硬核车迷,有谁会在携亲带友的悠闲度假中还要贪图狂暴加速时不顾一切的推背感?RS6 Avant只是台披着旅行车皮的喷火魔龙,A6 Avant和Allroad才是真真正正能陪伴你走南闯北的旅行车。

但别被旅行车这个名字欺骗了,A6 Avant和Allroad首先是台奥迪,其次才是台旅行车。传统旅行车呆板又厚重的“大屁股”设计无论如何是入不了挑剔的奥迪设计师的法眼的,这就像工装裤一样——实用,但不美观,和奥迪的旅行车家族想带给客户的完全不同。事实上远在43年前,当年的A6还叫奥迪100,那时候的C2 Avant车型就拥有了和普通旅行车完全不同的溜背式流畅车尾。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在这一代C8车型上这个“奥迪式溜背”依旧得到了传承,无论是Avant还是Allroad,从B柱开始急转而下的车顶曲线一气呵成,全无普通旅行车的那股呆气,反倒是更像Shootingbrake车型。这也是奥迪家的旅行车从不叫“wagon”而叫“Avant”的重要原因。

尽管名字截然不同,气质也大不一样,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A6 Avant和A6 Allroad之间的亲密联系。虽然A6 Allroad将空气悬挂调高后的车身姿态甚至比不少“纯种”的SUV来的还要高,和Q系列SUV如出一辙的纵向进气格栅条幅和车身侧面自带的小宽体侧裙也在“出卖”它的身份。但在主打跨界的它身上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不和谐和凌乱感,整台车的线条和A6 Avant一样流畅。野性和旅行车这两个势如水火的元素,在A6 Allroad身上居然如此和谐。奥迪还为A6 Allroad提供了把小宽体喷成车身同色的选项,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那就更难分辨了。

“即便是闭上眼睛我都知道这是台奥迪”

为什么喜欢奥迪?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奥迪自然也不例外,但我相信选择奥迪的朋友们一定会为奥迪所营造出的车厢氛围倾倒——和其它品牌力图让你一眼就忘不掉的发力方向不太一样,奥迪更喜欢把细节和质感做的至善至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大力推进触摸化的今天,奥迪也紧随潮流使用了一块带触控反馈的触摸屏作为新一代MMI操作系统的操作模块,这块触摸屏的“反馈”真的可以以假乱真,足以和以前那套触感宛如精密仪器的MMI旋钮相媲美,同时它支持滑动式的操作,有利于在驾驶时盲操。

而A6 Allroad和Avant作为A6车系的成员,自然沿袭了源自A6车系的家族式内饰,熟悉奥迪的朋友对这套内饰不会有任何的陌生感,更是有本就是奥迪车主的同行戏称“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这是奥迪”。但作为在德国工厂生产的原装进口“德原奥”,它们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要更加的“德味”,例如大面积的内饰木饰板和高光钢琴漆面板间的装嵌工艺要更加考究,车顶遮阳帘和行李厢遮物帘的面料摸起来也要厚重一些。

但相对的,身为“外来户”的A6 Avant和Allroad也有自己的“水土不服”。首先两款旅行车都是源自标准轴距的A6车型打造的,没有国内A6L车型为后排专门加长的轴距,后排空间并没有什么亮点,不功不过;其次也是因为不同市场的用车习惯不同,这两款进口旅行车并没有搭载太多的舒适性配置,反倒是配上了不少取悦驾驶员的“装备”。以Allroad车型为例,它身上有台340马力的涡轮增压大心脏,有套抓地力强的过分的Ultra Quattro系统,还标配了成本高昂的空气悬挂,但它只有套双区空调,后排出风口下是个孤零零的储物盒,想要四区空调吗?麻烦选装。

只为悦己者容

不过对选择A6 Avant和A6 Allroad的消费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在同样的预算中没有选择更豪华的轿车和更随大流的SUV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这些车主们独特的品味。尤其是Allroad,不知底细的人根本不会想到,看似人畜无害、甚至有些秀气的Allroad是一台怎样的全能战士。340马力、500牛米的涡轮增压V6发动机仅仅是一个注脚,这台整备质量超过2吨的豪华旅行车身上搭载的Ultra Quattro系统和行程惊人的空气悬架才是它的秘密武器。

升起空气悬架,Allroad在四根空气弹簧的支撑下“站”了起来,而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最新的Ultra Quattro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默认前40%后60%动力输出的这套四驱系统硬件上具备完全将100%动力输出到前轴或后轴的能力,配合上越野模式时离轮拱有近两拳、高的有些过分的离地间隙,Allroad的通过性能轻松碾压不少SUV。无论是看上去高不可攀的草坡还是大段的沙地,都无法阻拦住Allroad的脚步。

驾驶着Allroad在非铺装路面上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明明路况并不理想,但Allroad举手投足间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大将风度。强大的Ultra Quattro系统在电光火石间就能为四个车轮分配不同的动力,即便是在附着力不强的砂石路面上完全关闭ESP弹射起步,在Ultra Quattro系统的强力镇压下,500牛米的强横扭矩硬是没能让任何一个车轮空转,令人啧啧称奇。

回到公路上的Allroad就像换了个人,切换到动态模式下的悬架能坚定地撑住这台沉重的旅行车,在云南蜿蜒的山路上A6 Allroad宛如一台攻弯机器,精确的转向和灵活的车尾表现完全不像是台视野地于无物的跨界车。轻拉左手的降档拨片,S-Tronic变速箱降档快如闪电,340马力全数发放时机舱内凌厉的怒吼转瞬间就能让车速突破限速标准,这就是Allroad,一台强大的全能战士,无愧于它的雅号“草原狼”。

生活要学会做减法

很多人对奥迪有意见,认为A6 Avant车型只引进了2.0T的动力不厚道,只有大马力的3.0T才是“真正的旅行车”。但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成熟的表现。大排量的Allroad的确实容易让人上头,我不止一次冒出来咬咬牙给自己整上一台的想法,毕竟以一台豪华品牌、纯进口3.0T、配备空气悬架的四驱跨界旅行车的标准而言,56万多的官方指导价确实不算贵。但Allroad的基础配置又实在有些不够看,座椅通风要选装、后排空调要选装、真皮内饰要选装,连那个三幅式的S-Line方向盘都要选装。豪华品牌的选装件价格不是开玩笑的,选装后的Allroad的落地价分分钟要突破80万,就算咬崩了后槽牙,也不是我能觊觎的。

但2.0T的Avant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选项,消费者们现在不需要花上太多代价就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进口行政级旅行车了。和配置朴素的Allroad不一样,2.0T的Avant车型配置和国产的同配置名A6L轿车完全看齐,还有了轿车不配备的电动尾门。无论是帅气的S-Line外观套件还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后排独立双区空调都是原厂标配,这是台“到手即开”的旅行车。而在厂家指导价上,同等动力同等配置水平的进口A6 Avant车型比起国产的A6L轿车价格上涨不到4万块,考虑到进口车型还有25%的附加关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口的A6 Avant相比国产的A6L轿车,性价比还要高些。

更何况即便抛开它所标配的众多配置,A6 Avant也是台开起来令人愉悦的大旅行车。与Allroad不同,搭载机械悬架的A6 Avant性格要更加活跃,和它所标配的S-Line外观套件如出一辙。相比A6 Allroad轻了140KG的整备质量带来了更好的车身灵活性,高功率EA888那股出了名的“蛮劲儿”也让它能时刻跟上驾驶员的节奏。2.0T带来的优势还体现在了日常的使用成本上,Avant的胃口要比Allroad小不少,百公里油耗还不到8升。

即便是与强大的Allroad相比,A6 Avant的0-100km加速慢了不到2秒,日常驾驶时5秒多和7秒多的区别很大吗?牺牲一些动力表现,就能换回来依旧出色的驾驶感受和属于旅行车的独特韵味,何乐而不为?加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时候学会做减法,会让生活愉悦的多。考虑到Avant和Allroad间巨大的价格差异足以再买台A3,看似“低配”的Avant车型在旅行车阵营里才是实实在在的走量车型。

奥迪的工作人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购买A6 Avant的客户中,车迷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A6 Avant车主原计划都是购买A6L、抑或是Q5的,在展厅里被A6 Avant的巨大空间和与A6如出一辙的配置、设计所吸引,投入了旅行车的怀抱。而Allroad的车主绝大部分都是直奔Allroad而来的忠实奥迪粉丝,他们只关心两个问题:有没有现车、什么时候能开走,正如两款车截然不同的性格一样。而对于广大的旅行车粉丝而言,奥迪这次完美击中了所有人的需求:要全能,有A6 Allroad;要尝鲜,选A6 Avant。看来,要有不少人的银行卡遭遇余额危机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