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医疗事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什么是医疗事故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是指的是医疗机构以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条规,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衍生问题: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什么才算医疗事故
  什么才算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是相应的医疗机构出现了失误导致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医疗事故的,对于医疗事故的确定是要进行相应的认定的。那么什么才算医疗事故?
  什么才算医疗事故1    怎样才构成医疗事故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罪的基本特征
  1、罪侵犯的客体是就诊人的身体健康和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医务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以保障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行为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医疗事故,不仅侵害了就诊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侵害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在医疗单位接受治疗、体检的人。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医疗护理或体检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从而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了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因此,构成本罪在行为方面必须具备两个要件、
  其一、行为人在医务工作中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谓严重不负责任,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粗心大意,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不及时履行医疗护理职责。这种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前者如手术中错配药物、错误输血等,后者如值班医生擅离职守。
  其二、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了就诊人身体健康。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所谓严重损害,是指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造成了就诊人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阻碍等情形。当然,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上述特定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成立本罪,否则不能要求行为人承担此种责任。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医务人员。
  所谓医务人员,一般是指经过医药院校教育或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后,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承认或者经过考核取得相应资格的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具体而言,医务人员包括在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救治、护理工作的医师、药师和护士以及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诊所的行医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如果行为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故意造成就诊人死亡或故意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根据性质和情节成立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什么才算医疗事故2    一、什么情况算是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和《民法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条规,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
  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的情况。

   二、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什么才算医疗事故3    一、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是、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3、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4、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5、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二、医疗事故认定的步骤是什么?
  步骤一、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交给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步骤二、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步骤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步骤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对符合有关条例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有关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步骤五、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至7日内交由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结果分类是什么?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在当下的社会,如果要想认定医疗事故的话,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法律的规定来进行,比如说我们国家《民法典》对阴阳事故认定标准作出了规定,首先是需要具有过失,其次就是必须要有一定的损害后果,而且要有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明确规定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亦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病员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四十八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区、县或医科大学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扩展资料:人身损害赔偿,是指法律以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救济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的法律救济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8.医疗事故的特征是什么?
    答:你好!医疗事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医疗事故的主体只能是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不能构成医疗事故的主体。2、医疗事故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致。3、医疗事故在客观上,必须有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实。4、医疗事故在时间上,必须是发生在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 医疗事故是什么意思
    答:医疗事故的定义是指:我国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中,由于其违反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处理。
  • 哪些情形属于重大医疗事故
    答:以下情形属于重大医疗事故: 1、可能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什么是医疗事故成有哪些要素
    答:医疗事故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第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故。第三,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第四,因为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
  • 医疗事故与医疗意外的区别是什么
    答: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在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中也明确指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医疗事故与医疗意外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存存过失...
  • 什么是构成医疗事故的必备条件
    答:医疗事故构成要件如下: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多长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
  • 关于医疗事故是什么意思
    答:医疗事故是由多重原因引起的,如医疗设备故障、医务人员疏忽、药品过敏等。医疗事故不是独立的事件,它通常是整个医疗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反映。只有足够重视医疗事故,才能不断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面对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的损失和伤痛。在发生医疗...
  • 怎么才算是医疗事故
    答:法律分析:医疗过错赔偿金额的计算是:1.医疗费赔偿金额等于已发生医疗费用加预期医疗费用;2.误工费赔偿金额等于误工时间乘收入标准;3.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于住院时间乘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等等。【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
  • 医疗事故的定义
    答: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按其发生的原因,又可区分为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技术事故的,下面是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的定义1 医疗事故的定义产生于2002年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