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
具体如下表,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扩展资料歌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上古时代
[http://www.artx.cn]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 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放勋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华 前2257~前2208
[http://www.artx.cn]


[http://www.artx.cn]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10、帝泄 l6年
11、不降 59年
12、帝扃 21年
13、胤甲 21年
14、帝孔甲 31年
15、帝皋 11年
16、帝发 19年
17、履癸 53年。
[http://www.artx.cn]


[http://www.artx.cn]
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http://www.artx.cn]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1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14年-
11、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1l年。
[http://www.artx.cn]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http://www.artx.cn]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1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1、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http://www.artx.cn]

春秋战国
[http://www.artx.cn]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因为太多,%B

一、顺序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十六国:304年-439年,群雄割据时期,共计:135年

13、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4、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5、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6、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7、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8、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9、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20、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1、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特殊历史时期:

1、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亡国皇帝:

夏朝:夏桀

商朝:商纣王

西周:周幽王姬宫湦

东周:周赧王姬延

秦朝:秦三世嬴子婴

西汉:汉孺子刘婴

新朝:王莽

东汉:汉献帝刘协

三国魏:魏元帝曹奂

三国蜀;蜀汉后主刘禅

三国吴:吴乌程侯孙皓

西晋:晋愍帝司马邺

东晋:晋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宋:宋顺帝刘准

齐:齐和帝萧宝融

梁:梁思帝萧庄

陈:陈后主陈叔宝

北魏:北魏孝武帝元修

东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西魏恭帝拓跋廓

北齐:北齐末帝高绍义

北周:北周静帝宇文阐

隋朝:隋恭帝杨侑

唐朝:唐哀帝李柷

北宋;宋钦宗赵桓

南宋:宋怀宗赵昺

辽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夏:西夏末帝李睍

金朝:金昭宗完颜承麟

元朝:元顺帝孛儿支斤·妥欢帖睦尔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清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四、盛世与中兴:

夏朝的少康中兴(少康),

商朝的武丁中兴(商高宗——武丁),

西周的成康之治(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

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盛世(汉武帝——刘彻)、昭宣中兴(汉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

东汉的光武中兴(汉光武帝——刘秀)、明章之治(汉明帝——刘庄、章帝——刘炟);

西晋的太康繁荣(晋武帝司马炎)

南朝宋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

南朝齐永明之治(齐武帝——萧赜);

南朝梁天监之治(梁武帝——萧衍);

北魏的孝文中兴(魏孝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

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

唐朝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武周之治(又称“贞观遗风”,由圣武皇帝武则天开创)、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元和中兴(唐宪宗——李纯)、大中中兴(唐宣宗——李忱);

北宋的咸平之治(宋真宗——赵恒)、仁宗之治(宋仁宗——赵祯);

南宋的乾淳之治(宋孝宗——赵昚);

辽朝的景圣中兴(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

金朝的大定之治(金世宗——完颜雍)明昌之治(金章宗——完颜璟);

明朝的洪武之治(明太祖——朱元璋)、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弘治中兴(明孝宗——朱佑樘)、万历中兴(明神宗——朱翊钧);

清朝的康乾盛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夏 前2100年-前1600年 启   阳城
商 前1600年-前1100年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年-前771年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21年  /   洛邑
秦 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2年-8年 高祖(刘邦)   长安
新 8年-23年 王莽   长安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魏) 220年-265年 曹丕   洛阳
三国(蜀) 221年-263年 刘备   成都
三国(吴) 229年-280年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年-316年 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年-420年 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年-439年  /   洛邑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齐 479年-502年 肖道成   建康
梁 502年-557年 肖衍   建康
陈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洛阳
东魏 534年-550年 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 535年-557年 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周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   临安
辽 916年-1125年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1227年 李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1234年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
明 1368年-1644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 1644年-1840年 世祖 - 顺治(福临)①   北京

中国朝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共和制成立以前,中国最高的统治政体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当一个家族推翻统治家族即为朝代更替。

以下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
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
3.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
1. 西周 前1066年 - 前771年
2.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2. 战国 前475年 - 前221年
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
1. 西楚 前206年 - 前202年
5. 汉朝 前206年 - 220年
1. 西汉 前206年 - 23年
2. 新朝 8年 - 23年
3. 东汉 25年 - 220年
6. 三国 220年 - 280年
1. 曹魏 220年 - 265年
2. 西蜀 221年 - 263年
3. 孙吴 222年 - 280年
7. 晋朝 265年 - 420年
1. 西晋 265年 - 316年
2. 东晋 317年 - 420年
8.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
1. 汉前赵 304年 - 330年
2. 成汉 304年 - 347年
3. 前凉 314年 - 376年
4. 后赵 319年 - 350年
5. 前燕 337年 - 370年
6. 前秦 350年 - 394年
7. 后秦 384年 - 416年
8. 后燕 384年 - 407年
9. 西秦 385年 - 431年
10. 后凉 385年 - 403年
11. 南凉 397年 - 414年
12. 南燕 398年 - 410年
13. 西凉 407年 - 421年
14. 夏 407年 - 431年
15. 北燕 407年 - 436年
16. 北凉 401年 - 439年
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1. 南朝
1.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2. 南朝齐 479年 - 502年
3.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4. 南朝陈 557年 - 589年
2. 北朝
1. 北魏 386年 - 534年
2. 东魏 534年 - 550年
3. 北齐 550年 - 577年
4. 西魏 535年 - 557年
5. 北周 557年 - 581年
10. 隋朝 581年 - 618年
11. 唐朝 618年 - 907年
12.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
1. 五代 907年 - 960年
1. 后梁 907年 - 923年
2. 后唐 923年 - 936年
3. 后晋 936年 - 946年
4. 后汉 947年 - 950年
5. 后周 951年 - 960年
2. 十国(902年 - 979年)
1. 吴越(904年-978年)
2. 闽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3. 荆南(906年-963年)
4. 楚国(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5. 吴国(904年-937年)
6. 南唐(937年-975年)
7. 南汉(917年-971年)
8. 北汉(951年-979年)
9. 前蜀(907年-925年)
10. 后蜀(934年-965年)
13. 宋朝
1. 北宋 960年 - 1127年
2.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3. 辽 916年 - 1125年
4. 西夏 1032年 - 1227年
5.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14. 元朝 1260年 - 1368年
15.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16. 清朝 1644年 - 1911年

这是个简单的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呵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里就有,直接复制下来就好了,挺全的。

http://www.k369.com/tool/chaodai/zl_chaodai.htm

  •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答: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如下所示: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答: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民主共和思想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月引瑶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2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
  • 中国朝代更替顺序是怎样的?
    答: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 舜 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答: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开国皇帝,如下所示:一、奴隶社会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
  • 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到清朝的所有朝代顺序表
    答:按时间顺序如下:1,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第一任君主-夏启。2,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0,第一任君主-商汤。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第一任君主-周武王姬发。4,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包括大小上百个诸侯国。5,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
  •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是怎样的?
    答:这个高中历史课学过,哈哈,具体如下: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
  •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答:介绍:王朝(读音:wángcháo,注音:ㄨㄤˊ ㄔㄠˊ ),指在封建社会或者沿袭了封建社会王室传统的国家里,王朝更替或者国王更替的时间间隔。朝代一般以王朝或者国王的名称加以命名,也有以年号加以命名的。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答:中国在1912年建立民国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构成了中国朝代。各朝代以“王”或“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因为世袭相承,常称为“家天下”。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
  • 古代王朝更替顺序是什么?
    答:顺序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古代最后五个王朝。统治时间:唐朝(618年-907年),宋朝(960年-12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明朝(1368年-1644年),清朝(1636年-1912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自此封建王朝统治结束。唐宋元明清之前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