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名家及其事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越剧十位名人

十位名人?您是指越剧十姐妹吗?越剧十姐妹是: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越剧老一辈名家:
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兰(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张桂凤(张派)、陆锦花(陆派)、毕春芳(毕派)、张云霞(张派)、吕瑞英(吕派)、金采风(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剧名人:
(小歌班)四大名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
(小歌班)四大名生——王永春、张云标、张志帆、支维永;
(小歌班)四大小丑——马阿顺、张瑞丰、金瑞苗、谢紫云;
(小歌班)四大老生——马潮水、娄天红、童正初、金晓邦;
(早期女子越剧)三花一娟一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
(早期女子越剧)四大名生——屠杏花(文学小生)、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
(早期女子越剧)越中三绝——李艳芳、赵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后——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帝——竺素娥(活武松、越剧盖叫天)、尹桂芳、徐玉兰;
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四大老生——张桂凤、徐天红、商芳臣、吴小楼;
浙江越剧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陈佩卿(浙江陈派创始人)、金宝花、陈书君(越剧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楼(浙南小范瑞娟);
浙江越剧新十姐妹(1998年评选)—— 陈艺、俞文娟、陈晓红、黄美菊、杨慧月、舒锦霞、王杭娟、陈雪萍、朱晓平、赵海英;
台湾地区的越剧皇后与越剧皇帝——吴燕丽与朱凤卿;
新越剧十姐妹(越女争锋金奖)——张琳、吴群、杨婷娜、李霄雯、王清、盛舒扬、李璐彦、陈丽宇、章益清、董鉴鸿。
越剧简介: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1.吴凤花,1970年出生。越剧“范派”小生,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

    1983年5月,吴凤花进绍兴县戏曲艺术职业学校学艺,曾学老生、花旦,后改学小生,师承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1986年毕业后为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当家小生。她扮相俊美,文武皆备,唱做俱佳。

    她先后随团赴港、台演出,并辗转巡回演出于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南、河北、江、浙、沪一带,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在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戏武演,武戏文演,得到了观众和行家的认可,被誉为“越剧界难得的小生”。近年来,吴凤花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平和崇高的艺术品德赢得尊重。无论出访献演,还是“下乡”巡演,她都以对艺术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工作,以最完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她一直以“德艺双馨”的品格,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她从艺多年来,获奖无数。其中重要的奖项有:1987年获浙江省第三届戏剧节演员二等奖;1988年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990年“霞飞杯”江、浙、沪、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越剧新星”称号;1991年获浙江省第二届越剧小百花汇演“优秀小百花奖”、“金艺奖”;1992年获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6年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7年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2002年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调演优秀表演奖浙江省“艺术明星奖”。

    她曾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劈山救母》、《白蛇传》、《孔雀东南飞》、《李娃传》、《跪池》、《马龙将军》、《木兰别传》、《风尘英烈》、《罗成》、《双烈记.夸夫》、《穆桂英挂帅》、《陆文龙》、《将门之子》、《马龙将军》、《吴王悲歌》、《摄政王之恋》、《宫墙柳》、《狸猫换太子》、《沉香扇》、《胭脂·寻思》、《秦香莲》、《打金枝·闯宫》、《方卿见姑》、《醉公主》、《周仁哭坟》、《乾嘉巨案》、《劈山救母》等剧目,以及现代戏《啼笑姻缘》等。

    从行当而言,她尝遍了巾生、官生、大官生、武生、文武生、穷生、娃娃生和演绎“陈琳”时用上的老生程式;从跨越的年代看,由春秋战国以至清装及现代戏,均曾踄足。所演剧目,有喜剧、悲剧;正剧、闹剧;文戏、武戏;传统、新编。所演人物,有威武、懦弱;多情、负心;善良、奸恶;忠义、叛逆。所有二元对立的特质,都在她一人身上调和了、融合了。

    吴凤花塑造的角色是如此多样化,难得的是都能做好形神兼备。她的表演感情饱满,善于刻画人物,能将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受感动,回味无穷。戏路之宽广,在越剧前辈艺术家当中或许较为普遍,但在中青年演员已不多见。

    她勇于作多方面的尝试,这除了她勤于以实践来作为对艺术的磨练之外,也缘于她师法其它剧种的长处,不论是京、昆、川剧等大剧种,或各种各样的地方戏,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的,她都毫不犹疑地“取经”,遂取得“百川汇海”之效。如她在昆曲名家汪世瑜的指导下,表演上既有越剧潇洒的一面,又有昆剧纯正、细腻的特点,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断桥》的表演,借用婺剧的舞蹈身段;《周仁哭坟》取材自京剧、借鉴于川剧,都是十分成功的尝试。

    舞台上的吴凤花,帅气、俊逸,阳刚之美更是在众女小生中“独树一帜”。外界评论她为“文武兼备、阳刚小生”。

 

       



2.赵志刚,出生于1962年12月,上海嘉定人。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越剧院一团艺术总监。

    1974年,赵志刚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初习老生,后攻小生。在学习期间,他勤奋好学,且能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唱腔上,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陆(锦花)各个流派都学,皆有所成,为各派宗师所赞许。1980年,他从学馆毕业后,成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主要演员。1982年,他正式拜尹桂芳为师,继承并发展了尹派唱腔和表演艺术,深受观众喜爱和赞赏,并且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赵志刚嗓音圆润厚实,韵味隽永,行腔流畅,吐字清晰,被行家和观众公认为尹派传人的佼佼者。人称“越剧王子”的他,被誉为越剧男女合演的领军人物。在越剧这样一个被定义为属于女子的传统剧种里,赵志刚执着地开拓着属于男人的天地,努力地寻找着越剧“男女合演”的发展新路。

    从艺至今,赵志刚主演了一系列原创大戏,凭借其出类拔萃的唱工和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他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大大提升了越剧男小生在观众中的地位,为男小生在体现越剧本体特色同时又发挥男演员特长的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既被专家认可、同时又被观众接纳的“赵氏唱腔”。在表演上,他注重一个“情”和一个“真”,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既有戏曲招式又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独特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尤其是他致力于越剧男女合演的新突破,尝试越剧题材和演剧样式的拓展。通过新版《红楼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家》、《赵氏孤儿》等几出戏的成功实践,他的演剧观念进一步更新,表演手法进一步丰富,塑造人物、创造角色更驾轻就熟,进入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2001年9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赵志刚作为唯一的一名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由中国、日本、印尼、印度四国艺术家组成的“亚洲戏剧的男性演员”在日本东京、福冈的讲演及研讨会。

    2003年2月,赵志刚再次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对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等欧洲五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题为“亚洲戏剧的男性演员”的学术讲演,进一步向世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弘扬越剧艺术。

    近年来,赵志刚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实验积累着适合“男女合演”形式的剧目,先后推出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隔离的春天》、《家》、《千古情怨》、《赵氏孤儿》、《藜斋残梦》等六部原创大戏。尤其是2005年,他自筹资金,推出了一部大制作的新戏《赵氏孤儿》,并集独立制作人、领衔主演、营销三位于一体……赵志刚希望这些剧目经过不断修改,不断打磨,能够成为越剧男女合演的精品和经典剧目。

    他先后主演过《何文秀》、《浪荡子》、《沙漠王子》、《血染深宫》、《陆文龙》、《玉镯冤》、《状元打更》、《汉文皇后》、《花中君子》。《疯人院之恋》、《王子复仇记》、《曹植与甄洛》、《杨乃武》、新版《红楼梦》、《被隔离的春天》、新版《家》、《千古情怨》、《赵氏孤儿》等,以及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两代怨梦》,所演角色个性均较丰满。

    他获得了包括“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中国金唱片奖”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 、“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 、“中日戏剧友谊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1996年,百家出版社出版了《赵志刚唱腔集》。他还灌录过多张个人演唱CD、专辑及近十盒个人演唱音带专辑。他不仅在国内,尤其在江、浙、沪一带拥有大批热情忠实的观众,在香港乃至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同样影响广泛,戏迷众多。

    2006年3月,他应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邀请,带着他新创作的实验越剧《镜像红楼》,随国内和台湾地区(京、昆、越、川、秦)5大剧种代表组成的“中国文化记忆”演出团赴德国作实验演出,以“火中凤凰云中鹏,振翅即作冲天飞”的雄姿驰骋在更广阔的舞台和艺术天地里。

   



3.钱惠丽,出生于1963年4月,浙江诸暨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徐派小生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会上海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钱惠丽自幼爱好越剧,1979年考入诸暨越剧团,进县戏校培训,工小生。一出开蒙戏《红楼梦》,因其扮相漂亮,嗓音亮丽,脱颖而出,以《哭灵》一折参加绍兴地区青年演员汇演,获优秀演出奖,接着参加浙江省青年演员汇演,获学员表演优秀奖。1981年9月转为诸暨越剧团正式演员,挑起演出的大梁,主演了《红楼梦》、《碧玉簪》等剧目。

    1983年,她到上海演出《红楼梦》,得到徐玉兰的指导,一炮打响,后正式拜徐玉兰为师,继承徐派艺术,几度到红楼团习艺。1988年,她正式进入上海越剧院,成为红楼剧团领衔演员,主演了《红楼梦》、《西厢记》、《追鱼》、《西施归越》、《紫玉钗》、《真假驸马》、《啼笑因缘》、《玉簪记》、《断指记》、《舞台姐妹》、新版《红楼梦》等剧目。

    她曾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第三届、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四届全国金唱片奖、全国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优秀演员奖、“宝钢高雅艺术奖”。她主演的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荣获飞天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主演的越剧电视连续剧《孔雀东南飞》荣获金鹰奖,主演的越剧电视连续剧《蝴蝶梦》荣获飞天奖、兰花奖、兰花奖男主角奖。并享有“越剧之星”、上海市优秀青年演员“十佳”、上海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她多次赴泰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出版过个人戏曲CD专辑及十多种音像制品,1993年1月,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越剧之星——钱惠丽》。

     




4.王志萍,出生于1966年11月,浙江舟山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王派花旦。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

    1980年,王志萍进浙江定海县越剧团学艺,工花旦。1981年进浙江艺术学校培训,启蒙戏为《姐妹易嫁》中扮演素花一角。同年,她扮演《叶香盗印》中的叶香,获舟山市越剧汇演优秀小百花奖。1981年底调入舟山越剧团。1983年参加浙江省首届戏剧节,在《棒打寇珠》中饰寇珠、《长相思》中饰刘媪获一等奖。同年在《盘夫索夫》中饰严兰贞。1984年学演折子戏《黛玉焚稿》,1985年正式拜王文娟为师。其唱腔、扮相与老师酷似。

    1985年,她在神话剧《海明珠》中饰海囡,获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并被评为省“十佳”青年演员。1986年参加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演出《春香传》的折子戏及《红楼梦·葬花》,获一等奖。同年在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中获“优秀演唱奖”,享有“大舞台之星”的称号。1986年进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任主要演员。

    1990年,她辞职去日本,1999年5月重进上海越剧院。

    她先后主演了《追鱼》、《红楼梦》、《神王恋》、《孟丽君》、《皇帝与村姑》、《毋忘曲》、《蝴蝶梦》、新版《红楼梦》、《白衣卿相》、《梁祝》、《情洒罗山》、《紫玉钗》等剧。灌录出版了20多盒录音磁带。她演唱的专辑制成VCD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因主演《蝴蝶梦》获2002年第十三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5.陈飞,出生于1969年7月,浙江上虞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83年,陈飞进入绍兴戏曲艺术学校学艺,攻花旦。1986年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师承傅全香。曾饰演《劈山救母》中的圣母、《白蛇前传》中的白素贞、《梁祝》中的祝英台、《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吴王悲歌》中的郑旦、《李娃传》中的李亚仙、《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马龙将军》中的姜氏、《木兰别传》中的花木兰等。

  她曾获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浙江省第二届戏曲小百花汇演中获“金艺奖”、“优秀小百花奖”、浙江省“艺术明星”奖;1990年,她在江、浙、沪、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称号;在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中获“演员一等奖”;在第七届、第八届戏剧节中获“优秀表演奖”;在“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荣获“金奖”。

 

    2005年获第22届梅花奖。

     




6.“伯乐”徐天红与“女王”方亚芬不为人知的故事来源: 王显琳的日志

    徐天红为青年人所付出她的爱是掏心掏肺的。一年后,她对一位可造之材所表现的拳拳之心,更是被传为佳话。 

    1983年,徐天红应邀观看浙江镇海越剧团演出的《柳毅传书》。饰演龙女三娘的演员一出场,她那秀丽的扮相,顿时引起了徐天红的关注。再听她开口唱,徐天红便觉得嗓音悦耳动听。特别在“湖边送别”时,演员一个转身的背影,使徐天红感到她与袁雪芬年轻时有几分相像。徐天红忙问陪同看戏的编剧叶保定:“这个演员叫啥名字?学戏有多少时间了?” 

“她叫方亚芬,只学了一年多。你看她怎么样?” 

徐天红轻声地说:“蛮不错的。” 

叶保定很同情方亚芬的家境,讲到其父因病去世,其母收入微薄,生活负担很重后,对徐天红说:“你有机会帮她一把。” 

    徐天红对方亚芬又多了一份爱怜之情:“等有机会吧!” 

    戏毕,徐天红走入后台。方亚芬正在卸装,徐天红细细大量眼前这个小姑娘,她的形象不错,端正的脸盘,晶莹的双眼,匀称的身材,确是一块花旦的好材料。 

    “你多大岁数?是谁给你化的妆?”徐天红和蔼地问。 

    见到陌生的徐天红询问,方亚芬腼腆地回答:“我17岁,是自己化的妆。”  在场的书法家任政、陆陶看了家乡剧团的演出特别亲切,对方亚芬也垂爱有加。他们很有感情地向徐天红说:“徐老师,你们老一辈要多多关心年轻一代啊!” 

    从此,方亚芬的身姿总是出现在徐天红的心底眼前。一天,徐天红径直来到院长室,向袁雪芬、张成之、吴琛、徐进四位领导推荐方亚芬。她有理有据地说:“方亚芬有嗓子,有扮相,会演戏,是一个好苗子。现在报上经常宣传人才流动,越剧院应当想办法把她调过来。” 

古有伯乐相马,今有徐天红荐才。院长们特地去看了方亚芬的演出,结果“英雄所见略同”。其时,有个川剧演员应邀到越剧院教授水袖功,院领导说服剧团让方亚芬和一个小生演员留下学习。 

    两个小姑娘留在上海,住宿有困难。徐天红主动缆下这件事,把她们带回了家。徐天红待她们视同女儿,食宿照料得妥妥帖帖。方亚芬每天随师学艺,或看排戏,或去观摩,晚上总是读书报,写笔记。对这样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青年人,徐天红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学习结束了,方亚芬要启程返回镇海。她向徐天红道谢:“老师,你待我们太好了。国家有‘三包’,老师对我们是‘四包’。”  徐天红不明白:“什么叫‘四包’?” 

“你对我们包吃、包住、包穿,还给我们零用钱,这不是‘四包’吗?”  徐天红听得忍俊不禁。 

    两人依恋不舍,方亚芬整理行装时,拿出一个圆形的塑料衣夹架对徐天红说:“这件东西留下来给老师做个纪念。老师,我还要来看你的。” 

    徐天红含着泪水地说:“对,你是要来的,我希望你来!” 

    但是,要调人谈何容易。当时的人事制度如同三尺冰冻,要解冻,需有时日。越剧院的党政领导为方亚芬的调动做了不少努力,谁知事与愿违。袁雪芬对徐天红直言相告:“看样子蛮难,我通过省里去打过交道,结果也不成。这件事再搞下去,变成越剧院挖角色,影响不好。”  徐天红很理解袁雪芬,作为一院之长,她有她的难处。可是,徐天红不想作罢:“这件事花了介多精力,不能就这样算了。我看报纸上一直宣传人才流动,要挖掘人才,我们这样做完全符合党的政策,要犯错误的事我也不肯做的。我还是要去想办法。”  袁雪芬问:“你怎么想办法?”  “这你就不用管了,你等者看吧。” 

    徐天红获悉香港的王宽仁、周星培、王欣康、周星炳先生与姚周星缘、方周星菊女士等,正在投资重建宁波状元楼,便想通过这些朋友向有关方面提出调人的要求。于是她同姚太联络,当姚太明白徐天红的良苦用心后,表示愿意相助。  ...



王派王文娟,徐派徐玉兰,袁派袁雪芬,尹派尹桂芳,傅派傅全香,范派范瑞娟,戚派戚雅仙,毕派毕春芳,金派金采风,陆派陆锦花,吕派吕瑞英,张派张云雅

  • 张宇峰是一个那么厉害的越剧演员,他后来为何会告别舞台?
    答:张宇峰早期是学陆派越剧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她抛弃了陆派转投徐派。这在越剧这个重视师徒名分的行当,是十分不恰当的行为,而且徐派现已有了传人杨婷娜,所以才有了从前轰动一时的“张宇峰被打”事情。可能正是由于如此,加上张宇峰老公舒悦也是一名事业有成的扮演艺术家,家庭条件也不错,她想着也没...
  • 当年越剧演员张宇峰,为何要离开舞台?
    答:在曹银娣的培养下,在第二届上海越剧新秀大赛上,张宇峰凭借表演陆派难度极高的经典折子戏《珍珠塔跌雪》一举夺魁,由此称为当代越剧领军人物。但是有一次她老师曹银娣接受采访时说:“张宇峰已经和我脱离关系,她的事情我一概不知!张和我现在已经与我无关,是她自身出了问题,至于出了什么问题,我...
  • 越剧名伶中的著名女企业家:夏赛丽
    答:    夏赛丽离开了剧团,却没有离开越剧。她没有频频露面,但是,如果你关注她,会发现她经常做一些与越剧有关的事情。浙江小百花二十周年团庆的时候,她和老姐妹们一起演《五女拜寿》,以当年邹士龙B角的身份。复排《送花楼会》,她和何赛飞一起指导李霄雯和夏艺奕。越剧百年的重要活动中...
  • 越剧小生王君安出国做什么了
    答:1996年王君安赴美国留学,2001年取得美国天主教大学经济与金融管理本科学士学位 。在美国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间蒸发”,没有参加国内越剧表演。在美国,她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女孩,她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她的过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学业,并且还拿着她的学历...
  • 越剧的传奇故事
    答:一、越剧《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话说,贾宝玉和林黛玉原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金玉良缘”的戏剧冲突,给故事更添些传奇色彩) ·【故事内容】早丧慈母的林黛玉,投奔到外祖母家(贾府)寄居。胸怀才智的林黛玉,与不同凡俗的表哥宝玉虽系初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 第二年,贾府又来了出身名门大族、具...
  • 越剧魏春芳儿子怎么回事
    答: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魏春芳是近代越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儿子姓钱,名叫钱学长,也是越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越剧行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钱学长曾经继承母亲的艺术传统,以饱满的表演风格和出色的演唱技巧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 虹口越剧团的剧团简史
    答:1980年7月1日,虹口越剧团在解放剧场演出《盘妻索妻》,亦由陆锦娟主演,又有观众献花,此前也一直有观众向陆锦娟献花,群众献花的事情被区文化课副科长认为是不正之风,而要求团长做陆锦娟的工作,让其向观众呼吁不要献花。1980年7月11日,虹口越剧团《盘妻索妻》演出60余场,陆锦娟因过度疲劳而失音,由备角尹美娣...
  •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去世,生前在业界的口碑如何?
    答:生命本就是一场漂泊的漫旅。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总会认识很多人,有过经历很多事情,有的人有的事都会慢慢教会我们成长。有些人本来就很优秀,但是他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生活。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去世了,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创造了很多精彩的越剧表演。生前的业界口碑也是非常不...
  • 九斤姑娘的故事
    答:剧本由张桂凤、吕瑞英、吴小楼根据男班老艺人竹芳森、刘金玉、金喜棠的《箍桶记》及《相骂本》整理,后来多次排演,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所改动。如不将九斤嫁到石家,将石家杀猫一事改为张箍桶在石家干活时不慎伤猫,导致九斤与三叔婆的冲突。华东越剧团初次排成后,首先在延安西路33号原华东军政...
  • 越剧艺术家徐玉兰去世,你都知道哪些知名的老艺术家?
    答:再说回越剧,徐玉兰是我国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其实我对越剧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我奶奶是上海人,她特别喜欢听越剧,她常常跟我说起小时候跟太外婆一起看戏的事情,后来奶奶远嫁,离家远了,越剧作为奶奶的情感牵绊也在我们家传了份兴趣下来。过年的时候,戏曲频道会放有戏曲春晚,舞台上有位老奶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