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原句出自于明代王守仁《传习录》。
臻于至善意思是做到极致。典故出自于春秋曾子的《大学》。
1、《传习录》原文: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白话译文:
在心外求理,就是把知行看做是两件事。在心里寻求理,这正是圣学知行合一的教诲。
2、《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译文:
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广大人本身的美好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

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楼上对知行合一的解答有失偏颇,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意思是,教导大家努力吧眼前的事情做好,要做什么像什么,比如治学,他可以做到对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倾囊相授,带兵,他对敌人狡诈多端,阴狠毒辣,做不同的事情都要体会其内在规律,也就是格物,并遵循这些规律灵活运用,比如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深刻体会与人交往的规律,加以总结,再根据不同的人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把事情做到最完美,做到止于致善,在把事情做完美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智也同时得到了升华,并不是简单一句唯心主义就可以解释的,哲学不能只是机械的分成唯心,唯物论。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尽相同,体悟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正所谓殊途同归,你选择的路线不同体悟和沿途的风景也会不尽相同。我们国家倒是唯物主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还不都是犯了不尊重规律的错误。
最近读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对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有了新的认识。我是新人,希望大家指正这要从王阳明的四句教说起,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中庸里说的未发,是一颗没有物欲遮蔽的心,像一面明镜一样,可以正确的投射万物,这样对事务就可以有最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注意到事务的细微变化,做到明察秋毫,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影响事物发展的各个要素。对于这个状态我也想象不出来,大概就是无我的境界吧,这是下面几句的基础。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心从未发,到遇到事物开始有喜怒哀乐意念,这个意念决定着人下一步的行动,当然这个喜怒哀乐,也是从在无善无恶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是以天理为准绳的,不能有一丝私欲左右意念,如果有了私欲左右,那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就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把善当做恶,把恶当做善,这样的话,会一片混乱,谬误很多,所以说,第一句是最高的境界。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心学的最核心的宗旨,至于致良知的最高境界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无我的状态,做到人,事合一,完全把自己的私欲忘掉,也就是把自己忘掉,把自己融入事情中,这样会尽物之性,把事情做到至善要做到这些,只能从事上磨,这个良知发之父母便是至孝,发之兄弟便是至悌,发之君,便是至忠,以此类推,现在我读书,发之读书是什么呢,发之客户又是什么呢?发之敌人又是什么呢?在任何事上心中都念念良知,把良知这个根培养好,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到至善,有时候,自己不敢相信这件事我能做到这么好,我这么做,怎么就是最对的呢!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心存良知,自然就可以为善去恶,这也就是知行合一了,心存良知,那行就是条件反射一般做到了,这样人就可以朝着建设性的路上走了,并不是在破坏性的路上走。当然理论很多时候说的都比较绝对化,这就看个人的悟性了,比如在一个花池里,你要看花,那杂草就是恶的,自然可以除去;但是我要是看草呢?那花也是恶的了,这个看字就是个单纯的“看”吗,王阳明的学问被称为光明之学,可能就是因为他学问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心里充满阳光,充满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思想,剔除邪恶,维护正义吧!我初学,好多思想不懂,还没有融会贯通,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纯手机手打,希望多指教勿有恶意~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的知,其追求的是良知与行为的统一,用良知来指引自己的行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做所有事,包括良知的目的就是到达善,而不是为了获取其他的目的,如成仙成佛当皇帝。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止于至善: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意思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处于最完美的境界。“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意味着将知识和行动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解释如下:一、关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一致、相互融合。这一理念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能够指导行动,而行动的结果也应该印证知识的正确性。二、至善的境界 “...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解释】: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出自】《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陶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二、止于至善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出自】...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一种追求道德卓越的行为准则,旨在引导人们在行动中实现道德的最高境界。通过实践,人们能够理解知识的真谛,加深对自身品德和道德的实践和修养,使自己更加善良而成熟。总之,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儒家思想中倡导的一种道德准则,强调人们应该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实现最高的道德...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意思
    答:1、“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2、《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处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出自曾子的《礼记·大学》,意思是:讲理论和实践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
  •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这一理念源自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知,代表良知,行则是实践,强调两者并非对立,也不是单方面的强调知或行。真正的知行合一,意味着理解和应用知识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应付诸实践,使之成为行动的一部分。“止于至善”则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追求的是个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