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蕨类植物 马兰头 香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哪些野菜对身体有好处

山菜之王——蕨菜
蕨菜,民间也叫皋头菜或如意菜。属凤尾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先开花后生叶。分布于我国境内凡有山林之处的广阔地域里。据植物学家确定,蕨类植物,是二亿多年前在古生代二叠纪就有的植物,足见其历史悠久,所以有人誉蕨菜为古老的山菜王。据陆矶《诗经》注云,周秦时代,蕨是当作祭品用的,而今蕨菜不仅是山里人喜爱吃的山野菜,也是城里人的美味佳蔬。据分析,每100克蕨菜中含水分86克,蛋白质1.6克,胡萝卜素1.68毫克,抗坏血酸35毫克、脂肪0.4克,纤维素1.3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0.4克,钙24毫克,铁0.7毫克,可在人体内产生50千卡的热量。蕨菜制成菜肴,其味鲜美清香,沁人肺腑,风味独特,是席上佳肴。cku^,
蕨菜不仅营养价值颇高,而且又可以入药,李时珍对蕨菜之评价是:“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我国医学认为:蕨菜味甘、微苦、性寒。具清热、利湿、利尿、滑汤、益气、养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现代研究证明,蕨菜有降压、清火、健胃之作用。

天然抗生素——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种古籍上早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生佳蔬。它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由于它鲜食干食均可,作草当粮都行,而且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因此我国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 马齿苋,不仅可以补充身体营养,而且绝无增高胆固醇之忧,实为天然佳蔬良药。
马齿苋除可作蔬菜食用外,由于它肥嫩多汁,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等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在夏秋之季,用它治疗的病症有:肠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湿疹、皮炎、赤白带下,各种痈肿、疮疖、乳痛、痔疮出血、毒蛇蛟伤以及肺结核等。

早春佳蔬——薄菜
薄菜为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另名有蒲笋、蒲草等。它的形状和特征,《咏蒲》诗,描绘声绘色:“离离水上上蒲,结水散为珠。间而秋菡萏,出入春凫雏。初萌实雕俎,暮蕊朵椒涂。所悲堂上曲,遂乐黄金躯 薄菜野生于河旁、塘边及浅水滩上。
薄菜被称为“抗金菜”,曾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南宋末年,梁红玉独自在湖边饮啃起薄菜来,居然又嫩、又甜、又脆、又香,随即命部下掘取代粮,终于挫败了金兵 薄菜,在我国的食用历史也很悠久,《诗经》中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周礼》中也有:“加豆之实……”的叙述,意思是说盘中装的蒲菜和肉酱。现在人们食用蒲菜。是取蒲的嫩根茎,剥皮浸泡,次日即可食用。可以炒、炖,可以作馅,也可以炖肉、做汤,荤素皆宜。据营养学分析,蒲菜全草含多量维生素B1、B2和C等。具有散风湿,开心窍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乳痈等症。

野菜良药——马兰头
春天,马兰头在路边旷野破土而出,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也点缀着我们的餐桌,带来营养与健康。明李时珍曾云:“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南人多把其晒干,为蔬及馒馅。”可见人们食用马兰由来已久
马兰之所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蔬,不光因其可口,而且营养丰富,除蛋白蛋、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多种营养成分含量高于西红柿。每100克马兰中含钙45毫克,磷69毫克,铁6.2毫克,钾513毫克,都超过菠菜,且马兰较菠菜草酸含量低,钙、铁吸收好。此外,维生素A原含量与胡萝卜相等,维生素C含量与柑桔类水果的平均值也相近。5i?5o
马兰既是佳蔬,又可入药。祖国医学认为,马兰性味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以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淋浊等症。鲜食对喉咙痛、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颇具疗等颇具疗效。用水煎汤可预防上呼吸感染、急性眼结膜炎、口腔炎、牙周炎、乳腺炎和鼻出血、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或青光眼引起的眼球痛等。近年来,用马兰头治疗甲型肝炎和细菌性痢疾也有效果。

补血佳品——苋菜;
苋菜是一种开绿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称“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则以春天所萌发的嫩叶为佳。苋菜生长较快,每当春雨过后,或在房前屋后,或在路旁场边,娇嫩的幼苗便星星点点贴地而生。这时摘其嫩叶入馔,清香嫩滑,食之润口,可谓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馐。
苋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较多的氨基酸等。苋菜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都比较高,红苋菜所含的铁质比菠菜还多。近代医学介绍,苋菜由于含铁及钙质较多,是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因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
苋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可明目除邪、通窍,利大小肠、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的功效,可用于治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扁桃体炎、尿路感染,便秘、血吸虫病、丝虫病、甲状腺肿、子宫癌等症,外用可治蜈蚣、蜂蜇伤等。
苋菜可以长吃,但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否则易引起日常性皮炎。消化不良、腹满、肠鸣和大便稀薄者要少吃或暂时不吃为好。

春菜第一美食——韭`
韭,又叫韭菜,古称长生韭、超隅草,有人美称它为“春菜第一美食”。
在风寒料峭、百蔬萧条的早春,民间早有“黄韭试春盘”之食俗了。韭菜入馔,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作主料,可单炒,也可焯水后凉拌,色绿质嫩。作配料,可与很多动物性原料组配,宜于炒、爆、熘等烹调方法;作调料香味四溢。在面食中,可做包子、水饺、馄饨等面点小吃的馅心。韭菜苔,质地脆嫩,单炒、凉拌或与它组配均可。韭菜花可腌制。韭黄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或做水馅、春卷的馅料。韭菜成为百姓家庭素食的佳蔬,它不仅质嫩味香,而且营养丰富,食疗价值高。它富含百蔬望尘莫及的维生素A原,还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C、纤维素、挥发性油和硫化物等。中医药古籍《本草拾遗》说韭“此物最温而益人”。《本草经集注》道韭“生则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淤。”故日常适当多吃韭,不仅可治跌打损伤、噎膈反胃、鼾衄吐血、胁肋疼痛等症,且能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医学家推崇为患有阳萎、白带多、多尿、腰痛、腿软等症者的食疗佳品。此外,韭含有大量维生素A原,有润肺、护肤、防治风寒感冒及液盲症之功。富含的挥发油及硫化物,有增食欲、杀菌毒之利。民间食疗方中,常以韭黄炒虾肉食用,治男士性功能减退;或捣鲜韭汁,温开水服冲服,治胃肠炎;或大量吞食成条煮软的韭菜,能防止便秘,治误吞金属异物。但有虚热、消化不良者宜少吃。
以往,野菜是穷人度荒的食物,而今,野菜堂而皇之地上了席面。且不说这些野菜由于野生,免遭化肥、农药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许多野菜含有丰富的营养,且有药用功能。

地菜被人称作灵丹草,是“天然之珍”。阳春三月或再早一点,野地里就拱出了一簇簇的地菜。趁嫩采摘回来,可以制成多种鲜美的食品。 凉拌地菜:把洗净的地菜在开水里过一道,放一点粉丝,拌以适量的食盐、味精、香油,清凉爽口,色香味俱佳。

地菜饺子:地菜饺子是饺子家族中的极品,在南方每年清明前后吃地菜饺子简直成了一种风俗。把洗干净的地菜切碎,配以少量炒鸡蛋和虾仁,成为三鲜馅饺子,香而不腻。SsR-
地菜煮鸡蛋:选一些开了花的地菜,置于冷水中和鸡蛋一起煮,煮熟后吃鸡蛋,喝水,清心明目。

地菜不仅味道鲜美,还有益于人的健康。书载地菜含有蛋白质、钙、铁、磷等多种元素,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对内出血症和泌道系统结石、肾炎、水肿、胃病、痢疾、肠炎等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当春暖花开之际,榆树枝头会生长出一簇簇状如铜钱的嫩绿果实,人们把它叫榆钱。?榴园论坛 -- 榴园论坛好酷酷~!
榆钱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好食品。北方农民吃榆钱能吃出许多花样来。

榆钱汤:把榆钱洗净,去除杂质,放入水中煮沸。届时搅进鸡蛋白,洒进少许香油和味精。盛入碗中,白绿相间,十分悦目,闻之清香,食之滑润可口。 榆钱糕:把洗净的榆钱跟面粉、食糖或食盐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状,放入笼屉中蒸15分钟。香糯宜人。zr"
榆钱羹:把榆钱与玉米面或小麦面和食盐放在一起加水搅成糊状。锅里水烧开后,将其徐徐倒入锅中,边倒边用筷子在锅里按一个方向搅动,等水再次煮沸即可停火食之。

榆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和维生素A等成分。

采摘野菜时请千万注意:第一,并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吃,就是可以吃的野菜也有季节限制,有的野菜还有毒。所以,采摘时一定要认真鉴别,没有把握的不要吃。第二,要到广阔的山地或田野去采摘,城市工厂附近、废水沟旁的野菜很容易被污染,不要采吃

1、野葱、野蒜、野韭菜 野葱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 按地域及生长环境,别名也称为:沙葱、麦葱、水葱、山葱等。 主要产地是北方草原。野蒜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开花后植株可达70cm。 又名薤白、山蒜、菜芝等。分布极广。本人在四川、浙江都见过。野韭菜为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 又名山韭菜等。华东地区很少见。 2、野艾蒿、鼠麴qū草(棉菜)、泥胡菜 野艾蒿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丛生。性味与艾蒿基本相同。鼠麴草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0~15cm。 别名很多,主要有:佛耳草、绒毛草、鼠耳草、黄花白艾、毛耳朵、绵絮头草、清明菜、棉花菜、清明蒿、丝棉草、棉菜等。 华东地区多称为棉菜、棉花菜、毛耳朵。 可能是因植株叶子棉棉的,像是缺少水分而得名。 棉菜茎叶有白色绒毛。延地面生长,很是耐踩踏。全国各地均常见。 华东地区常用来代替野艾蒿做清明食物。泥胡菜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别名糯米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等。 全国各地均常见。一般单株生长。以上三种野菜主要食用方法是做饼团、糕点等添加料,原本是清明节专门用来做团子的起香料及染色作用。 制作方法:把野艾蒿或棉菜或泥胡菜用开水掺熟,捞起去水,弄碎,加进糯米粉揉成团,做剂子。可作团圆、饼、饺子等糕点。 野艾蒿食用最常见,棉菜次之,泥胡菜最末。 野艾蒿口感最好,最被大众接受,现在元祖蛋糕店就有“艾青团”出售。 棉菜也不错,粘性比野艾蒿强。泥胡菜苦味重些。但是泥胡菜植株比较大,可全株采摘(不包括根),比较方便,冬春皆可采摘。棉菜虽然也可以全株食用,但植株很小,而且冬天采摘比较好,开花了就不太好了。野艾蒿主要食用嫩芽和嫩枝头。因为丛生,容易采摘,冬春皆可采摘。另外泥胡菜可以捞水后炒来吃或凉拌。 3、藜菜头(灰灰菜) 藜是藜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种类很多,分布极广。 别称灰灰菜、野灰菜,灰蓼头草等。灰灰菜华东部分地区也叫野苋菜。但是实际上植株跟真的野苋菜区别很大。为什么会有人称之为野苋菜呢,因为灰灰菜口感很像苋菜,只是没有苋菜气味重。 藜菜主要食用嫩芽或嫩枝头。春天采摘。 味道极美,营养丰富。口感比普通蔬菜苋菜要柔软细腻。 食用方法主要是加蒜泥直接炒来吃、捞水凉拌。还可以炒肉、豆腐干、小鲜笋、做汤。也可晾干贮藏。一些高档饭店也以灰灰菜作为冷菜。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 4、野苋菜(刺苋) 刺苋是野苋菜的一种。 野苋菜主要包括反枝苋、繁穗苋、刺苋等。繁穗苋还可作园林观赏植物。野苋菜分布极广。华东地区以刺苋最为常见。山坡路旁、田间地头、公园花坛都可常见。其实刺苋菜属于外来物种,原产美洲,现在全国都有分布。 刺苋是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腋(叶干结合部)有刺。性味类似苋菜。刺苋主要食用嫩芽和茎杆。春天采摘嫩芽。食用方法与苋菜相同。注意采摘时不要带刺。一般来说嫩芽不带刺。华东地区除炒来吃、捞水凉拌外,经常做汤,鸡蛋野苋菜汤。口感比一般野苋菜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刺苋一般夏秋时期采摘茎杆,去枝叶,去刺。做霉菜梗。制作方法与霉苋菜梗相同。 洗净,切成3-5厘米段,放入罐中,密封,一般一星期就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可以蒸臭豆腐,也可直接蒸煮。不过有刺激性气味,有些人可能受不了。其他野苋菜食用方法大同小异。 野苋菜梗汤 5、蕨菜 蕨菜是蕨类植物,凤尾蕨科,一般植株高达一米。 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狼蕨头等。号称“山珍之王”。华东地区称为蕨菜或狼蕨头。 蕨菜一般生长在山坡灌木林阴湿处。 食用嫩芽。春天采摘。冬天也少量有。 食用方法: 食用时,一般用开水煮熟后,取出撕开,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泡去涩味。可配鸡蛋、肉类炒来吃,也可凉拌。有轻微涩味。如今菜市场一般都能见到泡好的蕨菜,可以买回来直接烹饪。种植量不大,主要是野生为主。 蕨菜可以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菜市场也有卖。 还可做粉条、粉皮食用。现在已经很流行,超市一般都能买到,蕨根粉丝、粉条。蕨菜食用已经工业化。 食用蕨菜有降血压、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6、荠菜 荠菜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 各地叫法不一,主要有:荠荠菜、粽子菜、枕头菜、榄鼓菜、地末菜、田儿菜、鸡翼菜、菱角菜、三角草等。华东地区一般叫荠菜或枕头菜。荠菜主要吃的是幼嫩叶。一般冬天,开花之前采摘。春节期间很是流行。 另外,没有经验的人采摘荠菜往往出错,把其他野菜采入。 荠菜对城市人来说很难在野地里辨认。 采摘的荠菜形态一般分为两种,花叶与圆叶,花叶常见。花叶的荠菜容易与独行菜、碎米荠、黄鹌菜幼株混淆。圆叶的荠菜往往容易与鼠耳芥等野菜混淆。 一般来说硬地上的荠菜成棕绿两色,平铺坚韧。草丛中的荠菜成单一绿色或棕绿两色,大而嫩,向上生长,尤其是圆叶荠菜,细长细长的。 荠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华东地区最喜欢的是做饺子、馄饨、圆子、饼的馅。 有荠菜鲜肉、荠菜鸡蛋、荠菜豆腐等馅。 另外,可以做羹汤、炒肉片、直接光炒、捞水凉拌等。 有俗语: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 注意:荠菜现在已经广为栽培,尤其是大城市的菜市场,野生荠菜所占比例没有栽培荠菜大。 我说明一下野生荠菜与栽培荠菜的主要区别: 1、野生荠菜主要是花叶荠菜,栽培荠菜主要是圆叶荠菜。 2、野生荠菜一般叶色是棕绿两色,栽培荠菜一般是全绿色。 3、野生荠菜因遭受踩踏叶子很强韧,栽培荠菜叶子柔弱。 7、马兰 马兰是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丛生。 别名:马兰头、马郎头、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马莱、红梗菜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华东地区一般称为马兰头,田埂边、路边常见。食用嫩头,冬春采摘。一般菜市场均有出售。 注意:马兰头叶子无毛,而且是一丛丛地生长在一起。采摘时不要跟其他杂草混淆。 8、鸡头莲(芡实) 鸡头莲学名芡实。芡实是睡莲科水生植物,叶、茎、果实都带密密麻麻的刺。 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 华东地区一般叫鸡头莲、鸡头苞等。野外主要分布在鱼塘湖泊里、沼泽湿地环境。可以做园林观赏植物。目前由于华东地区鱼塘多有人承包经营养鱼、养珍珠,野生鸡头莲越来越难以见到了。鸡头莲一般食用种仁和茎。茎杆一般式夏天采摘,种仁秋天采摘。华东地区时令季节菜市场偶尔也有出售。鸡头莲果实像鸡头,全是刺,采摘时千万小心。 种仁外壳坚韧,可以炒来吃,像炒板栗一样炒,味道比较淡。还可以酿酒。可以磨成粉来吃。还可以像莲子一样做汤。生吃有涩味。 功效类似莲子,药性不如莲子。 鸡头莲的茎杆采摘后去皮,颜色有红里透白白,可以直接生吃,粗细如大葱,味道淡甜清爽。生吃时最好挑颜色白的粗大些的。也可以做各种烹饪,炒、蒸为主。 鸡头莲茎杆与荷叶梗相似,中空有筛孔,而且拧断也有丝相连。炒着吃比莲藕别有味道。 9、水芹 水芹是伞形科植物,水生宿根。节短,茎秆微中空,微泡沫状。野生水芹比较低矮,一般10--30厘米以下。水沟里、池塘边、溪水边多有分布。整株食用。 注意采摘时要与毒芹、茴茴蒜相区别。 尤其是毒芹,有大毒,不十分清楚水芹植株形态的人千万不要误在低洼潮湿的地方采摘水芹,毒芹也会杂生在该种环境。传说苏格拉底就是被毒芹的汁液毒死的。故而采摘水芹一般到有实水的环境。有些甚至一半根茎在水里。 水芹的食用方法与芹菜基本一致。 目前水芹已普遍种植,大城市菜市场已经很难买到野生水芹。 野生水芹与栽培水芹的主要区别有: 1、野生水芹枝叶很多向四周张开,不像家芹菜那般长得笔直;栽培水芹细长基本笔直生长。 2、野生水芹枝叶一般叶色暗绿,有些枝叶成部分棕色;栽培水芹嫩绿柔弱,白净美观。 10、折耳根 折耳根为三白草科草本植物,多年生。蔓生。 别名很多,主要有:岑草、蕺菜、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鸡虱草、狗贴耳、肺形草、野花麦、臭菜、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辣子草、奶头草、红桔朝、臭蕺等。以称呼折耳根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亚热带,长江以南。丘陵山坡、林下荒地可常见。可四季采摘,以早春采摘最好。 折耳根全株都可食用,以根部为主。早春时节采摘连根嫩头,成嫩红色,最是爽口美味。 折耳根茎叶折断后回发出刺激的鱼腥味,气味难以忍受。采摘时千万小心,别弄手上。 另外,采摘折耳根不要与常春藤相混淆,形态不容易辨认就闻闻气味。 如今折耳根栽培越来越广,菜市场一般都能买到。且不容易辨认野生与否。 常折耳根食用方法以传统的凉拌为主,也可与肉类搭配炒制,做火锅料等。 折耳根虽茎叶有恶臭,但是根部气味很淡,且生吃淡甜清爽。老根煮熟后有种粉粉的感觉,淀粉含量不低。折耳根有清热解毒的奇效,吃辣的地域居民很流行吃。 11、野葛 野葛是落叶攀援状灌木。木质藤本,多年生,常见于山坡及沟谷的阔叶林内、林缘及灌丛间。野葛根就是野葛肥厚的大块根。华东地区野葛根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直接煮熟,切段作为零食。 有两种口味,所谓水葛和粉葛,喜爱哪种因人而异。 水葛可以加糖煮,甜味更重。粉葛淀粉含量高,粉粉的。 大街偶尔能碰到小贩叫卖。有醒酒功效。 野葛根很早就开始加工成葛根粉,作为淀粉的一种,也可药用,据说能丰胸。据查丰胸价值高的乃泰国葛根粉,非普通葛根粉。 江苏、山东地区葛根粉很普遍。记得有农民将葛根粉送给老毛的故事。 12、铁苋籽、白苏籽 铁苋籽是铁苋的种子。 铁苋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铁苋籽卵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炒熟后气味芳香。 白苏籽是白苏的种子 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食用与铁苋籽一致。 华东部分地区,秋天采摘铁苋籽、白苏籽后晒干,像炒芝麻一样炒熟。 与干青豆(新鲜毛豆熏制而成)、干桔子皮丝、干胡萝卜丝、绿茶等一起配置饮品。食用时随意搭配,用开水冲泡,乃待客极品。俗语叫做:青豆茶。芳香四溢。 13、枸杞头 枸杞头就是枸杞植株的嫩头。枸杞子相信大家都吃过,我不说明了。 枸杞头华东部分地区称之为棉棉头。取义春芽时的枸杞头很绵软之意思。 枸杞头春天采摘。 华东地区食用枸杞头的方法有捞水凉拌、做汤、炒制等等。 14、乌饭树叶 乌饭树叶就是乌饭树的叶子。 乌饭树是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别名牛筋、南烛子等。一般采摘嫩叶。古代江淮一带,在寒食节的时候,采摘乌饭树叶,榨汁浸糯米,煮成乌米饭。 华东部分地区现在农历4月初8,仍旧有吃乌米饭的传统。 畲族有“乌饭节”,每年农历3月初3,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 乌米饭里还可以加鲜豌豆、鲜蚕豆、火腿肉丁等。香气很浓,极能引起食欲。 15、香椿头 香椿头就是香椿树春天萌发的嫩芽。 香椿是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10多米。注意,采摘香椿头时千万与臭椿头相区别。两者极其相似,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科,但两者的形态比较相象,容易把两个树种混淆。尤其是小植株时期,区别往往靠经验,不熟悉最好采摘以前采摘过的香椿树。灌木林里没有采摘过的香椿小树上的香椿头千万别采摘,可能那就是臭椿。 主要区别: 1、臭椿苦木科,树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香椿树叶有香气。 2、臭椿皮较光滑;香椿树皮暗褐色,条片状剥落。 3、臭椿叶痕大而倒卵形,奇数羽状复叶;香椿叶痕大而扁圆形,偶数羽状复叶(稀奇数羽状复叶)。 16、马齿苋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长可达35厘米。路边常见。太阳花就是马齿苋的一种,学名大花马齿苋。马齿苋一般采摘嫩头食用。 17、木槿花 木槿花是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的花。 别名:白槿花、榈树花、大碗花、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等。木槿经常用来做花篱。韩国国花就是一种木槿花。 吃木槿花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 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绽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 现在干木槿花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农产品了。 18、榆钱 榆树,榆科榆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 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家榆、白榆等。 翅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果熟期4~5月。食用方法: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可以做榆钱饭团、吵鸡蛋等。还有 很多很多。

【香椿】 又名香椿芽,营养丰富。据科学上的测定,每100克椿菜中含蛋白质9.8克,钙、磷、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所以会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
【马兰头】 又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路边菊或田边菊,南方民间叫鸡儿肠,四川叫泥鳅串等。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痛疖疗疮、黄疸、水肿、痢疾、淋浊等症。
【蕨菜】 含纤维的野菜食品,中医认为,蕨菜健脾、祛痰湿,是属于减肥野味菜类。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
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因为一些野菜可能含有剧毒,食后轻者闷胀呕吐,重者断送性命。而且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清香味散发殆尽,而且营养成分流失,容易串味,味道不佳。挖野菜的时候要看清楚,开花的不要,太老;干枯的不要,水分不够。一定要瞅准了新鲜发绿的才好摘。

食用野菜有讲究

野菜的烹饪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同时,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野菜不含脂肪、胆固醇,富含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的蔬菜,且风味功效独特,通过烹调纠其偏性,不仅鲜美适口,增进食欲,还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像鱼腥菜等少数野菜则有微毒,多吃有害,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因此食野菜不能偏食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