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有几个读音 组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敝字组词和读音

敝 音序
B
音节

部首笔画
部首: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五笔86:UMIT 五笔98:ITY 仓颉:FBOK
笔顺编号:43252343134 四角号码:982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5D
基本字义

1. 破旧,坏:~旧。~俗。~衣。~屣。~帚自珍。
2.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人(我)。~姓。~处。~校。~国。
详细字义
〈形〉
1. 同本义 [worn-out;old and shabby]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tired]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decayed;corrupt]。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my]。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动〉
1. 失败 [defeat]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cast away]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harm;hurt]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常用词组
1. 敝俗 bìsú
[bad social custom] 不良风俗;陋俗
2. 敝屣 bìxǐ
[worthless thing as a pair of ragged(shabby,worn-out) shoes] 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3. 敝邑 bìyì
[my country] 对本国的谦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敝帚自珍 bìzhǒu-zìzhēn
[everyone values things of his own;value the broomstick
bì 〔形〕 (1) 同本义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bì 〔动〕 (1) 失败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chēng
自~。~呼。~帝。~臣。~兄道弟。名~。简~。~号。~谓。职~。声~。

chèn
~心。~职。相~。匀~。对~。

chèng
~一~。(同“秤”)

与 #yǔ

【释义】①和:我与他|批评与自我批评|战争与和平。②跟;同:与时俱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③给:施与|赠与|与人方便。④交往;友好:彼此相与|与国(外交关系好的国家)。

【与其】 #yǔqí 在比较两件事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 不如… ” 和与其相呼应。

〖例句〗老师生病了,我们与其在这里担心猜测,还不如去看看他。

【与人为善】 #yǔ rén wéi shàn 指跟着别人一起做好事,现多指好意帮助别人。

〖例句〗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与人为善,这样在学习中就会很轻松。

【与日俱增】 #yǔ rì jù zēng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例句〗改革以后,这个厂的生产效益与日俱增,不久便扭亏为盈了。

【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和大家不一样。

〖例句〗这位杰出的数学大师表情沉着,语气平稳,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与 <动>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与”,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与)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与(与)yú同"欤"。

与(与)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yú,yù,yǔ

与会
yùhuì

与众不同
yǔzhòng-bùtóng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

yu

三声 与狼共舞
四声 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