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有关岳阳楼的作品及其相关的名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关于岳阳楼的古诗名句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楼
  唐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登城楼望西山作
  唐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在。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滕王阁
  唐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
  柘枝蛮鼓殷情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
  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
  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越控巴知何事,
  珠翠沉檀处处催.
  钟陵饯送
  唐 白居易
  翠幕红筵高在云,
  歌声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
  看送忠州白使君.
  滕王阁秋望
  唐 张 乔
  创来人世殊,几度绕汀芦。
  迭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重登滕王阁
  唐 李涉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滕王阁
  宋 王安石
  白浪翻江无已时,
  陈蕃徐孺去何之?
  愁来径上滕王阁,
  覆取文公一片碑.
  题滕王阁
  宋 苏辙
  客从筠溪来,奇侧舟一叶。
  忽观章贡馀,晃荡天水接。
  霜风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气奔西山浮,声动古今业。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鸟会,目送凫雁灭。
  遥观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洲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买丰碣。
  毫气相凌荡,俳语终仓卒。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和篇亦无陋,抱恨费弹压。
  但当倒瓶罂,一醉沧江月。
  登 滕 王 阁
  宋 苏轼
  坐久淡无虑,悠然片月生。
  疏星集渔火,繁露湿江城。
  向夕横燕望,今宵习楚声。
  因怜竹枝好,翻作豫章行。
  滕王阁感怀
  宋 王安国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魏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
  宋 朱熹
  滕王阁下水初生,
  闻道登临复快晴.
  帝子岂知陈迹在,
  长江肯趁曲池平.
  山楹雨罢珠帘卷,
  檐铎风惊玉配鸣.
  满眼悲秋今古恨,
  人生辛苦竟何成!
  >赋滕王阁
  宋 辛弃疾
  高阁临江渚,
  访层城,空余旧迹,暗然怀古.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但遣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
  空有恨,奈何许!
  王郎健笔夸翘楚.
  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帘歌舞.
  为徙倚,阑干凝伫.
  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
  谁共饮?有诗侣.
  长寿乐
  宋 李清照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滕王阁
  宋 文天祥
  五云窗户瞰沧浪,
  犹闻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时黄道阔,
  江山一片画图长.
  回风何处搏双雁,
  冻雨谁人驾独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
  阁前新柳已成行.
  滕王阁次韵刘允叔
  宋 戴复古
  消遣客怀寻胜事,酒杯诗卷得同携.
  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斜照浴红秋水上,好山横碧画栏西.
  几人登览皆磨灭,惟有前峰压不底.
  >登滕王阁
  宋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西山云涨,章江涛作.
  何处征帆林杪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漂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销,城头角.
  滕 王 阁
  王英
  连城高阁起崔嵬,帝子曾经歌舞来。
  四面帘栊开晴雾,半空箫鼓隐春雷。
  缑山谩说乘龙去,辽海徒闻化鹤回。
  惟有三王遗刻在,年年风雨长莓苔。
  滕 王 阁
  宗必经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滕 王 阁
  虞集
  天寒江阁立苍茫,百尺栏杆迤夕阳。
  岁久鱼龙非故物,春深蛱蝶是何王?
  帆樯星斗通南极,车盖风云拥豫章。
  灯火夜归湖上雨,隔邻呼酒说干将。
  题 滕 王 阁
  虞集
  豫章城上滕王阁,不见鸣銮佩玉声。
  惟有当时帘外有,夜深依旧照江城。
  滕王阁
  虞集
  危楼百尺倚栏杆,满目江山不厌看.
  空翠远凝江树小,落霞飞送酒杯宽.
  千年剑气冲牛斗,半夜天香下广寒.
  我欲乘鸾朝帝阙,五云深处是长安.
  滕 王 阁
  王慎中
  前王欢赏地,栋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还将旧日同。
  夷犹临短槛,感叹对长风。
  世事匆匆里,江流自向东。
  滕 王 阁
  李东阳
  滕王高阁罢崔嵬,谁筑西江第一台!
  云雨不收歌舞地,文章空叹古今才。
  丰城夜气闻龙起,彭蠡秋风送雁来。
  几欲乘槎问牛斗,不知平地有三台?
  滕 王 阁
  李梦阳
  阳浦通新雾,阴城带古楼。
  君王罢歌舞,栋雨白云留。
  草色岁年换,客心江水流。
  黄昏仍一望,灯火万家州。
  滕王阁
  超 慧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
  当时惟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
  题滕王阁
  夏 辣
  面临江水势凌霞,却倚重城十万家。
  当槛晓云依鹤岭,拂阶残雨下龙沙。
  词人乐石文皆在,帝子欢游事未赊。
  好是良宵金鼓动,阑干牛斗逼檐斜。
  滕王阁春日晚眺
  潘兴嗣
  重迭西屏对面开,巍城穹阁信雄哉!
  眼看孤鹜云中没,坐见长江槛外来。
  蛱蝶图成春未晚,柘枝筵动客多才。
  休论今古兴亡事,时倒金樽醉一回。
  题 滕 王阁
  吴与弼
  孺子亭空春草长,忠臣祠老燕繁梁。
  千门万户皆沉梦,何事虚空画渺茫?
  题滕王阁图
  贡师泰
  雄地控华甸,杰阁临芳洲。
  飞甍起千仞,曲阑围四周。
  丹碧何辉煌,文采射斗牛。
  帝子去不返,俯仰几经秋。
  江黑帘雨卷,山青栋云收。
  孤舟天际来,扬帆在中流。
  狂飙薄暮起,坐觉增烦忧。
  何当扫重翳,白日耀神州。
  开图发长叹,天地一浮沤。
  南昌晚眺
  韦 庄
  南昌城郭枕江烟,章水悠悠浪拍天。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
  霏霏阁上千山雨,悠悠云中万树蝉。
  怪得地多章句客,庾家楼在斗牛边。
  滕王阁春风晚眺
  曹 松
  陵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迭浪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滕 阁 秋 风
  山召高阁出洪州,佩玉鸣銮帝子游。
  谩有文章传盛事,更无宾客宴清秋。
  绮罗香逐浮云散,弦管声随逝水流。
  莫向画图看蛱蝶,梦来何处问庄周!
  滕阁秋风
  明 胡俨
  帝子何年去?城头高阁闲。
  秋风起南浦,夕照在西山。
  萧瑟青苹末,凄凉红蓼间。
  酒阑歌舞散,吹送彩云还。
  泊滕王阁
  周复俊
  帝子游何处?空余高阁名。
  孤舟次流水,斜照倚丹楹。
  鹜影霞前逝,渔歌烟际生。
  犹怜王勃句,秀并暮山清。
  再 游 滕 王 阁
  熊良辅
  杰阁重临此一时,风霜吹冷著征衣。
  江山如画城还是,帝子不来秋又归。
  见说五陵无树起,只应汾水有云飞。
  凄其七百余年意,惟见西山草木稀。
  西 江 第 一 楼
  明 韩雍
  山形西峙水流东,高架危楼映碧空。
  双燕舞穿珠箔雨,群鸥飞散锦帆风。
  登 滕 王 阁
  汪应轸
  十载扁舟去五湖,烟花千里又洪都。
  个中不减麒麟阁,何处能寻蛱蝶图。
  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
  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江 西 滕 王 阁 图
  吴师道
  西山拥翠大江流,历历开图记昔游。
  寂寞滕王旧时阁,秋风斜日下城头。
  登 滕 王 阁
  吴国伦
  崔嵬古阁大江头,病起登临属暮秋。
  窗际白云吴楚合,波间赤日古今流。
  山川不尽孤臣泪,歌舞曾闻帝子游。
  万里烽烟迷北望,还如王粲在荆州。
  登 滕 王 阁
  吴与弼
  片舟南去急归程,江畔晴楼偶一行。
  南浦西山俱在眼,微吟不尽古人情!
  登 滕王 阁
  吴桂芳
  君王歌舞处,危阁敞西风。
  夕嶂连云翠,烟江落日红。
  高文存大雅,丽藻见天工。
  槛外孤霞起,争趋赋笔雄。
  题滕王阁
  元 吴元德
  西山千仞枕江湄,曾见贤王出牧时.
  宝剑气沉龙去远,玉萧声断雁来迟.
  美人粉黛归何处?才子文章有断碑.
  不尽登临怀古意,章江如箭日飞驰.
  登滕王阁
  明 张位
  我亦江边结小楼,闲云偏为竹窗留.
  遥闻滕阁笙簧沸,更觉吾庐松菊幽.
  帝子遗风仍壮丽,群公暇日此夷犹.
  登临不忘君恩重,极目神州万里秋.
  滕王阁
  明 解学龙
  公余选胜此淹留,尽日盘桓兴未酬.
  江入栋帘涛意远,文垂金石古音遒.
  可中三对章江月,大有初逢太史秋.
  最喜翚飞能抱郭,凌然百尺巩南州.
  滕王阁看演>二绝
  明 汤显祖
  韵若笙萧气若丝,
  牡丹魂梦去来时.
  河移客散江波起,
  不解消魂不遣知.
  桦烛烟销泣绛纱,
  清微苦调脆残霞.
  愁来一座更衣起,
  江树沉沉天汉斜.
  滕王阁逢琪叔为别
  明 汤显祖
  才名真似玉潾潾,江上相逢琪树春.
  更别未须明日去,章门风雨解留人.
  兄弟街头会亦奇,兰亭已矣更何之?
  临岐并作苍茫语,樽酒弦歌日暮时.
  滕王阁
  明 吴逊
  一叶扁舟挂晚风,峥嵘楼阁画图中.
  天连彭蠡三湖碧,日射匡庐五老红.
  压座文章谁作续,动人歌舞亦成空.
  浦云山雨仍朝暮,怃景留题兴不穷.
  秋日登滕王阁
  明 徐学模
  江鸟浮空浦树分,人烟生处俯氤氲.
  千层白浪帆樯雨,一片青山殿阁云.
  帘栋故应面胜楷,斗牛犹自护遗文.
  庾关客思秋无赖,淼淼汀花雁夜闻.
  秋日登滕王阁
  明 张铨
  层构飞栏俯碧流,千年胜迹壮南州.
  江山回合多灵气,吴楚平分控上游.
  明月似怜歌舞池,浮云不尽古今愁.
  眼前风景犹如旧,远水长天一色秋.
  滕王阁
  清 钱谦益
  吴楚风烟接上游,凭栏极目总神州.
  吴儿爱说韩襄毅,题破江南第一楼.
  拍肩群瞽说文章,大树蜉蝣可自量.
  珍重袁州韩刺史,欣将名姓次三王.
  滕王阁
  清 洪允章
  杰阁凌天接远天,重开旧址继先贤.
  江山合势成都会,章贡同流聚百川.
  六月涛声惊座上,三更月色到阶前.
  古今名胜因人重,德业文章可共传.
  秋日登滕王阁
  清 彭孙橘
  客路逢秋事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齐天乐
  登滕王阁
  清 龙紫篷
  雨帘云栋重寻处,青红半空飞去.
  槛影侵鸥,檐光送雁,摇荡秋容千里.
  歌珠舞翠,怎禁得无情,一江流水.
  可是西山,半眉新绿光人觑.
  千年留下胜赏,尽登临无限,须付才思.
  坏堞闲愁,危樯往恨,欲拍阑干无绪.
  新碑旧记,更今古匆匆,一番兴废.
  立尽斜阳,共谁评半语?

第一首《岳阳楼晚望》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作者崔珏。。首联从大境着笔,先开阔眼界;中间两联再写近景,很是工整;最后一联已经略微有点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他只是个普通进士,小小一个县令,此诗却颇有大家风范。

第二首《岳阳楼》
倚楼高望极,辗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作者江为,南唐诗人。有名的大才子。他曾题诗于庐山白鹿寺,后来为李后主见到,后主极其赞赏。江为也因此自命不凡,轻狂放荡,以为取功名易如反掌。不料他总被南唐官吏刁难,一气之下想叛投吴越,不想事泄,获罪处斩,可见其人很是有些恃才放旷的。这首《岳阳楼》写得清逸脱俗,与那些大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第三首《重修岳阳楼写怀》
遍历江山只此楼,名传自古今又修。
却观湘水浮新景,重对君山记旧游。
风月依然如故友,轩窗今复冠南州。
远追张相滕侯迹,幸蹑前规壮胜游。
——作者郑明瞻,宋神宗元丰年间知岳州军。这首诗很一般。但是,考虑到作者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武官,而且诗中表现的对前贤的景仰之情以及谦逊得大气也不敢出的谦恭态度,这首诗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历史上的专职武官而又有文名者本就极少,以这篇作品而言,这位仁兄显然还是在律诗上下过些苦功夫的。

第四首《岳阳楼》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岑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作者刘仙伦,宋代诗人。此诗一改宋诗清瘦的特点,倒是很像唐人之作,倘若伪托为王维杜甫岑参等人之作,未必就不能瞒人耳目。

第五首《岳阳楼》
后乐先忧记饱观,兹楼今始得凭栏。
吐吞九水波涛阔,出纳三光境界宽。
黄帝乐声喧广漠,湘君鬟影浸晴澜。
江山何独助张说,收拾清晖上笔端。
——作者王十朋,宋代诗人。南宋绍兴年间状元、抗金派名臣。他一直在家乡乐清讲学,直到秦桧死后才去应试,可见其抗金思想之坚决。此诗也颇有唐人遗风,颈颌两联有大气之感。

第六首《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作者杨维桢,元末绍兴诗人。出仕元朝,朱元璋安车征召他修《礼乐书》,不受官,百日而归。这首作品写得清新秀丽,“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以及“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两联更是大为不俗。

第七首《岳阳楼》
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
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
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
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作者陈孚,宋末台州人,避战乱出家为僧,元世祖时献《大一统赋》得官。在民族仇恨最为尖锐的时候卖身媚敌投靠外族,人品实在糟糕。但就诗而论,这首作品可说相当不错。气势宏大不逊李杜,用典自然贴切,即便放在唐诗中,也可算得上品。“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一联,颇有老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风采,只是比不了老杜那种厚重感。但整首诗的气魄却可说直追李白了。颈联颌联相比之下有点老杜的厚重沉稳感,首联和尾联却是学足了李白的浪漫奔放夸张轻狂,显然他应该是个很有艺术天赋的人,献赋而得官者,当然文采要出众。

第八首《登岳阳楼》
独立烟波万顷间,心知胜景隔尘寰。
天当尽头疑无地,水到中心却有山。
孤棹风云来远域,层楼鼓角壮雄关。
诸侯事业如今古,不见仙人跨鹤还。
--作者黎淳,明代诗人,湖南华容人,状元出身。这首诗颈联写得雄浑豪壮,尾联则暗藏一丝怀古伤今之情,含而不露。

第九首《登岳阳楼》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作者李东阳,明代著名诗人,茶陵诗派的开创者。到底是一派宗师,此诗做得工稳之极,引典也自然。颌颈两联对仗极为工整,颈联化用杜甫“吴楚天下坼,乾坤日夜浮”以及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尾联则引用了《柳毅传》以及吕洞宾的传说,借以暗示出自己一种超然于世的思想。就以诗而论,这首诗虽然意境气势遣词构句都算上佳,但是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第十首《巴陵》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作者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这首诗中水墨画的意象味道极浓。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远比他们的诗文更有成就。艺术是相通的,唐寅毕竟更擅长作画,腹构此诗之时,想必心头浮现的恐怕应该先是画景吧?此诗的清淡内蕴,和传统山水画的风格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十一首《岳阳楼》
湖边楼阁欲凌空,春日登临有客同。
漫说滕王遥拟胜,回看黄鹤近争雄。
一声铁笛风帘外,几叶渔舟烟渚中。
巨浪洪涛撼天地,屹然砥柱是谁功。
--作者毛伯温,明代诗人。此诗由事入景(春日陪客人游岳阳楼,谈谈对江南三大名楼的比较,看看风景),再由景引出主题(铁笛烟渚——巨浪洪涛——砥柱是谁功),尾联中暗含自诩之意。层层递进而承接婉转自然,构思老练,对仗工稳。

第十二首《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作者魏允贞,明万历时官至吏部尚书。旧体诗和近体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因为字数本来就很少,表达内容自然受限制,所以通常尽量不使用重复的字词。崔颢七律《黄鹤楼诗》连用了几个“黄鹤”都被后人称为大胆,他这五言绝句才二十个字就用了三个“天下”,而且和崔诗一样破坏了格律。但是,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可能高于内容。作者显然就是这样写的,先简单直接地夸洞庭水岳阳楼,然后就简单直接地夸自己。这位魏大人若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就一定是个直率的性情中人,单就诗而言,这个“简单直接”很有创意,这份豪情难能可贵。

第十三首《岳阳楼》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作者钱大昕,清代著名诗人。前三联大气开阔,有老杜风范。颈联“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感觉真像是杜甫“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了。尾联莫名其妙去拍皇帝的马屁,大倒胃口。

第十四首《登岳阳楼》
水落湖光似镜平,倦游人过岳阳城。
愧无忧乐关斯世,拟学神仙了此身。
壮气漫吞云梦泽,微才敢附杜陵名。
湘灵鼓瑟何心听,或许相逢老树精。
--作者赵翼,清代与袁枚齐名的著名诗人。颌联最好,对仗工整,意思也好。颈联未必口气太大,凭他的成就,居然要和杜甫相提并论,太轻狂自大了。

第十五首《岳阳楼》
君山好落日,留在半湖秋。
但见水无际,不知身倚楼。
十年三渡雁,千里一沙鸥。
正好乘风去,真成汗漫游。
--作者何绍基,清道光年间进士,著名书法家。这首诗中规中矩,颌颈两联可圈可点,特别是“十年三渡雁,千里一沙鸥”一联,不着痕迹而令人感慨良多,一吟三叹,意蕴深远,当是好句。

第十六首《登岳阳楼》
万顷春声卷浪花,孤舟晚泊天之涯。
岳阳楼头无事做,洞庭水试君山茶。
--作者王文治,清人,生平不详。单以此诗而论,颇有些“清淡风流”的格调,后两句有点赵师秀“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韵味。

第十七首《岳阳楼》
湖山与我最多情,每到登临眼独明。
骇浪飞花衡岳雨,孤云落日鼎州晴。
高吟适有潜鱼跃,静坐如闻奏乐声。
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
--作者陈玉桓,清代巴陵(今岳阳)县令。此诗前三联平淡无奇,就颈联还勉强算是不错,并无出彩之处,但尾联却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见解,使得整首诗立刻就提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岳阳楼第三层供奉着吕洞宾,他主张应该供奉屈原,汪曾祺在有篇文章中就提到他很赞同这个主张的。可见诗词文章,最重要不是形式的工巧,而是要言之有物才能取得共鸣。

第十八首《过洞庭湖》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作者许棠,唐人。他以此诗名于世,其极写八百里洞庭之浩渺汪洋,端的如无声画卷。颔联“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既切洞庭君山之境,又颇含哲理,故为时人所激赏,但较之孟襄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少陵“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尚有一间之隔。然棠却以此知名,至有“许洞庭”之号,是矮中拔高者也。

第十九首《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作者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同榜进士、好友。滕子京的《岳阳楼诗集序》其实算很不错的。这首词也写得清丽脱俗,麻烦的是,总共才十句的词,他居然直接借用了四句!上阙“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借孟浩然的,下阙“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借钱起的,总有抄袭之嫌,汪曾祺取笑他“未免过于省事”。不过这四句前人名句嵌在这里浑然天成,无丝毫斧凿牵强之感,这也应该算是高明的艺术创作了。

第二十首《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作者宋人张舜民,长安人。上下阙后两句,把离情别意思乡写得淋漓尽致,“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着笔颇有独到之处,旁人无意吟唱离别之曲而引发自己心中之伤痛,从侧面着笔写离情,比之直接正面描写似乎要高了一筹。

第二十一首《风蝶令》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岳阳楼上听哀筝,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
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可怜无处问湘灵,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
--作者宋代李祈,这首词显得过于凄婉,上阙一连串“秋风”“败叶”“哀筝”“凄凉江月为谁明”的意象渲染出十分凄婉的情感,不了解作者以及这首词的背景,倒不清楚他是“为赋新辞强说愁”呢,还是真的有感而发,但即便是如此,比之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是差着好大一段距离。太多色彩强烈的遣词用句,使得作品内涵失去了深度和内敛含蓄的美感。
作者在谋篇布局上显然是精心设计过了的。上阙一连串“秋风”“败叶”“哀筝”“凄凉江月为谁明”相互呼应,下阙一连串的动词“沉”“渺”“问”“绕”也是一样相互呼应,这首词做得比较精致。可见他一定很用心研究过谋篇布局之法。

第二十二首《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坚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上阙极写宋之繁华,即使较之柳永那首传说令金主完颜亮垂涎江南繁华的《望海潮》也不输多少。下阙笔锋一转,以沉重的笔调写下了国破家亡的伤痛,以及自己以身殉节的决心,可谓字字泣血,句句含泪。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末一位岳阳女子,被金兵掳到杭州,因其貌美,主人想要她真心服己,故未曾用强。她始终不从,主人恼羞成怒欲用强,她巧言需先祭奠丈夫方可,然后在墙上留下这首绝命词投大池而死。她不曾留下生平事迹和姓名,历史上仅以“徐君宝妻”相称。

杜甫的《登岳阳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都是很经典的句子。

  • 谁能想出有关于岳阳楼的古诗句
    答: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③杜甫《登...
  • 苏轼岳阳楼有关的诗句
    答: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2.有关岳阳楼的诗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 与岳阳楼记相关联的文言文
    答:4. 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古诗文名句或对联 关于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古诗实在太多,下面列出比较出名的: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
  • 岳阳楼的古诗
    答:导语: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有关岳阳楼的古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 岳阳楼介绍: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
  • 有关岳阳楼的诗句
    答:《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岳阳楼》钱大昕 清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 刘禹锡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答:6. 关于岳阳楼的古诗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3353931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岳阳楼相关诗句是什么
    答: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2.湖南岳阳楼相关的名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
  • 关于赞扬岳阳楼的诗句
    答:1. 赞美岳阳楼的古诗 最著名的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
  • 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古诗文名句或对联
    答: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古诗文名句或对联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消费者维权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匿名用户 2013-05-23 展开全部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佚名(李白)题岳阳楼 波高城矮; 地少天多。 ——黄道让题湖南岳阳楼 临洞庭水; 倚天下楼。 ——王自成题岳阳楼 荆楚无双地; 湖湘第...
  • 关于赞岳阳楼的诗句
    答:1.赞美岳阳楼的古诗 最著名的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