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鱼?应该怎么养?昨天刚买了,今天就死了一条,心疼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同志们求助,羽毛鱼如何饲养啊,我养的刚刚买第一天就死掉了,不知道为什么啊,好心疼啊请给点宝贵意见

羽毛鱼,其实就是七星刀鱼。
七星刀(Chitala ornata)又名东洋刀、背鳍鱼、驼背鱼
弓背鱼科背鳍鱼属大型种类,原产印度、泰国和缅甸。
身体呈长条的刀形,侧扁,眼大,口略下位。前半部分很宽,背隆起似弓,在背鳍之后逐渐变窄,至尾鳍处成为尖形而略上翘。背鳍甚小,如一片羽毛插在背部的中央(英文称此鱼为“羽毛鱼”);臀鳍很长,起于腹下,向后延伸并与尾鳍合并,长度约占体长的4/5,各鳍条长度相等,好似如刀身体上的“刀刃”。身体颜色银灰,极小的鳞片闪闪发亮,臀鳍上方的体侧有6~20个镶白边的黑色圆斑,基本上纵向排列,依个体的不同,圆斑的排列不尽相同,有时一条鱼的两侧圆斑的排列也不相同。两性区别很小,体长可达90~100厘米。
这是一种不难养活的大型热带鱼,喜欢弱酸性至中性的半软水,适宜水温23~28℃,食性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平时喂给的食物以野杂鱼和小虾等易得到的活饵为主,从小养大的七星刀能接受碎肉和鱼块。每周喂给2、3次就可以了。10~15厘米长的幼鱼可以饲养在群落型的水族箱中,随着体型变大,只能饲养在很大的品种水箱中,并且最好别跟其它大型热带鱼混养,因为这种鱼性格残暴,它们多在夜间行凶,有时会吃掉看起来无法吞下的大鱼。七星刀是夜行性鱼类,白天动作斯文,夜晚在水族箱翻腾不停,所以水箱内铺砂和种草都不合适,只能养在裸箱内。很多普通水族迷都养过这种鱼,最后大多皆因为无法妥当容纳它们而放弃。大概也只有对品种鱼感兴趣的水族迷才乐意用1.5米以上的大水箱饲养它们。如果要尝试繁育,则更要有相当于小游泳池那样的面积,恐怕只有专家级别的鱼迷才做得到。
七星刀耐受不良水质的能力甚强,可以在看似局促的水箱中以较高的密度群养,但是水质不适合时比较爱跳,水箱除了加盖之外还需用重物压住。适当的低水温(23℃)和控制喂食是保证水质良好的常用做法。
目前国内尚无水族箱成功繁育的先例,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们是夜间活动的种类,我们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还不够了解;二是水族箱的饲养空间有限,只能提供养活它们的条件。据资料称,这种鱼的亲鱼有护卵的行为。由于要依赖进口,七星刀的价格尚未大众化。
跟七星刀类似的种类还有:
皇冠飞刀(Chitala blanchi),产于泰国、印尼,体长60厘米。体银白色,有细碎的黑点和断续的黑纹;
亚洲飞刀(Notopterus notopterus),产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体长40厘米,背不如前两者那样隆起,身体砂褐色,体侧有十余条深色横纹。

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又名尾星鱼、猪仔鱼、奥斯卡鱼
慈鲷科星丽鱼属大型种类,见于南美的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和内格罗河等多条水系。
身体宽大粗壮,体形椭圆侧扁,头大,口宽。背鳍甚长,后缘舌形,延伸至尾柄后方;臀鳍亦长,自生殖孔后延伸至尾柄,端部尖;腹鳍胸位,长尖形;胸鳍长圆形;尾鳍扩张,后缘外凸成弧形。体色基调灰黑色,并有金黄和橙色不规则斑块,形似地图;尾柄处有一个镶金边的黑色眼状斑。体长25~30厘米,两性外观区别很小,雄鱼头背较高,背鳍和臀鳍末端较尖;雌鱼整体感觉更圆,繁育期的体色不如雄鱼鲜艳。
地图鱼性凶猛好斗,喜欢追逐、吞食小鱼,也会翻开水底砂石,寻找躲藏的小活饵,是有名的破坏分子,不适合饲养在群落型的水族箱中,但可以在很大的水族箱中跟身体较宽的中型以上热带鱼共养。这种鱼分布广泛的实际情况表明它们能够在不同的水质环境中生存,不同产地水域的pH值能够在6.0~8.0之间变化,饲养时不必讲究水的酸碱和软硬度,但要把水温控制在较低的20~25℃,因为地图鱼的活动会搅起大量水底的杂质,控制水温的目的是防止水族箱有限水体中的食物残渣和粪便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变坏,经常换水和配备很好的过滤器成为饲养这种大型热带鱼时必要的管理措施。
地图鱼食量大,食欲旺盛,吃小鱼虾、昆虫和碎肉等一切动物性食物。给它们喂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手上拿着食物靠近水面,兴奋的地图鱼会窜出数厘米高争食。它们是聪明的鱼类,如果主人长期用手喂鱼,它们会认识主人,当主人靠近水族箱时会热情地游过来,而陌生人靠近则没有反应。如果饲养管理得当,地图鱼能活到13岁以上,有“水中之犬”的美称。
该鱼是卵生种类,配对的亲鱼在水底光滑的石块表面清理出一块地方作为产床,雌鱼产下千余粒卵,雄鱼随即为之授精。受精卵在1、2天后孵化,5、6天后仔鱼开始自由活动觅食,在此期间,亲鱼会在旁边警戒、守护。当仔鱼游动时,过分热情的亲鱼仍会试图把仔鱼收拢在一起,导致仔鱼受伤或无法正常摄食,所以应及时把亲鱼移走。仔鱼吃浮游生物,生长速度很快,幼鱼身体斑纹比成鱼更鲜明,头大眼大,十分可爱,但两个月后就能吃小鱼,要转为常规饲养。性成熟期一般为14~18个月,1年可繁育数次。繁育难度不大,一般家庭饲养繁育不容易,主要是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作为爱好者,可以单条或数条饲养在品种水箱中观赏。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地图鱼有多个变种,常见的有(金)红印地图、(白)柠檬印地图、橙彩地图等,色彩更艳丽,饲养方法如原种地图鱼。

大家都知道,金鱼是一种非常娇气的鱼。正常生活在人们的家庭里,看上去很自在,可是如果弄不好,它会很快死去的。 记得有一次,我从街上买来几条非常漂亮的金鱼,把它放在鱼缸里,精心地照料,每天都给它们换水、喂食,但没几天金鱼就死了,我很伤心。 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如果把金鱼放在刚放出来的自来水里,金鱼不出一天就死掉了,把它放在河水里或晒过的自来水里却可以活下来。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不能给金鱼放在刚放出来的自来水里?经过查找资料,我终于明白,都是自来水中的氯气惹得祸。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可以杀死水里的细菌,人闻多了,也会中毒。我们喝的自来水中氯气的含量很少,不会使人中毒,可是这一点点氯气对金鱼的危害可就大了。 那么怎么给金鱼换水呢?可以把自来水放在太阳下晒晒,等里面的水晒暖和了,里面的氯气挥发了,这时候再给金鱼放进去,就没事了
记得采纳啊

锦鲤。锦鲤学名:Cryprinus carpiod 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
  锦鲤,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由于它容易繁殖和饲养,食性较杂,通常一般性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故受到人们的欢迎。
  锦鲤,也称日本锦鲤。是一种名贵的大型观赏鱼。它是日本的国鱼,是日本人民创造出来的活的艺术品,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和“观赏鱼之王”。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其体长可达1-1.5米,寿命也极长,能活60-70年,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日本人常置水池于庭院中饲养锦鲤。
  日本锦鲤第一次输入中国是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由日本东京的松冈氏将一批名贵锦鲤送给当时的伪满洲国皇帝,这也是日本锦鲤第一次输出到海外。而同年在美国旧金山的万国博览会上,日本曾特地选送了100尾锦鲤到会上展示,从而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展示日本锦鲤的美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将一批锦鲤作为吉祥物赠送给周恩来总理,这批锦鲤交由北京花木公司养殖。锦鲤养殖业在我国的兴起是近十几年的事。
  锦鲤在日本又称为“神鱼”,象征吉祥、幸福。日本人把锦鲤看成是艺术品,有水中“活的宝石”之美称,并培育出黄斑、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名贵品种。 鲤鱼除食用外,还可以人药治疗疾病,有开脾健胃、利小便、消水肿、止咳镇喘及发乳之功效;肉可治疗门静脉肝硬化、慢性肾炎、咳嗽、哮喘、产妇缺奶、妇女月经不调或血崩等症;血可治口眼歪斜;胆汁能治赤眼痛肿和化脓性中耳炎。
  锦鲤生性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对水温适应性强。可生活于5-30℃水温环境,生长水温为21-27℃。杂食性。锦鲤个体较大,体长可达1米,重10千克以上。性成熟为2-3龄。寿命长,平均约为70岁。
[编辑本段]锦鲤的起源
  锦鲤的祖先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鲤鱼的原产地为位居中亚的皮斯,后传入日本。在日本被改良为观赏用的锦鲤,因此锦鲤可说是纯日本的艺术品。也就说是在日本成就了现在的观赏锦鲤。在日本都有200百年历史了。
  七彩的锦鲤在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中区附近的山古志村、鱼沼村等二十村乡(现在已成为小千谷市的一部分),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到了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星野友右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年)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佐滕武平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培育出武平太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年)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
  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纲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川上长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间野宝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培育出来的。经过日本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锦鲤成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随着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扩展到世界各地。每年十月至十二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锦鲤爱好者去集此地,一为选购自己喜爱的锦鲤,二来瞻仰闻名于世的“锦鲤发祥地”。
[编辑本段]锦鲤的发展
  中国自古也有“鲤鱼跳龙门”之说,喻人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广东、港澳等地信奉以水为财,于庭院或阳台养鲤已成为一种时尚。养殖锦鲤不但能怡情养性,美化环境,而且只要具备正确的鉴赏眼光和饲养方法,以低价购进的有前途的中小锦鲤,经过培育,若能在品评会上获奖则身份倍增,不但可以让您享受饲养与玩赏的乐趣,还可以保值增值。随着锦鲤品质和饲养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地成立了许多锦鲤俱乐部(例如全日本爱鳞会),举办各种锦鲤品评会,推动了锦鲤在全世界的交流与发展,饲养之风方兴未艾。
  在香港和广东,每年都要举办几届锦鲤品评会。 锦鲤为各国文化的交流也起到很大作用。锦鲤的最大生产国是日本,它拥有最成熟的养殖技术与设备,并拥有大量高品质、血统纯正的锦鲤,使得各国爱好者趋之若鹜。他们每年都要到锦鲤的发祥地-日本的广岛、新泻地区寻找铭鲤。近年来,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中国大陆等新兴地区异军突起,饲养水平与产品竞争力直逼日本,有力地冲击了日本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编辑本段]锦鲤分类
  锦鲤品种的划分主要依据其颜色分为若干品系。其鲤种来源分为绯鲤、革鲤和镜鲤。
  
  锦鲤共分为九大品系,约百余品种。根据色彩、斑纹及鳞片的分布情况,主要分为13个品种类型。
  1. 红白锦鲤:锦鲤的正宗,全体纯白底红斑,不夹带其它颜色,底应雪样纯白,红斑浓而均匀,边界清晰。本类型分为20多品种。
  2. 大正三色锦鲤:白底上有红、黑斑纹,头部具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此品系可分为10余品种。
  3. 昭和三色锦鲤:黑底上有红、白花纹,胸鳍基部有黑斑。头部必有大形黑斑。此品系下分10余品种。
  大正三色与昭和三色都是红、白、黑三色组成。其区别为:
  
  大正三色为白底上有红、黑斑;昭和三色为黑底上有红、白斑。
  大正三色头部无黑斑,而昭和三色有黑斑。
  大正三色的黑斑呈圆形块状而存在于体上半部;昭和三色的黑斑呈线纹或带状,存在于全身。
  大正三色的胸鳍全白或有黑条纹;昭和三色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块。
  4. 乌鲤:全体黑色或黑底上有白斑或全黄斑纹。可分为4至5个品种。
  5. 别光:白底、红底或黄底上有黑斑的锦鲤,属于大正三色品系。细分为近十品种。
  
  6. 浅黄:背部呈浅蓝色或深蓝色,鳞片外缘呈白色,脸颊部、腹部及各鳍基部呈赤色。根据颜色分10余个品种。
  7. 衣:系红白或三色与浅黄交配所产生的品种。细分为近10个品种。
  8. 变种鲤:包括乌鲤、黄鲤、茶鲤、绿鲤等二十多个品种。
  9. 黄金:全身清一色金黄,可分为二十余品种。
  10. 花纹皮光鲤:黄金锦鲤与其它品系(不含乌鲤)交配产生的品种。常见有10余品种。
  11. 光写:写类锦鲤与黄金锦鲤交配产生的品种。
  12. 金银鳞:全身有金色或银色鳞片的锦鲤。
  13. 丹顶:头顶有圆形红斑,而鱼身无红斑。
[编辑本段]锦鲤常见病防治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一)
  1.口服法: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治疗营养失调或细菌性疾病及内部疾病。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
  3.局部治疗:治疗外伤及身体表面疾病,局部外伤治疗。
  4.注射疗法:各种细菌性疾病可采取肌肉或腹腔注射。
  5.手术治疗: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二)
  病毒性疾病
  痘疮病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
  (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3)治疗:#0。1~0。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4)预防:#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良水质。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三)
  真菌性疾病 肤霉病
  (水霉病、白毛病):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病因: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治疗: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3)预防:
  #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用1:15000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
  #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7.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尿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四)
  细菌性疾病
  皮肤发炎充血病
  (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粉0.8~1.0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六天。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遍洒有特效。
  #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同时进行盐水浴,效果显著。
  (4)预防:
  #合理密养,维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左右。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定期遍洒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预防疾病发生。
  赤皮病(出血性腐败病)
  (1)病因:赤皮病由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引起,鱼体受伤,易患此病。春季和秋季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此病与水质有密切关系,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时易发生此病。
  (2)症状: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口腔和肌肉正常。病鱼鳞片脱落(和皮肤发炎充血病的区别),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
  (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肠炎病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肛门红肿,肠管充血发炎,严重时鳍基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腹时有腹水流出,整条肠呈红色或紫色。
  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
  #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黏细菌性烂鳃病
  (1)病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CYTOPHAGA COLUMNARIS),又称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OCOLA)引起。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3)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全池遍洒有特效。
  #用漂白粉1MG/KG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
  #用大黄2.5~3.75MG/KG,每0.5KG干品大黄放入10KG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
  #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效。
  (4)预防:
  #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机会。
  #使用新鲜饲料和活体生物饵料,对预防此病有明显作用。
  白头白嘴病
  (1)病因:由纤维黏细菌(CYTOPHAGA SP.),又称黏球菌(MYXOCOCCUS SP.)引起。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一,而大鱼通常不发病。刚开始时仅死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2)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病鱼通常不合群。
  (3)防治方法:与黏细菌性烂鳃病相同。
  竖鳞病(松鳞、立鳞)
  (1)病因: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 PUNCTATA)引起,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2)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3)治疗: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4)预防:
  #防止鱼体受伤。
  #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投喂。
  #用维生素E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0.3~0.6G长期服用,患病时加大到0.6~0.9G(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打印病
  (1)病因:打印病由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ATATA PUNCTATA)引起,主要是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春末至秋季是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大鱼。
  (2)症状:病灶部位常在体侧的臀鳍上方,肛门附近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并有出血发红现象,好像打上一个红色印章。严重时病灶部位的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和内脏。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另外使用高锰酸钾药液涂抹患处效果显著。
  腐皮病(溃疡病):和打印病非常相似,处理方法也类似。区别是病鱼背部红肿腐烂,病灶不定型,严重时背鳍脱落。
  白皮病: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防治方法:
  #操作时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金霉素12.5MG/KG或土霉素25MG/KG浸洗鱼体30分钟。
  #用漂白粉1MG/KG或五倍子2~4MG/KG全池遍洒。
  穿孔病(洞穴病)
  (1)病因:穿孔病由鱼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OCOLA)引起,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行期,它在水温较低时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原因多是体表受伤,尤其是用网捞鱼时产生的擦伤。
  (2)症状:初期发现米粒大小的白点,然后扩大,周围变红,病情恶化时鳞片脱落、露出皮肉而呈溃疡病症,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到尾柄均可出现病灶,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而且深及肌肉,严重时至骨骼和内脏,酷似一个洞穴。
  (3)治疗:
  #20MG/KG呋喃唑酮和1.4%食盐合剂浸洗20~30分钟,每天1次。
  #上述合剂再加20MG/KG高锰酸钾浸洗10~30分钟。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
  (4)预防:
  #喂鲜活饵料,加强营养,增强抗病力。
  #合理密养,水中溶氧维持在5MG/L左右。
  #死亡鱼务必深埋并加生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MG/KG浓度全池遍洒,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烂尾病
  (1)病因:烂尾病由柱状黏球菌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整个尾鳍烂掉,病鱼仍活着,使锦鲤观赏价值降低。
  (2)症状:尾鳍鳞片脱落、发炎,肌肉坏死、腐烂,尾鳍基充血,鳍条散开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病鱼的鳞片正常,个别鳞片脱落。
  (3)防治方法: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大致相同。
  #用1%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每天1次,连续3~5天,并结合皮肤发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如果尾鳍烂掉一部分,残缺不全,应该用剪刀剪去,使鳍条平整,然后用上述方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鳍条能够愈合,再生鳍条与旧鳍条之间会留下一条痕迹,虽然观赏价值降低了,但可以留作亲鱼繁殖后代。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五)
  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鱼波豆虫、白云病):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
  (1)病因:口丝虫以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最常见。虫体呈卵圆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转游动。虫体内有1个圆形胞核。固着于宿主的虫体则呈梨形,鞭毛不明显,于组织上可下下左右摆动。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繁殖时以纵二分裂法,不需中间宿主,可直接传染转移宿主;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而附着于鱼体或池底中。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2)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3)诊断:
  #虫体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
  #有无群聚昏睡的情形发生。
  #当锦鲤的黑色和赤色部分患上这种病时,较易被发现;但白色部分患病时,就不是容易辨别出来了,当发现是白云病时,已经不能挽救了。
  (4)治疗: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5)预防:
  #增强水流,可减少口丝虫的附着寄生。
  #降低饲养密度。
  #维持水

您好,这个是锦鲤。饲养方式如下: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食性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鱼种选择
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饲养密度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 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 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饵料投喂
锦鲤是杂食性鱼,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最好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把水仙拿出来,水要用前晒晒太阳。这不就是鲤鱼啊!

你还放了水草进去,会和鱼争夺氧气的。。。。鱼很快就死了。。

  • 这是什么鱼?应该怎么养?喜欢吃什么?
    答:如图 喜吃活食 , 鳢 、乌鱼幼鱼 学名 鳢科 Channidae 鳢属 Channa 鱼类 分布于河川下游流域、池塘以及水库等水流平缓的水域,喜好于浅水区活动,并且在水底游动,偶尔才会进入深水区或在水面游动。为掠食性鱼类,性情凶猛,主食为鱼类、水生昆虫、虾类以及两栖类等。
  • 这是什么鱼,怎么养?
    答: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残留氯0mg/l、亚硝酸盐0mg/l、硝酸盐5mg/l、氨0mg/l、磷酸盐0mg/l为标准来检验您的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深色底沙(推荐用黑金沙或者各类水族用虾泥,比如ADA,这样可以给其安全感和促进发色...
  • 这是什么鱼?应该怎么养?谢谢,喂食,温度,换水,疾病预防,,总养不好鱼...
    答:俗名虎皮鱼。每次换完水按比例放~鱼救,就是治疗预防鱼生病的药。热带鱼,水温18摄氏度以上25以下。要注意的是,不要和其他鱼种混养,饿急了它会咬开其他鱼的肚子取食,可以喂寸金热带鱼食或其他热带鱼食!
  • 谁知道这是什么鱼?要怎么养呢?
    答:锦鲤,非常好养不用特别对待,米饭、鱼食都吃,偶尔换换水就行
  • 高手,请问这是什么鱼?应该如何养殖?
    答:如图 具体饲养方法不清楚知 , 应为 鲉科 Scorpaenidae 鱼类 (种类繁多)下图为 小鲉属 Scorpaenodes 鱼类 近沿岸的肉食性鱼种,喜栖息于岩礁底层之间,极少数种生活在深海中。大多游动缓慢,但可短距离快速移动捕食。体色多变化,常与四周环境形成拟态,它们最常拟态为...
  • 这是什么鱼,怎么养殖?
    答:叫做点斑蓝子鱼、星蓝子鱼,俗名臭肚、象鱼;体长约为体高的2倍,尾鳍稍凹入几乎呈截形。鱼体背部褐色,腹部呈淡棕色。头部、体侧、尾柄上散布许多金黄色斑点,斑点的大小较斑间距大。其幼鱼的体侧斑点常互相连结成纵长斑。
  • 谁知道这是什么鱼怎么养吃什么能长多大谢谢
    答:如图 , 应为 南美观赏鱼类 学名 陶乐鲶科 Doradidae 平囊鲶属 Platydoras 热带鱼类下图为 盔平囊鲶 Platydoras armatulus , 俗称 笑猫 喜夜间活动,白天待在洞穴中。喜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有机碎屑。有刚性胸鳍棘,有微小和弯曲的保护刺沿其身体分布。
  • 这个鱼是什么鱼呢?叫什么?应该怎么喂养呢?热水还是冷水,每天光照多久...
    答:这是文种金鱼。每天保持半饥饿状态,这样消化快,而且鱼会更加活跃!最好2天喂1次,一次5颗粒。 如果鱼排出黄色,白色的粪便,就证明鱼吃得太多了。如果排除黑色,棕色,绿色的粪便,就说明投喂量刚好。其次要注意达到以下要求:1.一周换一次水,不要换水太勤。2.建议在鱼缸里养些水草。3.把水温调...
  • 这是什么鱼?要怎么养?
    答:您好 这是鼠鱼的一种 名咖啡鼠白子 属于热带鱼类 金珍珠鼠科 饲料可投喂红虫、鱼虫、鼠料 适宜水温22°-26° 该鱼容易饲养 并很少患病 是初学者的理想品种 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 建议铺上细的暗色底砂以保护它们的触须 有清理水族箱残饵和水藻的习性 基本与清道夫的特点相似 详情可百度 满意请...
  • 这是条什么鱼呀?是热带鱼吗?应该怎么养?谢谢!
    答:Hyphessobrycon anisitsi )非常好养的一种鱼,是水族入门者的练手鱼。可以耐受18度的低温,喜活动,空间大时会群游。鱼的个性多样,有的凶,有的相对胆小。这种鱼胃口大,必须喂饱,否则将攻击水族箱里的其它小鱼,特别喜欢啃其它鱼的鳍,这家伙还吃水草.所以最好别和文静的鱼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