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文科学是古老而又常新的知识体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文科学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使人文科学成为一种具有浓厚历史积淀色彩的古典主义学科形态。
人文学科的发展历史,既表现为人类在人文世界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理论的逐渐丰富完善、学科体系的日益扩大的图景,同时也表现为人类对人之本质、人之意义等精神价值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解和体验的图景,表现为人类价值观念与精神形态的演变过程。
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意义等命题具有永恒性与重复性的特点,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既是古典主义的,也是现代主义的。

由于中西文化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巨大差异,而导致人们对人文科学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两者的关系的认识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此,我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天人合一的三元统一自然法则的视角,是这样理解的:
其一、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作为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知识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体的学科,它得以成立的条件是以“人文科学”和“文化第一性”为最高原理为基础和前提,离开这一前提,价值体系就无从谈起;就此而论,人文科学知识体系理应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价值体系的父母,其中,“父”反映的是显性文化的一面;而“母”反映的则是隐性文化的一面,二者如同人的精子和卵子,囊括了价值体系发展的全部基因,有什么样的人文科学知识体系,就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人文科学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自然和谐与融合,而构成社会科学生命共同体,才能导致价值体系的产生。因此,人文科学知识体系远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源于原始宗教,古人所称的“爱智慧”、“智能之学”、“哲学”、“形而上学”,其实就是人文科学知识体系。
其二、价值体系的形成,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通常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其远迟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自18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才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系统理论结构,就此而论,社会科学当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的产物;而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它自身反映的是社会商品政治经济规律发展的基本原理。从而反映出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以及货币,及其五种职能:政治价值标准、流通手段、储存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统治,以及利润、剥削、垄断、投资、扩大再生产、周转、流通、竞争、投机、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战争等人文社会政治经济价值规律。而这种价值规律,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从而反映出人文科学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李胜中学社(网名:李胜中2015)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不仅引发了人文精神讨论,而且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已遍喻社会。“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诸词终于在20世纪末进入汉语。但这些名称概念(从“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到“人文科学”)学理内涵该怎样理解呢?它们在根本上归属人文科学原理。就其主要方面而言,人文主义(Humanism)归属于思想史范畴,同一大类的还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等,它们表现为社会思潮和思想主张立场;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归属教育学教学科目分类,人文素质概念即定位于人文学科教育原理;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则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

上述三类研究不能彼此取代,例如,人文科学不能取代人文学科的功能。相反,三者总是相互关联的:人文科学总要依托人文学科教育形态,并且必不可免地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就总体而言,人文主义、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论域的形成与突出,是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现代性(Modernity)的现象。尽管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东西方都有其古典形态,但是脱离现代化背景、非历史地将古代人文传统形而上学化,只会模糊与遮蔽人文思想的现代性特质人文思想是对现代化的回应。人文主义对现代科技商业主流的抗衡,在学术与教育思想中反映为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自觉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区分的方向。这一区分至今仍在继续中。作为学科学术分类,“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词语迄至20世纪80年代才确定地进入以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圈,落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现代学科分类进入中国近一个世纪。

反思省察现代化及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科技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进而从更加远大完整的人文视野协调与规范现代化,需要拥有区别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系统理论根据。无论中外,使全社会了解人文科学观念,尚有待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国际学术界迄今也未有统一、成熟的人文科学理论。进入人文科学理论学习伊始,即有必要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前沿性与探索性。这一特性同时表现了人文科学方兴未艾的生命力。在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加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原理性知识核心结构的举一反三“迁移”(Transfer)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更为根本的不是既有的知识,而是不断创新知识的人文主体性智慧、意志、情感素质。人文素质又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包括知识应用在内的全部人类行为的价值判断根基。从而,人文科学势必在21世纪占据空前重要的地位。

但人文科学的现代性不能仅仅归结为与现代化科技主义的抗衡。与将人文性同科技生产活动对峙而囿限于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浪漫人文主义有别,马克思将人文性视为以劳动为基础的对象化活动,因而现代科学技术恰是人文科学最重要的对象。人文科学批判唯科学主义所造成的人与社会发展的片面化乃至从人伦到自然生态的危机,同时揭示科技活动所深层依赖的人文价值动机系统与科学精神的人文性质,以及人文素质又如何凭藉科学技术活动辩证与历史地发展生成。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在现代化历史条件下分蘖出来的对立统一矛盾体,二者在当代科技与人文形势下已经趋于相互渗透与依赖。马克思因而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在与科学技术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人文科学,是进入这一领域学习与研究的中心线索。作为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的原理,人文科学概论从历史(现代化—现代性)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人文主义、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自身的历史起源及形态演变、对象与方法、范畴与逻辑、功能与现代意义等。�

人文教育是从幼教、初等、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贯穿人一生的活动。人文教育的主干或基础是实践性感知情意性的教化活动,它集中于未成年阶段。作为人文教育观念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人文科学,则随着成人理性地位的提高而增强影响。在人文科学意义空前重大的21世纪,已有必要不仅从深化与融会贯通师范院校、文科院系专业角度,而且有必要立足于未来社会均衡健全发展高度在全部高等教育中普遍开展人文科学教学,即对未来社会的中坚骨干阶层施行原理观念水平的人文思想教育。对于文理各科研究生来说,人文科学原理则是知识发生学深度的文理学科边缘融会贯通训练,它具有创造学的意义。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说,本书所提供的人文科学原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应当是21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人文科学赋予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纷繁的历史经验形态以原理统一性,使之在更为深刻与普遍的系统关联中获得准确定位。例如,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种发生广泛影响的观点是,将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马克思人文主义主要归结于反封建的启蒙主义,从而断言人文主义思潮缺少反省现代化的能力。论者未能区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与19世纪人文主义不同的现代性,也未能省察到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中欧洲不同阶段的两种人文主义同时并存的复杂性,从而未能认识人文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人文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地位。�

目前仅有的几种人文科学概论著作几乎均有以人文学科特定科目取代人文科学原理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与统一的人文科学原理,这类著作或者甚至未能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而以所谓“大文科”理解人文学科,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与传统文史哲类的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混糅为不伦不类(似乎近于百科全书)的编纂读物,却统称“人文科学”;或者虽然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区分开来,却仍然立足于传统文科观念而将人文学科固定化。这种编撰角度不了解人文学科的学科种类范围的变迁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古典人文学科甚至包括现代理科的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而人文学科传统科目的文法或语言学,在当代日渐定量化为电子计算机的分析对象后也与物理学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反之,如果为发展自己思维能力而修习高等数学,在这种特定态度下,高等数学就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在这种判断背后实质拥有坚实的人文科学原理标准。离开人文科学原理而仅凭文科外在类聚的编纂,不仅无法构成一部统一的原理性的著作,而且由于这些学科早已在中小学阶段被一一讲授过,它们根本没有理由如此简陋地以提要方式重新教学。强调人文科学对于人文学科的原理统一性,并不意味着人文科学原理可以取代人文学科诸多学科教学。

人文学科承担着从各个学科角度培育人文素质的教化实践功能,这种实践教化性质所以不能被观念理论形态的人文科学原理取代,一是由于人文学科教化的实践性(包含知意情的感性)必须体现于各门人文学科践履过程性中;二是与此种践履过程性紧密关联的人文学科的具体性与个案性对概念思维的限定。从而,人文教育必须渗透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主干的普通教育全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文科学原理教学只构成为人文教育这一总体工程的观念理论部分。

  • 为什么在人类社会之初,人文、社会科学占主导而不是自然科学
    答:自然科学的主导地位是很晚的事,在这之前,人类处在混沌蒙昧的时代,统治人类思想的是宗教和迷信等意识力量,古老的神话传说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所以会有人文科学,其实也算不上科学,因为它们不成体系,只是满足了部分人知道生活的需要。而人呢,一直是集群动物,处在一起自然就会有相处的规则,于是...
  • 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答:因此可以讲,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间有科学基础;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内涵与精神.科学和人文交融有很多好处.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既求真,又求善,方能形成全面的责任感,从而有动力,有激情,可达到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而...
  • 人文与科技的关系
    答: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 但不包括与社会科学相应的技术内容, 即技术是发明, 是科学的实际运用。三、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
  • 请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和人文的关系,在线等
    答: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走进尘封六、七千年的岁月,仍有许多难解之谜等待我们去开启我们探索古代的文明对于科学史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呢,中国的天文学一直都被认为是巴比伦天文学东传和影响的结果,因为我们对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中国天文学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现在天文考古学的发展,...
  • 什么是史学精神
    答:历史学是以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客观历史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人文科学,体现的是历史学家本于人类理性判断、以独特的逻辑建构起来的主体化的历史内容。 正是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的欲望、探秘的好奇和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自信,才赋予了作为自身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一种意识手段的历史学以独特的精神——...
  • 中国人文有关的征文
    答: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
  •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答: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 古希腊人文科学
    答:古希腊的文学,文艺学,历史学,哲学对西方人文科学的确立以及人文精神的形成影响深远。从一个角度谈认识!... 古希腊的文学,文艺学,历史学,哲学对西方人文科学的确立以及人文精神的形成影响深远。从一个角度谈认识!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蓝凌逸然 2008-10-06 知道答主 回答...
  • 人类知识体系 划分知识怎么分类 又为什么要这么分
    答:第三类:神话故事、传说。这类知识具有特殊的价值。往往能产生实证理论所不可能产生的思想。欧洲的建筑风格,很多创意都是来自于古老的神话故事、传说,那时真正的艺术。西方一般把建筑专业设置在艺术学院,不像国内视为工科。所以国内的建筑造型缺乏艺术美。第四类:科学知识。形成于以上几种知识基础之上,...
  • 什么是人文价值?高科技时代的人文价值?
    答:这些批评多半可以解释为,被“标准方法”排斥于科学理论之外的人文价值,实际上在科学理论之内。科学原是人文理想人文价值不仅在科学的理论构成之内,而且可以说,科学本身原是一种人文理想。科学不是自然的产物。在自然演化中,不可能自发产生科学。科学是文化,而且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人文,humanitas,原指人类;引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