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时候英军在非洲的印度士兵因咖喱不上战场的历史的详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印度二战时参加英军的部落?

是的,但少数参加了隆美尔的北非军团

是的。
二战开始时意大利在非洲的部队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有约22万人,司令为奥斯塔公爵。而在北非另有25万人左右的军队集团,分为两个集团军。在西边,面对法属突尼斯方向的的黎波利塔尼亚,是第五集团军,辖第10军(第25博洛尼亚步兵师,第55萨沃纳步兵师,第60萨布拉查半摩托化步兵师)、第20军(第27布雷西亚步兵师,第61锡耶纳步兵师和第17帕维亚半摩托化步兵师)、第23军(辖第2利比亚师,第1黑衫师。在东边,面对埃及方向的昔兰尼加,集结了第十集团军,辖第21军(第62马尔马利卡步兵师,第63塞利内步兵师)、第22军(第64康坦扎罗步兵师,第1利比亚师,第4黑衫师)。此外还拥有七个土着营和两个伞兵营的部队以及“利比亚”坦克群。司令为巴尔波元帅,但这个倒霉的家伙在座飞机上任途中竟然被自己人的高射炮击落毙命,格拉齐亚尼元帅接替了他的职务。
而相比之下英军的兵力却级为薄弱,英军司令韦维尔手下只有第七装甲师,第四印度师的三分之二,新西兰师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14个英国营和两个皇家炮兵团,总兵力有5万人左右,他们是处在意大利军队的两面包围之中,而且当时的局势也不允许英国向非洲增兵。
但战争的进展却让所以的人都难以置信,1940年9月13日,墨索里尼命令格拉齐亚尼元帅,以第10集团军共7个师的兵力向埃及发起进攻。但英军一次出人意料的反击成功阻止了意大利人的前进,并为他们的后撤赢的了时间。而格拉齐亚尼这位熟悉沙漠战争的元帅在深如埃及约60英里后却因为后勤问题停止了前进。(格拉齐亚尼曾经镇压过利比亚的游击队,对与在沙漠中战斗他还是较有经验的)。

12月6日,得了增援的2.5万名英军从驻地出发,到9日拂晓,西迪巴拉尼战役正式开始,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坦克交战,意大利的薄皮坦克在英国的马蒂尔达面前不堪一击,但在尼贝瓦意大利军队进行了极为顽强的反抗,师团长马利蒂将军身先士卒,在他阵亡后意大利士兵们仍然顽强地抵抗着英军的进攻,但由于是仓促应战加上装甲方面的绝对劣势,到傍晚时分,英军还是占领了整个阵地,同时第七装甲旅从西面切断了沿地中海的公路,10日凌晨,英军在舰炮的火力支援下向西迪巴拉尼发起了进攻,这时的意大利人仿佛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战斗在10点就结束了,用英国人的话来说“被俘虏的意大利人占了有200多英亩的土地,以至与他们根本无法点清俘虏的人数”。
紧接着,韦维尔又将第16步兵师和第6澳大利亚师投入了追击,第四和第五印度师也很快加入了追击的行列,意大利人则是兵败如山倒,到12月15日结实,英军已经俘虏了3.8万名意大利人,而他们的损失则是:阵亡133人,受伤387人,失踪8人……
在41年4日,英军一路冲到了巴迪尔亚,5日,巴迪尔亚投降,俘敌45000人,缴获大炮462门,第二天,英军包围了托卜鲁克,战斗一直持续到1月22日,3万名意大利士兵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缴获大炮236门。
就这样,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联邦军队在6个星期里前进了200公里,攻占了两座港口,俘虏了113000名敌人,缴获845门火炮,摧毁380辆轻型和中型坦克。英军还摧毁了意大利564架飞机中的200架。英国方面则损失了80%的车辆,所有的步兵坦克及大部分的轻型和巡洋坦克。人员的损失为2000人,至此,意大利在北非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而在东非,1941年1月,普拉特将军,率领英印第4、第5师向卡萨拉的意军发起了猛攻并在19日占领了这座城市。同时在埃塞俄比亚还爆发了在英国人支持下的武装起义,在2月14日,英军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基斯马尤,25日英军占领了摩加迪沙,缴获了包括40万加仑汽油在内的物资,到3月17日,意属索马里全部光复。在埃塞俄比亚的克伦,英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在付出3000人伤亡的代价后才攻克了克伦,俘虏一万余人。同时另一支英联邦的小部队在一次突击中以135人死亡的代价俘虏了奥斯塔公爵和他手下的五万名士兵。意大利失去了在东非的所有殖民地。

英国人的军队连保卫本土都够呛,更别说是殖民地了。可是当北非隆美尔要下狠手时,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德国人要是占领了埃及,那苏伊士运河就彻底完了。从世界各地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运来的矿产,粮食都不得不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要知道,绕道好望角那是将近多跑1万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军舰也得跑月把,更何况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而一路上气候多变,再加上德国潜艇的袭扰。估计到时候连一半的东西都运不到英国。

无奈之下英国人也狠了狠心,从各个殖民地都组建的军队当中选了一批运到埃及。其中有印度的,爱尔兰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甚至还有卡塔尔人的。日不落帝国先是死死的顶住了隆美尔。然后还接连不断的从各个殖民地不断的朝北非增兵。印度师就这样被调往了北非。印度的士兵文化普遍低下,作战效率极低。要不是实在拿不出人来,英国人也不会用印度士兵作战。

不过印度士兵温顺的性格却让指挥他们的英**官舒服无比。英国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打辨。所以印度的士兵都被英国人当成了炮灰,像什么趟地雷,堵抢眼之类的,全部交给了印度士兵。

这次英国人一口气聚集了20多万的军队,坦克1400多辆。火炮2300多门。飞机1500多架准备拿下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报仇雪恨。刚开始的时候还打的不错。进攻的势头也挺猛,可是后来被德军的大炮和满山遍野的地雷硬生生的挡住了。这时印度师的作用就现出来了,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地雷的存在,勇猛无比的带头探路。弄得英军士兵也士气大振。

可是事情终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到两天印度人再也不肯上前线了,都纷纷的从前方撤了下来。这下英国人可慌乱了,一队队的印度士兵都扭头朝后方走回去,就连英国人拿枪赶都赶不回去。就连英国人枪毙了几个印度士兵也不管用。英国人纳闷无比,平时温顺挺话的印度士兵怎么会变成这样。最后一调查,原来是印度士兵携带的咖喱吃完了。

在印度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印度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吃咖喱。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

所有的印军士兵都表示,没有咖喱,不干活。他们也不反抗,只是静静坐着。英军的军官软的硬招数的都使出来。可是印度人就是不搭理他们。没有办法英国人只好用埃及当地的香料配置了一些咖喱。可是印度士兵尝了尝说了一句英国人气歪鼻子的话。“这咖喱不是正宗的咖喱,我们拒绝使用。”

当时就差点没把英军的鼻子给气掉。

英国人也没办法了,谁让作战时间紧迫,运输军事物资都还紧紧张张,一不留神把咖喱给忘了呢。可也不能拿高贵的白人的生命去趟地雷啊,那样的话军部,肯定会被人给骂死的。甚至还会连累到现任的内阁首相丘吉尔阁下。

最后还是丘吉尔下令驻扎在印度的英国皇家空军,紧急从印度本土空运一批正宗咖喱到北非。到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飞机没办法靠近前线。只好用汽车从开罗给运输过来。

英国皇家第四师是一支印度部队,只是军官都是英国人担任。英国人在二战初期在欧洲战场上接连被德军给打败。最后只有20多万英国士兵在敦刻尔克逃回了本土。面对希特勒的咄咄多方面攻势,英国人漏洞百出。就连殖民地的都朝不保夕。

英国人的军队连保卫本土都够呛,更别说是殖民地了。可是当北非隆美尔要下狠手时,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德国人要是占领了埃及,那苏伊士运河就彻底完了。从世界各地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运来的矿产,粮食都不得不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要知道,绕道好望角那是将近多跑1万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军舰也得跑月把,更何况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而一路上气候多变,再加上德国潜艇的袭扰。估计到时候连一半的东西都运不到英国。

无奈之下英国人也狠了狠心,从各个殖民地都组建的军队当中选了一批运到埃及。其中有印度的,爱尔兰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甚至还有卡塔尔人的。日不落帝国先是死死的顶住了隆美尔。然后还接连不断的从各个殖民地不断的朝北非增兵。印度师就这样被调往了北非。印度的士兵文化普遍低下,作战效率极低。要不是实在拿不出人来,英国人也不会用印度士兵作战。

不过印度士兵温顺的性格却让指挥他们的英国军官舒服无比。英国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打辨。所以印度的士兵都被英国人当成了炮灰,像什么趟地雷,堵抢眼之类的,全部交给了印度士兵。

这次英国人一口气聚集了20多万的军队,坦克1400多辆。火炮2300多门。飞机1500多架准备拿下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报仇雪恨。刚开始的时候还打的不错。进攻的势头也挺猛,可是后来被德军的大炮和满山遍野的地雷硬生生的挡住了。这时印度师的作用就现出来了,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地雷的存在,勇猛无比的带头探路。弄得英军士兵也士气大振。

可是事情终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到两天印度人再也不肯上前线了,都纷纷的从前方撤了下来。这下英国人可慌乱了,一队队的印度士兵都扭头朝后方走回去,就连英国人拿枪赶都赶不回去。就连英国人枪毙了几个印度士兵也不管用。英国人纳闷无比,平时温顺挺话的印度士兵怎么会变成这样。最后一调查,原来是印度士兵携带的咖喱吃完了。

在印度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印度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吃咖喱。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

所有的印军士兵都表示,没有咖喱,不干活。他们也不反抗,只是静静坐着。英军的军官软的硬招数的都使出来。可是印度人就是不搭理他们。没有办法英国人只好用埃及当地的香料配置了一些咖喱。可是印度士兵尝了尝说了一句英国人气歪鼻子的话。“这咖喱不是正宗的咖喱,我们拒绝使用。”

当时就差点没把英军的鼻子给气掉。

英国人也没办法了,谁让作战时间紧迫,运输军事物资都还紧紧张张,一不留神把咖喱给忘了呢。可也不能拿高贵的白人的生命去趟地雷啊,那样的话军部,肯定会被人给骂死的。甚至还会连累到现任的内阁首相丘吉尔阁下。

最后还是丘吉尔下令驻扎在印度的英国皇家空军,紧急从印度本土空运一批正宗咖喱到北非。到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飞机没办法靠近前线。只好用汽车从开罗给运输过来。结果在途中休息的时候运输紧急咖喱的货车就被刘七他们给撞上了。

而进攻的部队也整整的停止进攻啦两天,每天只是用炮火轰击着德意联军的阵地。可是两军的防线都过于漫长,再加上英军的炮火没有集中使用,所以收效甚微。

刘七听完这段世界军事史上的奇闻,心中都快笑翻了。刘七估计希特勒和隆美尔怎么也不会想到北非的德意联军会被咖喱救了一命。

  •  在二战与日军作战中,在印度的英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差?
    答: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印度的英军战斗力确实不高因为七中不仅夹杂着印度人,其中的英军本土人也存在着战斗消极畏战的情绪至于原因,其实这些还是要归功于日本的强大日本其实并不是经济实力十分厚重但是他们却在面对英国军队时使用了智慧他们选择了用自行车来驾驶以便提高日军的负重能力,使士兵的体能消耗大...
  • 二战英军耻辱之战:马来亚战役
    答:二战马来亚战役简介:马来亚战役过程是怎样的?马来亚战役为什么被称作英军耻辱?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二战马来亚战役简介 马来亚战役,是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同盟国与日本帝国在马来半岛的战事,战事包括英联邦军队与日军之间的陆战。 英军、英属印度军、澳大利亚军及马来属邦军防守此殖民地,日军企图歼灭驻马来...
  • 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的主战场会在非洲呢?
    答:非洲战场向来不是德国的战略重心所在,按轴心国的势力划分,非洲属于意大利的战略目标。二战中,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意志实在是令人难以恭维。为了协助意大利维持北非战线,德国组建了非洲军团。非洲军团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维持北非局势,也仅仅是维持战线而已。因为英军牢牢控制着地中海上的马耳他。从马耳他岛上机场起飞...
  • 二战期间,印度军队的拼刺刀水平如何,能排在世界
    答:从拼刺水平来说,日本军队甚至还要强于英军。按照这个模式推力,印度军队的拼刺水平应该不会强过日军。由于目前,没有两军白刃战的记载,所以印度军队的拼刺水平究竟如何,这一点很难说。不过有一点能够确定,如果印度士兵与日本士兵一对一的话,日本士兵绝对能笑到最后。二、印度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不占...
  • 在二战中日本和印度打了一仗为什么就撤军了?
    答:当时的印度,和缅甸一样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缅甸已经被日军占领,为了保护自己了利益,也为了保护只剩下的最后这一个殖民地盘,所有在东南亚驻扎的英军,都集结到了印度。换句话说,与日军打仗的并不是印度士兵,而是英国军队。这次日军是踢到铁板了,打了败仗后撤军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军失败呢...
  • 二战战场的北非战场上德军才几万人,这兵力也太少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二战非洲战场。德军隆美尔10万大军。意大利三十万。(意大利打酱油)英军19万美军6万。真正的较量是德军对战盟军。意大利拖后腿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北非的战事一开始是被意大利挑起的,意大利突袭东非英军结果遭到反攻受到重创,一下损失13万人。41年2月隆美尔奉命到非洲支援意大利军队,之后几次战役多少是打...
  • 二战驻非洲英军的普通士兵能装备手枪吗?
    答:普通士兵不配备手枪。只有步枪。包括美军也是自备手枪。
  •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在缅甸战场有何表现?
    答:1939年二战爆发时,斯利姆任印度第5师10旅准将旅长,驻扎在非洲的苏丹。作为高级指挥官的斯利姆在二战初期曾经犯过不少错误,所幸没有造成什么大影响,而他无疑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因此早期那些不太重要的战争成了他锻炼军事指挥艺术的机会,而斯利姆曾犯的战术失误也给他后来在缅甸与日军作战提供了经验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绝处逢生的英法联军紧急征用943艘舰船,在皇家空军掩护下,将33.18万名溃不成军的英法士兵撤至英国,...英军初期进展顺利,20日即进抵奈梅根。由于德军集中兵力突击英军两侧,配合作战的英、波(兰)空降兵因...在半年多时间里,日军先后侵占了泰国、香港、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缅甸、所罗门...
  • 二战时期英军为什么那么渣?简直就是中国远征军的猪队友
    答:英国让德国打的找不到北,没办法就把殖民地的好兵都派往本土作战了,留给当地的都是不入流的兵,以前有个纪录片说的是3流指挥官指挥4流兵。。。但是烂不烂得看跟谁比,跟日本比肯定烂,但是跟中国比不能算猪队友。以为远征军在兰姆伽训练营和英国兵发生了争执,中国人怪英国人不行,英国人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