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脱贫攻坚怎么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十三五”脱贫攻坚怎么干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后,脱贫攻坚更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一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三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必须设定时间表,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由此推算,如果通过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已经传递出坚定信心:“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这块最大短板,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关于精准脱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带领全体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后,脱贫攻坚更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一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三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必须设定时间表,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由此推算,如果通过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已经传递出坚定信心:“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这块最大短板,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但同全国一样,也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这是“十三五”期间必须补齐的三块短板之一。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关于精准脱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带领全体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脱贫攻坚怎么干
首个五年规划提出,2020年832个贫困县全摘帽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纲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负责人就《规划》进行解读。
《规划》与“十三五”规划无缝衔接
当前,贫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30万人。
《规划》提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摘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发改委地区司负责人说,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历史上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无缝衔接。
《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继承和细化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总目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种类型,细化设计了10项具体规划指标。同时,《规划》提出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也与有关专项规划保持一致,确保《规划》能够落地实施。
分类施策,提出10项具体指标
发展改革委地区司负责人介绍,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从大的方面看,一类是与生存环境和资源禀赋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另一类是因病、因学、因无劳动能力、因综合素质等与个体条件密切相关的致贫因素。为此,《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扶贫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
《规划》从约束性和预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率等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56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退出和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预期性指标包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集中供水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贫困户因病致(返)贫户数、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等5项,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3%以上,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解决“老、少、边、穷”区域性整体贫困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司负责人说,“老、少、边、穷”地区能否脱贫致富,是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一。
《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精准扶贫与区域整体开发有机结合,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从着力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入手,通过进一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广泛开展跨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加快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途径和措施,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其中,在贫困村建设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实施村级道路、饮水安全、生活用能、信息物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社区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特别是要通过实施以工代赈等,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微型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大幅度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针对一些地区贫困群众“等要靠”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发展生产不积极、争当贫困户很积极的现象,发改委地区司负责人说,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规划》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重要原则之一。《规划》提出要创新贫困人口参与机制,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

  • 135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
    答:135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十三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
  • “十三五”脱贫攻坚怎么干
    答:一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二要解决好“谁来扶”
  • 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计划的基本方略是
    答:生态扶贫:结合生态保护,通过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发展等手段,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解决贫困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确保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权益。脱贫攻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地区居民共同努力。
  • 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方略是
    答:法律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重要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
  • 请阐述135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是什么,2016年精准扶贫的工作
    答:135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 我国的脱贫目标是什么?
    答:“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
  • 试述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脱贫攻坚难题采取的策略措施_百 ...
    答:一是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五级书记一起抓。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领导。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
  • 论述题: 试述“十三五”期间贵州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百度...
    答: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有序摘帽,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规划》要求,要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资金保障。要强化组织实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 新时期脱贫攻坚,两个确保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 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特殊意义
    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简称贫困县)及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含非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下同)为重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