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哪首词体现了他对人生思考独到的洒脱超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苏轼人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分类,及作品赏析,和感悟

摘要:元丰三年(1080年)年近半百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矛盾的人生和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淡泊、通达、恒久的宇宙人生观念。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代表的黄州系列作品,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苏轼这一时期虽身处逆境,却超然自适、狂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黄州作品;苏轼;旷达;人生
  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道:“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是一个生命的哲人,生活的智者;是一个诗、文、赋、书画皆工的旷世奇才;是中国古代才能最为全面的文化巨匠;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多年文化沉淀的民族的一种期盼。然而,这些才能既为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灾难。终其一生,他在仕途上虽曾官至礼部尚书,但先后几次因诗而获罪。“乌台诗案”甚至使他差点丢失了性命。在沉浮不定,梦幻无常的苦乐人生面前,苏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其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山林之念相交织,就淋漓而尽致反映了他随遇而适,狂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代文豪被放逐黄州时的困顿处境,消极、痛苦的矛盾心理急切地转化为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然而旷达的胸襟使他随缘自适,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之心,使他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代表的黄州系列作品,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苏轼这一时期虽身处逆境,却超然自适、狂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逆境中的人生况味
  嘉祐元年(1056),二十的苏轼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的赏识,高中进士。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优人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即位不久的宋神宗为了富国强兵,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新法的实行,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守旧派。而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的司马光,又不支持激进改革措施的王安石。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时,他屡次上书,反对骤变,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 因与王安石的主张产生分歧,苏轼被迫离京自求外放。元丰二年(1079),到湖州就任还不到三个月的苏轼,就因做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被贬黄州的这段时间,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他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也就是这段潦倒、痛苦的日子,却成就了他在文学创作的天才。也就是这份天才突出地表现在他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却保持着狂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
  政治上的风雨往往是变化无常的。神宗驾崩,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上至礼部尚书。但是苏轼在地方官任上,发现王安石的新法有一部分是行之有效的,不同意对新法一概废除,这就引起了旧派的排挤。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之后苏轼多次贬官,饱尝宦海沉浮之苦。在绍圣年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苏轼被作为旧党要员受到二度迫害,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3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儋州(海南),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统观苏轼的一生,正像他对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自嘲的那样:“心似已槁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在他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但是,他始终保持著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应有的坚定的政治操守独立不倚,正直不屈。“不系之舟”确是他坎坷一生最好的写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逆境中旷达人生态度的形成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思想成就伟大。不论身处何境,人最怕的就是丧失自己的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正蒙·西铭篇》),这是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充分表现。谪居黄州的五年的苏轼,面对政治的挫折、打击,没有像中国传统士大夫那样或逃遁山林,不问世事; 或悲愁感慨, 抑郁而终,而是以天地胸怀来做人世事业。他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以一种开放的相容态度,取儒、道、佛三家之精义,形成一个博大丰富的思想体系与学术体系。以儒学为本而不为所囿,以佛老为参而不为所溺,立说自有根基,论道能出己意,显示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精神。他以儒家的思想积极人世,同时又以道释的思想超然出世。因而他能以积极进取、超然旷达、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 既执著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一方面用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用儒家思想,使他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拯世济民的责任感。以“兼济”和“独善”有机统一的思想,完成了一个旷古奇才的传奇塑造。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黄州作品中的旷达人生
  在贬官黄州的五年中,苏轼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不论是诗词作还是文赋,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愈发成熟。他以精警、凝练的词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一、宠辱不惊, 超然物外
  曾经荣耀的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而他却能随遇而安,坦然对之。他的一首《初到黄州》云: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以逐客的身份来到黄州这个荒凉偏僻的地方,苏轼没有一丝抱怨,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没有宠辱不惊, 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如何有这等闲情逸致,这等洒脱的诗句!
  当时在定惠院寓居的他,还作了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自甘寂寞,孤高自赏,不随俗俯仰的政治操守的象征。这首词既是词人对自己过去因独立危行而不见容于世的反思, 也是今后将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之人格的豪迈歌唱!如果说《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还流露出一丝作者内心的愁怨,那么之后的《定风波》则表达了更多的从容和旷达。元丰五年( 1082) 三月,东坡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杖篱徐步,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正是苏轼后半生应世态度的写照:政治失意,身处逆境,苏轼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无论政敌们如何诬陷、打击、迫害,他照样舒畅地说笑吟歌,我行我素地漫步自己的人生,对困境安之若素,从容面对,淡然处之。“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地举重若轻,大无大有,这也正是苏轼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二、热爱生活,随缘自适
  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他保持着一颗发现美、欣赏美的敏感心灵。他认为:“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食甫糟啜酉离,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超然台记》)由于有此种无往不乐的心态,虽然在黄州过的是身耕妇织的穷困生活,他也能够苦中作乐。可见,他是在以积极的态度寻找生活的乐趣,从而达到自适的境界。《西江月》充分展示了他的闲适自得: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黄州并不是一个以风景著称的地方,可经过诗人审美的心灵去观照,描绘出来的图画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蕲水春夜,云淡风轻,马儿似乎也解风月,作者更是沉醉其中。多情的诗人爱惜这怡人的美景,不忍惊动水中琼瑶一般的月影,于是解鞍下马,醉中赏景,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将自身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了。在这首词里,完全看不出他此时被贬黄州时的艰难处境。如果不是真正的达到了随缘自适的精神境界,怎么能写出如此和谐的自然之景呢?
  苏轼在黄州有《东坡》一诗云: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走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小山坡上,苏轼没有发出行路难的感叹,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后人喜欢把苏轼称为“东坡”或者“坡仙”,笔者认为这两个词最能概括他随缘自适的风格。逆境中的苏轼和其他农夫一样,春至而耘,秋至而收,完全融入当地生活。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那么他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淡泊名利,豪放旷达
  人生难得的是“淡泊”二字,特别是久在官场之人,苏轼在他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写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饮归来的东坡,“倚仗听江声”,渴望抛却功名利禄, 回归自然。驾一叶扁舟,任意东西, 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大自然中, 展示了词人由人生失意到精神解脱的思想历程。“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以洒脱快意的文字表达了与天地同化、与万物合一的淡泊超然的思想。元丰五年( 1082年) 七月, 苏轼与朋友一起泛舟赤壁,创作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赤壁三绝唱”。其中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豪放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词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词人心潮澎湃: 当年的周瑜是何等的快意潇洒,风流倜傥! 而自己却是壮志难酬,只落得“早生华发”。但词人并没有囿于此,而是跳出了个人狭小的圈子,超脱地看待这一切: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又何必在意一时的荣辱得失、是非成败呢? 后人评论此词“自有横槊气概, 固是英雄本色”。宋胡寅论北宋词时曾说:“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苏词的豪放风格推向巅峰。
  在同一时期创作的《前赤壁赋》中, 苏轼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上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变者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具有永恒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是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显示了他淡泊名利,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总之,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了他对人生所做的思考、所表现的超脱旷达的风格, 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境界的重要原因,是作者吸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同凡响的大文人。

苏轼面对苦难的超然洒脱心态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苏轼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少年时读《庄子》即曾感叹:“吴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词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两句,不但思想上与庄子一致,连语词也从中化出,可见庄子是苏轼面对苦难的超然洒脱心态的思想根源。

扩展:
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者:苏轼 宋代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我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人生或长或短亦如梦如戏,在人世间这个若大的舞台上,或认真或敷衍的演饰着自己,同时也看着别人的表演。投入的演着自以为是主角的独角戏,把所有人当做群演,当成观众。

百味人生,各有各的定位,各有个的视角,各有个的目标,不在谁的视野内,谁又在乎自己之外的别人的的得失成败呢?洒脱通透的人活的潇洒;迷茫混沌的人活的烦讷。

言为心声,就拿古诗词来说,现实如杜甫,浪漫如李商隐、豪放如辛弃疾、婉约如李清照,各家有各家的独特视角,各家有各家的侧重点。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的诗词不仅清新、率直、豪放,而且字里行间还渗透着一份独特的豁达与通透。这份豁达与通透或许与他素喜与禅师交好参禅悟道的雅趣有关吧。


渔父.渔父醒

宋.苏轼

渔父醒,

春江午。

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

一笑人间今古。


仅仅25个字,却写出了他对人生思考独到的洒脱超然。梦境与现实,清醒与沉醉,过去与未来,繁华或寞落,荣辱成败于作者而言都是一个"笑"字可以一带而过的,不曾留存心中半丝欢喜与烦忧。

作者把渔父置身于繁花若锦、飞絮缤纷的暖春盛景之中,用渔父的"醉醉"、"醒醒"的随性率真、"一笑今古"的超然自适,映衬出渔父随遇而安、超脱旷达,与世无争的境界。描述与表达的是作者对世事看得通透的大智慧。

可以说"酒醒还醉醉还醒"是苏轼随性率真的一种人生态度。正如他的经历,少时成名,名震京师。后因得罪改革派王安石,才华出挑、风头正劲的苏轼,自请出京。率性直言,惹出乌台诗案的牢狱之灾。

复出后的苏轼还是率性不减,转身又得罪了保守党,又遭贬黜,还是因为自己的率性直言。"醒"时,不为攀附权贵,而人云亦云,不计较仗义执言的后果,"醉"后,坦然面对眼前的艰辛困苦,端正自身心态,稼穑生趣,育人为乐,更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

"一笑今古"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纵观苏轼的一生,也是起伏不定,仕途坎坷,屡受打击,数遭贬谪,他也曾心灰意冷,心情郁闷。但很快,他就能从不得志的"醉"中分离出来,"醒"来"一笑今古"修堤、种田、办学......

他的人生智慧是忙里偷闲式的返璞归真的古朴,通往大道至简的博大精深的豁达超然,读透了苏轼于无为处有还无的大师境界,人生还有什么值得迷茫与彷徨呢?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出了苏轼的大气,站在历史之上,洒脱而不羁的气度。

  • 以“苏轼的赤壁赋体现的人生哲理”为话题的800字作文一篇。
    答: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苏轼的哲理...
  • ...中表达哪些情感,体现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倾轧,想脱离尘世的理想,还有一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慨叹.同时表现出苏轼心胸豁达,不以己悲,笑对人生的态度.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时古难全”,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 我们从苏轼的哪句诗中感受到了他什么的人生态度
    答: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我很欣赏苏轼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
  • ...中表达哪些情感,体现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苏轼对弟弟子由的想念不仅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更是他寻找自我宽慰的一种途径。在词的下阕,诗人用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让我们看到人生中的怅恨和悲怨被因此转化为了哲学上的旷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时的月亮被赋予了生命的迹象,月光从红色楼阁到雕花门窗的流动,恰好与...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生态度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以,我想对你说来表 ...
    答:写这首词时,苏轼已在黄州居住两年有余,这两年他缺衣少食,饱尝人间疾苦。恰恰是士途上的不如意,让苏轼在疾苦的人世间,对人的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贬官黄州期间,激发了他对生命意义更深一层思考,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融入到他的词作中,促成了他写下许多千古流传的好词,达到了他人生中的文学...
  • 本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从中你可以读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并...
    答: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精神是最应令人钦敬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使他在黄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时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却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著名词篇均写于这一时期,苏轼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
  • 苏轼词代表作十首
    答:6、诗《前赤壁赋》:这首词是苏轼的一篇散文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抒发了他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思考。7、诗《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描写了苏轼在黄州定慧院寓居时的孤独和寂寞,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8、诗《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和生命...
  • 从两首作品所见,杜甫和苏轼对人生有什么相同的感慨?
    答:所以不必为此再徒劳地 感伤,应当享受人生,笑傲江湖。周公瑾少 年有成建立丰功伟绩,苏轼就在这种个人与 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获得了对人生的自觉,从 而真正做到超然物外、达观面对世事。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气势磅礴, 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 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
  • 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悲凉”,抒发了什么感想?
    答:第3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原因更简单,新派占了上风,为了彻底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旧派,所有旧派人被贬,苏轼是其中之一。西江月这首词应该是在苏轼第1次被贬黄州所作。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首中秋词的艺术特点。其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悲凉,这两句最能体现当时苏轼的极度悲凉的心情。
  •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表达哪些情感,体现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
    答: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 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