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小乘和大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的。始祖分别是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佛教中的大乘和小乘是啥子情况

要明白大乘和小乘为何,首先当知,解脱三乘道。成佛道为大乘,成阿罗汉道为小乘。

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修行方式、修行目的和佛陀观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看法。从分布情况看,传入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地的北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而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塞,以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小城佛教。

接触过一些佛教的人,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达成佛教”、“小乘佛教”这样的名词。那么,究竟什么叫大乘佛教、什么叫小乘佛教?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呢?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禅宗、密宗、净土宗

禅宗 其实,禅宗本身就是密宗,禅的思想跟密的思想本身没有差别。但是,禅宗在思想里面有一个秘密的称号就叫「无相密宗」。禅宗本身不要灌顶,也不要有这些相,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但是,只有大根器的人才能够证悟,一般中根器跟小根器的人没有办法去证悟;因为它根本不讲什么相,只是,一下子就要叫你顿悟,马上就要开悟,马上就要清楚明白;所以,它的另外一个别称叫做「无相密宗」。修禅能够得到开悟的;就已经很不错,就是一定是大根器。
其实,不管你修密宗或修禅宗,都一定要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禅宗,也就没有密宗。禅跟密,本身的精神所在都没有分别,只是一个密宗,是由有相,先有相慢慢修到无相;那禅宗直接一下子就是无相,所以,禅宗就是无相密宗。修禅宗不要灌顶,但修密宗一定要灌顶,因为修密宗先把种子放进去,慢慢让它长成树、开花、结果,变成果位,是这样一步一步的。
现在这个时代,要找禅宗这个大根器就很困难,在古代禅宗的大师很多,大成就者很多,但近代里面要找一个禅宗的大成就者就巳经很难了。因为,好像是说在一个末世时代、相法时代,一定要依靠这些相来救度世人,然后,慢慢把他引到真正的禅里面才有办法。你真正去研究禅宗也不能开悟,研究公案啦,研究这些禅,还是不能开悟。所以,像胡适研究禅宗研究很多,日本的铃木大拙研究禅宗公案研究很多。但是他假如不坐禅,光是研究,只是知识而巳,不能真正得到禅定。
所以,禅宗跟密宗都一定要修禅定,由禅定然后产生了变化,才能够得到成就。密宗,为什么比禅宗还比较方便一点呢?因为,密宗本身有上师跟本尊加持,这两种很重要,一个是上师加持,一个是本尊加持。那禅宗没有,禅宗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成就。
净土宗还好,净土宗还有阿弥陀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接引,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密教里面就是有上师的加被、上师的加持;跟本尊加被、本尊加持,这两种力量使密宗能够即身成佛。净土宗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接引,很容易往生西方。那禅宗都没有,禅宗就是要完全靠自己,进入「空」,进入「无」,然后去完全体会佛性,得到证悟。所以,你说那一种比较方便呢?应该讲起来,净土宗是比较方便,密宗也是算好一点,禅宗最难。因为密宗有本尊加持,有上师加持;净土宗有阿弥陀佛加被,阿弥陀佛接引;禅宗临终谁来接你?没有,完全要靠自己。
现在有人说弥勒菩萨的法门,弥勒佛,弥勒菩萨的法门也是有人修∶主要是往生这个兜率天宫,这是用唯识的方法,弥勒菩萨本身讲唯识,讲识,在密教里面也同样是讲识,就是转识成智。
所以,一般讲起来,目前的修行,每一个宗派都是差不多,讲唯识,讲净土,讲禅,还是要靠禅定。没有定决不会有力,有定才有力,有力才能够成就。
所以,无论任何宗派,你看佛经看了很多,大藏经全部看过了,什么经你都读,但是,你没有这个定境,没有这个定力,是得不到开悟。
不管你是怎么样修那一个法门,净土宗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接引,跟阿弥陀佛加被,但是他念佛念不到一个定境,念不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定境,这个境界没有出来仍然不会接引。念一日到七日,或是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一直到七日,你心中不定下来,产生不了力,阿弥陀佛还是不能接引。所以,他最后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定。
任何一个法门,一定要有「定」,没有「定」决不能成就,所以「禅定」是一定要修。光光看书,光光行善,光光做好事,做善事,但是你没有「定」,还是在六道之中轮回。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在印度几经演变,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佛逝世后约100年之间)。(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部,称之为根本二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为18部或20部,称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时期后约400年之间)。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被称之为小乘佛教。(3)佛示寂500年后,产生了大乘佛教,即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此后约400年),被称为空宗。后来大乘佛教有瑜伽行学派(此后又约400年)的产生,被称为有宗。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4)到7世纪至9世纪,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原婆罗门教结合而发展为密教(此后又约300年)。自11世纪到13世纪,印度受到外来侵略,佛教在印度趋于衰落。 小乘佛教。佛教创立时,印度已进入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垄断和神权统治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并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佛陀所处时代的印度,和我国春秋战国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过许多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不同见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公认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即所谓的“六师外道”。 通常把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续传承时期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也称根本佛教。佛陀从不作形上立说,一切诉之于理性经验,教人实践解脱道。佛陀极善于删繁从简,就地取材运用譬喻,每对弟子说法,总是要言不繁,绝少见长篇大论。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为便于记忆,采用偈颂形式,后编辑为经、律、论组成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说教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他在世时的设施和惯例。由于佛陀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说法,弟子们便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称为根本二部。此后100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18部或20部,称为枝末部派。故称之为部派佛教。关于分裂原因 ,南、北传佛教有不同说法。据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戒律的意见不同;据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对教理的看法不同。 在佛灭后约100多年,以毗舍离城为中心的东方跋耆族的比丘,对戒律采取了较为自由的行动,而归结为“十事”:(1)角盐净:即是听贮食盐于角器之中。(2)二指净:即日影偏过正午二指后,如未吃饱,仍可进食。(3)他聚落净:即在一食之后,仍可到另一聚落复食。(4)住处净:即是同一教区(界内)的比丘,可不必同一处布萨。(5)随意净:即是众议处决时,虽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只要求得到他们于事后承诺即可。(6)所习净:随顺先例。(7)生和合(不搅拌)净:即是可饮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8)饮渎 楼疑净:可喝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棕榈汁。(9)无缘坐具净:即缝制坐具,可不用贴边,并随意大小。(10)金银净:即听受金银财物。 但以耶舍为首的西方比丘(以摩偷罗城为中心),则以此不合乎律制,判为非法,因而引起争论。对于这“十事非法”的结果,就是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认为“十事非法”的耶舍长老成为上座部,意思是以佛教长老为中心的正统派。坚持实行这十事的跋耆一派成为大众部,被认为是佛教的非正统派。“部”的原意是“说”的意思。上座部属于长老的主张,大众都是多数僧侣的主张,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其实若以佛陀思想去衡量,此十事正是佛陀告知阿难的细微戒可舍的范围。上座部长老格于佛制的尊严,在律文中增补了十事为成文法。但跋耆比丘们的内心还是不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离国王,亦不满客来的少数上座,并加以驱逐,造成了部派分化。最初,大众部分化为8部,后来上座部分化为10部,共18部,连同上座部、大众部合称20部。南传佛教史载18部,即去掉北传佛教史所说的西山派和北山派。 关于这些部派的名称,有的据部主名字命名,如犊子部、法上部、法藏部等。有的据学说性质或名字命名,如一说部、多闻部、经量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等。有的据部派流传地点命名,如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这些部派中,主要是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变化最多、最快是说一切有部。在佛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当时佛教传播范围很广,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它与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主要差别:(1)佛陀观,大众部系统认为释迦牟尼生来非凡,威力无边,无生灭变化,他讲的每字每句都是佛法;而上座部虽承认历史上作为教主的释迦,却认为他生前也有常人的烦恼,他讲的话不一定都是佛法。 (2)对世界的看法。大众部系统认为一切皆虚假不实,都不过是些由人们方便施设的“假名”,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是真实的,较强调“空”的方面;上座部系统中,特别是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色法、心法、心所法等,又把心所法分成:大地、大善地、大烦恼地、大不善、小烦恼、不定这六类法。以上都是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此外还有“择灭无为”(涅 )等永恒不变的“无为法”。 (3)轮回问题。大众部因强调摆脱生死的出世的真实性,对此没有展开讨论,而上座部系统对此有激烈争论。有没有轮回主体,有没有灵魂?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没有明确论证,但实际上是承认的,因为否认这点,它的三世轮回说就不能成立。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认为有轮回主体,称之为“补特伽罗”,说它承受着前生的“业因”(行)投入母胎,形成今世的生命。此外,经量部主张有“一味蕴”,说一切有部主张“世俗补特伽罗”(或“假我”),都可以看作是灵魂。 (4)关于解脱修行。大众部系统认为众生有内在的解脱根据,即“心性”,说它本来清净,只是由于后天的情欲才使它受到染污,此即“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在修行理论中已包含顿悟成份;上座部系统基本因袭原始佛教主张,把觉悟解脱过程看作是克制和灭除情欲的过程,没有提出内在的心性问题,将观悟四谛的禅修程序更加繁杂化、细致化,并把不同观悟阶段与解脱的果位(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结合在一起。 可见,在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系统的主张较开化、简单易行,而上座部系统较保守、教义繁琐,主张累世修行。部派佛教从原始佛教偏重人生哲学而扩展到宇宙领域。大众部偏重于讲“空”,从宗教实践和宗教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众部对后来的大乘佛教影响较深刻,大众部的理论与大乘中观学派(空宗)有较多的渊源关系。而上座部则向说经部演变,后来又在深受大乘空宗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大乘瑜伽行学派(有宗),而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为小乘。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产生的社会原因是,随着封建经济的形成,教义理论日益复杂烦琐,过着严格的出家持戒生活的佛教教团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带有自由色彩、较多神话要素的大众部教义受到欢迎。大乘佛教就是在大众部教义基础上创立的。大众部原在南方盛行,大乘佛教盛行后,它便随之消失了。大乘佛教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民间宗教信仰及希腊、伊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在家信徒是僧团的外围势力,他们在经济上资助僧团的宗教活动,并负责维修佛教遗迹和佛塔等宗教场所。这些在家居士是促使大乘佛教产生的重要社会力量。 在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菩萨众——大乘最初的教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为小乘,发生了大乘与小乘的历史分裂。 大乘佛教分空(中观学派)、有(瑜伽行学派)二宗。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要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无,各一边),即要综合两边,符合中道,因而名中观学派。由龙树菩萨(150一250年)及其弟子提婆(圣天,170一270年)所创立,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所著的《百论》为基本理论著作。提婆的后继者罗 罗传系至

按照现在佛教体系来看,大乘佛教,普遍认为“大乘的佛教”也就是说“大乘”被学者们认为只是大乘人的佛教而已,并非是佛陀直接所说的。 至于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分离出来的,没办法考证,太久了。时间都是大约,或者是猜测。因为印度不注重文化的保护,所以太多东西都失传了,一般认为大乘出现说一切有最兴盛的时候,不过也有说原始也就是萌芽状态的大乘要更早一些,比如大天五事,可能是大乘思想首次出现。这个都还有待考证。 具体时间没有人知道。

小乘的称呼是带有贬义的,现在的佛教界已经不用这个名词而改用上座部佛教来称呼之。 根据经典与律典的记录,在佛灭100余年后,僧团因为戒律上的分歧而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

老子让多宝化胡成立小乘佛教

  • 佛教起源
    答: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
  • 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先有哪个?怎么转变的?
    答:先有小乘佛教,后来在公元前1世纪,因为对戒律的不同理解,分为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不认同,僧人可以不可以储有金钱等五问题与大乘佛教有不同理解。但,都是一样的佛弟子,一样的信仰。都是佛教。
  • 古代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答:其萌芽可上溯至原始时期。在原始经典《阿含经》中已有大乘的名目和大乘的菩萨精神。公元二世纪前后,初期大乘经典如《大品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般舟三昧经》等相继出现。大乘佛教于是兴起,并为争夺佛教正统而把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可从以下几...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答: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
  • 大乘和小乘的起源!为什么要分裂
    答:“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
  • 大小乘行者都有修持十二缘起,那请问这二者有何差别
    答:佛灭后约一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在这之后约四百年之间为部派佛教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现大乘佛教。“乘”就是“车”的意思,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故称“大乘”,将以前的原始、部派佛教贬称“小乘”。不过,部派佛教并不承认大乘,他们认为“大乘非佛说”,指责大乘佛经是后人...
  • 请教佛教的大乘小乘之分的由来是什么
    答:小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印度佛教教团即发生分裂,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盘彼岸,故称“大乘”,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衰于公元后一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该...
  • 什么时候开始有佛教
    答: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还更早,初传 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大夏见到从鳊贩运去的蜀布、邛竹杖,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有民间...
  • 古代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答: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余雷 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诞生以来,历经二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其内部教派的纷争是由来已久、影响深远的。这主要表现在大、小乘佛教的争议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及逝世后短期内,教团内未出现重大分歧,此为佛教史上的“和合一味”时期。在他逝世百年...
  • 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他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小乘佛教现今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中国的云南省,其主要经典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阿含经》、《杂阿含经》等。约在西汉末、东汉初(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的佛教既包括大乘佛教又包括小乘佛教。东汉末,中国开始了佛经的大规模翻译,著名翻译家安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