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性多疑,手下大将为什么还死心踏地的跟着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曹操生性多疑,手下大将为什么忠心耿耿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物。举例来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怕事败露,偕陈宫逃到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听到庄后园有磨刀声,便怀疑人家要加害自已,于是他不分青红皀白,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8人。即便知道自己是错杀后,曹操也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不过,虽然曹操生性多疑,但是其手下大将大多忠心耿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针对曹操手下的大将忠心耿耿,可以举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庞德对关羽宁死不降,典韦为保护曹操的性命力战而死,张郃、张辽、曹仁等大将跟随曹操多年,为曹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可能有朋友要问了,生性多疑,凭什么获得这么多忠诚的大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对于汉末三国的诸侯来说,多疑是必备的素质之一。比如董卓要能对吕布多疑一点,可能还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对于曹操、孙权、袁绍等诸侯,多疑反倒不是缺点。



其次,在多疑的对象上,曹操主要针对的是文人士大夫,而不是张辽、许褚等猛将。而且,曹操的多疑,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是猜忌。比如曹操杀孔融,是因为他乱群,不识时务,对曹操多有狎侮之语;再比如曹操杀许攸,是因为许攸这个人仗着自己跟曹操的亲密关系,就对曹操不尊敬,而且居功自傲,惹怒了曹操。换而言之,如果刘备、孙权碰到这样的手下,也不会宽宏大量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在对待武将上,基本上能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其中,曹操在对待关羽这位万人敌上,不仅以礼相待,而且给予了非常高的信任。在关羽立下战功下,曹操也促使其可以获封汉寿亭候,而不因为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就对关羽产生怀疑和猜忌。与此类似的是,张辽曾经是吕布的手下,也即曾是曹操的死对头。但是,在杀死吕布后,曹操对张辽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由此,在对待手下的大将上,曹操礼贤下士、赏罚分明,自然获得了手下大将死心塌地的跟随。



最后,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操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其既有生性多疑的一面,也有深信不疑的一面。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得知手下有不少人和袁绍有过书信往来,有的人甚至都准备好了后路。不过,曹操战胜袁绍后,并没有在这些书信上做文章,也即没有追求这些人,而是选择将书信焚烧掉。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体现出曹操对于手下的信任,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重要手段

曹操身边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不是偶然现象,至少有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善于发掘人才。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中,就有乐进、于禁两位是曹操从行伍中发掘出来的。

其次,曹操吸引人才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知道,东汉时举荐人才的方式是“孝廉制”,要求德才兼备;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更重视一个人的德行,把品德放到第一位。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草包型“名士”,比如孔融、孔伷、边让、刘岱,这些人所有的本事就是整日里枯坐空谈,正事不干,酒倒能喝。郭嘉就很不屑的评价刘表“表,座谈客耳”,可谓入木三分。曹操就不同,他一向主张“唯才是举”,不管品行、道德如何,有才就行。他还多次颁布“求贤令”,表明自己渴求人才的决心。因此,真正有本事的人,乐于投靠他。

第三,曹操会用人。这一点和袁绍不同,袁绍也招罗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沮授、田丰,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一时难得的人才。可是官渡一战,这些人才都没派上用场,最后死的死,降的降,归根结底,袁绍不会用人。曹操就不同,就说张郃高览,在袁绍手下说话没分量,还比不上专出馊点子的郭图,但是一到曹操手下就被重用,张郃后来还成为“五子良将”之一,这也是曹操会用人的结果。我们知道,人都是有理想的,曹操给了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让他们一展所长,所以这些人才乐于投靠曹操。

第四,曹操知道每个人应该用在哪里。这一点又和袁绍形成鲜明对比,袁绍手下,人才是多,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用。荀彧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袁绍不把手下的人才安排好了,这些人就互相倾轧,彼此拆台,总之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一点马上被荀彧看出来了。后来这些人在内耗中几乎全部死光,也在荀彧的意料之中,实在因为是袁绍没有组织才能啊。曹操就不同,他善于安排每个人的职务,这一点得到了公认,连不喜欢他的宋人洪迈,也不得不称他“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具体的说,就是:“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岩,遂芟群雄。欲复盐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河东未定,以杜畿为太守,而卫固、范先束手禽戮。并州初平,以梁习为刺史,而边境肃清。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冯翊困于鄜盗,付之郑浑而民安寇灭。代郡三单于,恃力骄恣,裴潜单车之郡,而单于慑服。方得汉中,命杜袭督留事,而百姓自乐,出徙于洛、邺者至八万口。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徙,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第五,曹操的性格使他能凝聚人才。所谓“生性多疑”,是指曹操对付敌人的心思,并不是说他对待手下的态度。事实上,曹操是很能容人的,陈琳把他骂的狗血淋头,还连带他十八代祖宗,他照样忍了;魏种曾经背叛过他,让他咬牙切齿,后来被他抓住,曹操叹息一声“唯其才也”,照样没杀。换到袁绍身上,田丰、沮授不过提点意见,就被关进牢里,田丰最后还被赐死,这样的下场,足以警惕那些跟随袁绍的人。

第六,曹操还善于协调手下之间的矛盾。比如郭嘉平素放荡不羁,令陈群非常不满。上面说了,曹操用人不拘一法,不会去找郭嘉的麻烦,但是他知道陈群的意见是对的,所以提升陈群,奖励他敢于说实话、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就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矛盾。袁绍就不是这样,他手下都公然分成几派,在那里内耗了,他什么都不管,任其发展,最后终于闹得分成两派,彼此攻伐,被曹操占了便宜。

我个人了解不太多,这里说的也不是很完整。楼主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第11和12章,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曹操的一生,有两个标志性的东西。一是多疑,这个我们都清楚。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就是因为多疑,杀死了吕伯奢全家。这也成为了曹操一生的污点。而另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曹操的爱才与惜才。这也是曹操非常出名的地方,并且他能称霸北方,手下精兵良将无数,也是因为这一点。

  而曹操手下的人,能够死心塌地的跟随他,绝不是因为他多疑,怕离开他以后会被杀死。而是因为她爱才的一面。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是他对手下将士还是很好的,特别是对有才之士。这从他能杀了吕布而收服张辽就可见一番。

  而当曹操面对敌人中的有才能之人,也都不忍吓死手残害他们。第一个是关羽,关羽被抓以后,曹操没有像斩吕布一样斩关羽。因为关羽勇猛与忠义。曹操留下了他,并且把赤兔马给了他。即使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想去找刘备,曹操都没有杀他。可见曹操对有才之人的重视。

  另一个人就是赵云了。当初长坂坡,赵云可以七进七出,很大的因素就是因为曹操禁止手下放箭,下令活捉赵云。并且说出他对赵云的爱慕之心。只可惜,曹操手下没有一人能够留住赵云。直到赵云逃走,曹操都没有下令放箭射杀,否则赵云绝对逃不出去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曹操爱才的程度。宁可放虎归山,都不愿射杀。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能从华容道逃出的重要原因。所以评价曹操,可以说,负面的是他的多疑,而正面的就是她的爱才之心了。他的手下死心塌地的跟随,正是因为这一点。



曹操手下的降将,武将最有名的当属张辽、徐晃、张合;文官当属贾诩。而看曹操是怎么用的。
张辽,威震逍遥津,但是注意,他身边两个人都是从兖州就跟着曹操的亲信,而且驻扎合肥的兵力只有几千,而不远处的襄阳,曹仁手下却有万余。
张合,曹操生前基本没有得到过重用,倒是曹睿,切断街亭立下大功。
徐晃,曹操命他救曹仁,一是看重他的能力,二是看重他与关羽交好,而且在徐晃身后,曹操还亲统大军随时准备。
至于贾诩,跟了曹操后,一心一意做他的谋士,为人谨小慎微,不与文臣武将有过甚交往。
自古有名的君主大多都使用过降将,但是对降将真正信任的,却少之又少。曹操真正信任的,还是手下这帮亲戚,再魏国的版图上,夏侯惇剧中,夏侯渊、曹洪守西北,曹仁守荆襄,曹彰先在北方,后接替夏侯渊守长安。

第一个:社会大背景下那个时代的人都讲究忠义之主而事,尤其是曹操,是明主中的佼佼者,所以即使是多次投降的张辽也能死心塌地第二个:人非圣贤,而做大事者,必有他人难有的决心和果断!曹操最标志性的词语就是枭雄,以及,宁我负人,勿他人负我。以及梦中杀人的多以性格。这些无不透出的体现出一个主公所应具备的东西。尤其是多疑是保护自己生命的体现。择主而仕,就是想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主公不能向孙策那样年华早逝。所以这些反而成了曹操的加分点。
第三:手段、手腕已经十分的让智商低的人看不出目的,有了神秘感就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如同看待异性一样不可自拔。
第四:名声。
第五:用人。
第六:挟天子以示正统。
第七:头羊效应。弱者追求强者的本能。
第八:作为发号施令者,多疑可以让手下时刻警惕。
第九:多疑是作为领导最基本的素质。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更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本身性格就比较复杂,而多疑更是古往今来政治家的一大通病,并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人格
首先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善用手腕是肯定的。首先不能否认曹操自己的领导能力与指挥能力。能够灭袁绍统一北方这些是少不掉的。因此也算是一位英明的领导人。
其次,一个人既然有人肯甘心追随左右,甘心为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必然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曹操如此,刘备孙权亦是如此。更何况,曹操在用人方面一向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连关羽都能以礼相待,官封汉寿亭候,张辽更是吕布的旧部,这足以证明他对人才的爱惜。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令人甘愿折服。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代枭雄,曹操生性多疑,当年就有床头捉刀杀人的典故,但是曹操对手底下的大将们逗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且对他们的赏赐也是从来不吝啬,他是用人不疑的代表,因此手底下的大将们对他就是死心塌地的。

曹操笨啦只是一个小将军,后来刺杀董卓失败于是回家拉起了一支队伍,这个时候就有许多人来投奔曹操,曹操也就成为了第一代军阀,曹操非常的爱惜人才,就算是吕布这样的人,他依旧是非常的钦佩,他认为吕布功劳甚大,除了人品上不过关以外。

关羽在下邳城被迫投降曹操,但是曹操对关羽那可是推心置腹的,送美人送美酒,自己有点什么好吃的都要送给关羽,就连他手下下的心腹都看不惯了,但是曹操依旧我行我素,最后关羽逃走曹操也并没有下令追杀他,这就是曹操的魅力,许多人愿意为他折腰。

曹操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手底下的大将张辽本来是吕布手底下的八健将之一,后来张辽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其十分的器重,不但封侯而且还加官进爵,赤壁之战时还把南方重镇合肥交给张辽镇守,于是才有了后世的张立威震逍遥津。

张颌也是袁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但是曹操器重他的才能,亲自前去说降张颌,拜张颌为将军,在最后为曹操守卫关中,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用杀了张颌,曹丕都还哭了一场,这些对人的态度就能看出曹操是一个不拘小节成就大事的人,对自己人好,懂得用怀柔手段,因此就得到了手底下大将的拥护。



  • 三国演义中曹操生性多疑,大将为什么对他还都比较信任?
    答:曹操虽然生性比较多疑,但首先他对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特别的偏爱,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其次就是曹操这个人对手下的人一向都是比较的大方,所以在后世也有很多人称曹操为“曹老板”,最后就是因为曹操这个人确实是特别的有才能,最起码在当时的几个军阀当中,曹操应该算是能够脱颖而出的。曹操的...
  •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会听刘备的话杀死吕布?
    答:按理来说,曹操生性多疑不会轻易听别人的话,但在杀死一员大将的时候,询问了刘备的意见,而且刘备说:“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曹操就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吕布。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曹操根本就没想留下吕布,只是借刘备的手把吕布给杀了。大家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故事,比如认为华佗开颅...
  • 生性多疑,行事谨慎的曹操,为何还会误信了蒋干的话?
    答:可是之后曹操便知道自己中计了,但是曹操是知错改错不认错的人,所以没有当场表明,事后却杀了蒋干。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事谋划也是在一个相对理智的状态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纵使曹操行事谨慎也难逃该法则。之后曹操也想将计就计设计周瑜,却不想被周瑜识破,还招来火烧赤壁的大患。
  •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其效命?
    答:但非常不巧的是,曹操在乡间小路骑马行走时,马受惊了,因此踩坏了一大片庄稼。因为曹操是将领,不能以死罪处理,所以曹操割须以做惩罚,头发对古人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了。将领尚能严守军纪,以身作则,士兵们又怎么不愿意为他效劳呢?曹操对自己的手下多疑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曹操多疑的对象主要...
  • 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那为何还有很多的大将都忠心于他?
    答: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那为何还有很多的大将都忠心于他?三国时期的曹操自古就受到好评。有人评价他雄才大略是远大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说他是野心勃勃的篡夺母权的雄,还有人说曹操是乱世中的奸雄。其实曹操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才华出众,善于用人,但另一方面天性可疑,阴险狡诈,真让人捉摸...
  •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还会相信,黄盖,不是诈降,呢,说说你的理解?_百度知 ...
    答:有的人容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曹操就是这样吧。过于狂妄了,所以才有了后面的骄兵必败。另外,虽说曹操生性多疑,但也不是什么都要怀疑半天的,要是没有决断力,那就做不来优秀的领导者了。
  •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还会相信黄盖不是,炸降呢?
    答:曹操虽生性多疑了,黄盖的苦肉计演得太逼真了,黄盖直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迸,昏绝几次,更有阚泽献诈降书,后又庞统献连环计,两计并用,曹操虽生性多疑,如此设计,曹操焉有不信之理!
  •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身边还有那么多谋士将
    答:曹操多疑不假,即使他再多疑,难道他会无端地疑心自己的谋士武将对自己有什么不轨吗?曹操是一个有魅力的人,这种魅力在于他既慧眼识才,又心中有爱,并懂得如何去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个人,使很多有才干的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一起打拼。这是他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
  •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会用多次投敌的人,并且还深得信任?
    答:虽然说曹操生性多疑,也杀了不少他手下的人,但是他十分的爱才惜才,也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对于这个多次投敌的人,他十分信任,那肯定是那个人深得他的肯定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吕布的手下张辽。按理说,吕布投靠了曹操之后,也是被曹操杀掉了,为什么曹操反而对吕布的副将这么...
  • 曹操的手下明知其为人,为什么还会替他打天下?
    答:感恩图报,曹操平定中原的过程中,先后剿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刘琮,马超等,从而得以虎视天下,他手下的大将中便有许多都是降将。比如说,吕布帐下的张辽,袁绍帐下的张颌,刘琮帐下的文聘,马超帐下的庞德,这些人都是被曹操俘虏后投降的。很明显,曹操爱惜人才,爱惜这些武将之勇,当然也是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