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兵种及其武器装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8
秦朝嬴政用的军队有哪些兵种??都用什么武器??

  兵种:

  秦朝军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支国家建立的正规军部队建制, 统一后的秦代军队,仍然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 (水兵)
  统一后的秦代军队,仍然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大抵平原诸郡多编练骑土、轻车,山地诸郡多编练材官,沿江、海诸郡多编练楼船。

  武器:

  统一后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向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早在战国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兵器即已登上历史舞台,中原各主要诸侯国的部队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铁杖、铁甲、铁匕首等新式武器装备,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当时相比之下,秦军的铁兵器则远不如关东各国发达。统一之后,既缴获丁关东大量铁兵器,又接收了中原冶铁技术,因而加快了向铁兵器的过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就在完成统一六国的当年,秦始里下了一道销毁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干石”。这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销毁武器的空前记录。这次销毁的都是铜兵器。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青铜兵器销毁呢?其直接目的就是禁止民间私藏武器,防止人民和六国残余势力起来造反,同时也表明,已有较多的铁制武器装备部队,所以才有可能把多余的铜制兵器销毁。但是,从青铜武器向铁兵器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秦代仅仅是加速,而不是完成。因此,秦军武器装备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持点,并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装备有大量先进的远射武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情况表明,不论步兵、骑兵或车兵,都装备有大量的弓、弩、箭。规模宏大的一号俑坑,每个步兵都“背负矢箙,手持弓努”;二号俑坑还专门有一个弩兵队列。骑兵的武器不是刀、剑、矛,而是“一手牵马疆,一手作提弓状”,“配备的都是弓箭”。战车上的甲士,既持子、戈,同时“亦备有弓箭”。这些情况说明,弓、弩、箭是秦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弓弩分大小两种,小者射程为150米,大者可达900米,比战国时著名的韩弩六百步抑或过之。大等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4.5厘米,弦长140厘米,比《考工记》中的有关规定(上、中、下三种弓的

  弓干长分别合今152.5、145,5、138.6厘米)有很大突破和发展,比战国末楚弓的弓干长(160厘米)也有提高。出土的秦弩机与战国中期的楚弩机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肋厘米,悬刀有所增长,望山与弦牙距也有所加宽。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铜镞,除有一支双翼镞外,其余都是三棱镞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的三出刃镞。这是战国末最盛行的类型,其特点是飞行中稳定,方向性和瞄准性较好。还有一种特大的镞,长达4l厘米,重约100克,是专门用于强弩的。经过化验分析,秦骸的含铅量高达7.71%,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毒“弹头”。由此可知,秦军所装备的弓、管、箭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铍

    2、装备有大量铜制的近战武器。从秦诵坑的出土情况看,秦军的近战武器有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还有某些过了时的镖、钺等等。其中戈、矛、戟、剑是当时流行的武器,铍,弯刀是历史上新近发现。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弯刀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面有刃,是一种砍、钩两用的兵器。上述兵器虽然都是铜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例如,殷周以来的矛头多为柳叶形或长三角形,有较长的简形附以环纽,而出土的秦矛则刃体趋向宽而直,变短并附孔以固胶,通体长度稳定在15厘米左右。据《考工记》所载,最长的夷矛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米,这是因为步兵用矛远比车兵便利,所以出现了特殊的长矛。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长30厘米左右,战国时发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剑,分别为81、89、91.3厘米,可见剑己由卫体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征物发展为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

  战国皮甲

    3、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朗楚军仍以皮甲为主。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捅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是革、札结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甲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平直齐腰。秦捅坑没有出土盔、盾,但据古文献的记载,秦军早就有盔、盾装备。

  修复后的石胄、石铠甲。一领铠甲由600余片甲片制成,石铠甲为冥器,但可见当时金属铠甲形状

  秦人的军功爵位等级的规定是战国列强中最复杂的,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军衔。军衔是军人荣誉的象征,使用军衔是军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军队等级管理制度的形成。2000多年前的秦军是否已经实行了严格的军衔制呢?

  军衔必须是可以识别的,仔细观察这支2000多年前的军队,他们的发式、帽子和装束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跟军衔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考古学家们在寻找合理的解释。

  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一些身穿铠甲的步兵却将头发梳成发辫,贴在脑后,大量的步兵则戴着那种麻布做的尖顶圆帽。从他们的位置和排列来看,士兵装束和发式的不同,并不是生活习惯差异所致,应该是爵位级别的标志。

  专家推测,这些梳椎髻、穿便装的弩兵,很可能拥有一级爵位,他们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铠甲、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的步兵应该是二级爵,他们的名称是上造。在这个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占了绝大多数,就是这些普通士兵构成了秦军的主体。

  在两道隔墙之间,是一个独立的纵队,那个胳膊前伸,手握缰绳的是驾御战车的御手。在兵马俑坑,所有的御手无一例外都戴着板状的牛皮帽子,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致。在战场上,御手直接主宰一辆战车的安全,他们的位置很关键。

  兵马俑坑发现以后,考古学家袁仲一曾提出了一个想法,一辆战车的指挥官,应该是御手,而不是像过去说的车左或车右。

  参照史书记载,御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级以上,他们很可能就是秦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御手的权力是主管一辆战车。仅仅一辆战车还无法构成一个作战单位,统领整个纵队的指挥官又是哪一个呢?

  在陶俑群中一个军官双手按剑、气势威严,帽子的形状十分独特。他的铠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致的,甲片细小而规整。前胸和后背都有花结,这种花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官的肩章。专家考证,这样的军官应该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级左右,他至少掌管一个纵队。

  介于都尉和御手之间的还有一种军官,他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间有一条棱。可能是军侯一类的基层军官,负责纵队所属的一个分队。

  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它诸侯国的军队。

  有专家认为,兵马俑是按照秦京师军的原型制作的,他们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按照道理,这里应该有一个最高指挥官,可考古人员发现:俑坑中级别最高的军官只是一个都尉,都尉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团长。象征着秦国军队的这个军团怎么会没有统帅呢?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接掌秦国的大权。在庄严的咸阳宫中,为他举行了加冕的典礼。嬴政在13岁的时候继承了王位,但由于年龄太小,国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后手里。加冕典礼是一种权力交接的仪式,从此,秦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了这个年轻人的手里。

  在皇宫外面,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却乘机开始了。一个叫嫪毐的人带着自己的人马,冲进咸阳宫。他想铤而走险,夺取权力。

  阴谋并没有得逞,叛乱以失败而告终,嫪毐被处以极刑。司马迁记载:这次武装反叛仅仅斩首了几百人。图谋造反的嫪毐没有取得军队的支持,参加叛乱的只是几千个亲信而已,他们很快就被一网打尽。

  嫪毐的权势仅次于国君,位居20级爵位的顶峰。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秦国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度都由嫪毐决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无法调动军队,嫪毐企图用国君和太后的印章去策反军队,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国,军队的调动大权归谁呢?

  当时调动军队必须要用虎符作为凭证。虎符传说是西周时期的姜太公所发明的,是君主授予臣属兵权、调动军队的凭证,其外形呈虎的形状,所以称为“虎符”,也被称作“兵符”。

  1973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青铜虎符被称为“杜虎符”,是左半个虎符,符有错金铭文40个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

  战国晚期秦的新郪虎符,其错金铭文也是40个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殹(也)。”

  这两个虎符的出土证实,史书中关于秦国法律的记载是可信的。秦律规定:除了战争时期,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虎符。根据杜虎符的铭文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军情非常紧急,发出烽火的警讯,统兵的将领不必等待符的两半相合,可以立即调兵采取军事行动。虎符被分成两半,左边的归统兵之将,右边的由国君掌管,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虎符是军队指挥权的标志,它使所有的秦军都控制在国君一人手里。

  根据合理的推测,秦国国君应该有无数个虎符。得知叛乱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调集了大批的御林军,干净利落地镇压了反叛。由于无法窃取虎符,谋反的嫪毐就根本得不到军队的支持,失败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作为秦国军队的象征,兵马俑只能有一个最高统帅,那个人就是秦始皇。离兵马俑坑1公里左右,伟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那个巨大的土堆下。

  强大的秦军仅听命于一个人的调遣,这是秦军的幸运,秦军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国。或许,这又是秦军的不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后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支伟大的军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http://post.baidu.com/f?kz=111420750


  秦军武器装备(图片)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tupianchuangku/tupianchuangku/12-10/J4221KCG1KD5I44.html

  战国时期的武器装备
  春秋时代武器都是铜制的,主要的进攻武器有戈、矛、戟、剑、弓矢等。战国时代青铜兵器有显著进步。矛的锋部越来越结实。戈的刃部成弧线形,装柄的“内”部有锋刃,绑扎用的“穿”也增多。由矛和戈相结合的乾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钩的作用。箭镞由双翼式变为二棱式。同时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矛、戟、剑等武器逐渐改用铁制。例如楚的“宛钜铁釶(矛),惨如蜂虿”(《荀子·议兵篇》),宛地向来以产铁著名。秦昭王也说:“吾闻楚之铁剑利。”(《史记·范雎列传》)韩的兵器如剑、戟之类,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能“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战国策·韩策一》),也该是铁制的。中山的力士,穿着铁甲,手执铁杖交战,“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吕氏春秋·贵卒篇》)。刺客常用的武器有“铁椎”(《史记·信陵君列传》)。

  这时不但有了锋利的铁兵器,而且创造了远射有力的弩。弩的起源很早,最初用于狩猎。作战用弩,可能在春秋后期最先出现于楚国。《吴越春秋》记载陈音对越王勾践说“弩生于弓”,弩是由弓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又说弩是楚国琴氏所创造,传给楚的三侯,再传到楚灵王(《勾践阴谋外传》)。弩不可能创造这样早,但是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吴、越等国确实已经使用了。孙武的《孙子兵法》,谈到当时的兵器,就有“甲胄、矢弩”(《作战篇》);又讲到:善于指挥作战的,所造成的“势”是“险”的,所发出的“节”(节奏)是“短”的,“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势篇》),就是说“险”的“势”好比已经张满的弩那样,“短”的“节”好比正在发射的弩机那样。

  中原地区使用弩作战较迟,春秋战国之际还未见使用,大概到战国初期才逐渐使用的。到战国中期,弩的使用就很普遍了。孙膑说:“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孙膑兵法·威王问篇》)己把“劲弩”看作当时最有力的武器,把“劲弩趋发”看作当时最厉害的战法。弩有“弩机”装置在木臂的后部,“弩机”周围有“郭”,有“牙”钩住弓弦,上有“望山”(《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称为“教”,《梦溪笔谈》称为“望山”)作为瞄准器,下有“悬刀”(《吴越春秋》称为“关”,《释名》称为“悬刀”,《武备志》称为“拨机”)作为拨机。当发射时,把悬刀一拨,牙就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就弹出,有力地把矢发射出去。这样,弩就可以“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使得敌人“不知其所道至”(《孙膑兵法·势备篇》)。⑴近年长沙等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的弩机,都没有铜郭,看来是依靠手臂力量来张开弓弦的,这是属于“臂张”的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强弓劲弩”,因为弓弦的拉力很大,就有“超足而发”的,是用脚踏力量来张开发射的,这是属于“蹶张”的一种。这时弩的发射力量大小是以它的弓弦所能拉动的重量来计算的。例如魏的武卒有“十二石之弩”,就是说它的弓弦可以拉动十二石的重量。当时弩机的制作已很讲究精密,因为“弩机差以米则不发”(《吕氏春秋·察微篇》)。韩国有“强弓劲弩”,称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⑵,“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发,百发不暇止”。据说,“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是可以“一人当百”的(《战国策·韩策一》)。这种用脚踏力量、以机件来发射的弩,当然射得更远而有力了。到战国末年,进一步有“连弩”的发明。《墨子·备高临篇》记载有“连弩之车”(参看本书第十一章第一节)。后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出巡到琅邪,就曾“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战国间,新发明的武器是很多的。除了弩以外,最著名的进攻工具,有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和钩拒。云梯是攻城的工具,钩拒是舟战的工具。据说公输般曾“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篇》)。公输般游楚,“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拒之备,退者钩之,进者拒之,量其钩拒之长而制之为兵”(《墨子·鲁问篇》)。钩拒在敌人舟师后退时可以把它钩住,在敌人舟师前进时可以把它挡住。

  战国时代由于矿业的发展和冶铁术的进步,在攻城的包围战中已开始运用地道战术,在地道战中已开始用冶铁鼓风炉设备作为武器,往往鼓动“炉橐”,把烟压送到敌方所挖的地道里去,以窒息敌人。所以《韩非子》把“堙穴伏橐”⑶和“强弩趋发”同样作为当时最厉害的作战方式来看待(《八说篇》)。
  随着进攻武器的进步,防御装备也相应有了进步。这时皮甲还继续使用。皮甲是用一排排长方形的皮甲片编缀而成。大体上牢度强的皮料制作的皮甲片大些、长些,编缀的皮甲片的排数就少些。《考工记》说:“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合甲由两层皮革合成,牢度较强,制成的皮甲片大些、长些,因而它只要“五属”,即五排编缀而成。兕甲的牢度次之,犀甲的牢度又次之。所以“兕甲六属”,“犀甲七属”。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开始制造铁胄和铁甲。战国后期纵横家编造的苏秦游说辞中,已谈到“铁幕”(《战国策·韩策一》、《史记·苏秦列传》),“谓以铁为臂胫之衣”(《史记·索隐》引刘氏说)。《吕氏春秋·贵卒篇》还说中山的力士“衣铁甲”。近年燕下都出土了一件战国后期的铁胄,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缀而成。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的铁甲片缀成圆形平顶,周围用圆角长方形的铁甲片从顶向下编缀,一共七排。铁甲片的编法都是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制作已较完善⑷。近年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出土大批披甲陶俑,身上塑造出的铠甲形象,正是铠甲的模拟物。这些陶俑所披铠甲共有三种类型,其中一型由披膊和身甲两部分组成,全由甲片联成,甲片较大,四周不设宽的边缘,是当时秦国军队中主要的防护装备。甲片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大体上和燕下都出土的铁胄相同。纵编时也是自上而下编缀,上排压住下排;横编时自中间向两侧编,前片压住后片。看来这种铠甲在战国后期已经应用⑸。


  注:
  ⑴春秋时代主要的进攻武器除戈、矛、弓矢以外,有戟(《左传》宣公二年、襄公十年和二十二年)、剑(《左传》桓公十年、僖公十年、宣公十四年、襄公二十二年和二十六年、昭公二十二年)等。中原地区到春秋战国间还是如此,例如《墨子·非攻中篇》说:“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墨子·非攻中篇》列举各种武器没有谈及弩,因为它的著作年代在春秋战国间。至于《墨子·备城门》以下讲守城各篇,不但常提到弩,而且有“连弩”,因为它的著作年代已在战国后期。现在出上的弩机,以战国时代的为最早。
  ⑵《荀子·性恶篇》说:“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据王念孙《读书杂志》考订,“距来”为“巨黍”之误。
  ⑶“橐”,原误作“櫜”,据《荀子·强国篇》杨注改正。《墨子》有《备穴篇》讲防备敌人挖掘地道攻城;又讲到在地道战中用“橐”把烟压送到敌方地道中去窒息敌人的办法。详见第二章第一节注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把“堙穴”解释为“水攻”,“伏橐”解释为“火攻”,是错误的。
  ⑷ 参考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一九七五年第四期。
  ⑸ 参考杨泓《中国古代的甲胄》上篇,《考古学报》一九七六年第一期。
  http://post.baidu.com/f?kz=153003489


  关于秦国武器的误区与探讨[3]
  秦长兵器和所谓“七米长矛”问题:
  秦兵马俑坑和其他秦国遗迹中出土的长兵器,有矛、戈、戟、铍、殳、钺六种。其中戈仅一件,不用说它;钺也很少,不是主要兵器,不用说它;剩下的四种中,铍是长矛的一种,通俗的说就是用短剑作为头端的长兵器。有人认为它就是古书上的“夷矛”,因为战国时的读音中“夷”跟“铍”读音近似,因此铍就是矛中长大的一种。它的使用方法跟矛没有区别;矛是古代普通的刺击长兵器;戟(中国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长兵器,通俗的说它是把戈和矛合为一体,可刺可凿,可推可拉,从战国到两汉,它是中国军队的主要长兵器;以上三种长兵器多出土于一号坑。而秦殳有三棱锥体,用于指挥部执勤,可能是为了防止有刃兵器误伤指挥部人员而配置的相对安全的长兵器,在一号、三号坑中均有出土。
  这些兵器除一件铁矛外,全是铜兵器。对它的金相组织有不同的说法,袁仲一先生认为秦矛含锡18.60%、含铅0.75%、王学理先生认为秦矛含铜69.62%、含锡30.38%,从上述数据看,似乎王学理先生没有分清楚铅和锡,不过这不大可能,也许两家所检测的实物不同。对于秦长兵器的机械性能没有明确的说法,袁仲一先生只是笼统的说其硬度超过一百度,这里的一百度是什么?布氏?洛氏?维氏?搞不清楚,从它的含锡量推断,秦矛硬度在HV150左右,而如果按王学理先生数据,则是恐怖的HB430。韧性方面,秦长兵器也跟秦剑一样的不足道。不过长兵器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属于一次性兵器,所以问题倒也不显得很严重。
  秦长兵器多采用木秘,少数采用积竹秘(秘就是柄),秦的积竹秘,以数根较粗的竹篾为芯,周围包上若干竹篾,然后用丝线捆扎,涂漆。这种秘比木秘较为坚韧,但不如楚国以木为芯的积竹秘。
  可靠的秦长兵器长度数据开列如下(出自《论秦俑军队“长矛手”及其战术》,《文博》1994年第四期)

  从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秦俑一号坑中的长兵器无论通长残长,都没有超过4米的。由于是大量出土,因此情况比较明确。对秦长兵器的长度,袁仲一、王学理两先生的著作中也有数据开列,情况基本相同,不再赘述。而二号坑中那支残长430厘米的兵器(?)情况不详,留到下面再说。
  为什么已知秦长兵器没有超过四米的呢?说起来要涉及古代军队作战的战术问题。我们知道,长兵器部队作为古代军队的主要部分,是军队交战时攻击敌军和遭受敌军攻击的重点。不用说,长兵器长过敌人,就可以在敌人兵器伤害我方人员之前伤害敌人,对作战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长兵器并不是越长越好,因为同样的,长兵器越长,对使用者的体力和熟练程度要求就越高,同时长兵器阵型指挥起来就越困难,变换队形就越复杂。这样就必须求得一个“最优解”。通过长期实践,古代各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若干办法来充分发挥长兵器的威力:一是尽可能的减少军队中长兵器的种类,根据实践,矛成为长兵器之王。历史上成功使用长矛的军队,如腓力和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军,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长矛兵等,基本上全军使用同一种长矛,制造工艺和长度都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调度的困难,而且降低了某一支部队因故不能到位时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如果出于某种原因而设置其它长兵器,那么也应当只有一种,如著名的瑞士方阵,原本单纯使用戟,作战不利,为了抗拒骑兵冲击,改为以长矛为前锋,以戟为中坚;二,统一兵器长度,经过长期实践,基本上确定了三个长度:如果要左手持盾牌,则长兵器长度以3米为上限、如果双手持长兵器,那么根据作战对象的不同而定,如果对手是步兵,为了保证方阵灵活性,长度控制在4-5米之间,如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长矛长度为4.3米;如果对手是骑兵,那么显然步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比拼机动性的了,这时长兵器的长度可以长些,防止骑兵驰突,如瑞士长矛长度达到了6米。无论取哪种长度,全军的长兵器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三,长兵器过长,则阵型必然不灵活,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必须用灵活且擅长肉搏的士兵保护阵型的侧翼,这样的兵种有轻步兵和骑兵两种,骑兵的问题不大,而轻步兵为了保证灵活性,一般不用长兵器,不穿重甲,使用短兵器接敌。
  也许关于古代战术的话说得太多了,但为了说明秦军长兵器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不得不说得多些。下面讲秦国长兵器使用的问题。秦兵马俑的军阵排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点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加以说明),无论从哪种角度都不能说这是个合理的阵型。向着两侧和后方站立的弩兵、混杂在步兵中的战车、站在弩兵中显得非常唐突的长兵器手,这一切似乎说明秦兵马俑中显示的是一种检阅队形或者摆pose的队形。然而通过对秦俑坑及其它出土文物的观察我们还是不难发现,秦军(也包括其他华夏国家的军队)是一支还没有摆脱战车影响的步兵时代的军队。这支军队依然把战车视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骑兵还不具有近战格斗的能力,这样,对军队灵活性的要求必然很高,因为统帅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笨重的战车如何使用,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两翼竟然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护!在其他国家,要么用骑兵,要么用轻步兵作为保护军队侧翼的兵种,而秦军的骑兵不具有格斗能力(原因是东方国家落后的马术和华夏国家青铜兵器质脆易折),它的步兵也完全没有合适的短兵器——用含锡量21%的铜剑是完全无法进行肉搏的。这样一来,步兵阵型对机动性的要求必然极高,否则一旦出现敌人从两翼进攻的局面,军队就会立即崩溃。华夏国家之所以非常重视谋略,除了跟士兵的缺陷有关以外,也跟兵器的缺陷有关,因为缺乏善战的骑兵和坚韧的格斗兵器,造成阵型两翼缺乏防护,一旦遭到突击就九死一生。这样,设法突击敌人的侧翼就成了上上之选,谋略(简单点说是避开敌人正面打击其侧面及其它弱点的战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http://www.chinabbz.com/bbs/read.php?tid=16529

分为车、步、骑、水四个基本兵种车兵虽已不是军队的主体,但仍然是战斗编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兵种。从秦姑皇陵兵马桶出土的情况看,车兵既有单独的编队,也有与步兵相结合的编队,还有与骑兵相结合的编队,并有与步、骑同时相结合的编队。这说明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其他兵种配合使用,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力量。车兵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作战,进攻时用以冲陷敌阵,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防御时用战车布为阵垒,阻止或迟滞敌军的冲击;行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战车皆为木制、单军时置于前锋和两翼,有利于保障部队的安全。战车皆为木制、单辕,驾四马——两骖两服。车上有甲士3人,御手居中,车左居左,车右居右,一律着金属盔甲。御手因以双手驾御车马,目标明显而无还击之力,故防护十分严密,其盔甲的披膊长及手腕,把臂全部罩住,手上有护手甲,颈部有颈甲,腿部缚有胫缴。战车上装备两套柄长为3米的矛、钺和两套弓箭,有的还配有盾和带发射架的弩。战斗时远则以写箭射击,近则以矛钺格斗。车属徒兵一般为8人,其装备与一般步兵相同,其任务是密切与战车协同,既掩护战车的安全,又利于在战车的掩护下扩大战果。
  
  步兵是秦代军队构成中的主体。秦始皇陵出土的绝大部分武士诵都是步兵捅。步兵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天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在险阻复杂环境下行动,因而其区分和装备都较其他兵种复杂,使用也较其他兵种广泛。其主要区分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盔甲,手持戈、矛、钺、于步兵,远远超过车兵和骑兵。统一前秦的水军主要建于巴蜀地区,统一后广建于江南各地,因而规模十分宏大。水军的战船主要区分为大型的楼船和轻捷的艨艟、斗舰等两类,以利水上作战时大、小部队及轻、重战舰之间互相配合。水军的武器装备齐全,除水战特用的钩拒等武器外,凡陆地上作战使用的弓弯、长短兵器、火攻用具等无不皆备。水上战斗时远则以矢弩交射;近则以钩拒、五兵进行攻守格斗,实施猛烈的冲角战和船舷战;一旦有机可乘,便施以火攻。水军不仅仅担负水上作战的任务,它实际上是江南水泽地域的综合性兵种,除水上战斗外,登岸野战、攻城守险等无所不能,战于水上则相当于车、骑,战于陆上则相当于步兵。例如,南平百越时动员楼船士50万,既完成了水上作战任务,也完成了陆上作战任务,对开拓和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天下时,曾一度在水军的护卫下,长途航行于海上,并亲手以连弯射杀巨色。这说明秦代的水军已经具有海上作战的能力,有效地控制着东部沿海的海防。
  
  秦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向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早在战国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兵器即已登上历史舞台,中原各主要诸侯国的部队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铁杖、铁甲、铁匕首等新式武器装备,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当时相比之下,秦军的铁兵器则远不如关东各国发达。统一之后,既缴获丁关东大量铁兵器,又接收了中原冶铁技术,因而加快了向铁兵器的过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就在完成统一六国的当年,秦始里下了一道销毁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干石”。这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销毁武器的空前记录。这次销毁的都是铜兵器。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青铜兵器销毁呢?其直接目的就是禁止民间私藏武器,防止人民和六国残余势力起来造反,同时也表明,已有较多的铁制武器装备部队,所以才有可能把多余的铜制兵器销毁。但是,从青铜武器向铁兵器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秦代仅仅是加速,而不是完成。因此,秦军武器装备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持点,并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装备有大量先进的远射武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情况表明,不论步兵、骑兵或车兵,都装备有大量的弓、弩、箭。规模宏大的一号俑坑,每个步兵都“背负矢箙,手持弓努”;二号俑坑还专门有一个弩兵队列。骑兵的武器不是刀、剑、矛,而是“一手牵马疆,一手作提弓状”,“配备的都是弓箭”。战车上的甲士,既持子、戈,同时“亦备有弓箭”。这些情况说明,弓、弩、箭是秦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弓弩分大小两种,小者射程为150米,大者可达900米,比战国时著名的韩弩六百步抑或过之。大等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4.5厘米,弦长140厘米,比《考工记》中的有关规定(上、中、下三种弓的弓干长分别合今152.5、145,5、138.6厘米)有很大突破和发展,比战国末楚弓的弓干长(160厘米)也有提高。出土的秦弩机与战国中期的楚弩机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肋厘米,悬刀有所增长,望山与弦牙距也有所加宽。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铜镞,除有一支双翼镞外,其余都是三棱镞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的三出刃镞。这是战国末最盛行的类型,其特点是飞行中稳定,方向性和瞄准性较好。还有一种特大的镞,长达4l厘米,重约100克,是专门用于强弩的。经过化验分析,秦骸的含铅量高达7.71%,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毒“弹头”。由此可知,秦军所装备的弓、管、箭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2、装备有大量铜制的近战武器。从秦诵坑的出土情况看,秦军的近战武器有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还有某些过了时的镖、钺等等。其中戈、矛、戟、剑是当时流行的武器,铍,弯刀是历史上新近发现。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弯刀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面有刃,是一种砍、钩两用的兵器。上述兵器虽然都是铜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例如,殷周以来的矛头多为柳叶形或长三角形,有较长的简形附以环纽,而出土的秦矛则刃体趋向宽而直,变短并附孔以固胶,通体长度稳定在15厘米左右。据《考工记》所载,最长的夷矛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米,这是因为步兵用矛远比车兵便利,所以出现了特殊的长矛。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长30厘米左右,战国时发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剑,分别为81、89、91.3厘米,可见剑己由卫体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征物发展为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
  
  3、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朗楚军仍以皮甲为主。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捅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是革、札结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甲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平直齐腰。秦捅坑没有出土盔、盾,但据古文献的记载,秦军早就有盔、盾装备。

秦军的军种与兵种
  秦军分中央直属部队和地方郡县部队两部分。中央直属部队又包括皇帝侍从警卫部队、京师卫戍部队和边疆戍守部队3个部分。皇帝侍从警卫部队分别由郎中令和卫尉统领,郎中令所统是皇帝的贴身侍从郎官,主要负责禁中(省内)的宿卫,皇帝出巡时作为侍从仪仗;卫尉统领的是皇帝的亲军,称 卫士 或 卫卒 ,他们分8屯驻于皇宫内四周,担负宫门的守门及皇宫的巡逻任务。京师卫戍部队由中尉统领,分驻京师咸阳城内外各要地,是秦军的主力部队,不仅担负卫戍京师及各官署、重要仓库等的守卫任务,而且还具有国家战略机动部队的性质。边疆戍守部队由都尉分领,一般百里设一都尉,他们驻守在边塞要地,保卫秦王朝不受侵犯。
  地方郡县部队,由郡尉、县尉统领,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军事训练和负责地方治安。它是中央直属部队的补充和预备部队。中央直属的3种部队的主要成员,都是从地方郡县部队训练期满的士兵中征调来的,同时,它也根据需要,随时听从中央的调遣,或出征作战、或戍守边塞、或宿卫京师,其战斗力也颇强。
  ①   云梦秦简《编年纪》。
  ②   《汉旧仪》卷下。
  秦军的编成,与战国时相同,仍分为陆军、水军2个军种。陆军有车兵、步兵和骑兵3个兵种。
  车兵和骑兵,统称 骑士 ,也称 轻车 或 车骑.战国时车兵的作用开始减弱,但至秦时,它在战争中仍然担负着重要任务,是秦军的一个重要兵种。车兵的主要作用是:进攻时,冲陷敌阵,打乱敌军战斗队形;防御时,布成阵垒,阻滞敌军的冲击。秦时,车兵的编制基本上仍沿战国时制度,一般分为御手、乘车兵卒和车属徒兵3部分。御手驱车;乘车兵卒配备弓、弩、矛、钺等兵器,距敌远时用弓、弩射杀敌人,近战用矛、钺等格斗;车属徒兵紧随战车,与战车密切配合,互相掩护,并扩大战果。
  步兵是秦军的主要兵种,称 材官 ,多是些勇敢健壮、力能踏张强弩的士兵,故又称 蹶张 或 材官蹶张.他们都是在各自郡县经过一定严格训练的正卒.秦军步兵依武器装备,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轻装步兵下穿铠甲,持弓、弩等兵器,战时居前排,以弓,弩放箭杀伤远距离之敌;重装步兵身着铠甲,战时先居轻装步兵之后,待接近敌人时,以戈、矛、钺、殳、铍等长兵器与敌人拼杀。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的分设,是我国军制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军的骑兵虽然在战国时就以 精良 著称,但由于至秦时仍未发明马蹬,也没有出现适于马上斩劈的厚背长刀之类的武器,因此秦军骑兵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秦军骑兵所配备的武器装备仅为弓箭之类武器,其主要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与车兵、步兵相配合,射杀远距离之敌,显然它尚不能独立地完成战役任务。
  秦时,水军称 楼船 或 楼船士.统一6国后,秦军在原秦国水军的基础上,又收编了吴、楚、越等国的水军及舰船,使水军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战斗力也更加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的50万大军中,主力即是 楼船士 ,可见秦时水军规模之大,且能单独完成作战任务。
  秦军作战列阵多采用车、步、骑诸兵种混合编队,以步兵为主,相互协同作战,一方面弥补各兵种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各种兵器之所长。这种混合编队列阵,是战国时出现的较为先进的阵法。秦军战时的编组,实行部曲制,以步兵建制为例:5人设一伍长、50人设一屯长、100人设一百将、500人设一五百主、1000人设一二五百主;5000人为一 曲 ,设一军侯;五曲为一 部 ,设一校尉;若干 部 由一将军统领,将军之上即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统军大将。此外,各级军将还可拥有自己的直属卫队,一般为所统兵力的1/10,如五百主卫队五十人,二五百主卫队百人,校尉卫队千人等。若是从地方抽调的部队,则仍由各郡县的郡尉、县尉等率领。
  秦军的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配备,国家设有专门保管兵器的仓库,并实行严格的武器装备的保管制度。秦军普遍使用的兵器是矛、戈、钺、殳、钩、剑、镖、箭等。战国时出现的先进武器弩机,此时更加完善,威力颇大,小弩射程为150 米,大弩射程竟达900米。秦时的矛长达6。3米,剑长超过90厘米。将士身着的甲衣由金属扎叶制成,不同兵种着不同形式的甲衣,说明秦军的组织和装备业已相当完善。

春秋时代武器都是铜制的,主要的进攻武器有戈、矛、戟、剑、弓矢等。战国时代青铜兵器有显著进步。矛的锋部越来越结实。戈的刃部成弧线形,装柄的“内”部有锋刃,绑扎用的“穿”也增多。由矛和戈相结合的乾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钩的作用。箭镞由双翼式变为二棱式。同时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矛、戟、剑等武器逐渐改用铁制。例如楚的“宛钜铁釶(矛),惨如蜂虿”(《荀子·议兵篇》),宛地向来以产铁著名。秦昭王也说:“吾闻楚之铁剑利。”(《史记·范雎列传》)韩的兵器如剑、戟之类,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能“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战国策·韩策一》),也该是铁制的。中山的力士,穿着铁甲,手执铁杖交战,“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吕氏春秋·贵卒篇》)。刺客常用的武器有“铁椎”(《史记·信陵君列传》)。

这时不但有了锋利的铁兵器,而且创造了远射有力的弩。弩的起源很早,最初用于狩猎。作战用弩,可能在春秋后期最先出现于楚国。《吴越春秋》记载陈音对越王勾践说“弩生于弓”,弩是由弓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又说弩是楚国琴氏所创造,传给楚的三侯,再传到楚灵王(《勾践阴谋外传》)。弩不可能创造这样早,但是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吴、越等国确实已经使用了。孙武的《孙子兵法》,谈到当时的兵器,就有“甲胄、矢弩”(《作战篇》);又讲到:善于指挥作战的,所造成的“势”是“险”的,所发出的“节”(节奏)是“短”的,“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势篇》),就是说“险”的“势”好比已经张满的弩那样,“短”的“节”好比正在发射的弩机那样。

中原地区使用弩作战较迟,春秋战国之际还未见使用,大概到战国初期才逐渐使用的。到战国中期,弩的使用就很普遍了。孙膑说:“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孙膑兵法·威王问篇》)己把“劲弩”看作当时最有力的武器,把“劲弩趋发”看作当时最厉害的战法。弩有“弩机”装置在木臂的后部,“弩机”周围有“郭”,有“牙”钩住弓弦,上有“望山”(《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称为“教”,《梦溪笔谈》称为“望山”)作为瞄准器,下有“悬刀”(《吴越春秋》称为“关”,《释名》称为“悬刀”,《武备志》称为“拨机”)作为拨机。当发射时,把悬刀一拨,牙就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就弹出,有力地把矢发射出去。这样,弩就可以“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使得敌人“不知其所道至”(《孙膑兵法·势备篇》)。⑴近年长沙等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的弩机,都没有铜郭,看来是依靠手臂力量来张开弓弦的,这是属于“臂张”的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强弓劲弩”,因为弓弦的拉力很大,就有“超足而发”的,是用脚踏力量来张开发射的,这是属于“蹶张”的一种。这时弩的发射力量大小是以它的弓弦所能拉动的重量来计算的。例如魏的武卒有“十二石之弩”,就是说它的弓弦可以拉动十二石的重量。当时弩机的制作已很讲究精密,因为“弩机差以米则不发”(《吕氏春秋·察微篇》)。韩国有“强弓劲弩”,称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⑵,“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发,百发不暇止”。据说,“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是可以“一人当百”的(《战国策·韩策一》)。这种用脚踏力量、以机件来发射的弩,当然射得更远而有力了。到战国末年,进一步有“连弩”的发明。《墨子·备高临篇》记载有“连弩之车”(参看本书第十一章第一节)。后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出巡到琅邪,就曾“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战国间,新发明的武器是很多的。除了弩以外,最著名的进攻工具,有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和钩拒。云梯是攻城的工具,钩拒是舟战的工具。据说公输般曾“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篇》)。公输般游楚,“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拒之备,退者钩之,进者拒之,量其钩拒之长而制之为兵”(《墨子·鲁问篇》)。钩拒在敌人舟师后退时可以把它钩住,在敌人舟师前进时可以把它挡住。

战国时代由于矿业的发展和冶铁术的进步,在攻城的包围战中已开始运用地道战术,在地道战中已开始用冶铁鼓风炉设备作为武器,往往鼓动“炉橐”,把烟压送到敌方所挖的地道里去,以窒息敌人。所以《韩非子》把“堙穴伏橐”⑶和“强弩趋发”同样作为当时最厉害的作战方式来看待(《八说篇》)。
随着进攻武器的进步,防御装备也相应有了进步。这时皮甲还继续使用。皮甲是用一排排长方形的皮甲片编缀而成。大体上牢度强的皮料制作的皮甲片大些、长些,编缀的皮甲片的排数就少些。《考工记》说:“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合甲由两层皮革合成,牢度较强,制成的皮甲片大些、长些,因而它只要“五属”,即五排编缀而成。兕甲的牢度次之,犀甲的牢度又次之。所以“兕甲六属”,“犀甲七属”。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开始制造铁胄和铁甲。战国后期纵横家编造的苏秦游说辞中,已谈到“铁幕”(《战国策·韩策一》、《史记·苏秦列传》),“谓以铁为臂胫之衣”(《史记·索隐》引刘氏说)。《吕氏春秋·贵卒篇》还说中山的力士“衣铁甲”。近年燕下都出土了一件战国后期的铁胄,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缀而成。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的铁甲片缀成圆形平顶,周围用圆角长方形的铁甲片从顶向下编缀,一共七排。铁甲片的编法都是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制作已较完善⑷。近年在秦始皇陵的东侧出土大批披甲陶俑,身上塑造出的铠甲形象,正是铠甲的模拟物。这些陶俑所披铠甲共有三种类型,其中一型由披膊和身甲两部分组成,全由甲片联成,甲片较大,四周不设宽的边缘,是当时秦国军队中主要的防护装备。甲片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大体上和燕下都出土的铁胄相同。纵编时也是自上而下编缀,上排压住下排;横编时自中间向两侧编,前片压住后片。看来这种铠甲在战国后期已经应用

  • 大秦赋中的秦军那么厉害,那真实的秦军都用什么兵器?
    答:比如说,单从秦俑来看,不同的职位兵种就有不同的铠甲,目前至少有军吏甲衣、御手甲衣、步兵甲衣、骑兵甲衣、高级甲衣等等数种。上图_ 秦的骑兵 五、总论 实际上,秦军的兵种还是四类,分别是车兵、步兵、骑兵、水军。他们的装备则多种多样,同一种兵种在执行不同任务也会有不同的武器,更不用...
  • 秦基本兵种步兵简介
    答:他们的存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其在实战中的战术价值和战斗力量。轻装步兵则更为灵活,他们以轻便的装备和快速的行动能力,常常在战斗中扮演突击和侦查的角色。总的来说,步兵是秦军的基石,他们在战术多样性、适应性和实战效能上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是秦代军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秦末,长城军团的资料?和秦末秦军主力军团是什么?
    答:步兵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天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在险阻复杂环境下行动,因而其区分和装备都较其他兵种复杂,使用也较其他兵种广泛。其主要区分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重装步兵多数身穿金属铠甲,手持戈、矛、钺、铍等长柄兵器,担负着同敌军重兵集团格斗的任务。轻装步兵一般不穿铠甲,持弓、弩...
  • 秦朝的实行了哪些制度?
    答:秦军的武器装备也很精良。战国时出现的弩机此时更为完善,矛、剑的尺度也加长。将士身穿的甲衣已由金属叶片制成,并依不同兵种有不同的形式。秦军作战能力明显提高,无疑成为封建集权国家的坚强支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
  • 秦军武器战法都挺落后,秦兵如何做到左手人头右
    答:而秦朝使用的铸造法为了获得青铜硬度,会往青铜重加入大量的锡,含有大量锡的青铜达到了很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延展性几乎为零,脆性很高,极易断裂,而同期其他六国已经大量装备了铁制兵器,铁制兵器的硬度韧性可要远远高于青铜兵器了。虽然如此,秦军仍然是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可怕对手,首先秦人尚武,因为...
  • 秦朝军事的配合,兵种,军事制度,重大战役有哪些
    答:兵种 今天,军事专家已经可以根据秦兵马俑去推测那支令人生畏的军队如何作战了。一动不动的陶土战士,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可以设想,在长平谷地的秦军军阵中,他们最先与赵军接战。考古发现,他们曾经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这些弩兵分为三排,直面成千...
  • 秦国兵力资料.求助!!
    答:三、秦军的战斗方式,战略战术 随着军队人数激增,武器的改进,战国时期的战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带有了持久和大规模及更残酷的性质。如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⑨,并坑杀赵俘45万。秦军也是"年十五以上悉发"⑩。 战国末期,秦军兵种,已有步(徒)、弩、车、...
  • 历史上的秦军有怎样的战术体系
    答:由于兵马俑的整体布局呈现一个临战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秦军的主力战阵是一个纵身大于宽度的布置,进攻态势非常明显。步兵俑的装备也帮助我们大致理解了秦军的布置思路:轻装的弩手在前,后面是大量披甲持矛的近战步兵。但这仅仅只是中军。为保护这支纵队的两翼,边上还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其他弩手、弓箭手...
  • 各位朋友,我很想知道秦汉时期军队的军衔制度。希望有详细资料的朋友能够...
    答:兵种区分秦军分为步兵(含弩兵)车兵骑兵和水兵种。步兵称材官,有轻装与重装之分,前者无甲,持弓、弩远射兵器;后者上体着甲,持戈、矛、戟之类长兵器。着甲持弓、弩者称驾兵,是步兵的主力。车兵仍然装备单辕双轮四马木质车,每车3人,皆着盔甲,御者居中,甲士2人分立两侧,持戈矛类长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