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检查中AFP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肝癌检查中的的AFP是什么?

您好,AFP是当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蛋白,当成人肝细胞恶变后又可重新获得这一功能。由于孕妇、新生儿及睾丸或卵巢的生殖腺胚胎癌亦可出现,入AFP对肝细胞肝癌仅有相对特异的诊断价值。因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提高,在一部份肝炎、肝硬化及少数消化道癌如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转移性肝癌亦可测得低浓度AFP。故AFP检测结果,必须联系临床才有诊断意义。临床上服用护命素后,AFP恢复正常的例子较多。
在肝癌就诊病例中,中晚期较多,此外尚有70%左右在治疗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症状,所以西医治疗后结合护命素,可以很好的增效减毒,缩短愈后周期,防止复发转移。目前已经有的文献支持护命素能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Bel-7404增殖,并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AFP是一种糖蛋白,是甲种胎儿蛋白(甲胎蛋白)的简称.正常情况下,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肝癌是常见的造成AFP偏高的原因之一,甲胎蛋白升高常会先于肝癌症状出现,因此临床甲胎蛋白检测做为诊断早期肝癌的辅助指标。在成人,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AFP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
  正常人血清中AFP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那为什么AFP会升高呢?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如在血中可查到AFP的含量明显偏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它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也常常会引起AFP偏高,但偏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造成的AFP偏高那么明显,在利用AFP诊断肝癌时要加以鉴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肝癌AFP值是正常的,故应同时行影像学检查,增加诊断可靠性.
  AFP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羊水中AFP偏高明显。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偏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在妊娠16-18周血浆AFP偏高则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甲种胎儿球蛋白,甲型胎儿蛋白 甲型胎儿蛋白是检测肝癌的肿瘤标记。但医生们指出,没有一种肿瘤标记能兼顾百分之百的特异性及敏感度,因此不能大意,要结合采用其他方法。 目前肝癌实验室检查,首选检测项目为AFP,多用放射免疫法(RIA)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法(EIA)快速测定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的含量,本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阳性率结果为76.2%,与国内各地的阳性率70%~80%相符合。一般认为AFP>400μg/L时,可对原发性肝癌确定诊断,但约有15%左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始终不高,故AFP不高者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4〕。由于肝细胞肝癌血清中的AFP水平高低又与肝细胞分化程度有关,Ⅰ级肝细胞分化接近正常细胞,故AFP含量尚不足以测出,Ⅳ级者由于分化极差,已失去类似胚胎细胞的机能,也不能从血清中检出AFP,Ⅱ、Ⅲ级肝癌细胞认为是和胚胎肝细胞相似的幼稚细胞,产生AFP阳性率较高,因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不同,AFP含量也有差异,特别是约15%左右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始终不高,而糖链蛋白CEA及γ-GT,当肝细胞受损及细胞恶变时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因而三者结合检测更有意义。 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有一过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才有诊断意义。 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分子量为64000-70000道尔顿,在妊娠 期间可能具有糖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预防胎儿被母体排斥。 AFP在妊娠早期1-2个月由卵黄囊合成,继之主要由胎儿肝脏合成,胎儿消化道也可以合成少量AFP进入胎儿血循环。妊娠6周胎血AFP值快速升高,至妊娠13周达高峰,此后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至足月,羊水中AFP主要来自胎尿,其变化趋势与胎血AFP相似,母血AFP来源于羊水和胎血,但与羊水和胎血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妊娠早期,母血AFP浓度最低,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妊娠28-32周时达高峰,以后又下降。 怀有先天愚型胎儿的孕妇,其血清AFP水平为正常孕妇的70%,即平均MoM值为0.7-0.8MoM。 1、“AFP”的中文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 AFP是与大家所熟悉的丙种球蛋白、前蛋白一样,是一种衡量肝脏肿瘤免疫功能强弱的糖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只有极其微量的AFP存在。 2、AFP病例又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指将所有15岁以下急性发生的肢体(或腹肌、颈肌)肌肉进行性弛缓性麻痹瘫痪病例称为AFP病例。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4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有一过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才有诊断意义。

  • AFP医学是什么意思
    答:血液样本在化验后会被用于检测AFP、甲功原或甲功金二者中之一, 这些物质的水平与某些疾病和症状密切相关。AFP医学检查方法方便快捷,能够在医院或诊所内进行完成,对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如果被检测者患病,在治疗过程中, 可以通过AFP医学持续定期检测身体状况,也...
  • afp正常为什么还会得肝癌
    答: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甲胎蛋白(AFP)与肝癌”的问题。AFP是美国科学家Bergstyandh和Czar于1956年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的一种球蛋白,它的英文名是alpha-fetopro-tei,简称AFP,它的中文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为“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
  • 中afp检查是什么意思?
    答:AFP检查结果一般会反映在检查报告中,建议患者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正常范围通常为0-20ng/ml。AFP水平高出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肝癌、胆道癌或肝脏疾病等。在孕妇中,AFP水平异常可能表示动态妊娠、胎盘早期剥离或神经管缺陷等问题。综上所述,AFP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肝癌筛查检查,通过与医生配合,可以更好地把握...
  • 请问体检时AFP是检查什么的
    答: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浓度很高,但出生后会降低。从出生后的2月到3月,甲胎蛋白基本上被白蛋白所取代,而白蛋白在血液中很难检测到,因此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很低。甲胎蛋白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转运功能、双向生长调节功能、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
  •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报告,查肝。验血清,项目:AFP。结果:>60500;参考...
    答:慢性肝炎患者约有20%AFP增高。暴发性肝炎患者AFP明显增高。5. 怀孕可致一过性升高。(这个显然不可能,不过我还是写上吧)如AFP连续4周阳性(>400μg/L),同时ALT正常,并且排除上述其他疾病,可以诊断肝癌,其阳性率可达60%~80%。所以还是去认真检查一下吧,祝你能康复!
  • 原发性肝癌检查有哪些?
    答:①AFP>500μg/L持续4周;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临床实践中对AFP低浓度者常须结合影像诊断技术进行随访,有助于及早确立诊断。(2)其他肝癌标志物的检测;①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2)。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阳性率达90%以上,特异...
  • AFP医学是什么意思
    答: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的意思,英文全称alpha fetoprotein,简称甲胎蛋白。它是一种糖蛋白,它属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在胎儿2~3月后甲胎蛋白会从血液中消失,基本被白蛋白替代,因此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 AFP 是什么?
    答: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它属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作为生长调节因子的双向调节...
  • 判断肝癌的指标是什么
    答:一般是指肿瘤标记物,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肝癌的肿瘤标记物,就是甲胎蛋白,可能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也可能是检查甲胎蛋白异常,所以需要结合其他的一些肿瘤标记物来综合分析,比如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诊断肝癌最首先,依靠的还是影像学的检查,包括彩超、ct、核磁共振的检查,特别是在甲...
  • 甲胎蛋白检查的是什么?
    答:甲胎蛋白一般通过抽血检查,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μg/L),若超过25μg/L为阳性,若在25-400μ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μg/L即为高浓度阳性。甲胎蛋白的检查能够提示一些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尤其是重症肝炎的患者,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比较高,往往提示预后比较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