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和明朝时的 东三省叫什么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东北在古代是什么地方

东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距今4000---10000年前的东北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提前1000年,夏以前将不是只有传说,红山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起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北的先民商部落和古燕部落,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幽州为东北故地。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辽阳地区,明朝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
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吉林市是明朝设在东北的造船基地。

扩展资料:
东北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庙后山人”,距今4、50万年前。2、30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5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
9000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
6000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
5000至6000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事实上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置行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

唐时期叫渤海国,也就是靺鞨。
明时期一般称为辽东。
至于为什么不打中原王朝?因为人口少,资源少,经济不发达,打不过。

明朝时候时辽东,那时候整个辽宁省是归属于明朝的,其中沈阳市辽东的政治中心,而黑龙江吉林等地则是少数民族,就是努尔哈赤等人居住的地方。
那时候努尔哈赤还是臣服于明朝的,后来明朝衰弱,努尔哈赤起兵,率先攻下沈阳从建立大金。

唐朝时,东北三省泛称“东北”。而明朝时,一般称为“辽东”。

三国时,东北是鲜卑之地,唐朝前期,东北是靺鞨之地,后期是契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