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怎么样的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杜甫是个怎么样的人?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杜甫有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
3、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
4、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最喜欢的作家。


扩展资料:
759年七月,杜甫弃官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
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巨大的变化。到长安,目的是求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 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为疏救房□,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八月,他回到□州探视妻子,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描绘了旅途上凄凉的惨景和家境的贫穷,表达了对于当前局势的意见。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房□等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西去秦州。在秦州不满四月,又在初冬赴同谷;在同谷停留一月,走上艰难的蜀道,在年底到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有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上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杜甫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未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三强,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长篇排律。

  诗歌创作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又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如《洗兵马》,在梓州写的《有感》;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丽人行》、《忆昔二首》之一、在云安写的《三绝句》;或是寓言讽兴,如《凤凰台》、《病桔》、《枯棕》、《客从》;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事实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入衡州》;有的回忆往事,如《壮游》、《遣怀》;更是象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都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也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这两组诗都是通过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又如“三吏”、“三别”则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元代鲜于枢书杜甫《兵车行》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明代祝允明书杜甫《秋兴八首》

  杜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的感情也较为淡泊,比较突出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杜甫在长年的转徙流离之后,到了成都,建立草堂,开辟田亩,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对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动态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感到无限的热爱,具有深刻的体会。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从诗题上就可以想象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当然不能和前边论述的诗篇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他不只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物的爱好。他“幽居近物情”(《屏迹》),喜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感到“花柳更无私”(《后游》)。

  杜甫写过一些怀念家属、朋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怀念妻子的有陷贼时写的《月夜》,怀念弟弟的有在秦州写的《月夜忆舍弟》;在许多怀念朋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杜甫自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以及其他涉及李白的诗,有十余首之多,几乎首首都显示出对于李白深厚的情谊、热烈的关怀和衷心的钦佩。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在夔州身体衰弱多病,写作的数量最为众多。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充满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在艺术技巧上也狠下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新诗改罢长自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说明他创作的严肃态度。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和《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他继承优良传统、评骘古今诗人的主张。

  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域。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唐音癸签》)这句话不尽符合事实,因为在杜甫以前也有以时事入诗的,但是象杜甫这样深入民间,洞察时弊,把富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陶融在“惊人”的诗句里,却是少有的。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杜诗镜铨》卷五)这虽然是“三吏”、“三别”的评语,但也可以概括杜甫大部分重要的诗篇。元稹给杜甫写的《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杜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杜甫最能驾驭诗的各种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都得到新的发展。他在五言古体诗里善于记载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及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写来十分生动,使人感到的不是五言的限制,而是语调的自然,最显著的例子是《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他在七言古体诗中擅长于抒写他豪放的或沉郁的情感,表达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意见,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杜甫的五、七言律诗功力甚深,达到很高的成就,数量占杜诗的一半以上,五律已见于杜甫的漫游时期,七律名篇多产生在到达成都以后。杜甫深厚的感情在五律中得到凝炼,在七律中得到充分的发扬。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客夜》、《九日登梓州城》、《征夫》、《旅夜抒怀》、《宿江边阁》、《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恨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宿府》、《阁夜》、《咏怀古迹五首》、《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的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写了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如《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竟长达1000字。是除少数比较自然的以外(如五排的《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七排的《清明二首》),大都堆砌过多的典故,掩盖了丰富的情感或填补了应酬之作内容的空虚。杜诗中的绝句基本上都是在漂泊西南的最后11年内写的。由于杜甫的古体诗和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绝句往往不被人注意,但是即景抒情,论诗怀友,反映蜀中的骚乱与人民的生活,吸取民歌的精华,杜甫在绝句方面仍有不少贡献。杜甫诗意图轴清代张□作

  当然,杜甫也写过一些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比较无聊的诗。当他在长安充当贵族的“宾客”,向王公大臣乞求一官半职的时候,当他漂泊西南,为了衣食,不得不与地方官吏们相周旋的时候,所写的一部分诗,其中有好些五言排律,用大量的典故颂扬对方如何贤明,申述自己如何贫困,以乞求怜悯与恩赐,格调是不高的。宋代淳熙刻本《杜工部诗集》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他的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狂放不羁、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豪气干云、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甫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甫的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注: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我参观各地名人遗迹时,非常注意观察雕像.唐代诗人中,我觉得好的,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里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很是符合我们想像中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也如我们所想像的,垂暮老人,愁眉苦脸,怜悯地俯看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宋代黄山谷的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有一句非常好,"醉里眉攒万国愁".后人评为"状尽子美平生矣".杜甫已经被历史定格为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沉重的.

宋代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读<离骚>,要读到涕泪满襟,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所以尽管今天是讲这么个比较沉重的话题,还是希望大家能耐心听我道来.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奠定的.
北宋王安石,是我心目中人品最高尚、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政治家而不是政客.他对杜甫就非常尊敬:"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再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五君子",伟大的人物,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唐代三位:杜甫,颜真卿,韩愈;最后是北宋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政治上道德上都有很高的建树,历史早有定评.颜真卿,大书法家,也是著名的忠臣烈士.韩愈,儒学史上,文学史上的大人物;一生政治行为里,总是奋不顾身仗义执言——这样几位人物,除杜甫以外的四位,政治上,其他的行动上都颇有建树.关键在于五个人的共同点,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在道德上在人格上都有伟大的建树.光明正大、磊磊落落,在人格上成为楷模.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近代,闻一多写过一篇文章就叫<杜甫>.闻一多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杜甫>的最后,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现代,1961年,当时有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杜甫.

杜甫是世界文化名人.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认为杜甫的价值,是关心人跟人之间的爱,宽容的这种品质.而只有这种品格才能拯救世界.孕育这样的杜甫的文化,比孕育了<荷马史诗>的希腊文化更加伟大,因为<荷马史诗>里缺乏这种东西.

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区别的.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得厉害,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思考问题时,不管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出发点也在人.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在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水火不交融,但它们还是都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又有水患——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孔孟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尽管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
儒学的发展史,一般认为两大流派:汉学和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处于低潮阶段.——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说,有,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
一提唐代儒学的发展,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最重要的读本,但是它的一些义理从汉儒来的,没有多的新的阐发.但杜甫,用他一生的实践,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
儒家学说就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孔子也好孟子也好,富力强的时候都不搞著作而奔走于天下,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心目中的道.等到"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才回过来著述以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举几个小例子.
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杜甫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宣扬这样一种理想的.
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大家都认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描写得最惊心动魄的,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强调民族尊严民族利益,维持民族、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大官都投降了.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独杜甫,真正芝麻绿豆官,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

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儒家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
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里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使大家觉得这是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有道德自觉的文明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律.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杜甫可称典范.<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请特别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不少,但大部分人都在政治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是个平民身份,他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自称"少陵野老".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号召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地位太高了,而且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舞台.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就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性本善.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这个人皆知.但杜甫的仁爱之心,不止于此.他的仁爱之心,还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如爱其他民族的人.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一方,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定,但有几场可以肯定,唐所发动的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跟南诏的战争.南诏是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来看,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败仗.这种情况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高适、储光羲都在内.独杜甫非常清醒地看到,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给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应该跟他们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儒家认为的仁是什么?爱人.杜甫的仁爱心还推广到宇宙的一切生命.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诗中,无数的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外形是美的,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对象,甚至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看到江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困住,他很同情那些鱼,"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大小,命运有不好有好.但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恻隐之心"本是孟子提出的,但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做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推到它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是为死后进天堂,行善博爱之心是进天国入场券的预付.但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内心自然流露自然生发的.孟子有个很好的判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敬爱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生发出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他在诗歌中,很多地方既写到本人及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他到鄜县探亲时,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饿死,非常悲痛.与此同时,他马上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那些失业之徒,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不得安眠,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时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成都逃亡,途经同谷,现在甘肃的成县,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生活陷入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些东西充饥,拿了个铁铲到冰天雪地里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中华文化最后沉淀的内容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的一种陶铸.这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很多的人物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杜甫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杰出贡献的,他本人的行为、本人的诗篇,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这样三点,第一,中华民族极其重视群体利益,极其重视国家民族的利益,崇尚把群体利益看得比个体利益更高的这样一种精神境界,这一点,我觉得杜甫是个杰出的代表.杜甫有个比较奇怪的举动,后人感到困惑.就是他虽然身居下位,很多时间就是身在民间,但是他却始终对于国家的命运对于朝廷的政治非常关心.甚至出谋划策,指出很多地方应该补救的,怎么样才能补救.一句话,他对民族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一种忧患感,而忧患感它的基础是责任感.他虽然在民间,但他觉得自己对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宋代范仲淹有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我觉得最形象地体现这一句话的就是杜甫以及他的作品,这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个特点.

第二,中华民族主张仁爱,同时也主张宽容.孔子"吾道一以贯制",我的学说用一根红线可以贯穿它.他的弟子曾参理解得很好,"夫子之道其忠恕而已",孔子道的核心内容是忠和恕.对于异族的文化,我们都是用一种宽大的胸怀容纳它.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不像很多国家,中国历史上很多宗教并行不悖.这跟中华民族的宽容性有很大的关系.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杜甫对于其他的学说,对于道家对于佛家的思想,都是很尊敬的.他跟很多道人僧人都有密切交往.他有一首诗,写他去听一位高僧讲<止观经>(佛家的一个重要经典).他觉得这个经讲得很好.但后面说,"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同时,又不违背他以儒家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基本立场.

第三,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那些不讲是非的老好人,孔子称之为"乡愿".这是德之贼也.杜甫对损害人民的种种丑恶现象,是不遗余力地批判的.即使涉及君主高官,也不回避.古代诗人的作品里,批判力度最大的首推杜甫.

文化的角度,诗歌外的文化领域,看杜甫对后代的影响.
杜甫一生飘零各地,他的去世、他的安葬至今都是个谜.各地留下了很多杜甫的遗址,坟墓就有八座.其中,湖南的耒阳和平江,河南的巩县和偃师,这四个地方的杜甫墓都被当地人认为是真的,争得很厉害.更加著名的成都的杜甫草堂,现在是个园林,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境界非常美.
杜甫的影响也深入到其他的艺术领域,现在看到很多书法作品,写杜诗.很多的画,以杜诗为题材.
袁枚有一句诗说得很好,"江山也要伟人扶",杜甫等诗人所吟咏过的祖国大好河山,因那些杰出诗篇而有了文化的意义.

杜甫对后人的更大的影响是人格塑造.
杜诗几乎可以用"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来概括.伟大的诗篇往往产生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这个时候文学的任务才突现出来,杜诗的意义也是这样突现出来.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危难困苦,杜诗就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无数爱国志士都是从杜诗里吸取营养.北宋将亡,爱国名将宗泽临终时就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纲,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时,亲笔题写杜诗送给他的朋友,以此鼓励.南宋末年文天祥,燕京狱中三年始终不屈,最后从容就义.燕京狱中三年,什么支撑着他?皇帝都已经投降了,太后都已经投降了,家人失散,南宋已亡,为什么还要坚持民族气节?"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刮着大风的屋檐下,监狱里,展开一本书本来读,古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其中首先就是杜诗.文天祥在狱中写了二百首<集杜诗>,把杜诗的原句拿出来重新组合成新诗.一部杜诗,就是支撑文天祥的一个精神源泉,也就是文天祥民族气节的一个核心内涵.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很多流亡到四川的前辈,不约而同地吟诵起一首诗,就是杜甫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时候大家觉得最能表达我们内心的就是杜诗.

其他:
1走投无路,没法实现理想,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对儒家思想有过动摇."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同谷七歌>最后一首"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但杜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这个时候,也没有改变对于儒学的依恋,对儒学的理解,对儒学精神的实践.当他从四川出来,一叶扁舟上沿着长江漂流,后来又到了洞庭湖,到了湘江,在那个人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他依然很自豪地自称是儒,"天地一腐儒".道德信仰上至死不渝的精神.

2"诗圣"是明末王嗣奭在他的<杜臆>里首次提出来的.
但这个概念确是宋人提出的.宋人对杜甫有很多评价,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说他是集大成,集诗歌之大成——这在儒家术语里就是圣人的概念,这是孟子对孔子的称呼,孟子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宋人杨万里也说过杜甫是圣于诗者,在诗歌领域他已超凡入圣.宋人还说,杜甫写的诗像"周公制作不可拟议",就像周公在政治上那些建树一样,没法评价,太伟大了.

3宋代理学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学说,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在当代所受评价是偏低的.理学思想在整个宋代,除南宋的最后半个世纪,始终没有成为官方思想,一直是民间思想,甚至在朱熹身后还是受到镇压的.朱熹死后,追悼会都不能开,弟子去送葬,都要受朝廷追查.我认为,一种思想如果被确立为统治阶级所采纳的思想,它的生命也就慢慢停止.最有生命力的思想是在民间,民间思想才有活力.因为它能发展,而统治阶级所采纳的思想它是固定的,定于一尊,由权威解释,不能再发展.

在理学思想看来,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最主要的判断是道德判断.你首先是不是一个好的人,然后才称得上你是不是好的文学家,是不是好的政治家.道德判断是第一位,审美判断是第二位.正由于如此,李白没有被立为诗圣.如果说杜甫在宋代所受的评价跟理学思想有关,那么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积极的.

4"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本想借诗解愁,写好后心境更加凄凉.
很少有人一以贯之,任何生活状态之下,任何心境之下,都不放弃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一个人做任何事业,真正要获得大成功,必须要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融进去,杜甫就是把整个生命都融到他的诗歌写作里去.在杜甫看来,诗歌是人生崇高的一种职业,这当然也是唐代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诗人在唐代的地位,不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人所能想像的.诗歌应该是最好的最精美的文学形式.用当代诗人艾青下的定义,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最具文学本质,文学功能最集中.诗是中国一切文学的极致,最高境界.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虽然是他对李白的评价,也未尝不可看作他对自己的评价.他自知身前冷落身后凄凉.但他觉得借诗篇,将能千秋垂名.

http://www.04cn.com/show/bt54883.html
这里有百家讲坛杜甫的为官之迷,易中天讲的
http://www.bbsmovie.com/viewthread.php?tid=146714
一个视作官为家族事业的浪漫诗人;一个胸怀开明宰相之志的热血男儿,杜甫――历经十年求官的艰辛,最终却背离初衷,辞去官职。生性执著的杜甫为何辞官而走?这其中隐含着多少辛酸故事?透过史诗般的作品,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壮志难酬的杜甫。
收复长安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杜甫满怀喜悦地带着家人从鄜州回到了长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杜甫迫切地希望为朝廷兴旺效力,然而,一场在唐朝新、老皇帝之间展开的政治斗争正拉开序幕。那么,期盼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杜甫在此起彼伏的矛盾旋流中能否找到稳定的支点?他的仕途将如何延续?前路到底是风雨还是彩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杜甫辞官之谜》。
楼主如果想全面了解杜甫,还是关注CCTV-10的百家讲坛,现在中午12点45每天都在讲关于杜甫的为人,为官,交友的知识,绝对全面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杜甫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问题七:你认为杜甫是怎么样的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 唐代诗圣杜甫,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作为一个诗人的杜甫,其实当时也处于一个生活质量不能保障的时期,他也时常忍受挨饿的痛苦以及不断搬家的无奈,这些都可以从他当时的作品得出。二、杜甫的去世关于杜甫是怎样死的,历史上有很多个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大诗圣杜甫是溺水而死,传说当时的杜甫在临死前的一天还在一艘破船上忍受饥饿的痛苦,...
  • 杜甫简介
    答: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 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
  • 在高一的语文课本中的《杜甫诗三首》,可以看出杜甫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忧国忧民、心系苍生,胸怀国家、爱国、具有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莘庄精锐老师解答
  • 诗人杜甫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诗史”。杜甫是我国诗歌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者和发扬者。《诗经·国风》、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六朝诗在声律艺术方面的探索以及唐初以来的诗歌成就,他都加以认真地吸取和总结。但是,杜甫的成就在当时并不被人所认识,最早给予高度评价的是元稹和韩愈。经过他们的鼓吹,杜甫的地位才得到肯定。
  • 杜甫是什么样的人?
    答: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
  • 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
  • 什么是杜甫的人物性格
    答: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1、本文说明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愿舍己为人的人。2、原文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