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历史,就从1982年以后开始,希望详细些。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中国)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于1991年成立,1996年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4月30日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tuev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月12月19日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37.1亿元人民币。
  一汽-大众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捷达系列轿车、奥迪系列、宝来系列、速腾及迈腾轿车,。
  捷达轿车是德国大众集团的主力车型,一汽-大众公司结合中国国情对该车型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进,使之更适合中国的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自1991年投放中国市场以来,其优良的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操作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全国广大用户的认可,并在2002年、2003年连续二年获得国内单一品牌销售冠军。
  从1998年开始,一汽-大众先后向市场推出了国产a级车中率先装有abs(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变速箱和安全气囊等先进装备的捷达轿车,并依靠自己的开发能力对车身作了改型。2000年1月,公司向市场推出了捷达两阀电喷轿车。随着两阀电喷车的投产,公司产品排放标准全部达到欧洲Ⅱ号水平。
  宝来轿车充分展示了其独到的个性化设计风格,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国内同档车中独领风骚。宝来系列轿车被誉为国内第一辆驾驶者之车。
  1995年12月,一汽、德国大众和奥迪三方签订合同,将奥迪系列产品纳入公司生产。公司又研制开发出了奥迪200 1.8t高级轿车。1999年9月6日,奥迪a6中国型高级轿车顺利下线。奥迪a6轿车的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型奥迪a6将中间b柱后部加长了90毫米,使后座更宽敞。奥迪a6装备了智能式自动空调系统、abs刹车防抱死装置、双气囊,更可选装电子车速控制装置、手动、自动一体变速箱等多种国产轿车首次应用的当代世界最先进技术。奥迪a6(04年型)新增风格各异的运动选装和行政型两个版本,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要求。同时许多原有装备升级,许多装备甚至高于同级德国产奥迪a6,使中国产奥迪a6成为中国豪华品牌高档轿车的技术典范。
  2003年5月9日,高尔夫轿车在公司下线。7月15日,在一汽—集团公司诞生50周年之际,高尔夫轿车在全国正式上市。此次推出的车型有1.6l2v、1.6l5v、1.8l5v和2.0l2v。高尔夫轿车拥有三十多年历史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忠实用户,自1974年3月推出,现在全世界累计产量已突破2200万辆。历经四代改型的高尔夫,凭借30年凝聚而成的扎实稳重的设计风格在两厢车造型上独具创新,设计出完美的后部空间。高尔夫在装备上也达到了高档车的标准,带ebv的abs,自动防眩后视镜、雨水传感器、电动可加热后视镜、6碟cd、天窗等设计,充分显示了科技时代以人为本的汽车价值理念。
  2006年和2007年,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一汽大众投产了迈腾和速腾。他们采用了PQ35和PQ46平台(世界领先),全系标配ESP,这是同级车绝无仅有的。还有诸如双区自动空调,FSI发动机,电子手刹,42米超长激光焊接等等,成为该级别的王者。
  2008年,一汽大众的3年努力终结硕果,自主研发的新宝来问世。他的出世,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汽大众的成功。
  经过快速发展,一汽—大众生产、销售每年都以30%—50%的速度递增,累计向国家上交的税金已大大超过建厂投资。目前,一汽—大众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1.6辆/人年,达到国际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一汽—大众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在一汽集团、一汽—大众销量、利润贡献度最大;在大众集团、一汽—大众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人均利润率名列前茅。德国大众集团前任董事长皮埃希博士评价说,一汽—大众“已经发展成为实力强大、效益卓著的企业。”

1991年 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
1992年 1月21日,公司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试验。作为一汽-大众诞生元年的第一款车型,捷达迅速以皮实耐用的产品特性红遍大江南北,畅销中国19年,累计销售197余万辆,被誉为“车坛常青树”。
1993年2月17日,公司在总装车间举行第10000辆捷达轿车下线仪式。 6月,公司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
1997年5月,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立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8月,公司在轿车厂总装车间举行成立10周年庆典,暨被誉为 “驾驶者之车”宝来的下线仪式。
2003年7月15日,在一汽-集团公司诞生50周年之际历经四代改型的高尔夫轿车在全国正式上市。
2006年和2007年,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一汽-大众相继投产了出自世界领先PQ35和PQ46平台的速腾和迈腾。
2007年7月11日,搭载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的迈腾撼世而出。
2008年,一汽-大众的3年努力终结硕果,自主研发的新宝来问世,这次的Sportline车型,不仅外观和内饰更具运动感,还搭载了大众引以为傲领先全球的TSI+DSG动力总成技术。
2009年10月19日,第六代高尔夫上市,第六代高尔夫是一款定义新级别的标杆型两厢车,TSI+DSG动力总成技术在同级别车中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车型。
2010年7月,全新上市的车型——CC是德国大众设计师团队历时四年潜心研制的结晶,不仅在操控和动力上表现极致,外观内饰亦堪称完美。
2011年7月,新迈腾上市。
2012年3月,高尔夫蓝驱上市,一汽-大众率先采用蓝驱科技,邀您一起关爱环境!
上海大众
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仪式,上海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引进SANTANA桑塔纳,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帕萨特被引进中国,并被誉为“最漂亮的中高级轿车”。
2002年4月8日,上海大众POLO上市,作为中国第一款与世界同步推出的紧凑型轿车,不仅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并迅速成为时尚精品小车的象征。
2004年,上海大众首款自主开发产品桑塔纳3000型成功上市。
2006年6月,与大众汽车集团同步开发的POLO劲情、POLO劲取上市,全面展示上海大众从造型到动力系统开发的整体实力。
2007年12月,全新跨界车型Cross Polo上市。
2008年1月,作为桑塔纳品牌的革新之作,桑塔纳Vista志俊上市。
2008年6月,Lavida朗逸上市。作为上海大众汽车旗下首款自主研发的产品,Lavida朗逸迅速成为A级车市的新一代标杆产品。
2009年5月,专为时尚运动的城市新锐人群度身打造的运动车型Polo Sporty上市。
2010年3月,Tiguan途观上市。
2010年12月,NewTouran新途安上市。
2010年12月,拥有炫酷外观的全新Polo上市。
2011年4月,全新帕萨特傲然上市。
2011年6月,Polo新劲取上市,为上海大众Polo家族“年轻、动感、时尚”的品牌理念注入了新的实尚元素。

大众汽车发展史
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两位德国的发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被公认为是熟练的汽车工艺师,但在汽车诞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种新鲜而复杂的产品,而且还要司机来驾驶和维修它。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到像这种精美的、机械上的奇迹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更没有人对它的独特机动性能赋予完全新的含义。正如我们所知德国人可以宣称是他们发明了汽车。法国人则给这个混合物增添了民族的色彩(偶然之间也发明了汽车赛),然而正是美国人从整体上确认了轿车在社会上的地位。亨利·福特生产了一种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驾驶到任何地方的汽车(而且来去自由)。不久“平民汽车”的概念开始传播,而且政治家和商界人士也能接受这一概念。至于德国人,一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仍然认为美国的做法是为了工业上和政治上的利益。甚至在二十年代许多德国的工业家仍然坚信在未来年代公共汽车才是真正意义的“平民汽车”。无论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满目疮痍,接之而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任何把汽车作为平民百姓买得起的尝试都流产了。
1932年由Von Papen领导的德国政府采取一些步骤减轻驾驶汽车方面的税收,目的是降低拥有汽车的开销并刺激汽车的销售。然后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并建立了一个国家至上的政府。他要使“平民汽车”的概念成为他自己的论点。这对弗迪南德·波尔舍来说是进入这一领域的极好时机。

1930年波尔舍从戴姆勒—奔驰AC公司辞职,当离开这个带三角星商标的公司以后,波尔舍成为Steyr—Werke公司的一个主任,当这个公司被并入Austro—Daimler后他才放弃这一职务。1930年12月1日,波尔舍采取了大胆的步骤,开设了他自己的“发动机、陆用车辆、航空与海军车辆设计室”,对于一直在寻找新的项目的他,很显然对于希特勒下令发展的“平民汽车”表现出兴趣,因为从长期来看是有利可图的。于是,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提出了建议在12个月内设计出德国的平民汽车,由“官方与民间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这对于波尔舍来说,相当于在扑克游戏中下大的赌注,然而他干了起来并且赢了。

1937年初,一项关于选址的研究也开始了。根据要求需把厂址设在德国的中部,有良好的通道与运输线相连接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这不仅为了工厂本身而且也考虑到一个全新的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希特勒和波尔舍都认为这一点对于是否能把工人吸引到这一项目上来十分重要。1937年夏天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适合的厂址。在决定厂址时有很大压力,然而尽管很多候选地方有着优越的基础条件,但最终的决定倾向于FallersLeben。这意味着放弃了原先向“元首”提出的工厂于当年夏天建成投产的承诺。工厂于1938年5月26日奠基,一个很像汽车模型的巨大石阶上正式标以“Kraft durch Freude”字样(译为从力量到转向盘)。在典礼上,观众能看到弗迪南德的儿子弗里·波尔舍驾驶着一辆即将成批生产的敞篷车,希特勒坐在前排,老波尔舍坐在后排。 工人阵线希望把新车命名为“Kdf—Wagen”,但公众早已在关注这一问题,把它取名为“大众”。有趣的是1938年7月3日在纽约时报上第一次把它称为“甲壳虫”(Beettle)。

1938年8月1日,Robert Ley这位由政府任命的新工厂组织负责人在工厂职工大会上宣布了“KdF储蓄金计划”:每个德国人,不论阶级、地位和财产,均有资格购买大众汽车。保证有资格购车的最低储蓄额为每周5马克。有意储蓄者要到DAF或“Kraftdurch Freude”办公室登记。对这一储蓄会计划的反应是强烈的,1938年底有27万多人登记签约并开始购买邮票贴在KdF的储蓄卡上。

组织销售的问题以及逐渐到期的储蓄金计划对于工厂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没过几个月的时间,战争的防线搞起来了,公众相当奇怪地发现他们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受到了损失。由于战争叫嚣,大约3000名建设工人从沃尔夫斯堡调遣到西部防线。这也顺便说明了一个信号,政府既没有关心新的工厂,也没有考虑它未来的产品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大众和它的分厂真的被划入这个范畴,也许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以便尽快建成它的生产设施。一个汽车厂如果不制造汽车,怎么样才能继续活下去,管理层的办法是接受几乎任何一种任务。

1939年末,工厂开始制造炸弹,以后接着做飞机油箱、油罐、弹壳及其他车床传动配件。从1941年开始,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还建了一条生产Ju88飞机机翼的生产线。这些合同不仅使公司有一些收益,而且当解决了原材料以后,工厂的处境也好多了,通过这种途径促使工厂逐步建成。战后的第一个夏天占领军也在考虑对这个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进行重建的最有效政策。美国人在玩弄一个要把德国从那时起变成农业国家的激进的摩根索计划。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这类方案则很少感兴趣。各国的盟军都确信这个国家将必须迅速重建起来而且要解决好难民问题,但英国人认识到,把一个国家变为农业国将很难建立一种在他们自己的占领区牵制俄国所需要的政治机构,而占领区一直延伸到沃尔夫斯堡和它的工厂几公里以内。因而他们致力于恢复地方工业的活动,当然是处于严密控制之下,同时把行政管理的职责交给民政占领当局。很清楚这是由于军队不能管理工业,其次大批士兵经过六年战争后对此也无热情,因此如果其他任务把他们拴住在异国太长的时间,与他们起快复员的愿望正相抵触。于是必须找一些能够按照英国政府意图管理大众工厂的人。结果找到了一个人,就是退伍的陆军上校Lvan Hirst在德国管制委员会的明确指示下,他被派到沃尔夫斯堡恢复生产侦察车或者客车。当时对第一批车还没有卖给普通老百姓的打算,他们的销售目标主要是“占领军、地方政府官员、医生、警察、邮局及其他公用事业机构”,Hirst和他的同事Radclaffe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工作,清点生产设施和寻找潜在的用户。把一辆军官车专门修好给英军使用,并在第27集团军总部展示前涂上英国陆军土黄色油漆。这辆车由四轮驱动,军事当局非常喜欢并且立即订货。工厂的货存设备情况都不够理想。制造侦察车仪表盘用的水压机从柏林的Ambi—Budd公司转移来以后已经不完整,并且许多地方损坏。另一方面,用于客车车身的水压机,深拉工具虽也有某些损坏,但是基本完好。水压机车间竟没有受到前几年的空袭:它现在还是敞开设有房顶。有关各方都充分认识到如果在沃尔夫斯堡再生产车辆,开始启动只能从客车车型入手。在这一重要关头,当局面前又冒出来一个问题:战后如何对待那些当年为了从“德国工人阵线”那里购买“平民汽车”,曾经老老实实地买了许多储蓄邮票的战败德国的336000公民?他们曾经给那个组织的金库中贡献出大笔数目的钱,2.67亿马克,这些钱都付给了他自己银行的帐户,而战后要找这笔钱时几乎全部丢失得无影无踪。除了持有者手上的那张贴上许多储蓄邮票的储蓄卡以外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公众发现他们苦心孤诣储蓄要购买的汽车现在真的生产出来了,显露出愤怒和不安,并开始考虑如何用这确凿的证据作为交换而得到一辆汽车。Nordhoff,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接受了当局的聘请,于1948年1月1日走上了沃尔夫斯堡的领导岗位,委任一直继续到1968年4月12日。在担任两年沃尔夫斯堡的总经理以后,Nordhoff可以骄傲地宣布净利润达到5606026.47马克,对于一个原来从没有打算把产品在自由市场销售的公司来说这绝不是一次很差的开端。除了轿车、敞篷车和运输车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之外,公司还采取了通常的降价刺激销售的措施。Nordhoff 非常了解在困难的时候如何能保持潜在用户的汽车购买力。对公司来说,那时的确相当困难,由于钢材供应紧张,而且还由于沃尔夫斯堡还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基地,几乎不可能再动员更多工人来补充它的劳动力。当时在那里已经雇用了2OOOO名员工,而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一个熟练技工。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日产673辆车对现有生产设施来说已达到绝对极限,因而监理委员会已经同意工厂再建一个新的运输车工厂。

1955年1月24日作出这一决定时设想这个设在Hanover—Stocken的工厂于年底开业,而实际上到1956年3月8日才正式落成。多年以来一直有一种推测,即大众是否会在甲壳虫的同时再搞第二种车型作为第二条腿走路。Heinrich Nordhoff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同样固执的:”大众成功的秘诀不是去寻找一连串新的设计,无论这些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和诱惑力,但是对于达到成熟和完美的甚至最小细节的合理改进则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做。难道有人居然会想我们会抛弃一种多年来曾给我们带来成功而且已经到达欧洲汽车工业顶峰的车型吗?”这并不是说大众没有时时刻刻在研究种种替换的车型,但是十五年来甲壳虫卖得这样好而且生产能力发挥得如此充分,一直根本就没有制造新车型的要求。

一个夏季的星期一,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一项法律,名为“关于管理大众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地位的条款”。这一条款的目的是允许政府把公司变为在政府控制下的股票上市公司。大众的股票是当时还年轻的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发行的“民众股票”。德国的投资者以每股350马克争购这些股票说明甲壳虫汽车在市场上成功的信誉。

1957年“汽车大全”以同样的语调宣称:“大众的畅销主要由于它是一个老实车。他没有乔装打扮。他使买主有这样一辆老实车而自豪。无论看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诚实的设计和坚实的工艺的象征。”在占领美国巨大市场过程中,甲壳虫无疑是表现非凡,然而运输车尽管在欧洲是成功的,而在美国销售却不那么好,从未达到目标。10月18日,在原“大众储蓄者”与公司之间的法庭诉讼以各方和解的形式终于有了结果。其所以现在有了这个可能是因为联邦政府是原先柏林的两个Kdf公司的继承者,已承担责任使悬案了结。以前的领导单位鲁尔萨克森州政府已经没有责任,因为它只是按照英军当局发布的指示负责对大众的资产进行临时监督。大约八万储蓄者坚持的结果,终于有了回报,使他们高兴的是,公司同意送给他们100马克的支票,或者如果他们准备定一辆新的甲壳虫可以从订单上扣除3600马克。

几年过去,大众成为德国最高产值的公司,出口业务兴旺,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它每年都对几乎早已完善定型的甲壳虫汽车作出新的改进。随着时光

我国从80年代初期对于民族汽车工业就开始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当初第一个走进来的就是德国大众,但是30年过去了,我们换来了什么技术呢?当年红旗品牌被大众有意无意的设置障碍,上海(上海牌汽车)更是直接在上海大众被大众公司直接否决(50年代就驰名中国的上海牌汽车在大众的阻挡下于1991年退出历史舞台),1991年一汽大众的成立没有帮助一汽集团重新生产大红旗(这也是我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到最后还让一汽集团不得不另外花钱借用美国林肯的底盘生产大红旗。可以说大众汽车从根本上就没有给过中国自主品牌任何机会,只有阻碍!经过多年的软磨硬泡,2000年大众拿出了老掉牙的奥迪100平台来忽悠中国人制造出了所谓的“民族汽车”---红旗明仕和世纪之星! 但是我们得到技术了吗?答案是没有,除了那个老掉牙已经淘汰许多年的奥迪100平台,大众在发动机技术上根本没有给一汽任何帮助,最后名士和世纪之星架在老掉牙的平台上使用的却是日产提供的比较先进的2.0V6发动机,而丰田则将旗下皇冠的平台技术提供给一汽帮助一汽制造出了红旗H3,马自达汽车贡献出马自达6的平台技术提供给奔腾B50,B70等等,我不相信日本厂商会无条件支持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但是相对这些大家天天喊抵制的日本车企,看看德国大众30年来除了在中国市场上赚出了他那含金量不高的销量以外,为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做出过什么贡献呢----没有任何贡献,暂且意淫日本人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和心怀鬼胎,但是我们毕竟得到了部分技术----就好像早期自主品牌大量甚至全部使用的三菱发动机,而现在,自主品牌的自主发动机技术哪个不是从当年那款三菱发动机得来的!!就算是美国人,也慷慨大方的拿出他们的很多平台技术提供给中国,而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从日本和美国那里得来的技术提升了自身的实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德国车企的任何帮助,却竟然还赚来了神车的名号,仅从这个角度来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一目了然!!!
最后说一下所谓的“爱国人士”抵制日货的情况:要真爱国就干脆直接买自主品牌的国产车,也别假装爱国不买日系而买德系了-----那你这是爱的哪一门子的国啊,爱德国吗?。扭扭咧咧的购车情结没有帮助自主品牌车,却成全了不地道的大众汽车,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甲壳虫的轨迹--大众甲壳虫发展史

这是一款叫人一见倾心的车型;这是一款享誉世界60余年的车型;这是一款当今世界上最为个性化的车型;历史悠久的甲壳虫,以其简洁的设计、朴实的风格,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一直受到各界的欢迎和赞誉……

德国是享誉全球的汽车生产大国,那里的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均在各自近百年的汽车制造史上,为世人打造了不计其数的汽车精品。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车型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有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却一直响起在我们的耳边——甲壳虫。

如今,在世界各地仍旧有几百万辆甲壳虫汽车行驶在路上,它们中间几乎包括了几十年来甲壳虫的所有车型。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甲壳虫汽车登记在册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流行和最受人喜爱的汽车。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汽车”。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其极具个性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都得到了体现。

1936年2月24日,3款“VW 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从10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每辆VW 3车都至少完成了50,000公里的测试。1937年,这些车更是经历了严格地针对车高速行驶能力的测试,测试里程累计达到了2,400,000公里。测试结束后,德国汽车制造协会同意定购30辆。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但实际上,直到1968年,“甲壳虫”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公司官方的广告里。

1939年2月16日,柏林车展上还展出了由费迪南·波尔舍重新设计,由希特勒命名的“KdF-Wagen”。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众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军用汽车。1945年,战争结束,在同盟国的监督下,大众公司开始重新生产民用汽车。从此,甲壳虫汽车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 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出厂,打破了福特公司T型车保持的生产纪录。8月,编号为“VW 1303”的装载40-50马力发动机的甲壳虫取代了原有的“VW 1302”,成为主流车型。1973年,大众公司将几款特制型号的甲壳虫投放市场:Jeans甲壳虫、大甲壳虫、“黑-黄比赛者”和城市甲壳虫。7月,VW 1303停止生产,1303 敞篷车(即VW 1303 A)在8月上市成为主打产品。

1974年6月1日上午11点19分,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本厂停止生产甲壳虫。8月,宣布停产VW 1303 A。1975年7月,VW 1303也停产了。直到1978年1月19日,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1辆甲壳虫汽车在Emden下线。到此为止,德国本土共生产了16,255,500辆甲壳虫。但是在海外的工厂里,甲壳虫仍然以每天1000余量的速度进行生产。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大众汽车公司位于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这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纪录的诞生。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成就,大众公司推出了“Silver Bug”珍藏版甲壳虫,以此献给那些忠心的追随者。

甲壳虫能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原因在于其商标式的品质:独具匠心的设计、精致的加工工艺、完善的装备和众所周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有其低廉的价格、较低的维修费用,并且使用多年后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大众公司很少参与价格战,但实际上对于他们的汽车品质来说,他们的标价并不昂贵,其“想想还是小的好”的主张更是改变了美国人观念。这些都可以说是其成功的根源。

1998年,大众公司推出了其全新打造的最新款甲壳虫汽车。这款车在1998年底特律国际车展上露面时,即受到了公众和传媒的极度关注。新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仍颇具当年甲壳虫的风采,同时拥有靓丽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整体造型还是秉承半个世纪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再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性能,新甲壳虫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除了外形和仪表盘和从前相近,新甲壳虫由以前的后轮驱动方式,改为了现在的前轮驱动方式,发动机也由以前的风冷式改成了现在的液冷式,安全设备新添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侧面安全气囊,其他配置还有空调、AM/FM收录机/音响系统、电动反光镜等。尽管相对于紧凑型微型车来说,甲壳虫价格略显昂贵,但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车型本身,同时还有品牌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化”。

中国汽车发展史



  • 德国大众是哪一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答:从1984年起,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背景下,1978年11月,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签字仪式,上海大众就此进入中国。
  •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历史,就从1982年以...
    答: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中国)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于1991年成立,1996年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4月30日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tuev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
  • 大众汽车发展史是什么?
    答:第四段发展史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1985年,大众汽车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与中方合资组建上海大众,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企业。第五段发展史是大众汽车成为欧洲最大汽车商。随着甲壳虫汽车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成长为世界汽车生产集团,推出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商。
  •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
    答:大众汽车发展史 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两位德国的发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被公认为是熟练的汽车工艺师,但在汽车诞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种新鲜而复杂的产品,而且还要司机来驾驶和维修它。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到像这种精美的、机械上的奇迹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更没有...
  • 大众汽车中国发展史求回答!!cdscds
    答:2007.1.1 上海大众正式宣布将同意管理、执行进口斯柯达的售后服务业务 2008.4.18 上海大众汽车南京分公司成立 2008.4.20 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朗逸全球首发,是第一辆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上海大众携斯柯达Fabia晶锐系列在中国首次亮相 2009.10.15 上海大众第500万辆下线 ...
  • 大众汽车发展史是什么?
    答:大众汽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 1938年,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德国沃尔斯堡,由著名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创立。这是一家跨国汽车集团,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第二阶段:建立股份公司 1934年,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建议,希特勒政府批准和支持他建立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共有34万人入股。第三...
  • 一汽大众的历史
    答: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经过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公司现已形成日产1000多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出口。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名牌产品-捷达...
  • 上海大众的历史简介
    答:上海大众作为大众汽车集团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2005年4月11日,上海大众与SKODA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欧洲享誉百年的SKODA汽车品牌正式落户上海大众。上海大众将在保持SKODA汽车原有品牌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能力,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开发,联合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从经济型轿车到中...
  • 上海大众的历史?
    答: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前进,被称为“中德两国成功合作的典范”。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
  • 大众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角度)
    答: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中德合资的企业,成立于1985年3月, 9月正式投产,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各占50%,合同期限为45年。2004年5月2日, 中德合资双方签订了新增15亿人民币注册资本的合同。经过六次增资, 上海大众的注册资本将达到78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