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摘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4

顾名思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也就是家规、家训形成的习惯。下面是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欢迎阅读。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钱基博严格教育子女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梁启超教出全能儿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名人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丰子恺,让孩子享受应有的`快乐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 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有哪些?
    答: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
  • 十大最有名的家风故事
    答:1.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这个故事强调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孟母对教育的重视和远见。2. 岳母刺字: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此激励岳飞为国家尽忠。这个故事展示了家庭对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的作...
  • 名人家规家训故事
    答:5、李世民家训: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他定了一条家训,即“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也就是说,每吃一顿饭,都不能忘记农夫的辛劳。李世民作为一代皇帝,从不奢侈浪费,谦虚待人,而且从谏如流,广纳英才,成为一代明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 十大最有名的家风故事
    答:十大最有名的家风故事:1、孟母三迁 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小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著名的人物,在完善儒家的学说方面,孟子贡献非常的大,但是孟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的热爱学习,这都归功于他的母亲逐步教化的结果。2、曾国藩家训 古今名人家风家训故事有不...
  • 家风故事古代200字
    答:『捌』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60字以内,背景故事200字左右 1位粉丝 家风家训:每个家有不同的家训家风。良好的家训家风,能使人积极向上,走上成功;不良的 家训家风,会使人误入歧途,坠入深渊。诚实守信是我家的家训,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背景故事:三年级时,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小方的人。他的爸爸妈妈从不管他...
  • 历史上著名的家风故事是什么?
    答:1、焦裕禄的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留下的家风非常赞赏。2014年他到兰考考察的时候,连焦裕禄家过去的家风小故事都能娓娓道来。 焦裕禄一向反对不劳而获。所以,他留给后代的家风主要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每一个孩子都靠自己的能力活着,有力气就靠力气活着,有才艺就靠才艺活着,不能搞特殊化。 在焦裕禄家风的...
  • 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3则
    答: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3则 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一: 梁启超全方位爱子女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
  • 十大最有名的家风故事
    答:十大最有名的家风故事是:孟母三迁、曾国藩家训、祖昌教孙、曾子杀猪、诸葛亮《诫子书》、陆游《放翁家训》、司马迁传承家学、纪晓岚家训、梁启超教子有方、丰子恺教育之道。1、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
  • 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
    答: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是名人家风家训励志小故事:勤俭节约,欢迎阅读。1、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
  • 家风家训的故事
    答: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二、曾国藩家训 古今名人家风家训故事有不少,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曾国藩家训的故事。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