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他一生当中犯过哪些致命的错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隐居荆州的诸葛亮出山投效刘备,正式加入刘备的团队,协助刘备兴复汉室,正如杜甫说的,六出祁山酬三顾,此后20多年如一日,随刘备东奔西跑,尤其刘备死后,几乎一个烂摊子,当时诸葛亮凭借一己之力撑住了整个汉室天下。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梦想,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内外一把抓,凭借自己的资历和能力,使得孱弱的蜀汉站稳脚跟,然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从建兴6年,诸葛亮趁着曹丕病死,曹叡登基,人心不稳,出其不意北伐,一时间三郡响应,曹魏关中大整。


形势一片大好的北伐很快因为诸葛亮的致命错误而导致结束,此后虽然诸葛亮连续四次北伐,但是,始终没有再对曹魏形成第一次北伐时候的威慑。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河易位,诸葛亮病死,蜀汉也被曹魏攻灭。诸葛亮北伐恢复汉室的梦想终究落空!




究其原因,关羽败亡和夷陵之败导致蜀汉综合实力损失惨重,而且刘备死后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撑起一片天下,在诸葛亮死后,由他安拍的蒋琬费祎一直执政到253年,离蜀汉灭亡还剩10年,此后的姜维连年用兵,也是加速蜀汉灭亡的一个诱因。


诸葛亮成为蜀汉的最大权力拥有人,完全掌权、完全负责,要追寻蜀汉灭亡的过错责任,诸葛亮自然不能躲避,很多人有个共识,蜀汉之所以灭亡,在于人才的凋零,后继乏人、在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廖化做先锋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了足够的信号。




而且,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已经透露出了这样的忧患意识,大量有能力的人病逝或者阵亡,使得诸葛亮北伐时候无人可用。可以发现,蜀汉的人才培养几乎没有,尤其诸葛亮的大权独揽,大小事情都身体力行,这严重的阻碍了蜀汉其他人的能力磨练。


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对于本来人才匮乏的蜀汉,人才本来浪费不起,但是在关羽败亡之后,诸葛亮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清除部分有能力的人,总结一下,有几个非常有能力的人都被诸葛亮浪费,他错杀一人、错用一人、错防一人。




首先,错杀一人,这个人是刘封,因为关羽败亡的时候,刘封坐视不理,而后逼反孟达,丢了上庸三郡,于是逃回成都,这时候的诸葛亮为了刘备身后事情考虑,觉得这人可能不好制驭,所以让刘备杀了他。


看起来,这想法没错,毕竟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而且有继承权,在刘备册立刘禅之后,刘封的身份就很尴尬了,就因为诸葛亮的猜忌而死,实际上,当时能够威胁刘禅皇位的人,刘封的可能性最低,作为养子的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诸葛亮所担心的就是他自己没法控制刘封而使得蜀汉分裂,虽然这个说法未必有错,但是在蜀汉亟需人才的时候,勇猛善战的刘封不应该因为猜忌而死,尤其害怕将来不能约束这样的罪名。


第二,用错一人,这个人是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因为和诸葛亮关系不错,而且在南征时候有着重要的贡献,在第一次北伐时候,用马谡守街亭,结果这位老兄根本没有作战能力,把大军带上思路,最后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事后,马谡被杀、一堆人被牵连而贬斥,结果是狐狸没打着,反惹一身骚,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用马谡,而派遣有作战经验、志军能力高的魏延、王平等人,历史必然被改写。可惜,马谡作为一个参谋担任了本身能力不配的职位。


第三,那就是放错一人,这个人是魏延,作为荆州跟随刘备的老部下,能力非常不错,刘备刚刚夺取汉中就委以重任,但是诸葛亮对他不够信任,甚至有些防备,这让魏延产生了自己受到忽视的感觉。




一般人这样没啥问题,但是出于军国要位的人这样想,肯定不是小事情,诸葛亮感觉自己对他够好了,但是魏延感觉自己能力没地方发挥,尤其子午谷奇谋,使得魏延的火已经烧到嗓子眼了,只要张口就能捧出来,结果还是隐忍了。


结果,在诸葛亮死的时候,做了一个愚蠢的安排,安排资历、能力和战力都靠前的魏延给有矛盾的杨仪断后,但是又没有做好协调,直接导致魏延被夷灭三族,这让本来人才不多的蜀汉一下子雪上加霜。


这几个人,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人才缺乏的蜀汉,都是绝无仅有,都因为诸葛亮的个人原因而被杀,非常可惜!



得益于《三国演义》这部影视作品的广为传播,诸葛亮的形象在现代人的心中颇为立体。神机妙算,可夜观星象,也可领兵打仗,还会骂街,把王朗骂死。这样是诸葛亮几乎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刘备也不可能占据西川成就一番霸业。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毕竟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虽然他在三国时期,智计百出能力非凡,但面对纷繁变化的局势,他也经常会做出一些后果非常严重的决定。那么诸葛亮在执政期间到底犯过哪些非常严重的错误呢?


荆州完全交给关羽镇守,并没有应急手段

在刘备率领大军进攻西川之地的时候,刘备势力和东吴政权之间对于荆州的归属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虽然刘皇叔信誓旦旦告知东吴证券会将荆州归还,但他将关羽和数万大军留在荆州之地,显然就没把这话当回事。但问题是东吴方面,觉得刘皇叔是可信的,并为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漫长等待。

然而,东吴方面从刘备进攻西川之地开始,一直到刘备在那边儿建立了蜀汉政权,刘皇叔都没有就什么时候归还荆州给东吴方面一个准信。俗话说不要逼老实人发脾气,更别提刘备用这种行为挑战的是江东之主孙权的威严。刘备和诸葛亮其实都知道,东吴方面对于荆州是志在必得。

然而他们一直没有增强荆州方面的防御实力,也没有在主将关羽之下设置一个保险,派出一员更为稳重,而较为服众的将领作为关羽的副将,帮助防守荆州。这些措施的缺失使得东吴在关羽北伐和魏军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趁机偷袭荆州。荆州的防御力量在关羽离去之后,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将领抵御东吴方面的进攻,最后招致荆州全境沦陷于东吴之手,而关羽父子也命丧黄泉。


没有成功劝阻刘备对东吴政权的报复行动


关羽的死亡严重刺激了刘备,而更重要的是荆州被夺,让刘备仅仅保有西川之地,统治区域的面积大为缩减。丢了兄弟,丢了面子,也丢了国土的刘备几乎丧失了理智,开始在国内动员军事力量,准备两年后讨伐东吴。他的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会让曹操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嗑瓜子看笑话,诸葛亮对此又怎会不知?

然而在刘备心中拥有非常重要影响力的诸葛亮,却并没有将刘备劝服。他和刘备是如何谈论这次起兵事项,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后来的事实来看,刘备还是出兵荆州,并招致大败。显然,诸葛亮并没有苦劝刘备,或者说劝阻失败。而且这一战的失败,也导致蜀汉政权前期的精兵悍将损失殆尽。刘备想找回脸面的行为,导致他第二次被打脸,这个事情诸葛亮还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失街亭招致整个北伐行动失败


虽然《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符合史实的,但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至少发动了两次长距离的北伐行动。虽然刘备告知马谡其人不堪重用,但显然诸葛亮有自己的考量。他重用马谡镇守街亭,作为蜀汉大军的后路保障。

后来的事实表明,刘备的识人之术还是很有效的。毕竟刘备从早期开始摸爬滚打几十年,要是这点识人之术都没有的话,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因为马谡的狂妄自大,也因为诸葛亮看不上刘皇叔的识人之术,这次北伐行动付之东流。


多次北伐,消耗了蜀汉政权不多的国力

在三国后期,各国势力范围基本上已经稳定。蜀国因为占据西南之地,统治区域最小,所以综合国力最弱。然而诸葛亮仍然在其任内多次主导北伐作战,其实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蜀汉政权所盘踞的西南地区,山地步兵确实精锐强悍。但他们北伐的作战目标是以骑兵非常强力的魏军,从兵种相克的道理来看,蜀军是不占优势的。

更何况,发动战争就意味着要消耗钱粮和大量青壮。在古代的战场环境下,一场战争,不管是胜负如何,大量青壮年的死亡和大量钱粮的消耗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诸葛亮每发动一次根本无法动摇现状的北伐战争,只是平白消耗本来就不丰厚的蜀汉政权综合国力而已。每多打一次,就让蜀汉政权更弱一分。


结语:诸葛亮虽然是三国时期的当世人杰,无论是在个人私德,还是出谋划策,还是想要光复汉室的忠义之心,无不彰显着诸葛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顶尖人才。这样的人仍然普通人一样拥有七情六欲,也同样会犯错。多智近妖,却生而为人,才是诸葛亮最真实的本质吧!





诸葛亮进行了认真而持续的战略部署。他没有遵循魏廷的大胆冒险以及非常正确和可行的策略。结果,他错过了良机,军事机会,不敢冒险,在关键时刻危及生命和死亡,最终导致了战略上的消极。无论诸葛亮试图多么努力地拯救,这都是没有用的。最后,他无法返回天堂,导致蜀国失败,甚至灭亡。在血腥战斗的关键时刻,诸葛亮使用了错误的人,并且他使用了一个不了解军队,无法战斗的将军。诸葛亮被击败没有任何理由。

诸葛亮虽然料事如神,但是我认为他最大的败笔就是对于亲人过于心软。
1.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任用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马谡驻守街亭,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建议任用实战经验丰富的魏延驻守街亭,然而诸葛亮听不进任何建议,最终马谡被张郃大败,街亭失守,街亭失守也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第一次北伐无疑是诸葛亮进取中原的最好时机,然而正是因为诸葛亮用人唯亲的结果,才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选择继承人不当。他选择姜维继承他的衣钵。可是姜维基本上是只懂打仗,一心只想完成丞相遗愿,不顾蜀国百姓民生和国力空虚,执意九伐中原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葬身异国。

  • 都说诸葛亮料事如神,那诸葛亮一生有做过错事吗?
    答:在他的领导下,蜀汉达尔贾玛在曹操即将来临时再来,它将获胜,赢得一场比赛。领域,与诸葛亮的战斗没有出来的山,这只是一个自然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诸葛亮是如此强大,终于没有玩曹伟? Zhuge六个出在三国,七岁的意思,但事实上,诸葛亮没有这样的上帝。至少有一件事他没想到,不是马,而是...
  • 诸葛亮在哪些事情上体现他料事如神
    答: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他的神机妙算独步天下,他的料事如神不仅体现在他的智谋,更是他深思熟虑、洞察人心的体现。让我们一起探索他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瞬间:一、锦囊妙计显神通在周瑜的计谋中,诸葛亮预见到孙权以妹为饵设局,他并未慌乱,而是巧妙安排赵云随行,并预先提供了三个锦囊。赵云在...
  • 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答:四、知人善任——他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
  •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他的性格特点及主要事迹是怎样的?
    答:另外他是一个很会捉人心思,很能了解别人的性格,像对关羽的性格,张飞的性格,周瑜,鲁肃,司马懿等都被他抓心思抓得一愣一愣的,所以他会百战百胜。 但他又有缺点,比如对蜀国的人才运用上的过度谨慎,导致蜀国人才断层以至亡国。性格总结: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
  • 诸葛亮人物简介
    答:,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诸葛亮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智者”的形象,难道他就没有干过蠢事吗?
    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但是他也是会犯一些错误。而在笔者看来诸葛亮所犯的一个最大错误比较认为应该就是对刘备蜀国所操的心或者说所下的功太过于细致,以至于令人感觉他说担当的成分并不只只是一个大臣这么简单,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在刘备死后,将...
  • 诸葛亮不是料事如神吗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累死在五丈原
    答:诸葛亮在世期间,为了能够实现先帝遗愿,六出祁山,目的就是为了统一中原兴复汉室,但是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事出有果必定有因,那么诸葛亮犯的三大错误究竟是什么?他又为何死于五丈原,蜀汉是真的没有机会获胜吗?首先,诸葛亮身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点:细心。身为一个谋士,细心原本是一个优点,不管是...
  • 《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的事迹 三到四个 500字左右
    答: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
  • ...四人在营内共演一出戏,你以为是诸葛亮一时疏忽吗?
    答:而要论三国演义中第一谋士,那么非卧龙先生诸葛亮莫属。诸葛亮一生料事如神,行事谨慎,为刘备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唯一一次诸葛亮犯的低级错误,那就是让关羽守华容道,难道这真的是诸葛亮大意了吗?引言:诸葛亮用关羽,难道没有考虑过关羽会放走曹操吗?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对于关羽会放走...
  • 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在军事上却有缺陷,这一缺陷是什么?
    答:诸葛亮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地位,被当作智慧的代表。不仅是因为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更多的也是因为诸葛亮一生尽忠职守,尽心尽力的辅佐刘氏父子。这种鞠躬精粹的品质让后人们所崇拜。甚至后代很多人都以诸葛亮为榜样,像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赞美于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