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护士条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法律分析:1、护士的权利:

(一)有执业的权利,并有权按相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

(二)有获得与其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三)有权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权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

(四)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信息的权利,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护士的义务:

(一)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义务。

(二)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有义务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应以抢救垂危患者生命为先,有义务先行实施必要而有效的紧急医疗救护操作。

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有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的义务;必要时,还应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三)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的义务。

(四)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法律依据:《护士条例》

第七条 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四)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应当具备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部门制定。

第八条 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应当向批准设立拟执业医疗机构或者为该医疗机构备案的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对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第九条 护士在其执业注册有效期内变更执业地点的,应当向批准设立拟执业医疗机构或者为该医疗机构备案的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变更手续。护士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执业地点的,收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还应当向其原注册部门通报。



  • 以《护士条例》,谈谈你如何理解卫生法律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保护作用...
    答:护士人身安全得到法律保护 原文摘录:“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侮辱、威胁、殴打护士……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护士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如有侵犯护士合法权益行为的,将承担法律责任,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护士心声:据郑州市...
  • 护士条例的总则是什么
    答:推动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护士条例的总则体现了对护士权益的维护、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事业发展的促进。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护士条例的核心内容,为护士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以及更加专业、有尊严的护士队伍。
  • 护士条例解读内容简介
    答:《护士条例解读》是一本深入解析护士职业的重要读物,它强调了护士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乎医疗安全和个体健康。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护理行业的进步尤为显著。新条例的出台,将极大地鼓舞护士们的积极性,推动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并有望吸引更多优秀...
  • 护士的护士条例
    答:第十五条 护士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可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第十六条 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第十七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
  •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答: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有《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护士管理办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3年03月26日颁布的法令,该规定1994年01月01日正式实施。二、《护士条例》是为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
  • 护士条例解读的目录
    答:保护隐私】第十九条 【参与公共卫生及疾控工作】第四章 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第二十条 【护士配备数量标准】第二十一条 【不得参加护理活动的人员】第二十二条 【卫生防护】第二十三条 【工资、福利、社保及津贴】第二十四条 【护士培训】第二十五条 【设置或配备负责护理管理工作的机构或人员】第二十六条...
  • 护士条例中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有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的义务;必要时,还应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三)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的义务。(四)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法律依据:《护士条例》...
  • 护士条例有哪些
    答: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第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
  • 护士条例的条例全文
    答:本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第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 《护士条例》自何时起施行
    答:但这些法规并没有针对护士职业作出专门规定,无法很好地保障护士的从业权益。《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护理服务领域相关法规的空白,为护士职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护士条例》的实施,有利于保障护士的从业权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