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蒸馍馍,老家的年味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大馍够吃一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快到小年了,在农村,从小年这天起,新年就算开始了。每个人都精心打扮,等待新年的到来。孩子们开始买鞭炮玩耍,老人们唱起家乡的梆子,大家都开心地开始准备年货。
在我们老家河南,有一种重要的传统食物——蒸馍馍。谁家蒸的馍馍又好看又好吃,谁家过年就更有面子。面食是主食,做法多样,年底的必备食物。蒸馍馍成了我们的风俗,不仅好吃,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蒸馍馍的时候,孩子们最开心,即使帮不上忙,也愿意洗手挽袖,参与和面。他们往往只是想趁机捏一些小玩意,如小鸭小鸡,再蒸熟,作为自己的玩具。这种简单的快乐一直延续至今。
有些地方把馍馍叫做馒头,但对我们来说,两者不同。馒头只需母亲手心大小,而蒸馍馍需要父亲两个拳头那么大。父亲要用力揉面,尽量让面团均匀,上面点缀几个大枣,划上几层花纹,蒸出来非常诱人。
小时候,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等待馍馍出锅,然后抢着吃上面的枣。现在,看到这么大的馍馍,我还是想尝尝整个的,重温那份年味。
蒸馍馍是老家的一种风俗,用来孝敬长辈,拜祭天地祖宗。过去家里穷,不舍得蒸太多,现在则不同了,蒸馍馍是为了喜庆,每家都暗自较量谁家的馍馍大、有新意。实际上,真正吃的并不多。
以前,馍馍要挂起来防老鼠猫偷吃。老人认为娃娃吃馍馍浪费,我们却是天天想吃的那个。在老人看来,娃娃吃馍馍是在浪费。
回到老家,母亲又开始磨面,她认为自磨的面比买的香。磨面时,她让我买酵母粉,说今年做得多,要送给亲戚。随着老家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亲戚回来过年,这将是一个热闹的大年。

  • 介绍一种民族的民风民俗
    答: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
  • 谨以此文献给逝去的姥爷和远去的年味
    答:年,悄无声息地又来了!想起了儿时的时候,我家住在叫做石崖湾的湾里,姥娘就住在我家的垴畔上,快到过年的时候,爸妈在家做炸食,姥娘家则蒸着热气腾腾的白面馍馍,我踩着摆在我家院里的竹梯子,蹬蹬蹬蹬爬上去,遛着窑顶的小路一路小跑到姥娘家,看着火台上的白馍馍,上面还点了一个红点点,...
  • 大年初二我们老家胶东是看姑姑,初三看舅舅,丈母娘最后。有何来历?还...
    答:德州过年走亲戚送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馍馍篮子”是最主要的礼物。即便是生活水平最差的闺女回娘家时,也要把在婆婆家蒸的白馍馍、炸果子等食物装到篮子里,上面再盖上条比较干净的羊肚子毛巾就齐了,稍好一点的还会买两包油果(点心)带上。聊城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