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艰苦奋斗的实例,以及观后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古今中外名人的艰苦奋斗的例子!

1、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也因此事被施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2、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当时是一个很受人爱戴的领袖。商王纣对此很不满意,而且觉得西伯可能会造反,就把西伯关在监狱里。对于关在监狱里的西伯,商王纣还是不高兴,他想出各种手段侮辱和折磨西伯,甚至把西伯的儿子伯邑考杀死,做成肉汤给西伯吃。
西伯在监狱里被关了7年,这7年当中他把传说是伏羲传下来的的先天八卦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演,产生了后天八卦,然后写成了《周易》这本书。后来西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觉得商王纣这么残暴实在不适合统治天下。于是请了很多有本事的人来辅佐自己,尤其是请了非常厉害的吕尚,也就是传说中的姜子牙,开始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国家。
他自己则是生活勤俭,穿普通人的衣服,还到田间去劳作,慢慢地他的西周国就变得非常强大。再后来,西伯的儿子姬发联合了800多个诸侯,最终打败了残暴的商王纣建立了西周王朝,自称为周武王,追封西伯为周文王。
3、左丘明失明写《国语》
周敬王四十一年(约前479) ,晚年的左丘明,眼睛出了毛病,不得不辞官回乡。左丘明辞官还乡后,建立了左史书舍,开始编纂《左传》、《国语》。 左丘明纂修《国语》的时候已经失明了 。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4、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时候写字时专心致志。有一次,他在书房中聚精会神地写字 ,竟然忘记了吃饭。母亲只好让书童给他把饭送过去,有馒头,还有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当母亲来书房看小羲之的时候,一进书房便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王羲之边吃饭边看字帖,竞将墨汁当成蒜泥蘸着吃了,弄得满嘴乌黑。直到听到母亲大笑时,他才恍然大悟。
5、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 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但霍金不会因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弃了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霍金还在1988年4月出版了《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file:///E:/卡耐基成功之道/001.HTM
这个网站

  • 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苦求
    答: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在中山公园龙之梦电影院观看由陈坤、张雨绮主演的《钱学森》。 看完《钱学森》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托起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形象。 新中国的建立,使无数海外学子看到了祖国崛起的希望,他们纷纷归国,投身于祖国的经...
  •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电影《郑培民》观后感
    答:二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三是坚持理想、清正廉洁;四是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郑培民精神。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 中国人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答: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2、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的事例:谭嗣同大义凛然,为变法英勇就义。1898年8月,谭嗣同被光绪帝召见,参与新政,进行变法,以...
  • 观看劳动模范观后感500字
    答:观看劳动模范观后感500字 篇4 劳模精神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在我理解中的劳模精神是劳动者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埋头苦干。 劳动者的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我国著名桥梁设计专家人字形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先生,曾经在国外的报纸上有一篇报道中说:“...
  • 科学家爱迪生故事读后感
    答:书中讲述了一位位世界名人的成长故事:有古希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伟大的史诗作家荷马、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丹麦童话大王安徒生、俄国文学的不朽丰碑列夫•托尔斯泰、印度伟大抒情诗人泰戈尔、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等世界名人,名人成长故事读后感.他们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故事,他们那样勤奋,不...
  • ...争做清正表率”为主题,围绕《孔繁森》观后感,写一篇演讲稿。_百度...
    答:意。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山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困难啊!可是,他想的是党的事业,想...
  • 村官普发兴的观后感
    答:电影以生动的事例、鲜活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村里的“万元户”怎样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与觉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全村经济发展,家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电影真实展现了村官普发兴的人生步履和真实心路,将一个充满人格质感和人格魅力的普发兴放到我的眼前,使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理想的伟大和人性的...
  • 观看《榜样六》的观后感
    答: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观看《榜样六》的观后感5 坚定的信仰造就伟大的时代,榜样的力量引领着前进的方向。《榜...
  • 滴水穿石的启示优秀读后感
    答:这些事例告诉我们锲而不舍,用心钻研的重要性。向我们证实了成功人士的背后所留下的是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滴水穿石这个现象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让我们明白了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甘愿付出的可贵品质,只要我们像水滴那样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地做事,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 2022劳动模范观后感5篇
    答: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要用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情怀,乐于奉献、甘于奉献的朴实追求全力铸就伟大的青春丰碑。 2022劳动模范观后感篇4 劳模表彰大会是为了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的精神。劳动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