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铎要下令屠杀扬州十日?敢情多铎和多尔衮都不是好东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清军大入关时 多铎为什么下令实行“扬州十日”屠杀意图是什么?

扬州是长江以北的重镇,又是弘光朝廷所在地南京的门户。史可法于弘光元年(1644年)五月始,便着手以扬州为中心的防御。他将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四部,分别部署于泗州(今安徽泗县)、临淮、淮安、庐州,自驻扬州,节制调遣。此时,清军主力正在两路进攻陕西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参见清灭大顺之战),暂时无暇顾及南方,然而南明弘光朝廷并未如史可法所请,乘机率师北伐,而是忙于内讧火并、争权夺利,把希望寄托于向清求和,南北划江而治。顺治二年正月,清定国大将军多铎率军攻克潼关,破陕之局已定,便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转兵东南,兵锋直指南明。与此同时,南明派往北京讲和的使臣左懋第被扣留,南北和议宣告失败。显然,战争的中心已由西北转向东南。史可法见情势危急,檄招江北各镇支援扬州,仅总兵刘肇基率所部4000人自高邮(今属江苏)入援。四月十七日,清军前锋进抵扬州城郊,集结兵力,搜罗船只。十八日,多铎率主力兵临扬州城下,先派明降将李遇春等劝降,遭史可法拒绝。清军随即发起攻城。 史可法泣谕士民,为死守计,督万余官兵登陴分守各门,自守旧城西门险要。刘肇基守西北门。二十二日,总兵李栖凤、 监军高岐风率4000余人乘夜出降,使城中守备更加薄弱。二十三日,总兵刘肇基请求,乘敌不备,背城一战,未被史可法接受。清军连日由四面向城中发炮,屡毁城墙。史可法督军民以草袋盛土填障,修补城墙,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杀清兵数千。同时,史可法血书告急,请求援兵,不应。此间,清军多次劝降,均被拒绝。二十四日,清军从泗州运来红夷大炮。二十五日,多铎集巨炮猛轰城西北隅,城破。清军垒尸为梯,蜂拥攀援入城。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刘肇基率余部400多人继续与清军展开巷战,皆战死。多铎下令屠城10天,有死亡八十万人之说(数据不可信),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 就是为了打下扬州 那时的满族还未受太多的汉族文化

麻烦采纳,谢谢!

没有反目,本来就是一母同胞,而且母亲死得早,一直都很好。倒是皇太极对多铎有看法。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顺治帝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多铎在清廷入关与平定南方过程中,屡膺重任,战功显赫。于顺治四年七月,晋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晋封册文中称多铎"定鼎中原以来,所建功勋,卓越等伦",赐金千两,银万两,鞍马二。 顺治六年三月十八日,多铎因患痘症,不治病故,年仅三十六岁。摄政王多尔衮闻讯,率师由前线返京,为其举行隆重葬礼,立碑纪功。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身后削爵,多铎因是其同母弟之故,连累追降为郡王。康熙十年六月,追谥豫郡王为"能",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昭雪多尔衮,同时命复多铎亲王及封号,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史可法死守扬州,让多铎受阻,清军损失惨重,惹恼了多铎。还有就是起杀一儆百,震慑南明的作用。不同意楼上说的,剃发令是和嘉定三屠有关,和扬州十日无关。

因为当时清政府实施剃发令而汉族人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让已降服的人民,激起了民愤,导致其推出反清复明,由于多铎久攻不上,造成铎恼怒,造成屠城

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剃发易服令的制定者,由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对汉民族极大羞辱,激起了江南人民激烈反抗。爱新觉罗多铎,扬州十日刽子手,由于史可法死守扬州,造成清军损失惨重,城破后多铎下令清军十日不封刀。

  •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答:公元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才结束。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大屠杀之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进城寻找史可法的遗体。因为尸体太多,天热又都腐烂了,怎么也认不出来,只好把史可法生前...
  • "扬州十日"是什么意思呢?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同年四月二十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有关扬州十日的记载主要来自《扬州十日记》,这是一本仅八千字不到的小书;但...
  • 清朝前期史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什么一回事?
    答:对前者,因为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流传甚广,人们对其的了解甚多,谈的也不少。而对后者,则相对比较含混和模糊了。 扬州十日 一六四五年四月,清军进攻南明,兵围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主帅多铎先后五次致...
  • 历史上“扬州十日”大屠杀到底存不存在,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多铎在进攻扬州时,曾数次书信与史可法,劝其投降。可是史可法不为所动,并且回书羞辱多铎,这下子惹怒了多铎。于是多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此时的扬州城根本无法抵抗清军,史可法被俘后自杀,愤怒的多铎下令士兵十日不收刀,来屠杀整个扬州泄愤。“扬州十日”由此产生,扬州百姓也遭到了毁灭性...
  •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什么意思?
    答:扬州屠城10天---所谓的“十日封刀”,执行人:豫亲王多铎 嘉定前后被屠城三次---执行人:农民起义降将,清淞沪总兵李成栋 扬州被屠起因---史可法拒绝招降,殊死抵抗 嘉定被屠起因---剃发令 可以参看耶稣会士写的《鞑靼战纪》,对扬州屠城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也可以参看在华的比利时,意大利传教...
  •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说四川大屠杀与张献忠无关,正确吗...
    答: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被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仅扬州一城,死者就多达80余万人。公元1645年5月(南明弘光元年四月),豫亲王多铎指挥的清军主力,围困南明督师史可法所守卫的扬州城。四月十五日,清军围困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清军乘机诱降,...
  • 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始末 内乱导致扬州失守被杀80万人(2)
    答:史可法怕伤害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公元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害。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才结束。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大屠杀之后,史可法的养子史德威...
  • 扬州十日是怎么回事??
    答:多铎问道:“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 史可法答道:“彼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不忠于尔国明矣。我岂肯效其所为?” 于是多铎命令宜尔顿将军“劝说”史可法屈服,但是三天过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绝投降,于是下令杀害他。在《实录》的简短记载中,说道:“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 ...
  • 扬州十日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清军屠城了吗?
    答: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从客观角度来说,扬州攻防战在一天之内就宣告结束,如此短的时间,城内有限的守军也难以给清军造成太大杀伤,也没有记载清军在这场战役中受到多少伤亡,可见清军的损失微小,多铎出于报复心理下令屠城,似乎难以成立。不过考虑到史可法的拒绝招降,扬州坚守到城破,志在...
  • 驳关毛新暴论
    答:首先,关于扬州十日,历史的铁证不容篡改。这场惨剧是由满清南下军团的将领多铎下令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为八旗军队和投降的绿营军。他们有预谋地进行了大屠杀,这并非单纯的战后失控,而是清军高层为震慑南方汉人抵抗而精心策划的手段。《顺治实录》中,多铎的战报明确记载了他对扬州的征服和史可法等抵抗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