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分为哪些?Bossa Nova,冷爵士。怎么区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bossanova jazz blues有什么区别??

布鲁斯是原始人,爵士是进化版,摇滚乐是生化版,波萨诺瓦是外星人。。。
几首是听不出门道的,带着自己的耳朵跟先前人的喇叭去吧,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最终神马风格都是浮云。前句真恶心。

Classic(古典爵士)
  并不是所有的二十年代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归入新奥尔良爵士乐或是迪克西兰爵士乐之中。二十年代是爵士乐的时代,爵士乐风格的舞厅乐队为爵士乐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独奏为主的即兴演奏也随爵士乐本身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增多的演奏铜管乐器的独奏者以及在编曲方面的探索预示了摇摆乐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冠以古典爵士乐的名称,许多现代的古典爵士乐的复兴者从Fletcher Henderson,克拉伦斯·威廉斯和Bix Beiderbecke的音乐中获取灵感,他们可以被视为这种开放性的音乐风格的继承者。
  冷爵士(Cool Jazz)
  冷爵士出现于四十年代末,盛行于五十年代,是一种柔美的爵士乐风格。由于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故又称“西海岸爵士”(West Coast Jazz)。对于冷爵士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温馨、典雅、舒缓、放松”。从演奏形式上看,冷爵士有点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室内乐,乐队一般由3~6名乐手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由钢琴、贝司、鼓组成的爵士三重奏。萨克斯、小号、颤音琴等乐器也经常在冷爵士中作为主奏乐器出现。从音响上分辨,冷爵士总是给人一种松弛、悦耳的感觉,每种乐器互不干扰"点到为止"。冷爵士的另一特色体现在鼓的演奏技巧上,鼓手一般都用钢丝制成的鼓刷进行演奏,对音色的控制极为细腻。因此,成千上万的酒吧、咖啡厅里至今仍然以冷爵士作为背景音乐洗尽尘世的喧嚣,为人们提供着清新自然的"柔美之音"。
 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是指三十年代(指二十世纪,下文中如未作注明均指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爵士乐,兴起于新奥尔良,盛行于芝加哥,是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 Jazz)和芝加哥爵士(Chicago Jazz)的总称。我们所能听到的最早的爵士乐就是新奥尔良爵士,它出现于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1917年)。从唱片的音质上辨认,这个时期的唱片大多数都是用留声机播放的密纹唱片,音质较差,带有沙沙的噪声,并且缺乏立体感(第一批立体声唱片诞生于1958年)。从音乐形象上辨认,新奥尔良爵士讲究合奏,给人的感觉是激烈、兴奋并充满生机的。乐队编制一般为小号(或短号)一至二人吹奏主旋律,单簧管一人吹奏副旋律,长号一人吹奏固定低音,贝司(或大管)、鼓各一人担任节奏。后来又增加了萨克斯,使其从此成为爵士乐队的一大特色。新奥尔良爵士作为最早的传统爵士乐已被历史永久记载,但是作为有声爵士乐的源头,如今听起来还是别具一番风味。
 Swing(摇摆乐)
  当新奥尔良爵士乐已经创造了即兴演奏的合奏之时,爵士乐在二十年代在美国社会逐渐流行起来,同时对于爵士乐的需要要求增加更多的舞蹈乐队。因此出现了对乐队的新要求,即在乐队拥有三支乃至四支号的时候,合奏的地位要降低。1924年,当Louis Armstrong加入了Fletcher Henderson的大乐队时,就可以算作是摇摆大乐队最早的出现。乐队中的唐·雷德曼的编曲大大辉映了短号手的松弛的演奏风格。真正摇摆乐在流行乐坛的确立则要算是1935年Benny Goodman大乐队的成功,直至1946年大乐队时代的结束为止,摇摆乐一直是美国流行音乐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摇摆乐不同于先前的新奥尔良爵士乐和迪克西兰爵士乐,通常乐队中的合奏更为简化,同时是作为更为成熟的独奏之间的反复演奏的连复段。而个人的即兴演奏也是主要是密切的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之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音乐技法的进步。同以前的演奏相比,独奏的演绎更具有冒险性。在大乐队时代结束之后,摇摆乐风格的音乐家仍然坚持这种风格演出,他们的演奏堪称是一种主流的爵士乐。
 拉丁爵士(Latin Jazz)
  拉丁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了,但是拉丁爵士真正的盛行则是在六、七十年代以后。拉丁爵士的特点是在爵士乐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同时也将复杂的拉丁节奏渗入到爵士乐之中。从乐队上看,除了爵士乐原有的乐器之外,像康加鼓、邦戈鼓、沙锤、牛铃等打击乐器成了乐队的重要配置。从节奏上看,各种复杂的拉丁节奏如曼波、探戈、伦巴等)和爵士乐的结合使其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节奏色彩。其中以兴起于巴西波萨诺瓦(Bossa Nova)最为典型。
  波萨诺瓦是曼波(Mambo)与冷爵士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吸取了一些桑巴(Samba)音乐
  的特点。它的音响效果不喧闹,给人的直觉好像是歌手与听众聊天时的窃窃私语。波萨诺瓦的旋律性不强,而且带有很多的变化音,但是它那典型的节奏型( )却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的得到运用。因此说拉丁爵士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节奏律动。热情奔放的拉丁人民用他们的聪颖和智慧为爵士乐增添了一道带有热带风情的异域之景。
融合爵士(Fusion Jazz)
  融合爵士兴起于七十年代,是爵士乐的分支之一。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胆量,任何音乐都可以成为爵士乐的调料。如今所谓的融合爵士一般是指在爵士乐的基础上融合了摇滚乐、世界音乐等成分,同时也融进一些流行音乐元素的爵士风格。因此,融合爵士给人的感觉是既新鲜又流行,而又不失爵士乐的色彩。从乐队上看,融合爵士打破了传统爵士乐队一直以原声乐器为主体的原则,它大量的使用电声乐器和电子乐器,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比如用电贝司代替原声贝司,用电子合成器代替钢琴,电吉他使用效果器(传统爵士乐一般不使用使用效果器)等做法都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从节奏形态上看,融合爵士经常加强鼓和贝司的力度,制造出奔腾不息的节奏律动,钢琴和吉他也从原来演奏旋律声部转变为节奏乐器。这种不规则的低音线条,疯狂的贝司击弦,厚重的摇滚节拍加上爵士乐的规则,有时又被称为爵士放克(Jazz Funk)。总之,融合爵士的电气味重了,流行味浓,因此被人接受的可能度也就大了。
 
  Vocal Jazz(人声爵士)
  尽管并不是全部采用人声爵士,20世纪的人声爵士演绎大师大都采用爵士语言进行演奏。从Russ Columbo,Doris Day到Johnny Mathis均将其天才与嗓音用于内容的表达。他们放弃了爵士器乐演奏家惯用的演绎标准的方式,而利用其即兴演奏的天赋,音乐家的素养,甚至个性化,带给了歌词新的意义。早期的一对巨匠,Louis Armstrong,Bing Crosby,留下了人声爵士的标准:随意却不失焦点。几乎就是当时人声爵士的专业标准。从大乐队集中的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爵士演唱家,几乎都是后来的大师级人物:Frank Sinatra, Billie Holiday, Ella Fitzgerald, Anita ODay, Sarah Vaughan,Peggy Lee, Joe Williams;他们均和摇摆舞乐队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多数在人声爵士风格开始时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功。尽管区分人声爵士演唱家与传统流行乐歌手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很多爵士节目单还是以演奏内容来作目录的。人声爵士与爵士独奏家们展开了竞争。他们那时通常拒绝与无名乐队和具有流行音乐元素的乐队合作。而选择与真正天赋禀异的组织者(Nelson Riddle, Billy May)以及真正伟大的作家合作(Irving Berlin, Cole Porter, the Gershwins)。和40, 50年代的人声爵士演唱家汲取了摇摆舞的风格一样,后波普歌手们也用他们自己的经验来演绎疯狂的节拍,实验爵士器乐演奏家的独奏。Lambert, Hendricks, Ross陶醉在狂热的合声中,而Betty Carter, Mark Murphy, Abbey Lincoln 则发掘出更激进的即兴演奏方式。尽管70到80年代,人声爵士演奏家日趋减少,还是有很多艺术家坚持不懈,继续这种风格。

1,劳作歌(WORK SONG)
年代:19世纪中叶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含有黑人西非家乡所固有的传统曲调和节奏元素,是爵士乐的最早根源

2,蓝调布鲁斯(BLUES)
年代:1890年诞生
流派特征:是爵士乐的母体,对爵士乐的发展影响极大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W.C.HANDY,LILLIAN BOUTTE,JOE WILLIAMS,JUNIOR WELLS,JOHN LEE HOOKER

3,拉格泰姆(RAGTIME)爵士乐
年代:1890年诞生
流派特征:最早的一种爵士乐类型,采用黑人传统旋律,以切分、主题循环和乐句变奏为原则。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FATS WALLER,JAMES P. JOHNSON,WILLIE “THE LION” SMITH

4,新奥尔良爵士乐(NEW ORLEANS JAZZ)
年代:1910年诞生
流派特征:赞美诗、游吟秀(MINSTREL SHOW)、散拍等元素都融于其中,讲究对位与切分,提倡大量独奏、即兴装 饰性演奏和旋律变奏,气氛热烈欢快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JELLY ROLL MORTON,“KING” OLIVER,LOUIS ARMSTRONG

5,迪克西兰爵士乐(DIXIELAND)
年代:1917年诞生
流派特征:结构独特,在一个主题或者多个主题演奏完以后,就进行集体即兴演奏;在独奏之后,由管乐器吹出重 复乐段,而尾段则总是以合奏来完成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乐团

6,芝加哥爵士乐(CHICAGO JAZZ)
年代:1920年诞生
流派特征:在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基础上融合了标准的蓝调曲式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BIX BEIDERBECKER,EDDIE CONDON,AUSTIN HIGH GANG乐团

7,哈莱姆爵士乐(HARLEM JAZZ)
年代:1920年诞生
流派特征: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在爵士乐上的反映,以弘扬黑人传统文化与精神为目的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COLEMAN HAWKINS

8,堪萨斯爵士乐(KANSAS CITY JAZZ)
年代:1920年诞生
流派特征:一般以8或12小节为基础,强调萨克管的重要性,使用RIFF叠句奏法极为普遍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LESTER YOUNG,BENNY MORTEN,COUNT BASIE,CLAUDE WILLIAMS

9,大乐团(BIG BAND)
年代:1930年诞生
流派特征:编制一般在10人以上,包括小号、长号、萨克管等旋律乐器和钢琴、吉他、低音提琴、鼓等伴奏与节奏乐器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DUKE ELLINGTON,COUNT BASIE,BENNY GOODMAN

10.摇摆乐(SWING)
年代:1935年诞生
流派特征:以“大乐团”编制演奏,一般是在夜总会和舞厅演出,后来演变为歌舞表演的伴奏音乐,带有娱乐色彩和商业性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DUKE ELLINGTON,COUNT BASIE,BENNY GOODMAN,JOHNNY HODGES,COLEMAN HAWKINS

11,波普爵士乐(BEBOP)
年代:1945年诞生
流派特征:乐团编成都不超过7件乐器,独奏乐手要参与和弦的即兴演奏,和弦即兴演奏和独奏是一样普遍的,乐手 演奏相当自由,富于冒险性,速度都快得近乎疯狂,而且整体旋律经常被淡化,带有相当的激进性,大大地提高了爵士乐的艺术性,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爵士乐的商业价值,为其后爵士乐的各种改革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BUD POWELL,DEXTER GORDON,MAX ROACH,CHARLIE BARNET

12,节奏与蓝调(RHYTHM & BLUES)
年代:1945年诞生
流派特征:是30年代哈莱姆跳跃爵士乐与蓝调音乐的融合体,节奏强烈鲜明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LOUIS JORDAN,RAY CHARLES,LADY BIANCA,MARIA MULDAUR

13,主流爵士乐(STRAIGHT AHEAD)
年代:1945年诞生
流派特征:从波普爵士乐诞生后一直延续到现在,秉承波普风格或者从波普衍生出来,与波普一脉相承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OSCAR PETERSON,RAY BROWN,DAVE BRUBECK,AHAMAD JAMAL,GERRY MULLIGAN

14,清凉爵士(COOL JAZZ)
年代:1949年诞生
流派特征:风格清新自律,放弃乐手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戒绝颤音和高音域音程,节拍隐约,气质沉静,与波普的火热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MILES DAVIS,GIL EVANS,LEE KONITZ,ATTILA ZOLLER,GERRY MULLIGAN,LESTER YOUNG

15,革新爵士乐(PROGRESSIVE JAZZ)
年代:存在于1940年到1950年间
流派特征:采取管乐与弦乐并重的编制、古典音乐的曲式、编曲手法和摇摆乐、波普的元素,多有狂暴喧嚣的不谐和音,层次比较复杂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STAN KENTON,JIM HALL,BOYD BAEBURN,CHRIS CONNOR

16,西岸爵士乐(WEST COAST JAZZ)
年代:20世纪5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以精心构思的对位、流畅灵巧的编曲、丰富的颤音、压抑的情感见长,要求照“谱”宣科,少有即兴演奏,作风严谨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CHET BAKER,BOB COOPER,HAMPTON HAWES

17,硬波普爵士乐(HARD BOP)
年代:存在于1955年到1960年间
流派特征:保留了强有力的波普元素,但却不像早期波普那样充满复杂的和声与极端刺耳的高音,音调较和谐,旋律较明确,即兴的成分更少,而且加入了大量的蓝调旋律,强调鼓的节奏脉动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MILES DAVIS,ART BLAKEY,MAX ROACH,BARRY HARRIES,TOMMY FLANAGAN,LEE MORGAN

18,疯克爵士乐(FUNK)
年代:20世纪5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是硬波普的一个分支,演奏速度极快,同时又有蓝调似的悲恸与呻吟特质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HORACE SILVER,CANNONBALL ADDERLEY,NAT ADDERLEY,ART BLAKEY,RAY ANDERSON

19,自由爵士(FREE JAZZ)
年代:1960年诞生
流派特征:坚持完全自由即兴的概念和集体即兴的作风,打破了一切旧有的爵士乐格局,要求每一位参与演出者都释放出自由而解放的音色,调性不固定,不照“谱”宣科,少用叠句(RIFF),进行速度变化不定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ORNETTE COLEMAN,CHARLIE HADEN,DON CHERRY,BILLY HIGGINS,CECIL TAYLOR,ALBERT AYLER,JOHN COLTRANE,ERIC DOLPHY,SUN RA

20,形态爵士乐(MODAL JAZZ)
年代:20世纪6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以非自然音阶为主要创作来源,和声诠释比较自由,有一种从容、沉思的气质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MILES DAVIS,JOHN COLTRANE,MICHAEL BRECKER,MCCOY TYNER

21,拉丁爵士乐(LATIN JAZZ)
年代:20世纪6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将拉丁美洲的舞蹈、打击乐器节奏元素和爵士乐的即兴演奏融合在一起,将拍子细分为双拍的倍数,舍弃惯用节奏,在一个复合持续的群音中,重音不规则地落在一个或两个小节里,巴西的BOSSA NOVA音乐成份用得最多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STAN GETZ,ANTONIO CARLOS JOBIM,JOAN GILBERTO,ASTRUD GILBERTO,HILTON RUIZ,CHARLIE BYRD

22,融合爵士乐(FUSION)
年代:20世纪7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将摇滚乐、电子音乐和爵士乐的元素成功地融合在一起,有很强的可听性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MILES DAVIS,HERBIE HANCOCK,CHICK COREA,WAYNE SHORTER

23,后现代爵士乐(POST-MODERN)
年代:1980年诞生
流派特征:反理性,反机制,反千篇一律的线条和色彩,具有鲜明的现代意念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GEORGE GRAWE,JOHN ZORN

24,酸性爵士乐(ACID JAZZ)
年代:20世纪80年代诞生
流派特征:是对疯克爵士乐的一种复兴,融合了灵魂音乐元素,商业色彩较浓,强调聆听唱片而不是去现场听演奏会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COURTNEY PINE,BLUE-ZEUM乐团,INCOGNITO乐团

25,现代爵士乐(CONTEMPORARY JAZZ
年代:1980年诞生
流派特征:将乐器演奏、流行音乐与轻爵士乐融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旋律上少有即兴演奏
流派代表人物与乐团:ED HAMILTON,STEVE REID,THORN ROTELLA,WYNTON MARSALIS

ED HAMILTON,STEVE REID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9.htm#6这里有介绍。爵士我也迷糊

蓝调(Blues) 蓝调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的个人情感,顾名思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Blue)。这种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蓝调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 C. Handy,这位1873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蓝调之父”,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蓝调音乐,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其发源与圣路易斯与纽奥尔良,而後美国的南方和中西部开始流行,它影响了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独奏与即兴演奏风格。繁音拍子後来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曲、华尔滋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繁音拍子的歌曲、乐器管弦乐队编制的曲目陆续出现,它不但在黑人乐手与乐迷间流行,也被美国白人中产阶级所接受。
  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 这种乐风的组成元素,就如同美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炉那般复杂、多元化,它包括:蓝调、舞曲、进行曲、流行歌曲、赞美诗与碎乐句(Rags)等音乐元素,以对位法(Countpoint)与繁音拍子的切分音法等主体性音乐创作为动力元素,结合大量独奏、即兴装饰性演奏与改写旋律核心为要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体系。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队以小型团体为主,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短号、黑笛、萨克斯风与伸缩喇叭;伴奏乐器则有:大号、班卓琴、贝斯(常以拨奏为主)、小提琴、鼓和钢琴。它们经常多部同时进行对位吹奏,制造出一种热闹、欢乐气氛。
  ODJB (The 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在1917年灌录爵士乐唱片的白人五重奏乐团,它的五位原始成员全部出生在纽奥尔良:Nick LaRocca(领导人、短号)、Larry Shield(竖笛)、Eddie Edwards(伸缩喇叭)、Tony Sbarbarl(鼓)和Henry Rags(钢琴)。ODJB在芝加哥逐渐窜起後转到纽约发展,并在当地造成轰动。但是缺乏创造力、只迎合大众口味的乐风,很快的遭到新一辈天才爵士乐手们的挑战,并于20年代中期解散,走进爵士乐的历史。
  狄西兰爵士乐(Dixieland) 这是1917-1923年间,在新奥尔良与芝加哥等地的爵士好手发展出来的早期爵士乐风,它也是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Dixieland的英文原意是军队露营之地“Dixie's Land”,因此可想而知它与进行曲等音乐有关。这种风格的取材大都来自蓝调、进行曲,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甚至某乐曲的某一小乐段,都可以拿来加以延伸、推展,这便是即兴演奏的滥觞。有的爵士乐历史学者将“白人”乐手演奏的“New Orleans Traditional Jazz”称为狄西兰爵士乐;而黑人演奏的“NewOrleans Traditional Jazz”则称为纽奥尔良传统爵士乐。
  大乐团(Big Band) 大乐团时代大约是起源于20年代中後期,以艾灵顿公爵( DukeEllington)、贝西伯爵(Count Basie)、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为主的爵士乐风格,它不只兴盛於30年代中期的摇摆乐时期,40年代中期的咆哮乐、50年代的酷派爵士乐及改良咆哮乐、60年代的自由爵士乐、70年代的爵士/摇滚融合乐,乃至80年代的新咆哮乐中,都找得到它的踪迹。大乐团的编制一般在10人以上,涵盖3支以上的小喇叭、2支以上的伸缩喇叭、4支以上的萨克斯风及贝斯、吉他、鼓和钢琴等伴奏乐器,透过这个大型组织,演奏各种爵士乐风的曲目。
  摇摆乐(Swing) 最早起源于1930年前后,在1935-1946年间达到巅峰,其中最能代表这个乐风的则是「摇摆乐之王」班尼固德曼所领军的六重奏(Benny GoodmanSextet)。20年代中後期,爵士大乐队在美国各主要都市的夜总会、舞厅等场所大受欢迎,许多年轻乐迷都被吸引到此地玩乐,因此需要更多适合跳舞的音乐,来满足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与中产阶级。摇摆乐後来随着艾灵顿公爵大乐团的脚步,演变成为歌舞表演的伴奏乐队和演奏会音乐(如:艾灵顿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摇摆乐因适合於跳舞,每小节有四拍,因此又被称为「四拍子爵士乐」。
  比波普(Bebop or Bop) 以字面上看,咆哮乐是一种吵杂喧闹的爵士乐,它的英文原名Bebop、Bop或Rebop在40年代初期萌芽时都有人使用,Rebop可能源自拉丁美洲一些乐队吹奏的曲目“Arriba”(哭叫的),但现在已无人使用了。咆哮乐是一种反叛性的爵士乐,它不只承袭纽奥尔良爵士乐与摇摆乐的传统音乐元素,并在创作概念上创新、突破和革命。它最重要的特质是在于强调高度变化、富层次感的节奏部,同时,咆哮乐手也发明新的和声,以更自由宽广的空间,发挥音乐上的潜力与创造力。咆哮乐的的代表人物是Charlie Parker、Dizzy Gillespie、Thelonious Monk等人,早期以小型爵士乐团为主流,後来也有大乐团的演出。
  酷派爵士乐(Cool Jazz) 一般而言指1949-1950年间,由小喇叭手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所领导的九重奏为Capitol唱片公司灌录的专辑《Birth of the Cool》所代表的乐风,它的诞生使主流爵士乐风,从咆哮乐风的“热”,转向另一个反方向酷派乐风的“冷”,这是一种180度大逆转的历史性发展。酷派爵士乐代表一种内敛自省的情感,它是一种轻柔、清凉与抒情的含蓄情愫;它的音色不如一般铜管器那样亮丽夺目,取而代之的是柔和优美。若说咆哮乐是代表热情奔放,那么酷派爵士乐就是内敛自省。 简而言之,酷派爵士乐是对咆哮乐的反抗与检讨,同时也唤醒美国西岸一些白人乐手的自觉运动,形成一股新兴的爵士乐潮流-西岸酷派爵士乐(West Coast Cool Jazz)。而酷派爵士最著名的作品,即是迈尔士戴维斯五重奏的“KIND OF BLUE”。改良咆哮乐(Hard Bop) 50年代中期,当很多人对平淡无力、让人昏昏欲睡的酷派爵士乐感到疲倦时,一度曾经失势,并趁机卷土重来的爵士势力改良咆哮乐正式诞生。改良咆哮乐是一种激烈紧张、困难演奏的爵士乐风格,它的代表性乐手和团体是:鼓手亚特布莱基(Art Blakey)领导的五重奏“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也有人把“Hard Bop”译成“硬式咆哮”。改良咆哮乐有较和谐的音调、较明确易懂的旋律、较少的即兴独奏,并且加入大量的蓝调、教堂圣乐和声,尤其更强调鼓的节奏脉动。50年代後期,改良咆哮乐发展成二个支派:与灵魂、福音音乐结合的“灵魂爵士乐”(Soul-Jazz);而结合节奏蓝调、摇摆乐、灵魂音乐的一派,则成为“放克爵士乐”(Funk)。
  自由爵士乐(Free Jazz) 此乐风是以创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灌录的专辑《Free Jazz》为名,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后期的倡导人则是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自由爵士乐是舍弃在它之前的爵士乐和弦结构,重新建立自己一套松散、自由的集体即兴演奏方式的音乐型态。它不照本宣科,不重覆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如此展现出的音乐风格常夹杂着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器悲鸣。自由爵士乐的诞生有其政治上与种族上的背景因素,因为它曾是黑人争取人权与自觉运动的战歌,因此与60年代初期黑人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摇滚爵士乐与融合爵士乐(Jazz-Rock & Fusion) 60年代中期,摇滚乐天王“批头四”受到乐迷的热烈欢迎,并逐渐侵蚀爵士乐的江山。在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新音乐潮流,并挽救日渐走入死胡同的爵士音乐,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就以加入摇滚乐作为策略,推出2张结合摇滚乐节奏、电子乐器和爵士乐的成功专辑《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为爵士乐开启一个色彩缤纷的崭新大门,透过这扇大门,所有的音乐素材都能被融合在一起。随着Miles Davis所代表的摇滚爵士乐风开启之後,随之而起的就是所谓的“融合乐”(Fusion),直到80年代所有有关此类型风格的爵士乐,被称为摇滚融合爵士乐(Jazz-Rock-Fusion)。
  新咆哮乐与后现代咆哮乐(Neo-Bop & Post-Modern Bop) 80年代,除了融合爵士乐与一息尚存的自由爵士乐之外,爵士音乐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欲振乏力的爵士乐已经失去它原有的焦点与重心。面对一个每一种音乐型态都被先辈们探涉过的局面,让80年代的爵士乐手们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从经典爵士乐中找寻新的题材和创造灵感。在这一波风潮中,以小喇叭手温顿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为首的回规传统热潮中:一个以咆哮乐风为基调,有纽奥尔良爵士乐、摇摆乐与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旋律的所谓“新古典主义”或“新咆哮乐”被制造出来。新古典主义是80年代爵士乐的主流风格,但还有新的爵士乐风会成为90年代的爵士乐风格,或许就是“后现代咆哮乐”(Post-Modern Bop),这就有待事实去验证了。
  波萨诺瓦(Bossa Nova):提到波萨诺瓦,又要将爵士发展的里程又提前到“摇摆大乐队”时代,“摇摆大乐队”受到经济萧条而难以生存,实际上成为了“摇摆小乐队”。“摇摆小乐队”结合了诸如加力索(calypso)、曼波(mambo)、索沙(salsa)、恰恰(cha-cha-cha)等拉丁音乐音乐元素催生了“拉丁爵士”。波萨诺瓦改变了“拉丁爵士”中巴西风格的强烈节奏,用轻快自若的节奏与演唱引人入胜。波萨诺瓦的含义中,bossa为才华特殊的含义,nova为葡萄牙语,意为无拘无束。波萨诺瓦可以解释为无拘无束有创意的爵士乐。 融合爵士(Fusion):60年代末,全球掀起摇滚浪潮,年轻人都痴迷摇滚乐,摇滚开始侵蚀爵士乐的领域。Miles Davis在其爵士越中加入了摇滚乐,产生了“融合爵士”。由于融合爵士同时吸收了爵士与摇滚的概念,所以也称做“爵士摇滚”(Jazz rock)。融合爵士早期有2中形态,一种以歌唱为主,器乐部分以管乐来即兴演奏,另一种是以纯乐器作为演奏单位,加入爵士曲风。
  方克(Funk):一种结合现代爵士乐与早期黑人音乐形式,如福音音乐、蓝调等乐风。
  后波谱(Post-modern Bop):80年代爵士乐的发展又一次开始衰退,爵士乐手开始重新回到过去来吸收创作灵感和找寻创作题材。在此种回归风潮下,Wynton Marsalis创造出以比波谱为基调,有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灵魂乐色彩,高度强调演奏技巧与典雅演奏旋律的乐风,这类风格被定义为“后波谱”。后波谱可以说是比波谱与自由爵士的再度流行。
  酸爵士(Acid Jazz):酸爵士于80年代诞生于英国伦敦舞厅,是一种动感而流畅的音乐,形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爵士乐与商业结合,以打开爵士乐市场,让更多的人喜欢爵士乐。酸爵士柔合了60年代到70年代的方克爵士、嘻哈乐、安魂音乐,内容有点迷幻,有点hip-hop。
  现代爵士(Modern Jazz):多半是用来形容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爵士乐风格,但不包括自由爵士在内。
  灵魂爵士(soul Jazz):
  西海岸爵士( West coast):
  融合爵士(Fusion):
  拉丁爵士(Latin Jazz) :
  方克爵士 (Jazz F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