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的由来传说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老君山的由来传说是什么?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西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
唐太宗时期,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庙,山巅修建老君庙,铁椽铁瓦,以“铁顶”著称,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
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地形地貌:
洛阳老君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记录着十九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
老君山以中低山夹河谷地貌为主地形起伏大,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跨越熊耳山小区和伏牛山小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下元古界宽坪群,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蓟县官道口群和栾川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陶湾群、古生界奥陶系二郎坪群、新生界古近系和第四系,岩性岩相变化大;有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分布,地质构造复杂。
老君山保护区现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02种,有中草药830种被用于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因此老君山也被称为国家中草药基因库。

老君山的传说故事
  道教创始人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期人,后人称老君爷,相传他和祖师爷是同门弟子,师出于混天老祖门下。两人在混天老祖的教导之下,学识同样渊博,可以说是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据说在他们学成出山时,师傅混天老祖曾给他们留下这样几句劝言:“师出同门,应该相互扶持,必须用自己所学,救管一方百姓。”言后,师傅便将两个得意门生“放山”。(即学业有成,允许出山)俗话说:“自古侍才者,多傲物忌才”,师兄二人,出山之后便为自己所居何处,管辖范围多大,争执开来。
  话说一天,两人腾云驾雾对下界进行了一番巡查,在中原大地上,两人都发现了伏牛山这个地方,地势较高,俯视面积广,且山峰林立,绿水见底,冥冥之中透出一股灵气。两人心中都暗自盘算如何能占领这块灵山秀水之地。毕竟还是同门师兄,两人为不发生矛盾,自行商量说:“既然我们都看中这个地方,估计谁也不会相让,我们用赛跑的办法解决,凡是自己跑到的地方都属于自己所有,在跑的过程中要选准自己坐落的具体位置。”彼此都感觉这个方法可行,于是就按下云头,开始奔跑。两个人跑的都比较快,话说在跑到犄角尖这个地方的时候,老君说:“跑着我们不分彼此,干脆稍歇片刻再跑。”祖师也同意他的意见,来到犄角尖上,老君感到内急就随便解了个小手,说好还一同起跑的,谁知他看到祖师也要解手时,心想:凭我的脚力,此时不超前还更待何时。心里这样想,嘴上就说出:“开始。”说毕,似一缕青风撒腿就跑。祖师一听,忙叫一声:“不好,让这小子超前了。”连尿也没撒成,就匆匆忙忙追赶起来。
  在绵延八百里的付牛山上,两个人你追我赶,轰轰烈烈。据说是老君跑到现在老君山这个位置时,眼看后边的祖师就要追上来了,可是看眼前还有一座山比刚才的犄角尖和脚下的这座还高,本不想落座于此的,但是又恐怕祖师超过自己,自己连这个地方也留不住,就多了个心眼,将一只鞋脱下来,随便挖了个坑埋了,自己赶紧继续往前跑,心想能多占一里是一里。可以说是用尽了平生力气,累的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总算是终于在祖师前跑到了那座山上,心中暗暗高兴,也没顾得上观察山是否能让自己稳坐,就高兴的坐了下来。谁知,刚一坐下,“轰隆”一声,原本沟壑万千,群峰林立的山顿时塌为平地。(也就是今天的“压塌平”)原来,这座山根本不具备承受像他们这样万鼎之躯的灵气。老君心中咯噔一下,空落万丈,不知如何是好。
  再说祖师,刚跑到现老君山这个地方,本想继续往前再跑的,可是听到前面一声巨响,眼前的山峰不见了,顿时哈哈大笑,心想:跑的早不如跑的巧啊,我不去了,就在这个地方坐下吧。可是又怕老君反悔,就拔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插在山峰顶上,作为标记。
  老君本想自己占个好地方的,没想到匆忙之中竟出这样的差错。正在郁闷之时,忽然想起自己在老君山上埋下的一只鞋来,马上转忧为喜,挺起胸膛返回老君山来。见到祖师后就说:“师兄,这山可是按我们定下的规矩,让我给占下了,你来晚了。”祖师说:“明明我现在占的是这里,为何说是你占了?不信看我有宝剑为证。”老君哈哈一笑说:“是我先到的,不信,我们看看,这里有我埋下的一只鞋。”说着,拔掉祖师的宝剑,顺手一挖,果真他的一只鞋埋在下面。祖师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了。老君说:“师兄啊,为了不伤我们师兄弟之间的和气,我看这付牛山你还是不要和我争了吧,不如你上南边去,从此我掌管北边,你掌管南边如何?”祖师没有办法,只好按照他说的办。
  从此老君坐落北顶,祖师坐落南顶。也就是今天的武当山,据说在天气响晴的时候,在北顶老君山上能看到武当山,原因就是为了遵循老师的“相互扶持”这句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老君山以西的山峰,山脉走势都朝着老君山,那是因为它们属于老君所管辖;而犄角尖的山峰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却朝着南边,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老君在山顶上撒了一泡尿,让山脉生气了,它们不愿朝他,改朝南顶去了。
  再说师兄二人分别坐落南北二顶之后,再也没发生过任何的争执,而是倾尽自己的所学,按照师傅的教导,救管一方百姓,甚是灵异,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佳话。在伏牛山这个地方也存在很多这样的说法。
  一、抛石祈子说:
  从现在的黄石庵村入沟,可以通过山间小路到达老君山顶峰。在通往老君山的道路两旁,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树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据说,在当地,想要孩子而又长时间不会怀孕的人们,大多都会上老君山“祁子”。通过烧香,祭拜老君,祈求怀孕生子。往往在上山的路上,都会向路边凡是有树杈的树上抛石头,如果能一次成功的将石头抛到树杈中,不会落下来,说明老君能赐给你一个孩子,如果落下来,说明自己的心还不诚,更需要上山继续朝拜。自从有了此种说法后,至之今日,也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这里抛下石头,以至于让有的石头张进了树木的内部。
  二、疗伤倡孝说:
  据现在回龙寺村一位老者讲:该村河南组有一个叫的人,(其后代还在河南组居住)是清末年间的人,是个书香门第之人,其母终日吃斋念佛,一心向善,是方圆几十里的大好人。有一年秋天得一重病,生命垂危,刘世召在床前照顾母亲三年没离开过半步,可病情还是不会好转。为了治好母亲的病,他就到黄石庵(黄石庵原本也是老君爷座的一座庙院,后该为佛教)许下了一个愿说:“如果老君爷能治好我母亲的病,我甘愿口穿锭子到老君山还愿,以次以示诚心。”后在该庙院一个姓王的老道士,真的烧香拜药,据说是三柱香烧完后,在香下的纸包内真的能看见如萝卜籽样的药丸,其母服用后,没几天就好了。刘世召还愿时,又一次来到黄石庵庙,王老道士用纺花的铜锭子穿透他的两个腮膀,然后上山去还愿。步行几十里来到山上,还没看见庙宇,就听到山上的道士门吵吵闹闹说:“快,烧香,大孝子来了。”到了以后,道士连忙为他取掉锭子,用烧掉的香灰为他抹拭伤口,时隔一刻,他的脸完好如初,并没留下任何疤痕。
  三、干旱祁雨说:
  每逢干旱时节,当地的一些老者都会纠集招集8个属龙的壮丁,抬上一个用纸和竹竿扎成的轿,找一个唢呐班吹吹打打上山祁雨。他们用一个擦干的瓶子,在里面放上一支香,拧紧盖子,放置在老君爷的塑像前,开始烧香,磕头,祷告。据说是能看见瓶内的香出现明显的湿润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老君爷给雨了,然后再祷告一番,把瓶子装进花轿,由这8个属龙的壮丁再把轿子抬回去,中间不能断香。回去后,要设置堂位,继续烧香,直到香干为止,此时雨也会住。
  四、倡导文明说:
  据说上老君山,要的是心诚。从进去一个叫神路沟的开始,凡是等山的人都不能说脏话了,如果你不听话,故意说的话,不出五步,不是一个趔趄,就是重重的一跤,直到摔的你听话为止。上到山上,有个叫“挤挤身”的地方,是一个仅容一个人通过的石头缝隙,如果在这山顶上你还说脏话,那么在过这个地方的时候,要么夹住你过不去,要么曾脏你的衣服,要么蹭破你的皮。所以,凡是听过这些传说的人,只要一进入神路沟,语言立刻就会文明起来,如果稍不留神说窜一句,立马会就地祈祷或是下跪谢罪,祈求不要惩罚。因此,在上老君山的路上到处听到的都是一种文明的语言。

说老君山,当然离不开老子。

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出生于公元前571年。他曾长期在洛阳工作,担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学而闻名,鲁国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拦下了他,提出请求:“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不著书不能过关,这才有了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他也成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可是,西出函谷关后,老子去了哪儿?这是一个谜。过了几百年,司马迁才在《史记》中记了一笔:“不知其所终。”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越来越浓。


02


东汉时,张道陵(本名张陵)创立道教,他采用老子的学说,并奉老子为教祖,硬是把这位现实中的哲学家变成了神话中的“太上老君”。到了唐代,李家王朝还尊老子为“帝室先系”,高宗李治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并把《道德经》作为贡举考试的经典。

因老子备受推崇,老君山也就多了起来。栾川县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冯进宝说:“中国的老君山至少有40个。但老子真正的归隐地在栾川,当时他到灵宝后,经卢氏到了景室山。”

历史上的栾川,长期属卢氏县管辖。《卢氏县志·碑志》中记载老君山,称“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明万历年间,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中也写道:“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可见老子归隐景室山的说法历来盛行。



“根据当时的条件,老子骑着青牛,不可能走得太远。从卢氏到栾川这一线,家家户户敬老君,祭祖上坟日也为老子出生的农历二月十五;公元1603年四月初八,万历帝立石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四月初八老君庙会延续至今。除了史书记载,还有许多与老子有关的地名、传说,可以推断老子的归隐地是景室山。”冯进宝说。

  • 老君山的来历是什么?
    答:老君山是老子李耳的道场。据民间传说,老子晚年时到老君山归隐修炼,后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此后唐太宗就将景石山改名为“老君山”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老君山的特点 老君山...
  • 老君山的来历和传说
    答:老君山的历史传说源远流长。一种说法是,古代仙人吕洞宾路经此地,被其美景吸引,便随手抓起一块山石作为凳子,短暂休息。吕洞宾离开后,石凳便留在了那里,老君山因而得名。站在山顶,人们常能感受到一股特殊的灵气。自隋朝威远建县起,老君山便成为荣县与威远县的界山。它在西周时期被周武王封给了周...
  • 老君山的由来传说是什么?
    答: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西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唐太宗时期,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庙,山巅修建老君庙,铁椽铁瓦,以“铁顶”著称,灵官...
  • 老君山有什么由来传说
    答:老君山最初叫做景室山,是秦岭余脉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度大约为2200米。在春秋时期,老子来到这里归隐修炼,使之成为了“道教发源地”和“祖师之庭”。在北魏的时候,便在这座山上建造了老君庙以纪念老子。后来唐朝时期,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新修缮老君庙,并将这座山赐名为老君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
  • 老君山的来历是什么?
    答:老君山的来历与老子李耳密切相关。根据传说,老子在晚年时期选择到老君山作为修炼的场所,并被道教界尊称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时期,景石山的名字被正式改称为“老君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在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下诏将老君山封为“天下名山”,并拨款建造宫殿,这是历史上...
  • 老君山名字由来
    答: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传说老子传《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另有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老子。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
  • 河南老君山的来历和传说
    答:老君山,古称景室山,为秦岭余脉伏牛山的主峰,海拔约2200米。在春秋时期,老子选择在此隐居修炼,使之成为道教的发源地和祖师之庭。北魏时期,人们在山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老子。及至唐朝,唐太宗命令尉迟敬德修缮老君庙,并将此山正式赐名为老君山,名称至今未改。老君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七里坪村...
  • 老君山原名叫什么
    答: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传说老子传《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另有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老子。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
  • 老君山介绍
    答:老君山自北魏以来,是周边各郡香客朝拜要地,其山顶的太清观也是始建于北魏。老君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3077/6744923.htm 老君:说的是老子,李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 老君山的历史传说
    答:据说此山来历不凡。相传当年仙人吕洞宾途经此地,见环境清幽,意欲逗留,便伸手抓一山石为凳,在此小坐休憩。此后仙人离去,石凳遗存,始为老君山。难怪登上山顶即让人感到有几分灵气。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自贡市荣县与内江市威远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