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 杜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杜甫前出塞的意思

白话译文
其一
悲伤凄凉的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交河城。衙门有规定的路程期限,否则就得设法逃离触犯法律的责难。您拥有广阔的疆域领土,为什么还要再争夺无度?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暗自悲泣却不敢言,背起兵器踏上征程。
其六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其九
我从军十多年了,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功劳?一般将士看重争功贪赏,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功劳但羞于与他们同调。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呢?大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扩展资料: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第一首,征夫诉说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练上一手。
第三首,征夫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画像麟阁,这时看来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
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第九首,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馀”的经历。组诗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前出塞九首》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左右,一说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
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前出塞

作品全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字词解释:
挽弓:弯弓。拉弓。
挽强:拉强弓也。
列国:指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泛指各国并存的某一时期或各个国家。有说‘立国’。
有疆:有疆界。马援立铜柱为界,所谓列国有疆也。
苟:苟且。如果。
制:制止。
侵陵:亦作“侵凌”。侵犯欺凌。
岂:怎。
句意解释: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扩展资料: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左右,一说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前四句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
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
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前出塞九首·其六》

前出塞九首

作者: 杜甫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五)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九)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九首诗中,
(一)是讽喻帝王的黩武拓边;
(二)是描述捷马突杀的情景;
(三)是犹疑于报效国家与将军邀功间;
(四)是讲述从征途中的感慨与捎信事;
(五)是吟咏大敌当前,试问我等低微之辈会有功勋惠临吗?
(六)是阐明和平为第一要务,若得安平,不战最为上;(七)是讲述拓边南进的百般苦楚;
(八)是讲述某次虏敌大将的胜仗;
(九)是讲述打了胜仗后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内地无战事的将士们还常为荣誉事争斗不已,况且是出征塞外呢?与其和那些俗子同样争功辱没了自己,莫如退出;当初的应征报国就没想着什么荣华富贵,如今岂能再去计较?

这九首诗写的是什么?是战中的众生象、百相图,从皇帝老官儿的好战写到底层士兵的报国,从剿灭敌寇的胜利写到对封功行赏的蔑视,惟有或多或少的亲经实历,惟有点点滴滴的目睹耳闻,才能将万花筒般的实景活脱脱的描摹出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9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