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战争之王》未免太残酷,真的可能存在原型人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1
电影《战争之王》真实故事的原形是谁?

电影《战争之王》真实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
Victor Bout,国际军火走私商。《战争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员, 911后被美通缉, 但他所拥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两年前替GLA运兵打Iraq(伊拉克), 而阿联酋航空也是他创立的。
影片中的尤里奥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军火贩子维克多鲍特,原KGB成员。Victor Bout曾被称为“死亡批发商”,他的公司职员超过300人,拥有约40架货机,他所拥有的“安”式运输机的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扩展资料:
个人经历——
2008年41岁的维克托·阿纳托利耶维奇·布特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毕业于莫斯科军事外语学院,可以流利使用6种语言,它们是俄语、乌兹别克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汉语。
20世纪90年代初,他又服役于安哥拉的维和部队前苏联特遣队,担任翻译官。
2008年3月6日,在泰国被捕。
2010年8月20日,泰国政府同意美国要求引渡,俄罗斯政府表示强烈反对。
2010年11月16日,泰国内阁作出了一个令舆论颇感惊讶的决定:批准将关押在曼谷的俄罗斯商人维克多·布特移交美国进行引渡。在这一决定作出后仅仅过了3小时,布特已经被押上了等在曼谷一家军用机场的美国飞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Victor Bout

真实,是《战争之王》最大的特色,看似疯狂的情节,细节却绝对源自现实。不仅影片主角尤里·奥洛夫这个角色是百分百来自于5个军火贩子的综合,电影中所有的故事也都是根据真实经历编写的。包括军用直升机当作急救直升机销售,军火贩子改变他们在公海之外船只的名字和注册公司,军火贩子在某些非公开理由下被释放,以及前苏联军事武器在苏联政权解体后被抢或偷等等细节都是真的。

  Victor Bout,国际军火走私商。《战争之王》Yuri Orlov 的原型, 原KGB成员, 911后被美通缉, 但他所拥有的航空公司居然在两年前替GLA运兵打Iraq, 而阿联酋航空也是他创立的。

  他拥有全球最大的私人安东诺夫货运机群,他将各种武器通过自己的航空货运网络运至全球各个冲突地区,巨大的空运能力使得他能够将坦克以及其他重型武器运至世界的任何角落。

  他通过海运秘密地向世界上许多冲突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提供军火,以换取钻石以及其他贵重货物。

  他的生意遍及阿富汗、安哥拉、刚果、利比里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卢旺达、塞拉里昂、苏丹等地区。

  他居住在莫斯科,但大多数时间在阿联酋操纵着自己的货运机队。有消息说美英政府也曾雇佣过他的船队进出伊拉克的危险地区。

  数年来,凭借着许多假身份以及许多实权人士的照应,他总是能够逃脱制裁。 一系列的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中出现过他的名字,并且列举了许多他操作的致命交易。 比利时政府以洗钱和共谋罪向他发出了通缉令,他的名字同时也出现在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名单上。但是只有少数人认为他会受到应有的审判。

  也许他终有一天会受到法律制裁,但买卖武器,只是战争过程的正常需求。真正制造战争的,往往是某些大国在背后的操纵,甚至很多长期冲突都是因为某些大国故意制造的,如印巴冲突,就是英国撤退时故意造成的。正如《战争之王》里说的,当世界上真正的军火商其实是几个超级大国政府的时候,谁又能制裁他们呢?

原型是: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

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绰号“死亡商人”,是一名国际军火销售商和毒品走私商,身价60亿英镑(596亿元人民币)。

布特被控在全球范围内煽动和支持战争,逃脱追捕近20年,他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战争之王》。

2008年,美国派遣特工将布特引诱到泰国,将其一举擒获。布特的被捕被美国视为阻止武器流向黑市的巨大胜利。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现年43岁(2011年)。 

18岁时布特参加了前苏联空军,担任导航员,之后他被送往莫斯科军事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他能流利使用俄罗斯语、乌兹别克语、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等语言,据说还粗通中文。此外他还获得了经济学学位,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来闯天下奠定了基础。

1992年,25岁的布特开始了他贩卖军火的生涯。他利用非洲和阿富汗来圆自己的发财梦。 布特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经营着一个遍及全球的私人航空运输公司。

他的飞机不断往返于阿富汗、比利时、南非、斯威士兰、阿联酋以及东欧等地,货物从钻石到剑兰,应有尽有。好莱坞著名电影《战争之王》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布特。

2008年3月,美国毒品管制局特工伪装成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员,在曼谷一座五星级酒店内将他诱捕。

美国情报显示,身家数十亿美元的布特拥有50架军用飞机,全世界战乱频发的地区都有他的身影,他还通过间接途径向基地组织出售军火,被西方媒体称为“世界头号军火商”。布特在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军火交易中赚了50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他的客户还包括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

布特在泰国被捕后,美国和俄罗斯都提出要引渡他,从而引发了一场两个大国之间的角力,令泰国政府骑虎难下。2009年8月,泰国法院驳回了美方提出的引渡申请,随后美方提出上诉。2010年8月20日泰国上诉法院判决,应该将布特移交给美国。 

2011年10月11日,绰号“死亡商人”的俄罗斯军火大亨维克托·布特在纽约受审。他的罪名包括与他人共谋杀害美国人、向联邦特工出售军火未遂、通信欺诈以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等,国际安全专家认为,这还只是布特所犯累累罪行中的一部分。 但布特否认这些指控。

2011年11月2日,美国纽约联邦地区法院做出裁定,俄罗斯籍军火商维克托·布特图谋向恐怖分子贩卖军火等罪名成立。法院定于2012年2月8日宣判,布特面临至少25年、至多终身监禁处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维克托·布特



电影《战争之王》真实故事原型是Victor Bout。影片中的尤里奥涅夫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军火贩子维克多鲍特,原KGB成员。Victor Bout曾被称为“死亡批发商”,他的公司职员超过300人,拥有约40架货机,他所拥有的“安”式运输机的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992年,25岁的布托得到了第一桶金子。他借了12万美元买了三架“安”运输机,开始在莫斯科四处飞行。1993年,他将业务迁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那里,他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个机场租用运输机,建立了一家进出口公司。

在短期内,布托的公司赢得了一份“正式合同”,为比利时驻索马里维和部队提供武器。为了进一步扩大在非洲的存在,布托在利比里亚成立了阿尔萨斯航运公司,按照“卖钱”的原则,向非洲国家出售自动步枪、步枪手榴弹、机关枪、火箭发射器和其他武器。

布托的“触角”几乎遍及非洲的每一个角落,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卢旺达、肯尼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苏丹和乌干达等,只要有战争,布托夫人就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

布托因违反联合国武器禁运而成为国际刑警组织的目标。与此同时,联合国观察员已经将布托作为目标,指责他向安哥拉、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走私大量违禁武器。联合国安理会的一份报告描述了布托如何使用至少5个别名向非洲走私武器,如“维托·弗拉利维克·布托”、“维托·布托”和“维托b”。

扩展资料

本片拍摄于2004年,在四年后的三月,鲍特在泰国被捕,被关押于曼谷特殊监狱。他精通六国语言,其中包括汉语。但片中凯奇在中国边境说的那句中文可不怎么流利。电影的开篇,以一枚弹头为视角,讲述这枚弹头从制造到售卖到上膛到发射的过程,实在震撼。不过是一些金属,一点儿粉末,放一块儿就成了不长眼的杀人凶器,一个生命转瞬凋零,一个家庭霎时瓦解。

电影拍摄背景:

在20世纪末,当美苏冷战结束时,另一场噩梦出现了。仅在乌克兰,从1982年到1992年,就有价值3200亿美元的武器流入黑市,由中间商和军火商卖给饱受战争蹂躏的第三世界国家。军阀、商人、国际犯罪集团,甚至美国政府本身都卷入了涉及巨额股份的军火交易,形成了复杂而令人兴奋的利益网络。

但在此之前,从未有一部电影像《战争之王》那样如此接近并揭示了武器交易的真相和内幕,也从未像《战争之王》这样毫不掩饰地扮演了美国人的角色。结果,由于敏感的题材,这部电影很难找到美国投资者,而且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拿到钱。最终,在这部4200万美元的独立电影中,几乎没有投资者在美国,所有的资金都来自海外。



据逼乎上的答案

战争之王主角原型为有着“死亡商人”之称的维克多·布特,08年3月在泰国被捕,引发了各相关国家争相引渡的暗流涌动。
维克多·布特是被全球通缉的军火贩子之王。他拥有五十多架运输机,是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邮递员,但大部分邮递的是军火,而他本人又从没有看过自己买卖过的任何一支枪。可以称职为名副其实的“死亡商人”

他残酷无情,却又热爱自然,宣称“现在我最想做的是,乘坐我的直升机到北极,为《国家地理》杂志和发现频道进行拍摄”。

路过莫忘点赞



幕后花絮
影片基本上都是根据实际事件改编,男主角是结合五位军火商人的化身 .
影片没有任何美国公司在幕后操作,资金来源都刻意排除美国,影片获得军火走私商人相当多的协助.
影片中使用超过3000把AK47真枪,原因一是因为道具枪比真枪贵 ,原因二是因为有走私商的帮忙,他们的效率比制片公司还要好 .
该片中出现的3000只AK-47突击步枪、坦克都是真实的武器而非道具,属于一个捷克籍的军火商人所有,这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效果。该场景拍摄前,还事先知会了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避免造成不要的紧张和误会使军队集结。坦克只肯借剧组拍摄到年底,因拍完后,全被拥有者的军火商卖给利比亚.
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但是肯定也做了一下戏剧化和影视化的处理。

  • 尼古拉斯凯奇演的<鸟人>和<战争之王>和<国家宝藏>以及<绝地任务>,好...
    答:另外,影片的结构设置显得有些松散,总让人在欣赏过程中有睡觉的冲动,不知道这是否是导演刻意制造的“慢”效果。而且相比较一些出奇的结构设置来说,《鸟人》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方法都显得过于简单。但总的来说,《鸟人》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 战争之王看商人如何导演一场战争 跟以往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战争之...
  • 《战争之王》结局是啥?
    答:尼古拉斯凯奇演的军火商最后无罪释放,他弟弟因为救非洲人民,炸掉一部分军火库也炸死了自己,他老婆发现他干的营生后离开了他
  • 战争之王。电影谁有
    答:《战争之王》记起深夜独自观看这部片子,巨大的投影幕前..一个关于俄国移民铤而走险,爱上人,走大运,终于离开心爱的孩子,变得无比冷酷,被抓却又被体制放生的故事——尤里特地将生意和生活分得很开,但无论是弟弟还是妻子、家庭,一次又一次地卷进去.最后不得不丧人性.孩子拿着铁丝弯成的枪射击...
  • 电影《战争之王》的最后结尾涵义?我们是否从开始就在地狱?
    答:有白的存在,就会白嘅另一面(黑)的存在,好与坏本来就系世界嘅定律 酒的度数越来越高,烟草越来越纯,后来有了毒品,其实都是一回事,不是吗
  • 电影《战争之王》结局是什么?
    答:在结尾,存活的三个人,威廉,维克多,夏洛特在废弃的酒馆中重聚,此时已物是人非。威廉的弟弟和格里塔已在战争中去世。故事从1941年一直讲到1945年,大致是从二战即将面临转折,德国人从一路凯歌到陷入困境讲起。主角是五个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他们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却因为战争不得不奔赴战场,...
  • 如何评价电影《战争之王》?
    答:深刻的讽刺意蕴成就了《战争之王》的内容纵深,电影以耸人听闻的题材为切入,以一名军火商的视角在黑色幽默的玩味间呈现着战争之殇的症结,人性与正义的一展皆在绝妙架构的战争反思里不言而喻,这更是尼古拉斯·凯奇最为惊艳的作品。影片接近和揭露军火交易的真相和内幕之余毫不避讳美国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如何看待腾讯视频修改《战争之王》结局?
    答:腾讯视频《战争之王》结局调整:是艺术审查还是价值观冲突?腾讯视频近期对电影《战争之王》的结局做出了调整,这一举动引发了公众对于其背后的考量。这部影片,如同搏击俱乐部,揭示了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对潜在道路选择的一次警钟。原作中对反资本主义思想的呈现,本应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引起深思...
  •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为何能成为经典?
    答:影片中使用了13个国家的场景。2004年8月2日,《战争之王》在纽约在最初的几天里拍摄了曼哈顿和科尼岛布莱顿海滩的很多场景,剧组拍摄美国本土外景仅用了9天时间,随后赶往南非开普敦开始了长达10周的高负荷工作。由于当地治安有点混乱,所以很多担忧接踵而至,但是导演安德鲁依然决定就此建造利比里亚首都...
  • 战争之王结局什么来着
    答:结局:老婆把男主走私军火的证据交给警方,男主被抓了之后很快有上层人物出面解围,把他放了继续做生意。《战争之王》是由安德鲁·尼科尔编剧并执导,尼古拉斯·凯奇、杰瑞德·莱托、布丽姬·穆娜、伊恩·霍姆等主演的犯罪题材类电影,于2005年9月16日(北美)上映。该片是一部关于描绘武器交易世界的电影...
  • 《战争之王》主角用什么掩盖枪支躲过检查?
    答:《战争之王》主角用暴晒的马铃薯掩盖枪支躲过检查。有兴趣可以去看电影,检查的人打开了轮船上的集装箱,滚落下来的就是马铃薯,但是在马铃薯下面就是装武器的箱子,有特写镜头的。《战争之王》是由安德鲁·尼科尔编剧并执导,尼古拉斯·凯奇、杰瑞德·莱托、布丽姬·穆娜、伊恩·霍姆等主演的犯罪题材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