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哪几次著名的北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北伐??分别发生在哪个朝代??

北伐实在太多太多了
只要一个朝代四分五裂,就会发生北伐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北伐,九伐中原比较著名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那才叫北伐的黄金时期啊....
当时北方都被胡人占领,南方的汉人发动过N次北伐.比较著名的有祖狄,刘浴的北伐,不过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结束南北割据的也是北方的胡人势力
到了五代十国期间,北伐就更多了.比较著名的有周世宗北伐,当时周朝军队打哪哪投降,只差一点就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世宗却病死在征途
到了宋朝,太祖皇帝平了南方,太宗皇帝发动了北伐.刚开始一度胜利,但是打到战争后期,宋朝却连连大败,还损失了一些名将,比如杨业.此后宋朝一直议和.去清理西边的西夏
到了南宋,宗泽发动过北伐,但是当时的朝廷太昏庸,太软弱无能,宗泽的北伐依然是失败,他眼见北伐无望,对着大军三呼过河.便死与军中
南宋最著名的北伐应该是岳飞的北伐,岳飞的事迹太多,也就不多说.此后南宋一直在防御.都没有主动出击.苟延残喘了100多年,终被蒙古灭亡
元朝末年的北伐无疑是最成功的,刘福通等的红巾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南方的红巾军势力却非常强大.到了后期主要集中在朱元璋和张世诚,陈友凉三方势力.可以说朱元璋的北伐是最成功的.是中国无数北伐中唯一完全成功过的.这里也能看出朱元璋用人和用兵的厉害之处
明朝的北伐就不多了,到了清朝倒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北伐
太平天国的北伐,洪秀全整一流氓,进了南京之后,整个内部都开始腐败.这也是北伐失利的原因之一.
民国期间北伐那就太多太多了.
其实看到这么多北伐,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每场战争都是北强南弱.这本来就不公平
再者,北方一直是军事,政治的中心.人才辈出.物资丰富.而南方多为蛮荒之地.民穷粮少.根本就拼不过北方
元末的北伐胜利,宋朝300多年建设南方功劳不小啊

3次吧。

1、岳飞第一次北伐

岳飞第一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三万五千人左右大败伪齐刘豫的部将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复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阳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额外的原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2、岳飞第二次北伐

岳飞第二次北伐发生于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和八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收复了陕西一带的商州(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全境和虢州(今河南灵宝市至栾川县一带)的部分地区。

3、岳飞的第三次北伐

岳飞的第三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反击伪齐刘豫的进攻,是一次小规模的北伐,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俘获伪齐战马三千匹。

4、岳飞第四次北伐

岳飞第四次北伐是岳飞发动的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抗金北伐,发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期间。

岳飞率岳家军主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的女真军主力于郾城、颍昌等地,并联合北方的抗金义军一道,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使完颜兀术被迫逃出开封退回北方。

但因为宋高宗赵构和权相秦桧要签订《绍兴和议》等政治原因,岳飞的第四次北伐终告失败。

5、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指的是南宋孝宗隆兴年间的以北上中原,收复北宋故地为目的的军事行动。始于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方面不宣而战,至隆兴二年十一月,以隆兴和议的签订为结束标志。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

6、开禧北伐

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

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蜀王。

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形势对宋有利。

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禧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兴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北伐



南宋有3次著名的北伐
隆兴北伐

患有严重“恐金症”的赵构被搞得身心疲惫,于1162年退位,养子赵昚(宋孝宗)即位,改年号隆兴。宋孝宗即位之初,锐意进取,以雪靖康之耻。首先恢复名将的岳飞生前的一切荣誉,以礼改葬;同时逐出秦桧的党羽,任命一直主张抗金的老臣张浚为枢密使,主持北伐事宜。
张浚向宋孝宗提议,北伐主力从淮河流域进军中原地区,同时水军沿海道进攻山东,大将吴璘率军在关中一带牵制。虽然北伐的计划得到了宋孝宗的大力支持,但却遭到了以帝师史浩为首大部分朝臣的激烈反对,无奈之下,宋孝宗绕过丞相,直接下令出师北伐。
1163年5月6万余宋军兵分两路,分别由李显忠、邵宏渊率领度过淮河北上。北伐初期进展顺利,首先李显忠率兵击败金军,收复灵壁县;随后李显忠驰援邵宏渊,收复复虹县;接着金国泗州守将蒲察徒穆、大周仁率军归降,金国统军契丹人萧琦归顺。六月,两人率军攻克宿州,杀死金军数千人,一时间中原大震,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随着一连串的胜利,对于财物分配、功劳奖赏分歧,使得两位主将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宿州之战不久,金国大将孛撒率领数万人发起反攻。李显忠亲自率军在城南与金军激战,将其击退;随后金军名将纥石烈志宁驰援,李显忠要求邵宏渊出兵夹击金军,但邵宏渊不但按兵不动,反而煽动军心,当夜各路将领纷纷率所部逃走。次日金军乘机攻城,李显忠率所部竭力抵抗,杀敌两千余人,李显忠亲自手执大斧在城墙上厮杀,金军退却。
此时邵宏渊宣称“金已添生力军二十万来,倘不南返,恐有不测之祸。”李显忠军心不稳,兵势已去,便于连夜开南门南归。结果在符离被金军精骑追上,宋军惨败,死伤数万人,军资器械全部丢弃,李显忠和邵宏渊仅以身免。
战败后,金军不断南下威胁,朝廷内部主和派重新当权,而此时已成为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不断施加压力。最终宋孝宗在1165年与金国重新签订和议: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岁币为每年银绢各20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
开禧北伐
宋金和平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胄为巩固自身地位,再次组织北伐。韩侂胄一方面加强战备,起用文韬武略的辛弃疾等人;另一方面追封岳飞为鄂王,追谥武穆,并削去秦桧的王爵,改谥为缪丑。
当年4月南宋不宣而战,宋将毕再遇(岳飞部将毕进之子)袭取泗州,随后各路宋军又先后收复了新息、褒信、颍上、虹县等地。5月面对“大好”的形势当时的皇帝宋宁宗赵扩正式下诏北伐。但实际上宋军战斗力低下,并且又缺乏出众的将帅,再加上金国已有准备,在诏书下达的前一天各路宋军相继溃退。
而此后金军调集十几万大军南下报复,双方经过拉锯战,1207年南宋朝廷被迫屈膝求和,将韩侂胄的首级交给金国赔罪,双方达成嘉定和议:宋金由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金为伯,宋为侄;增岁币银由20万两为30万两,绢20万匹为30万匹,宋另给予犒军银300万两;宋金疆界以绍兴和议为准。
端平入洛北伐
此后的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方的蒙古渐渐崛起,蚕食着金国。面对实力日趋衰弱的金国,南宋于1213年停止交纳岁币。以此为借口,1217年金军南侵,双方在两淮、荆襄一带展开了一些列攻防战。
此后蒙古向南宋提出联合攻金,金国以唇亡齿寒为由向南宋提出联合抗蒙,历史仿佛是在重演。面对百余年的屈辱史,宋理宗断然拒绝了金国的请求,并派遣孟拱、江海率兵2万、粮30万石支援围攻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的蒙古军队。
1234年正月宋军从攻破蔡州南门,并接应蒙军从西门入城,激烈的巷战后,金军覆没,金国正式灭亡。宋蒙两军瓜分了战利品后,分别南归北撤。
同年6月南宋朝廷进过激烈的讨论后,宋理宗派遣全子才率领1万余人作为前锋北上,随后派遣赵葵率宋军主力5万人,以为声援。宋军所到之处,为蒙古守城的金国降将望风而降。7月5日全子才率军进入了岳飞等一代名将为之奋斗一生,已经沦陷106年之久的东京汴梁城。此时的东京早已繁华不在,城内仅剩数千户居民。
7月20日赵葵率宋军主力抵达开封,但由于缺粮,只派出了2.8万人携带5天的口粮,冒险西进洛阳。结果在洛阳东三十里遭遇蒙古军队包围,对面精锐的蒙古骑兵,宋军惨败,十亡其九。赵葵、全子才得知后,丢弃军械辎重,慌忙南逃,收复仅一个月的汴梁城再度陷落。
此后在长达三十年的宋金对峙中,处于守势的宋军始终也没能够再次举起北伐的大旗,北伐成为泡影。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宋室出降;1279年崖山之战,宋军再次败北,南宋王朝彻底覆灭。

1、岳飞第一次北伐
岳飞第一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至七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三万五千人左右大败伪齐刘豫的部将李成等人,成功地收复了前一年南宋失去的襄阳府镇抚使李横的辖地,以及额外的原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2、岳飞第二次北伐
岳飞第二次北伐发生于1136年(绍兴六年)七月和八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收复了陕西一带的商州(今陕西商洛市一带)全境和虢州(今河南灵宝市至栾川县一带)的部分地区。
3、岳飞的第三次北伐
岳飞的第三次北伐发生于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期间。岳飞率岳家军反击伪齐刘豫的进攻,是一次小规模的北伐,进军至蔡州一带收兵,俘获伪齐战马三千匹。
4、岳飞第四次北伐
岳飞第四次北伐是岳飞发动的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抗金北伐,发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闰六月和七月期间。
岳飞率岳家军主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的女真军主力于郾城、颍昌等地,并联合北方的抗金义军一道,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使完颜兀术被迫逃出开封退回北方。
但因为宋高宗赵构和权相秦桧要签订《绍兴和议》等政治原因,岳飞的第四次北伐终告失败。
5、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指的是南宋孝宗隆兴年间的以北上中原,收复北宋故地为目的的军事行动。始于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方面不宣而战,至隆兴二年十一月,以隆兴和议的签订为结束标志。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
6、开禧北伐
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
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
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蜀王。
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形势对宋有利。
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 南宋曾经四次大规模北伐,是什么原因,让四次北伐四次失败?
    答:那么,北伐作为南宋军民的集体梦想,为什么仅有的3次北伐一律失败? 一、宋高宗北伐戛然而止。宋高宗时期不能说完全没有北伐,实际上,他在金军追击的过程中,集结各地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队,是有过顺其自然式的北伐的。金军攻破汴京时,赵构因在外而幸免,后于1127年5月在应天府称帝,是为宋高宗...
  • 南宋时期岳飞北伐有什么经过?有什么影响呢?
    答:这次的战斗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令将第一次北伐所收复的领土地与这次新收复的地区连成一块,可以称得上是有规模的战略反攻,还将中原的大后方开辟得更广阔了些。但因为秦桧从中作梗,最后岳飞被迫撤回,在此次北伐中不得志的岳飞写下了著名的《满江红》。三、岳飞第三次北伐金兵犯南宋河山,岳飞迎战取得...
  • 岳飞两次北伐的介绍
    答: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利用女真人不耐酷暑的天时,而以逸待劳的因素,则岳家军大举北伐,又是在闰六月之后的七月,即在最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以少击众,先后在郾城和颍昌两次大战中,大破金军主力,并乘胜进军朱仙镇,再次破敌,迫使金军撤出开封城。南宋将帅对抗最初简直是谈虎...
  • 岳飞几次北伐
    答:岳飞先后进行四次北伐:参考王增瑜先生的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目录 第一编 一、岳飞的家世 二、岳飞早期抗金事迹 三、岳飞克复建康 四、岳飞在淮东的挫败 五、岳飞平定各地变乱 六、岳飞第一次北伐 七、岳飞第二次北伐 八、岳飞第三次北伐 九、岳飞第四次北伐 一○、岳飞援淮西 一...
  • 南宋最终的结局,和被出卖的英雄之间有哪些联系?
    答:而田俊迈这样的硬汉苗子,天知道能结出多少硬汉种子,所以必须扼杀!一代勇将,田俊迈死了,被自己的同袍出卖,他最后的价值,就是自己的血换来那些所谓同袍的安然回归。英雄死了,而懦夫活了下来,这群人后来就活成了南宋的那副样子……结语 有些英雄,我们宁愿他们活在幸福的童话世界,无病无灾、无...
  • 南宋主战派主持的两次北伐,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
    答:不过南宋也是这个理想而不断努力,于是就有了两次著名的北伐战争;也就是宋孝宗时期的“隆兴北伐”和宋宁宗的“开禧北伐”。这两次北伐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暴露南宋军队许多弊端;且促成它们的主事人目的各有不同,自然导致两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初宋孝宗之所以决定北伐,那是新皇继位的三把火...
  • 南宋两次北伐,中原百姓不仅没有帮助,而且还协助金国攻打南宋,这是为何...
    答:二、山西、河北 再说山西和河北的汉人。由于这两个地方被宋朝统治了一百年多年,并且还是被宋朝直接割让给了野蛮的金国,因此南宋初年,这两个地方的汉人对宋朝抱有好感,对金国统治十分厌恶,抵抗的很激烈。比如,南宋初年活跃在太行山区的八字军就是由河东和河北汉人组成的抗金义军。还比如岳飞北伐时,...
  • 南宋两次北伐最后结果如何
    答:以上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管他皇帝是谁,只要自己能吃饱饭,不要有战乱就行,而南宋几次北伐,对老百姓而言,扮演的都是入侵者的角色。就好像北宋和辽对峙的时候,辽国的南院有多少汉人构成的军队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有宋一代,从北宋到南宋都打着收复故土的旗号,屡次...
  • 岳飞第四次北伐战争的历史评价
    答:岳飞率岳家军主力,大败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的女真军主力于郾城、颍昌等地,并联合北方的抗金义军一道,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使完颜兀术被迫逃出开封退回北方。但因为宋高宗赵构和权相秦桧要签订《绍兴和议》等政治原因,岳飞的第四次北伐终告失败。战争评价 自宋金开战以来,宋军主要有和尚原、...
  • 南宋北伐,中原百姓为什么帮助金兵抵御宋军?
    答:但要知道,这第一次北伐,北宋故地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是支持金国抵抗南宋的“侵略”这一思想的。这主要还是源于古代中国的百姓还没有形成那样深刻的民族观念,只要日子能过的安居乐业,做谁的百姓不是百姓呢。而且南宋做出将中原拱手让给金国此等做法已经足够让人心寒,如果说第一代的北宋遗民还能够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