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如何忏悔?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一、什么是忏悔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到东汉末和三国时期开始扩大其影响,经魏晋南北朝期间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中的磨合,至唐宋,在精神领域,终于成为与儒、道既对立又互补的鼎足而三的思想文化体系。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作为其宗教理论和宗教活动的一个部分,“忏悔”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世尊在《业报差别经》中讲到:“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这里讲我们如果做了恶事,造了恶业,但是后悔了,对于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恶果十分恐惧,深深自责,发誓以后不造。这样果报就是做而不集,业果最终不会聚集显现,这一“作而不集”其实讲述的就是忏悔。 众所周知,“忏悔”乃汉译佛经中一个中外合璧的词语,“忏”为梵文“忏摩”的音译,“悔”则为“忏摩”的汉语意译,“忏摩”的原义为有意或无意地触犯了别人而请求原谅。梵语中另有“提舍那”一词,意为“说罪”,即通过检讨自己的过失以求消除罪孽。在初期的汉译佛经中,将二者混而为一,省略称之为“忏”,又因为请求原谅与检讨过失皆出于自责,而自责与“悔”的心理情绪相通,故于“忏”后又附之以意译之“悔”。这样,“忏悔”就具有了自己承认并对人发露所犯罪过以求容忍宽恕之义。“忏悔”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教规规定,信徒皈依佛门之前,必须首先忏悔往业,然后方可为僧团所接纳。出家修行后,若有过犯,应随犯随悔,至少应于每半月集会诵戒时,予以悔净。 二、如何忏悔 有生死就有轮回,在我们无法计算的轮回中,自己造作了无数的恶业。龙树菩萨云:一切痛苦皆由恶因而来,一切安乐皆由善因而来。因为这些数不清的身语意三恶业,阻止了纯净的菩提心从心底生起,我们要求得解脱的道路就会障碍重重,忏悔是此时此刻唯一的办法。 忏悔有理忏与事忏,佛教讲“一切唯心造”,一念善则善,一念恶即恶。理忏的道理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空则罪消,但此理过于高妙,没有特别的佛教修养功夫和深厚的慧根及善根不能得。佛教通常所说的忏悔是事忏,事忏乃是按一定的修忏法以忏除罪业(心、事两方面)的佛教活动。汉地通行的忏法有两类:一类是集诸经法义,忏悔罪过;一类是依天台教义,修习止观的行法。 据佛教史载,最早的忏法是刘宋时代出现的药师行事。《药师忏》是一种专为消灾延寿的法事,现在所通行的《梁皇宝忏》是梁武帝萧衍根据大乘佛教的经义,召集京邑大德法师,专为讨论僧人是否应实行断肉制而定出。佛教原实行禁食“荤”制,“荤”是专指大蒜、葱这类气味浓烈、富于刺激的食物,“荤”与“肉”是两种概念。印度佛教实行乞食制,而印度的素菜类种植也比较贫乏,僧人沿户行乞,所食物品随人施舍而定,只要不是亲眼见到被杀,或专为“我”而杀的肉类,僧人乞得皆可食。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行乞制度逐渐改变,且汉地特产丰富,有条件实行断食肉制。提倡吃素,更能体现佛教的慈悲利生精神,所以,僧人素食,经梁武帝的提倡,自然被佛教界接受而在汉地流行,并成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除《梁皇忏》外,现在比较通行的还有《万佛名忏》和《慈悲水忏法》也属同一类忏悔法。 修习止观的忏法创始于智顗大师,该法有比较严谨的组织程序,总有十条:一、严净道场;二、沐浴净身;三、以三业(身、口、意)供养;四、奉请三宝;五、赞叹三宝;六、礼拜;七、忏悔;八、行道旋绕;九、诵经;十、坐禅正观实相(诸法之究竟)。后世天台宗学者依循这个组织形式,编制了多种忏法,如《往生净土忏愿仪》、《大悲忏法》、《地藏忏法》等。这类忏法的本旨是借礼赞行忏以安定身心,通过诵经、坐禅正观诸法实要(究竟),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期悟入佛道,证得圣果。 三、七种忏悔心 忏悔的时候,有所谓的七种忏悔心,借由这七种心,一方面对自己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提醒作用,一方面也能唤起利他的慈悲与智慧的空观。 首先是“大惭愧心”,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地执着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唯有对自己的言行生惭愧心,才能进一步有忏悔的意愿。 其次为“恐怖心”,知道自己所造的罪业深重,知道业果的报应不爽,而生起担心命终堕入恶道的恐怖心,这种怖畏心,能提醒自己随时随地注意身口意三业。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即经中所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在丧失了因果正见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导致人心迷失、道德沦丧、社会动荡、家庭破裂。嗔心的放纵,使得世界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暴力枪杀频频发生,人们居无宁日食无安日;贪心的放纵,使得上行下效,人们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不顾一切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于五欲之中的人们开始饱尝难以尽述的苦难:风雨不调、污染严重、灾难频仍,天下之大已经难以找到一方纯洁的净土;没有了亲情的抚爱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现代孩子只能任随社会的污流毒蚀幼小的心灵;杀业的泛滥、性欲的放纵,带来了癌症、爱滋病等可怕的绝症,人们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胁;吸毒的瘾君子们被毒品摧残得成了人间活生生的饿鬼。有了恐怖心,也就能产生“出离心”,知道生死流转的恐怖与无奈,并能因此对这种流转之苦产生出离心。 但是只知道自己出离是不够,还要能希望众生也远离这种流转之苦,这就是“菩提心”。发起无上菩提心,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不分亲、疏、厚、薄,也不论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害或有益,都平等没有差别,这就是“冤亲平等心”。 而我们之所以能从三界火宅中得救度,最要感恩的是佛菩萨的慈悲智慧以及诸大善知识的指引,因此在忏悔业障的同时,也应生起“感恩心”。 最后,则应以佛法的究竟义来看忏悔,知道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缘而生、颠倒妄执而起,“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一方面仍能积极忏悔罪业,一方面在忏悔之后,放下心中的挂碍,以清净心继续精进修行。 四、四力忏悔 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痴,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我们学佛的人,应学菩萨修行,一方面净化身心,检点言行,处处止恶防非,不再种恶因;一方面时时为众生设想,多做利人的事,广种善因。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利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也必须从这里做起。 学佛,其最基本的一条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认为,行善是功德的积累,成佛的基础,罪恶则导致众生的生命轮回之苦。罪恶的生起,在于众生的“无明”。无明就是不明存在的本质,生命的究竟,所以也叫“惑”。此惑能生诸业,而导致各种相应的果报。众生的“惑”主要表现为贪、嗔、痴三个方面,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戒恶,既要断除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又要斩尽那些造恶作业的心念,所以佛教要求学佛者应有一种惭愧心、警觉心。 忏悔是消业、去灾和功德积累的前提,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承担。如依四力忏悔,则可以使重业减轻,轻业变无,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首先是出罪力。我们应该醒悟到从无始以至今生,因为贪嗔痴慢所犯下的一切罪业和这些过失招致的可怕业果,在三宝前要诚恳地发露,不要有一丝隐瞒,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造作,把痛苦的种子从心里拔除。所谓人命呼吸间,要思维人生无常,遭罪无义,死后诸般可怕之事,珍惜这个可以忏悔业障的殊胜因缘。 其次是依止力。三业不净,轮回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只能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因此必须要在生前寻求救护者、寻求清净所依。经典告诉我们佛陀具有圆满的功德,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能避除一切众生的畏惧痛苦,给予究竟安乐;并且一切菩萨也是我们的依止对境,也能清除我们的罪障。依止力就像中毒的人寻找良医为其救治,我们一旦对恶业生起了厌患,明白自己所造恶业的可怕,也需要有对治的良医好药。此处以总依三宝,别依菩萨作为忏罪的依止。 第三是对治力。通过发露并找到所依以后,要尽快的闻思修佛法,调伏烦恼积集资粮。认识到有机会修学正法,解救自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丢失谁能给我们大无畏的心境,如何能脱离生死之苦呢?我们没理由再懈怠放逸。对治力的修法很多,有皈礼诸佛、持念佛号、读诵大乘经典、信解空性、观念百字明等咒语,塑像造塔供养等等。经中提到:修忏悔也是一种积集资粮的方便,不但不失坏善法,而且能增长善根。如此看来对治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忏是说出来,悔是以后不再造。在佛前忤悔就是说出自己的过错以后不再造!以戒为师,持戒修正行为观念。阿弥陀佛!

有利于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忏悔、施食、放生行善、念佛吃素、奋斗回向。
“忏”是对着大众或被自己伤害的众生说出自己所犯的过失,也可以对着佛菩萨像说出自己的过失,“悔”是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具体可以参考网上“施食忏悔五合一“

得本人忏悔原因并发愿心……

有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祖不在乎你从前做过什么,而在乎你今后如何去做,缘由心生。

当有人不再二次犯过,我们就已经完全忏除了前过。古德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无。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 南怀瑾老师讲述:忏悔的方法
    答: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造的业力所障碍了。业障的问题,讲起来很多,可另作专题讨论,在这里不详细讲。那么,被自己的业力所障碍,不能证得道果,怎么办呢?“当勤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我们很熟,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忏悔。到佛菩萨前面磕几个头,拜一拜,...
  • 学佛忏悔一定要说出来吗?自己心里默念并永不再犯可以吗?
    答:阿弥陀佛!不一定要说出来,方便说出来,是为了更好的警示其他人,不方便说就算了,不必勉为其难。其实,忏悔两个字意义略有不同,当众表露才叫“忏”,暗自悔恨叫做“悔”,忏与悔的力度不同,相对比“忏”的力量更大些。一切的忏悔,贵在真诚,最重要的是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后不再造真忏悔...
  • 学佛怎样做忏悔
    答:方法很重要 比如:念诵不如抄经文 抄经文不如礼佛拜忏 力度是关键 效果各不同 用88佛忏悔文就行···念诵 或磕头···回向文是: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名字)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历劫、冤、亲、债、主,错杀,误杀,故杀的一切生灵,人,非人等,愿你们早日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
  • 如何正确忏悔
    答:一、每晚睡觉前或者是早晨起床后,可以躺在床上,用三组腹式呼吸让自己平和下来;二、在观想把忏悔对象拉进观想,用平和、无评判的自己微笑着去看着忏悔对象做感恩、忏悔的表达,告诉他们自己过往也做过很多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向他们忏悔(不是自责、后悔),并告诉他们,自己现在非常好,不用担心,你...
  • 我辱骂了佛如何忏悔学佛者进
    答:1. 曾经诽谤过佛陀、菩萨以及佛法,这样的罪过确实严重。2. 但是,通过真诚的忏悔,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些罪业。3. 忏悔的方式多种多样,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在佛像前,向佛陀表达自己的悔改之心。另外,也可以参加寺院举办的忏悔法会,例如“大悲忏”、“水忏”、“梁皇宝忏”等。4. 佛门祖师含缓禅师曾...
  • 如何忏悔?
    答:如何忏悔 有生死就有轮回,在我们无法计算的轮回中,自己造作了无数的恶业。龙树菩萨云:一切痛苦皆由恶因而来,一切安乐皆由善因而来。因为这些数不清的身语意三恶业,阻止了纯净的菩提心从心底生起,我们要求得解脱的道路就会障碍重重。忏悔——是此时此刻唯一的办法。忏悔有理忏与事忏。佛教讲“一切...
  • 哪位大师可以指点我,学佛之人如何忏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吗?我如何...
    答:你可以供养八十八佛。每天背诵默写《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对一切人都有效)。。你可以每天随时在心里默念(地藏菩萨)。供养皈依(地藏菩萨)。有空了可以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对一切人都有效)。--- 《地藏菩萨本愿经》(节选)(上卷)。(节选)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
  • 要是学佛不如法,要怎样做怎样忏悔!我家里没有什么空间,老是会在床...
    答:以后有了功夫就不要间断,一句接一句念。家里供佛供一尊就好,供的多了就容易夹杂。关于忏悔: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一心一意念佛,念完了,最后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净此一报身,同身极乐国。这样就包括了全部的忏悔,消业障。愿您...
  • 佛法中如何忏悔外遇
    答:外遇是邪淫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应当在佛前对之前所做的错事真诚的忏悔,然后发愿以后绝不再犯,对家庭要比之前更负责任,并劝其他有外遇的人早日改邪归正。南无阿弥陀佛!
  • 我信仰佛教,但身体有病,在忏悔的同时应该修何法?
    答:忏悔第一法(一) 我们讲忏悔第一法。 平时我们学佛,常常劝人要信佛。在劝人信佛的时候,有些人回答说:「我不用信佛,我心好就好。」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 「我不信什麼宗教,我心好就好。」这一句话对不对?应该是对,但也应该是错。对的方面来讲,事实上,你心就是佛,心即是佛,心好就好。不错,你心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