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北山烈士纪念碑的由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牡丹江北山的具体位置?由来?

北山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区北山脚下,公园总面积96.6万平方米,海拔340米左右,主要由四座山和大面积的树木组成,属于以山林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内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
  园内有人文景观八处,著名的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即矗立在公园入口处。该碑高24.13米,宽3.85米,碑顶立一尊左手持枪、右手投弹的战士铜像。正面标有纪念碑名和建碑铭文,两侧有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杀敌的浮雕,它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
  纪念碑后的两山间有沟壑分为东西,沿山修有台阶300余级,可直登峰顶亭台,眺望市区全貌。因市区东西有金龙溪和银龙溪,故人们又称西面的台阶为金龙踏步,东面的台阶为银龙踏步。每天都有许多游人到北山公园爬山、打拳、跳舞……它已成为人们的游览、娱乐、休息的理想去处。

烈士纪念碑位于贵阳市黔灵公园内,全名“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在风景秀丽的黔灵湖畔,背山面湖,群山环抱,松柏环绕,庄严肃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标志着贵州省人民对解放贵州省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是贵州人同开展革命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黔灵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一九五四年秋,于一九五六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碑前广场宽六十四米,长三十四米,可容万余人。台阶六层,五十八级,”十二字。最高一层耸立着高约三十米的石碑,碑上李子光书写的金光闪闪的“解放贵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石碑顶端为两层,呈塔型,每一层均有四只翘角,下刻半圆型石花和一枚鲜红的五星。碑座呈正方形,边长四米二,高一米五,四面中间雕刻有一花环,花环两旁为系着的红绸,以一定的弧度伸向两边,边向下垂挂,两侧雕刻有齿轮、稻谷、麦穗组成的图案。石阶三重,分别筑有雕花石柱、石拦,离碑座高一米二的上端,四面雕刻有白云托着的和平鸽两只。图案雕刻精美,意义深远: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旋转的齿轮仿佛带动着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稻谷、麦穗象征农民阶级,同时也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花环则寄托了人民对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衰思;鸽子象征着祖国和平、安宁;鲜红的五星则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纪念碑四周,青松翠柏环绕,广场两侧桂花、玉兰等植物郁郁葱葱。
黔灵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公园建于1957年,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笼,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清绝于世,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牡丹江北山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区北山脚下,公园总面积96.6万平方米,海拔340米左右,主要由四座山和大面积的树木组成,属于以山林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内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

        园内有人文景观八处,著名的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即矗立在公园入口处。该碑高24.13米,宽3.85米,碑顶立一尊左手持枪、右手投弹的战士铜像。正面标有纪念碑名和建碑铭文,两侧有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杀敌的浮雕,它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


由来:

       溯自九一八日寇侵华,蒋贼不抵抗政策,将东北河山拱手让敌,牡丹江父老横遭蹂躏,十有四年,我东北民族优秀儿女,为不当亡国奴,组织群众,组织武装,高举抗日义旗,出没白山黑水之间,尤以抗日联军,在中共领导下,於十四年悠久岁月中,洒热血,抛头颅,肝食宵衣,忍饥耐寒,尝尽人间艰苦,奋勇苦斗,未尝稍息,杨松、周宝中将军等,亲率抗联健儿,驰聘疆场,在我牡丹江地区,两克宁安,建立根据地,予敌东部战略基地以致命打击。优秀共产党员一路军第三方面指挥陈翰章将军及王光宇、于洪仁、王汝起等同志壮烈殉难,创成抗联英雄史诗。

       1945年8月,抗联协同苏联红军对日反攻,与八路军、新四军会师,解放东北,中华民族得庆独立,、和平、民主而慰先灵,不幸蒋贼代替汪逆勾结美帝国主义,使东北沦为殖民地,我东北军民激于爱国热忱,起而自卫,大战四年,四下江南,血染松花江,歼敌数十万,遂使蒋、杜贼军处于四面楚歌,频临绝境,而我牡丹江后方,清剿胡匪,歼灭国贼,苦战宁古塔,血洒牡丹江,可歌可泣之杰作。

        综观我英勇军民,为国爱民,殒命监牢,血染法庭,被俘不屈,杀贼戕身,多少无名英雄,殉难於祖国,大节英名,树民族之正气,丰功伟绩,永垂不灭。

        为悼先烈之英,告慰九泉之灵,继承其遗志,不忘先烈之血迹,刻石树碑,永垂千古。又为之铭曰,血洒丹江,还我河山,终歼顽敌,无愧英烈。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秦德昭 书

                                                                           2002年3月重刻



溯自九一八日寇侵华,蒋贼不抵抗政策,将东北河山拱手让敌,牡丹江父老横遭蹂躏,十有四年,我东北民族优秀儿女,为不当亡国奴,组织群众,组织武装,高举抗日义旗,出没白山黑水之间,尤以抗日联军,在中共领导下,於十四年悠久岁月中,洒热血,抛头颅,肝食宵衣,忍饥耐寒,尝尽人间艰苦,奋勇苦斗,未尝稍息,杨松、周宝中将军等,亲率抗联健儿,驰聘疆场,在我牡丹江地区,两克宁安,建立根据地,予敌东部战略基地以致命打击。。优秀共产党员一路军第三方面指挥陈翰章将军及王光宇、于洪仁、王汝起等同志壮烈殉难,创成抗联英雄史诗。
1945年8月,抗联协同苏联红军对日反攻,与八路军、新四军会师,解放东北,中华民族得庆独立,、和平、民主而慰先灵,不幸蒋贼代替汪逆勾结美帝国主义,使东北沦为殖民地,我东北军民激于爱国热忱,起而自卫,大战四年,四下江南,血染松花江,歼敌数十万,遂使蒋、杜贼军处于四面楚歌,频临绝境,而我牡丹江后方,清剿胡匪,歼灭国贼,苦战宁古塔,血洒牡丹江,可歌可泣之杰作。
综观我英勇军民,为国爱民,殒命监牢,血染法庭,被俘不屈,杀贼戕身,多少无名英雄,殉难於祖国,大节英名,树民族之正气,丰功伟绩,永垂不灭。
为悼先烈之英,告慰九泉之灵,继承其遗志,不忘先烈之血迹,刻石树碑,永垂千古。又为之铭曰,血洒丹江,还我河山,终歼顽敌,无愧英烈。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秦德昭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