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的流域概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甬江的水利概况

航道奉化江航道干线航道,上游段自萧王庙镇,经大埠,至方桥三江口,通航里程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42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桥5座,可通航60吨级以下船舶,属7级航道。下游段自方桥三江口,经栎社至宁波三江口,通航里程2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窄处宽180米,最小弯曲半径150米,最浅处水深3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属6级航道。支线航道,大桥至方桥段,经长汀,通航里程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米,最窄处宽10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最浅处水深1.1米,桥18座,可通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西坞至方桥段,经陡门桥、后岸,全程10.8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桥3座,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属6级航道。鄞江镇至横涨段,经洞桥,全程10.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5米,桥3座,可通5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杭甬运河五夫至宁波三江口(甲线)起自杭州艮山港,出三堡入钱塘江,至浦阳江进峙山闸,经萧山、绍兴内河,穿曹娥江入三北内河,于曹墅桥进入姚江航道,至姚江大闸,循甬江达镇海入东海,航程258公里,为省内主要水运干线之一。1979~1983年第一期疏竣工程完成。五夫升船机站至镇海99.57公里,属境内航区。其中五夫升船机站至丈亭三江口段40.4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丈亭三江口至姚江大闸段35.6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浅处水深2.1米,最窄处宽17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全线架桥15座,升船机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 姚江航道水运丈亭至镇海(乙线),起自丈亭三江口入慈江,经慈江闸、化子闸、骆驼、至镇海区张镒碶入甬江,长49公里,为镇海沟通杭甬运河主航道。其中丈亭至慈江段13.6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2米,最窄处宽36米,最小弯曲半径100米,最浅处水深2.1米,可通航40吨级船舶;慈江闸至化子闸段,15.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5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37米,最浅处水深1.3米,可通航30吨级船舶,属9级航道;化子闸至镇海段为中大河20.12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5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最浅处水深1.2米,可通航15吨级船舶。全线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 鄞东航道前塘河, 起自横溪镇,经太平桥、云龙、三桥,于横石桥汇合中塘河至四眼碶,长19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6米,最浅处水深0.8米,最窄处宽12米,最小弯曲半径60米,桥14座。其中横溪镇至三桥段、三桥至四眼碶段分别可通航15、25吨级以下船舶,分属11、10级航道。中塘河,起自莫枝,经沙家店、杨树桥、潘火,于横石桥汇合前塘河至四眼碶,长14公里。起端连接莫枝升船机站,通东钱湖畔大公、韩岭、郭家峙、下水诸村。最低通航水位2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9米,最小弯曲半径30米。桥20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后塘河,起自宝幢,经五乡、盛垫,至江东下茅塘,长6.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13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15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鄞西航道南塘河,起自它山堰,经洞桥、横涨、栎社、石碶、至共青桥,长2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14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9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中塘河,起自横街,经集士港、祝家桥,于望春桥汇合西塘河至郧西桥,长1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7米,最窄处宽16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6座,西塘河,起自桑家河头,经岐阳、高桥,于望春桥汇合中塘河至鄮西桥,长16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5米,最浅处水深0.9米,最窄处宽20米,最小弯曲半径20米。桥29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其他航道李溪渡至河头,经庄桥、泗港闸、化子闸,长.15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3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7米,最小弯曲半径40米。桥27座,船闸1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大通桥至镇海,经骆驼镇,长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1.2米,最浅处水深1.2米,最窄处宽5.6米,最小弯曲半径17米。桥58座,船闸2座,可通航15吨级船舶,属11级航道。马渚至庵东,经方桥、周巷、天元三江口、三十弓船闸,长33.1公里。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浅处水深1.1米,最窄处宽40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4座,船闸1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余姚至浒山,经石堰、横河、罗墅桥、三套闸,长19.4公里。最低通航水位2.0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8座,船闸3座,可通航40吨级船舶,属8级航道。余姚至观城,经石堰、横河、匡堰、洋塘,长32.7公里。最低通航水位0.8米,最浅处水深1.3米,最窄处宽6.4米,最小弯曲半径50米。桥40座,船闸2座,可通航20吨级船舶,属10级航道。 港口宁波港,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东临太平洋,北濒长江口。距日本长崎、大阪等港均1000海里之内;北往海参威,南至新加坡,都属近洋航线;顺沿海可通全国诸港,经长江可通淮河、汉水等各水系的水陆码头;甬江上溯,经杭甬运河,可通钱塘江及京杭运河。具有江海双重水运资源优势。陆域总面积2002万平方米,直接和间接腹地内,有宁波城市为依托,近有富庶的宁绍平原和杭州、绍兴、舟山、台州等城市,远及长江两岸及沿海地带。宁波港由宁波、镇海和北仑3个港区组成。宁波港区,即宁波老港。自市中心三江口起,至甬江北侧白沙沿江段。系口内港,港区至甬江口门航道长22公里,宽80至120米,最大曲线半径470米(梅墟拗猛江转弯处)。历史上进出甬江航道最大船型,为1935年前后载重量7500吨级货轮、减载至5000吨的开皮马尔轮、铁利马尔轮。今最大进港船型吃水6.5米3000吨级客轮。港区使用岸线1330米,陆域12.35万平方米,分白沙、中马、江东3作业点。1988年6月,成立宁波港埠公司。1990年500吨级以上泊位18个,设计吞吐能力220万吨,其中港务局所属泊位12个,设计吞吐能力130万吨;货主码头6个,设计吞吐能力90万吨。 镇海港区,位于甬江口门,镇海区城关镇东北部。西起后海塘港监信号杆,东至大、小游山均由浅滩或滩涂填筑而成,平面呈狭长型,面积490万平方米,使用岸线长3683米。距宁波市中心三江口22公里,为装卸中转煤炭、散杂货、件杂货、液体化工产品、国际集装箱多功能、综合性港区。镇海河口港的条件优越,港口建设陆域有大部滩地可填筑,可少占农田;甬江口门外金塘水道水深稳定,从东海经虾峙门入港区七里峙锚地,长38海里,最浅处深18米,可通俄航万吨级以上船舶。镇海口门至大游山,主航道长约840米、宽140米,水深10米以下,游山北水深10米左右,最深44米,万吨级轮船可靠泊镇海港区。1973年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经实地考察定址于此,认为在镇海建设新港区,经杭甬、浙赣线同全国铁路网相连接,以分流上海港运量;同时可承担浙江地区的物资进出。当年10月,成立省建港领导小组,12月组建宁波港建设指挥部,张兆万任党委书记、总指挥。1974年初劈山围堤,至次年9月25日,筑成招宝山西北侧经虎蹲山至大游山拦海大堤,长3160米(水利部门资料3186米)、高5.5米、面宽9米、基宽16米,防浪墙高3米、厚1米。计土石方62.6万立方米,其中海上抛石39.6万立方米,陆运填石23万立方米,投资486万元,拓围陆域4.9平方公里。1977年11月,开挖小招宝山(大招宝山之东)竣工,工程量82万立方米,投资351.8万元。1988年3月,镇海港埠公司成立。 北仑港区,系深水良港,位于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东至柴桥镇穿山港的人渡码头,因邻近有小岛北仑山命名。系海港,港区水域自甬江口经北导流堤的堤头灯塔,至长跳嘴灯桩连线以东,从潞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至金塘岛东南端宫山与大榭岛北端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面积150平方公里。北仑港港域大部分水深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700米斟上。1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若疏竣、整治虾峙门航道浅区(长3公里,深17.6米),可出入更大吨位船舶。 它山堰,在宁波市区西南方向的鄞州历史名镇鄞江桥镇西边的它山旁,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它山堰堪称水利史上一个奇迹,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仍然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唐太和七年,鄮县(今鄞州)县令王元暐上任伊始,体察民情后,深感境内受水旱之苦,遂商之于民,经实地勘测,毅然决定修建这一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化水害为水利,受到民众的赞颂。它山堰全长113.73米,面宽4.8米,高程实为3.85米,其底层厚为3.7~6.4米的黏土夹碎石层。它山堰体向上作了五度倾斜,与堰底水平情况相比,堰体水平抗滑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堰体所筑黏土夹砂层,有效地提高了防渗性,增加了土的抗剪强度。与此同时,为使上游的溪水引入内渠南塘河,保证下游泄流充足,在沿江的50里江塘上,续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加强启闭泄畜。涝时开闸排洪,旱时顶潮纳淡,调节鄞西河网的水量,使鄞西平原的20万亩农田用水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相传王元暐在选择碶址时,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随水而漂,在木鹅停下地方定址造碶。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的诗句仍传诵四方。后人为了纪念王元暐和修建它山堰的英勇壮士,于五代末在它山堰近旁修造它山庙,以表彰其修水利根治水患的巨大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甬江流域治理开发,历程曲折,成绩辉煌,至2007年底,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座。 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名称类别所在河流总库容  (万立方米)主要功能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皎口水库大型樟溪11980灌溉、防洪、发电、供水259四明湖水库大型梁弄溪12354灌溉、防洪、发电103.1亭下水库大型晦溪15300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176横山水库大型县江11180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150.8周公宅水库大型大皎溪11180供水、防洪为主,结合发电132十字路水库中型人工湖泊2300灌溉为主,防洪(涝)、发电10.8新路岙水库中型新路岙溪1610供水为主,灌溉、防洪、发电24三溪浦水库中型东上河3340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供水51横溪水库中型横 溪3975灌溉为主,防洪、发电、养殖39.8陆埠水库中型陆埠溪2870供水、农灌为主,防洪、发电54梁辉水库中型南庙溪3077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35.06梅湖水库中型五梅溪1817供水为主,防洪、灌溉、发电23上林湖水库中型东横河1822防洪、供水、灌溉14.07四灶浦水库中型人工湖泊2014灌溉、供水为主,旅游、养殖5.12里杜湖水库中型裘家浦2370供水、灌溉为主,防洪、发电20.2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处在金华、绍兴、台州、丽水四市的交界之地,与东阳、永康、新昌、仙居、天台、缙云等县市接壤。磐安县名出自《荀子·富国》中“国安于盘石”之说,意为“安如磐石”。磐安于1939年设县,1958年并入东阳,1983年恢复县建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县。磐安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的大盘山脉是雁荡山、括苍山、会稽山和仙霞岭的发脉处,也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磐安境内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植被茂盛,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季非常凉爽,年平均气温为16.8℃,是一个避暑胜地。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闻名全国的“浙八味”(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杭白菊、麦冬、郁金)药材中有五味(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主产地在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也是“中国香榧之乡”,是我国香榧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百年以上古榧树6100多株,最大树龄达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磐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养生资源,拥有“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炼火》、《迎大旗》等一大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了百杖潭、花溪、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等一批景区,培育了尖山管头、盘峰榉溪、双峰大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唐代以前属剡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县。现属绍兴市管辖。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属上海经济区域。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新昌县属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三支山脉环抱成若干小盆地。全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构成东南部山地、中部台地、西北部河谷平原三大地貌。新昌县有三大主要河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条,总长455.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新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初夏时节,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新昌的好山好水,必然人文荟萃,产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在唐代,诗人云集剡溪,诗作多涉及天姥、沃洲和石城。开元、天宝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继游历剡溪,吟唱沃洲,歌咏天姥,而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嵊州市,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曹娥江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的剡溪,是境内主要河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属盆地低山。东部四明山脉,是嵊州与上虞、余姚、奉化、新昌等市县的界山,剡溪和甬江的分水岭;南部属大盘山脉,自南向北伸入境内;会稽山脉在西部和北部,为浦阳江和剡溪的分水岭,龙头顶是嵊州与绍兴县、诸暨市的界山。中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嵊新盆地,分布在沿江两岸,丘陵台地在东南部和北部,低山区分布在嵊新盆地四周,中山区分布在西白山和四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及盆地小气候特性。嵊州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相传夏禹治水止于了溪(今剡溪),曾亲自执斧率众劈开嶀山、嵊山,泄了溪之洪,改善生存环境。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越、秦国。秦置县。1995年8月撤县建市。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郡,传说派人于今城隍山星子峰南侧掘土坑千丈,以泄王气,钦点坑名为剡坑。嵊州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果蔬之乡”、“竹编之乡”、“木兰之乡”和“领带之乡”。嵊州多佳山秀水,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北方士族多慕剡中僻静和山水之胜而来游憩、定居。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名士或居或游,王羲之晚年爱慕剡中山水而隐居终老此地,谢灵运写下《山居赋》和许多咏剡诗,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和贤士名流曾入剡览胜,留下了不少咏剡佳句和访剡遗迹。嵊州是浙江“唐诗之路”旅游线上独具魅力的重要景地。嵊州以越剧之乡著称。越剧产生于民间,由清咸丰年间流行于剡溪两岸的落地唱书演变而成,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嵊州人文荟萃。历代有进士151位。有张嵊平叛、喻安性澳门退倭,有裘甫、仇道人起义。近现代著名人物有辛亥志士竺绍康、王金发等,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医学专家沈克非,水利专家宋希尚,地理学家丁谦,机械工业专家支秉渊,实业家袁涤庵,山水画家郑午昌,音乐家任光,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理论家邢贲思,航空博士袁绍文,两院院士沈寅初、吴有生、吴常信、张弥曼、邢球痕、丁仲礼、童晓光,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皇后章红艳,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 上虞区,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隶属会稽郡。1992上虞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上虞”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家乡。在历史上,形成了“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涌现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东山再起”典故的谢安、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竺可桢、“茶圣”吴觉农、电影名导谢晋等著名乡贤。 上虞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县,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因地形复杂,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总趋势是洪涝多于干旱。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境内山明水秀,景物宜人。有王充墓及小仙坛、窑寺前青瓷古窑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百官镇江西的曹娥庙规模宏大,尤以众多的雕刻、匾额、楹联闻名,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东晋政治家谢安隐居地东山,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有谢安墓在。 柯桥区,地处浙江省绍兴市北部富庶的宁绍平原,东距东方大港宁波106公里,西距人间天堂杭州50公里,北至东方明珠上海185公里。柯桥南屏会稽山,北为平原水乡,气候温和湿润,山清水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之美誉,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和名士之乡。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可谓赤橙黄绿紫五彩缤纷,东西南北中万商云集。

甬江上游支流姚江在四明山脉山地穿行,奉化江源头也在四明山脉南部。四明山脉呈近南北走向,巍迤宁波境之西北,于南东、西北两翼钳夹宁波平原。四明山,又名句余山,位浙东南火山喷发带宁波——仙居火山喷发亚带上。明嘉靖《宁波府志》卷五《山川》载:“由天台山发脉,向东北一百三十里,涌为二百八十峰,中有三十六峰,周围八百余里,绵亘本府之化、慈溪、鄞县,绍兴之余姚、上虞、嵊县,台州之宁海诸境。”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的《地理考》第一章山脉记:“由鄞县小溪镇入者日东四明,由余姚白水山入者日西四明,由慈溪蓝溪入者日北四明,由奉化雪窦入者日南四明。层峦绝壁,深溪广谷,高回幽异。”四明山系曹娥江、奉化江分水岭。山体主要由中生界流纹岩、碎屑岩构成,局部有粉砂岩、泥岩出露和玄武岩覆盖。自曹娥江支流黄泽江、剡江支流剡源源头间发脉,从境西南即奉化西部、余姚南部入境,向北北东蜿蜒,气势雄伟,峰峦峭拔。
甬江上源或支流姚江上中游两岸为海拔500米的丘陵,地面坡度平缓,切割程度较弱。
姚江、奉化江下游及甬江主干地形主要为宁波平原。宁波平原,浙东较大平原之一,在境内中部偏东北。东界北仑小港至鄞县莫枝至奉化东山一线,西界镇海澥浦至鄞县樟村至奉化岩坑一线,南界奉化大桥镇南至溪口、岩坑一线,北向潜入灰鳖洋。呈北北东走向。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占堆积平原28.2%,含海曙、江东两区,镇海、江北两区大部,北仑区东部,鄞县中部和奉化北部。 流域濒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具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则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多异常天气。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季风交替明显,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境内雨量分布,南部多于北部,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多雨区集中西部山区,宁海双峰附近、余姚四明山区大岚附近为二个主要多雨中心,年降水量1700毫米以上,最大1~900毫米左右。北部滨海为少雨区,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全年有二个相对雨期。3至7月第一个雨期春雨连梅雨,其中3至5月春雨期,雨日多,强度弱,年均雨量367.9毫米,占年总雨量26.54%;6至7月梅雨期,值梅子黄熟时节,又称“黄梅雨”,年均雨量339.9毫米,占年总雨量24.52%。月降雨量最多9月,历年平均200.1毫米;12月最少,平均48毫米。年均降雨159天。 余姚市,位于宁波市西北部,东经120°52′至121°25′,北纬29°39′至30°21′东邻鄞县、江北区,南接奉化市和绍兴市的嵊县,西连绍兴市上虞,东北毗慈溪市,西北濒杭州湾。市人民政府驻地余姚镇,距宁波48公里。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置余姚县:枕山濒海、南高北低,南有四明山盘亘蜿蜒,海拔一般500米左右,最高峰为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北部为宁绍平原一部分。主要河流姚江,经上虞通明堰于肖东乡永思桥入境,至大隐镇城山渡,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境内流长54公里。其他河流有东江、中江、长泠江、湖塘江、青江、临浦江等30余条,分属姚江、奉化江、曹娥江水系。 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有化安瀑布茶、四明十二雷,宋、明时列贡品。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运河其中姚江段境内长54.65公里,西接曹娥江、钱塘江,东连甬江出海。 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宗羲墓、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五桂楼。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通济桥、舜江楼、中天阁王阳明讲学处、胜归山胡公岩、四先贤故里牌亭等30余处。有“文献名邦”之称。龙泉山为名胜风景区。
余姚市区,余姚市人民政府驻地,距宁波44公里。杭甬运河姚江段横贯镇中,最良江、候青江流贯南北两侧,东有皇山江,西为西江。秦置余姚县(一说汉置)即设治于此。萧甬铁路、杭沈公路自西至东贯其北。龙泉山风景区,上有梨洲文献馆。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余姚市东首,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由江中、罗江、车厩三乡合并而成。距市区17公里,宁波市区20公里,因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东与大隐和宁波市江北区乍浦乡接壤,南靠四明山倚山临姚江,西南与陆埠镇交汇,北濒慈江与丈亭镇、三七市镇隔水相望。境北部河网交织、地势平坦,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南部以山区、半山区为主,森林植被繁茂,主要山脉有车厩山、单于山、石嵩山、毬山、天目山,黄墓山(覆船山)等。其中车厩山、黄墓山为余姚历史人物名山。河姆渡茭白: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茭白系列产品销江浙沪、渤海湾、京津唐、中西部地区,出口试销日本市场。河姆渡茶叶拥有“古址曦茗”、“四明十二雷”、 “丞相绿”、 河姆渡野茶、雀茶、古茶等10余个茶叶品牌,其中 “四明十二雷”高山茶1991年获国际中国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七千春”牌河姆渡原始野茶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丞相绿”连续被评为宁波市一类名优茶奖,1995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古址曦茗”有机茶荣获2003年中国茶学会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风景名胜遍布。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反映了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 建筑风格,博物馆内设 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芦山禅寺、禅悦寺,还有“十里长坑”、滴乳泉等著名风景点。
奉化市,地处长三角南翼,东海之滨,美丽的象山港畔。奉化春秋时属越国,秦时属会稽郡鄞县,隋时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奉化县。据南宋陈著《题奉化图志揭首》云:“奉化为邑,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得名。”元元贞元年(1295)升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县,1988年撤县设市。奉化人文荟萃,是弥勒圣地、蒋氏故里。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创建了茗山后文化,距今4200前后,建立了名震中原的堇子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五代后梁布袋和尚(弥勒佛)出生出家得道圆寂归葬之地,宋代有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和靖,元代有“江南夫子”、诗坛名家戴表元,近现代有历史名人蒋介石、蒋经国,外交暨体育名人王正廷、文人大使王任叔(巴人)、红帮裁缝鼻祖王才运等。同时涌现了早期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及卓恺泽、王鲲等一批杰出革命人物。象山港奉化区域是难得的“阳光海湾”,其内港湾幽静、碧海蓝天,是理想中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蒋氏故里溪口和“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亚洲唯一代表案例和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乡村案例,是国家AAAAA风景名胜区。溪口兼有湖、溪、泉、瀑、山特色,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誉,徐凫岩飞瀑号称“浙东第一瀑布”,是全国对台重要窗口。雪窦古刹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露天弥勒大佛高56.7米,是全国最高的铜制弥勒大佛。
宁波市江北区,位于老市区西北部。东南临甬江,新建甬江大桥与江东区相通;南濒姚江,有新江桥、解放桥、姚江犬闸桥、姚江大桥沟通两岸;西与余姚市接壤,东北毗连镇海区。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208.7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6.9平方公里,占3.3%,余皆郊区。因处甬江、姚江北岸,习称江北岸,区由此名。江北岸原属鄞县城郊。清时,属甬东隅八至十图,有李家、引仙桥、倪家堰、砖桥、孙家、鄞定桥等地名。1927年7月设市,江北岸划为第五区。1931年1月撤市,复入鄞县,为鄞县第五区,面积4.02平方公里。1935年改设江北镇。1949年11月,设立江北区公所,次年6月撤销。1951年5月成立江北区人民政府。1956年2月撤销,设中马、泗洲、槐树3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9月撤销,置江北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成立江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年1月,改设江北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定为市辖区一级(县级)政权建制。1980年10月,复名江北区人民政府。市郊,1951年5月建立郊区人民政府。1954年10月,庄桥及其周围7乡成立机场特区,建庄桥区人民政府,属市。1956年2月,撤庄桥、郊区2区建制,成立郊区区公所。1960年12月,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划属市郊。1978年设郊区办事处,1984年1月郊区并入江北区。1844年1月1日宁波开埠,江北岸为外人通商居留地。1名胜古迹    建于北宋的保国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朱贵祠、江北岸天主教堂。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慈城镇的甲第世家、大耐堂、俞宅、冯岳彩绘台门、莫附马宅、刘家祠堂、桂花厅、明末清初福字门头、向宅、冯宅和江北岸巡捕房、英国领事馆旧址、浙海关(新关)等。
宁波市鄞州区,位于宁波市区南端,东靠沿海大通道,北面紧邻杭甬高速公路,距栎社机场不足3公里,半小时车程就可抵达北仑港,规划中的宁波市轻轨线及沿海大铁路都将从这里穿过,具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穿城而过的奉化江、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使新城区水域总面积达到232公顷,占总规划面积的6.7%。鄞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1973年冬在古林镇三星村原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发现的原始公社遗址,已有5000年的历史。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贸阝、句章三县。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贸阝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6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 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宁波中心区域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200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表演艺术家王丹凤、金采风都是鄞县人的骄傲。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鄞东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来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为日本曹洞宗临济宗祖庭。与天童寺隔山相邻的阿育寺是禅宗“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佛祖舍利宝塔。鄞州鄞江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齐名。与天童寺相连的天重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云海”著称,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鄞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至今仍流传在浙东一带。
宁波市镇海区,地处老市区东北甬江北岸。东滨灰鳖洋,南濒甬江,西毗江北区,北界慈溪市。地形狭长,东南至西北长约23公里,东北至西南宽13公里。海岸线长21.3公里,岛屿5个。海域158.1平方公里。1985年前建置沿革见第六章原镇海县。1985年10月1日撤镇海县,以甬江为界,江北设镇海区,江南置滨海(今北仑)区,为宁波市市区。地处宁绍平原东端,西北部丘陵,东南部平原。四明山余脉起汶溪望海尖,东至澥浦山入海,连绵14公里,高程多为100米至300米,主峰大蓬山(与慈溪市交界)海拔422米。山脚线以南至甬江,系水网平原,属姚江水系,地形平坦。1974年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1976年始兴建镇海港、浙江炼油厂(后改镇海石油化工总厂)、镇海发电厂等工程,逐步成为宁波市区三大片之一。招宝山为市内风景区之一,处在甬江入海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镇海口海防遗迹(包括招宝山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吴公纪功碑亭和建城碑亭等)和镇海后海塘2处。



  • 甬江的流域概况
    答:四明山余脉起汶溪望海尖,东至澥浦山入海,连绵14公里,高程多为100米至300米,主峰大蓬山(与慈溪市交界)海拔422米。山脚线以南至甬江,系水网平原,属姚江水系,地形平坦。1974年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1976年始兴建镇海港、浙江炼油厂(后改镇海石油化工总厂)、镇海发电厂等工程,逐步成为宁波市区三大片之一。招宝山为市...
  • 宁波市甬江是流动的河流吗?
    答:甬江本干即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三江口后至镇海大小游山出口段,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
  • 甬江的水利概况
    答:甬江流域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名称类别所在河流总库容 (万立方米)主要功能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皎口水库大型樟溪11980灌溉、防洪、发电、供水259四明湖水库大型梁弄溪12354灌溉、防洪、发电103.1亭下水库大型晦溪15300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176横山水库大型县江11180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150.8周公宅水库大型大皎溪11180...
  • 宁波市三江介绍
    答:甬江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奉化江流经奉化、余姚和慈溪,在宁波市三江口与源于上虞境内四明山的姚江汇合成甬江,...
  • 宁波三江情况
    答: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由奉化江和姚江两江汇集而成,是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甬江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奉化江流...
  • 宁波市区有一条江,叫什么名?江东区、江北区也是根据这江划分的吧。
    答:宁波市区的江叫甬江。甬江古称大浃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因宁波简称为甬,故名甬江。甬江江道有弯道8处、浅滩6个,尤以镇海三官堂和对江的鄞县梅墟段弯度最大,因称拗猛江。河口呈喇叭形,潮汐现象明显。宁波市江北区,位于老市区西北部,东南临甬江,新建甬江大桥与江东区...
  • 甬江地理位置
    答:甬江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具体来说,它发源于海曙区、江东区和江北区的三江口区域,流向东北方向。这条江流在经过著名的招宝山后,最终注入了宽广的东海,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景观。甬江所在的宁绍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适中的纬度,气候温和湿润。这里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然而,由于地理...
  • 甬江的平原河网
    答:西北通慈江,自江北区费市流经庄桥、庙跟、半路凉亭至孔浦大闸注甬江。长11.5公里,平均宽22米,平均水深1.5米。北岸镇海区,南岸江北区。系主要引流、灌溉、航运河道。前大河,古称夹江河,又称颜公渠。西起常洪,南沿甬江,经鹭林庙桥、清河桥、伏龙桥、虹桥,至澜浦庙桥之右白龙洋处汇中大河,出张碶通甬江。长...
  • 甬江的主要支流
    答:坡降21.74‰,河宽100-130米;再曲折北流经杜岙,至蜜岩与小皎溪汇合,建有皎口水库,长43.9公里,流域面积259平方公里;出皎口水库,纳龙王溪、桓溪、清源溪诸水,至它山堰,长16.1公里,坡降2‰,河宽80~130米;它山堰以下为感潮河段,东流至横涨附近入奉化江,...
  • 中国的浙江省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答:2. 甬江:也被称为大浃江,它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流经奉化江源,最终在宁波镇海口注入东海。3. 灵江:台州市的第一大水系,被誉为“台州人民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浙江省仙居县与缙云县交界处的天堂尖,最后在椒江区牛头山颈注入东海。4. 瓯江:浙江省第二大江,发源于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