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氏气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路易氏气的各国反应

至今仍于上百万枚被遗弃的日本化学弹药遗留在中国,并造成了大量伤亡。2003年8月4日在齐齐哈尔发生的“8·4”事件的元凶就是芥子气和路易氏气的混合毒剂。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对当年日军究竟掩埋了多少毒气弹,具体掩埋在何处仍闭口不谈。除了日本外,世界许多国家都生产过路易氏气,今天这些“死亡之露”都到那里去了? 苏联是世界上另一个路易氏气生产大国。由于在二战中美国率先掌握了原子弹,因此在战后一段时期内,苏联在1940年到1945年间共生产了大约2.2万吨路易氏气总量无人知晓,但仅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有大约13.2万吨被倒入了北冰洋。像日本一样,苏联生产的路易氏气也是与芥子气一同混合装在炮弹中。这主要是考虑到苏联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但有些路易氏气是放在桶中通过飞机布洒的——这说明苏联非常信任这种武器,苏联人总结德国“闪电战”的教训,将路易氏气作为阻滞西方军队长驱直入的一种手段。他们在战争计划中将路易氏气布洒到地面上,使敌人地面部队无法通过和利用战区的资源,从而达到“坚壁清野”的目的。1982年,美国里根政府声称,苏联在阿富汗使用毒气杀死了3000人,其中就有路易氏气,但苏联始终否认在阿富汗战争中使用了化学武器。苏联生产路易氏气的方法比较原始和危险,一个原因就是苏联没有进行过正式的测试。二战期间,苏联的路易氏气是在萨马拉区的察帕夫斯克化学武器弹药厂进行生产的。该厂的主要生产地点是7号车间,年产能力为4400吨。1992年俄罗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该厂的情况进行了回忆:“在战争期间,不合适上前线的年轻人和妇女被火车运到这里,在这里工作不久就生病死亡”,当地居民也受到影响。车间中的空气直接排放到了城市,废水经常流入附近的河流,最终汇入伏尔加河。

路易氏剂,是氯乙烯氯砷的俗称,因英文lewisite而得名,由美国人Capt. W. Lee Lewis在1918年发明,是其中一种战争中常用的化学武器。未经处理前,只用作军用,并无医学用途,亦不见诸大自然。

有资料称,路易氏气毒剂最早是由美国的路易氏上尉等人发明的,而实际上它最早是在1903年由位于华盛顿区的美国天主教神学院的一位牧师在进行医学药剂实验时生成的。这位名为尼鲁兰德的牧师研究乙炔反应时,在氯化铝中将电石与三氧化砷混合,生成一种有毒化合物。尼鲁兰德在论文中说明了这种反应,但并未引起人们重视。1917年美国化学战局研究部在美国天主教神学院成立,主任为温弗德·李·里维斯。这时候德国在战场上已经使用了“黄十字炮弹”——内装芥子气毒剂的炮弹。芥子气的巨大杀伤力使之成为了“毒剂之王”。由于当时尚没有芥子气的解毒剂,因此对抗的最好办法就是研制出威力更大的化学武器。这时人们再次想到了尼鲁兰德的论文。里维斯的研究部很快就提纯了尼鲁兰德的化合物,并开始进行测试。
美国大学在对动物和人进行实验后提交的报告认为,路易氏气足以抗衡德国的化学战剂。空气吸入或皮肤接触都会引起死亡,而且不到一匙的量就可杀死一成年人。根据这一报告,美国投资了相当于今天的6000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威洛比建设了一座秘密工厂生产路易氏气毒剂。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工厂已具备了日产10吨路易氏气毒剂的能力。 二战期间,美国3个军工厂共生产了23000吨路易氏气,还按照严格的战场条件对路易氏气进行了测试,数万士兵“志愿者”暴露在路易氏气中。这次试验的长期后果最终在医学研究所1993年公开的《风险中的老兵:芥子气和路易氏气的健康影响》中披露:路易氏气与呼吸疾病有关,而且有可能与眼、癌症和免疫系统紊乱等有关。
由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肆宣传,美国的盟国和一些敌对国家也开始开发和生产路易氏气。但德国人一开始就对美国的路易氏气嗤之以鼻。为什么对同一成果,暗中敌对的两个集团的态度却相去甚远呢?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人对使用路易氏气作为战剂表示出疑义,这主要是根据路易氏气的基本化学原理提出的。因为当路易氏气接触到水,甚至水蒸汽肘,很容易被水解,水解物质的毒性降低很多。这也是德国没有选择路易氏气作为化学武器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美国科学家对这一化学过程也十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负责美国路易氏气生产的科学家布兰特·康南特,在他关于一战中工作的自传中就写到,“关于路易氏气是否真的有效确实存在着诸多疑问”。美国化学战局在1918年关于路易氏气的报告也认为,“路易氏气的效果估计不大”,并指出,与液态不同的是路易氏蒸汽的毒性较低,而且不易渗透过衣服,加上当时大多数国家军队都已装备防毒面具,因此其实战效果不会太大。
此后,关于路易氏气的实际效果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1936年,化学战局在一份保密的出版物——《化学战剂手册》中指出,路易氏气“在冰冻和干热的土地中仍然有效,在这些地方水解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水解反应的生成物——氧化路易氏气可以长时间污染一个地区,可以引发严重的水泡,而且不会蒸发,也不会被雨水冲刷掉。美国外科军医爱尔兰将军在1926年《毒气战的医学前景》一节中说,尽管水解可能阻止路易氏气发挥作用,但是当它被人皮肤上的潮气水解后,形成的水滴反而容易渗入皮肤并造成伤害。普兰迪斯少校在其1937年的书《战争中的化学》中说,路易氏气即使在水解后仍是有效的,而且普兰迪斯声称,大多数情况下,战场环境都是干燥的。美国之外也有许多文献说明了关于路易氏气威力的情况。德国汉斯·里普曼在1937年出版的《来自天空的死神》一书中曾说,他“目睹”了一个人无意进入一间充满路易氏蒸汽的房间。该人很快感到强烈的疼痛并伴随无法抑制的呕吐,4天后患慢性脾中毒并精神崩溃,3个月后死于路易氏气中毒。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科学家对这种武器的实用性提出疑问。1925年美国凡达少校写的《化学战的医学前景》指出,因为路易氏气倾向于水解,而且足够的蒸汽才能致死,因此根本不实用。德国物理学家荷尔曼在1931年的《德国,绿色和黄色十字》一书中记录了他使用芥子气和路易氏气对人皮肤的实验,发现路易氏气的效果比芥子气差很多。另一位德国人在1932年写的《化学武器》一书中甚至认为,如果盟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路易氏气,他们会感到十分失望。以后移民到美国的德国人瓦奇泰尔曾在1918年向德国军方评估了路易氏气,他在1941年出版的《化学战争》中曾认为路易氏气在战场上不会发挥什么作用。
问题是美国科学家既然知道这些疑问,为什么还在二战中继续生产和研究路易氏气,甚至推广到了其盟国英国?现在已经无从查问当事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对路易氏气的开发、生产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美国国家荣誉的问题。美国人需要向盟国展示他们有能力在化学战对抗中胜出。
在二战期间,美国对路易氏气进行了全面测试。试验表明,尽管汽化的路易氏气可以马上达到很高的浓度,但是其扩散空间很小,一般不会超过爆炸区域。同样,从飞机上施放的蒸汽也非常短暂。二战时关于路易氏气的报告也表明,路易氏气污染的土壤释放出有味的蒸汽,但却没有伤害性。进行的11次试验表明路易氏气只有在液态直接沾染的情况下才有效。美国进行的人员野外试验表明,除非士兵毫无防备或无意识,一般情况下剧痛、眼睛的刺激、天竺葵的味道会使人员迅速疏散,而这时水解产生的蒸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的不适。也正是由于这次全面的测试,使美国化学战局下决心在1943年11月8日停止路易氏气的继续生产。但是美国仍保留路易氏气的库存,“以使敌人对毒气的处理变得更复杂”。在战争结束后,国防研究委员的总结报告认为可以公开路易氏气的秘密了,因为英国在1941年开发出了一种有效的解毒剂,而其它国家在未来也能获取这种解毒剂,“这使路易氏气作为化学战剂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虽然路易氏气的实际作战效果不很理想,但很多国家将其与真正的“毒剂之王”——芥子气混合,取长补短,生成了比“毒剂之王”危害性更大、实战性更好的化学武器。
尽管有很多人预测纳粹德国将生产路易氏气,但德国化学家始终相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估结论,因此德国军方始终对路易氏气不感兴趣。而远在东方的另一个战争狂——日本对路易氏气倒是十分青睐。1927年,日本陆军在离广岛县忠海郡3千米的濑户内海的无人岛——大久野岛上秘密建造了其第一座化学毒剂工厂。海军则在神奈川县建造了毒剂生产厂,生产路易氏气等化学战剂。侵华战争中,日军还曾在我国沈阳和太原等地建立毒剂生产厂。
在大多数情况下,日本化学炮弹装填的是路易氏气和芥子气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会造成不同的效果。“毒剂之王”芥子气虽然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从中毒到出现症状有一个潜伏期,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昼夜以上。芥子气的使用密度无论多大,染毒浓度不管多高,要使中毒人员立即丧失战斗力是不可能的。芥子气的持续时间长,妨碍了己方对染毒地域的利用。另外,芥子气的凝固点很高,在严寒条件下就会凝固,呈针状结晶,影响战斗使用。如果把路易氏气与芥子气混合起来使用,两种毒剂非但没有降低毒性,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中毒后的救治难度,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芥子气的凝固点。一般情况下,芥子气的凝固点是14.4℃,别说是冬季,就是在春季或秋季使用,也可能凝固。混合使用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口如芥子气含量为36.2%(重量),其混合物凝固点可降至-26℃,在通常情况下都可使用。再如芥子气33.4%(体积),路易氏气33.3%和二氯乙烷33.3%混合,可使凝固点降至-50度。因此二战期间及此后出现的芥子气一般都混合有路易氏气。二战后,日本人也证实,将路易氏气加到芥子气中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使芥子气在像我国东北这样的低温情况下发挥更大作用。
在1931年开始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对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使用了包括路易氏气在内的大量化学武器。日军对华化学战地域遍及18个省,有准确记载的战例达2000多次,造成中国军队伤亡8万多人(实际使用的次数和伤亡应多于此)。由于芥子气和路易氏气毒性大且作用时间长,反而会限制日军自己的行动,因此日军往往在作战不利时大量使用这种混合毒剂,特别是防御和退却时。日军撤退时为了阻止追兵,有时用火炮发射混合剂炮弹迟滞对方,有时用布毒车布撒。在日军放弃的阵地、村庄或退却的路上形成数千米宽、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染毒区,追兵进入后不会马上发现,待发现时已造成大量伤亡。



  • 路易氏气的军事用途
    答:由于英国人在二次大战期间发现二巯基解毒剂,令路易氏剂军用价值不及其他无解毒剂的化学武器。美国、苏联、日本和意大利都曾生产这种毒气。
  •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使用了哪些毒气?分别有什么破坏作用?治疗方法是...
    答:日军侵华期间所使用的毒气弹种类有:芥子气、路易氏气、二苯氰胂、光气、二苯基乙二酮和苯氯乙酮。芥子气为糜烂性毒剂,对眼、呼吸道和皮肤都有作用。目前没有没有很好的解毒办法。糜烂性毒剂的一种,会令人体的皮肤腐烂,如不作防护及作及时治疗,最后因呼吸道、皮肤腐烂而死。解毒用注射,涂用二...
  • 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什么
    答:1915年4月22日,西线战场比利时境内伊普尔防线上,德军施放了氯气,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普尔之雾,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现代生化武器由此登上战争舞台,给世界人民留下阴森可怕的回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使用的毒剂有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氢氰酸、芥子气...
  • 日本化学武器的研发经历了哪些历程?
    答:日本的各细菌战研究机构,在进行细菌战研究的同时,也肩负对化学战的研究工作。日本于1928年开始实验性生产芥子气。6年后日本人每周生产一吨路易氏气,1937年产量上升到每天两吨。大量地制造毒气是在濑户内海的大久野岛,称为陆军造兵厂火工厂-忠海兵器制造所,该厂主要生产合成毒剂和各种化学炮弹。日本...
  • 中国是化学战最大的受害国吗?
    答:日军在1937年8月的凇沪会战中首次使用了催泪性气体和喷嚏性气体,此后日军在中国各个战场上纷纷使用毒气,尤其是自1938年8月开始的武汉会战,日军使用毒气更加肆无忌惮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曾生产过746万发毒气弹,这其中除没有能研制出神经性毒气外,几乎研制...
  • 二战中日本在中国使用的化学武器有哪些
    答::芥子气(德式)、芥子气(法式)、不冻芥子气(德式)、路易氏气、二苯氰胂、光气、苯氯乙酮、氰溴甲苯和氢氰酸。这些毒剂往往随火箭炮、迫击炮、加农炮、手榴弹等一起发射,以此造成更大、更多的伤亡。生物武器有:肉毒杆菌、鼠疫、伤寒, 二战中日本在中国主要使用芥子气,随迫击炮使用。诺门坎事件...
  • 请问 如何制造路易毒气?
    答:路易氏气,学名为氯乙烯二氯砷,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油状液体,比重为1.92,沸点190C,冰点13C,气体比重为7.1,本品多为战争或恐怖活动中使用。(一)毒理作用 路易氏气系一种砷剂,主要是对局部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糜烂作用,在皮肤糜烂性毒气中其毒性为最强,故曾有“致死的露水”之称。...
  • 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成员名册首被公开,该部队主要研制什么?
    答:二、关东军化学部关东军化学部成立于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一日,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成立,亦称“满洲第五一六部队”,在日本被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该单位的任务是开发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等多种有毒物质,并在实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东军化学部留守名簿》大约是在...
  • 化学武器的发展史?
    答:1950-1953年,美军在侵朝战争中,曾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规模较大的一次是1951年5月6日,美军B一29轰炸机,对朝鲜南蒲市投掷了光气炸 弹,中毒者达1379人,死亡480人。1952年2月至1953年6月,美军使用毒剂百余次,品种达17种之多,如:芥子气、路易氏气、光气、氢氰酸及刺激性毒剂等,均造成一定...
  • 一战中双方都使用了哪些毒气?
    答:芥子气、氯气、光气、路易氏气,光气和路易士气一般混合使用以增加杀伤力和延长作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