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西夏开过战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北宋和西夏开过战吗?

西夏的崛起,使北宋的北边更难安宁。李元昊称帝后,宋室不予承认,自此宋夏连年战争。从宝元二年(1039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每一年都对北宋发动一二次大规模之军事侵犯,常获得大胜。宋虽然兵多将多,但因重文轻武,「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兵,故战必致败」。尽管宋室曾一度任用韩琦(1008年-1075年)、范仲淹(989年-1052年)等防御西夏,使局势有所改观,但总的说来北宋对西夏之战事可谓屡战屡北。另一方面,西夏毕竟是一小国,国力较弱,虽多次战胜宋,但亦元气大伤,因此不得不重新与宋言和。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取消帝号,上表称「男昊上书父大宋皇帝」,仁宗封其为夏国王,每年赐其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庆历和议达成之后,宋、夏之间一时恢复和平。神宗时,宋、夏又数度交战,宋师仍然败绩,伤亡惨重。哲宗(1085年-1100年)继位后,力防西夏入侵。后双方于元符二年(1099年)再度言和,自此以迄北宋末年,彼此相安无事。西夏后来在南宋时为蒙古所灭。以宋之人口、财力、资源、国土、兵力,何止十倍于西夏,但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依然屡战屡败,只能以极昂贵的「贿赂」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宋之积弱不振,于此可见一斑。

西夏和北宋的关系是战争与和谈并存的关系。
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期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方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1044年订立和约。宋万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叫做“岁赐”。契丹乘机要挟,宋方又增岁币银绢各十万,先后合计五十万两匹。
宋夏和约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二十多年。到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夏又开始挑衅,战争不断。元丰四年(1081)的北宋五路伐夏,双方损失惨重。

扩展资料
西夏与北宋关系变化
西夏早在夏州政权时期(定难军)就奉唐朝、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宗主国,以维持自身势力。后来北宋并吞夏州政权,李继迁举兵再起。此时他采取事奉辽朝、连辽抗宋的策略,多次击退宋军,于990年被辽朝辽圣宗册封为夏国王。到李德明时,为了巩固新领地,对北宋和谈,于公元1006年签署景德和议。
夏景宗时正式称帝建国,自称邦泥定国,多次入侵宋朝边疆。宋仁宗不满西夏独立,派兵攻打之,至此宋夏战争爆发。夏景宗在三大战役战胜宋朝后,双方于1044年签订庆历和约。宋朝给予“夏国主”名号,西夏皇帝对宋朝称臣,但实际上西夏皇帝在国内仍以君王自称。宋朝给与金钱、茶叶等大量物资。
西夏虽然击败北宋,但惹来辽朝不满,双方发生三次战争(贺兰山之战),最后以西夏称臣作收。而后北宋的宋神宗为了击败西夏,趁西夏内乱之际发动五路伐夏与永乐城之战,最后都以西夏战胜作收。然而西夏国力渐衰,横山地区又被北宋占领,此后有赖辽朝周旋方能稳定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外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夏

西夏的崛起,使北宋的北边更难安宁。 李元昊称帝后,宋室不予承认,自此宋夏连年战争。从宝元二年(1039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每一年都对北宋发动一二次大规模之军事侵犯,常获得大胜。宋虽然兵多将多,但因重文轻武,「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兵,故战必致败」。尽管宋室曾一度任用韩琦(1008年-1075年)、范仲淹(989年-1052年)等防御西夏,使局势有所改观,但总的说来北宋对西夏之战事可谓屡战屡北。 另一方面,西夏毕竟是一小国,国力较弱,虽多次战胜宋,但亦元气大伤,因此不得不重新与宋言和。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取消帝号,上表称「男昊上书父大宋皇帝」,仁宗封其为夏国王,每年赐其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 庆历和议达成之后,宋、夏之间一时恢复和平。神宗时,宋、夏又数度交战,宋师仍然败绩,伤亡惨重。哲宗(1085年-1100年)继位后,力防西夏入侵。后双方于元符二年(1099年)再度言和,自此以迄北宋末年,彼此相安无事。西夏后来在南宋时为蒙古所灭。 以宋之人口、财力、资源、国土、兵力,何止十倍于西夏,但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依然屡战屡败,只能以极昂贵的「贿赂」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宋之积弱不振,于此可见一斑。

  • 宋朝与西夏打了多少年的仗?
    答:为了疲于应付战争,两国军额激增。宋军在宋初权30万人,庆历年间增至125万;西夏军在元昊建国初即达50万。由于连年征战,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两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兵民不断起义。战争既加深了宋积贫积弱之势,加速了北宋的灭亡,也...
  • 西夏与宋打仗是在那一年开始的?
    答:宋军在宋初权30万人,庆历年间增至125万;西夏军在元昊建国初即达50万。由于连年征战,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两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兵民不断起义。战争既加深了宋积贫积弱之势,加速了北宋的灭亡,也严重地阻滞了西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已赞过 已...
  • 北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使北宋扬眉吐气
    答:根本没有办法提供帮助。使得大宋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真真正正的扬眉吐气的一回。但这前前后后的百年战争中的屡战屡败一直打败西夏收复青海道是比较成功的,但在西北的百年战事完事之后,转眼又联合金国讨伐此时已经衰弱的辽国让东北的金国看到了宋朝的腐败不堪,迫于收复燕云的北宋便被金国所灭。
  • 西夏有侵略北宋吗??
    答:西夏与北宋同处于一历史时期,边境上互有战事。1035年,西夏以苏奴尔为主帅,率军2万多进攻西宁,这是西夏首次对西宁一带的战争,占据西宁的当地小政权俘虏了苏奴尔。第二年元昊亲自带兵攻打今青海大通县新城乡的耗牛城。西夏军队攻占这座城池后,“开始大肆杀戮,以泄气愤,致耗牛城百姓死亡严重。”接...
  • 北宋对外最辉煌一战: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却鲜为人知吗?
    答:从城堡的名字就能看出宋哲宗的意图,他想彻底消灭西夏。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章楶出其不意,率领四路之众来深入西夏境内一百里,历时二十二天,修筑了平夏城、灵平寨两座城池。西夏方面闻讯后,急忙派出军队进行破坏,“倾国之力来犯”。宋军在没烟峡之战中失败,于是退守平夏城。几天后,北宋、...
  • 宋夏之战,看似是北宋赢了,为何捡了面子输了钱?
    答:之所以说宋朝是捡了面子换了钱,是因为在战争之后,为了换取和平的局面宋朝对西夏提出的无理要求都全部答应,用钱财换取宋朝边境的安宁。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将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影响了北宋军事实力的发展,宋朝常年积弱,周边少数政权趁机兴起,西夏就是其中一个,发动了许多战争,李元昊秘密称帝...
  • 定川寨之战时宋军将领葛怀敏,是怎么战死沙场的?
    答:北宋与西夏的定川寨之战是北宋与西夏之间三战之中最后的一战。但是,这场战争却输的有些蹊跷。在战争进行过程当中,宋军大将葛怀敏率领宋军一万多人被西夏兵围困在定川寨。葛怀敏决定突围而走,结果,宋军大将葛怀敏与其他十四名宋军主将全部战死。可是,葛怀敏麾下的一万多宋军士兵却活着陷于敌手,这就...
  • 西夏与宋的主要战争有哪些?
    答:史称好水川之战。 五年(宋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元昊兴兵进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知渭州王沿派部将葛怀敏出击。葛怀敏轻敌冒进,进入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宋军两次陷入元昊的包围圈,全军覆没。史称定川寨之战。三次大战西夏均大胜,但连年征战,西夏已是民穷财尽,加上宋朝关闭互市,使得...
  • 北宋被西夏打得惨败,但却用这一招,逼迫元昊求和吗?
    答:宋夏战争爆发后,双方先后进行了三场大战,分别是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结果北宋三战皆败,伤亡惨重。北宋虽然在战场上没有胜利,不过此时西夏居然主动提出议和,双方经过一年多的谈判,最终达成“庆历和议”。那么西夏屡战屡胜,为何却主动求和呢?原来是北宋的贸易手段产生了效果。西夏...
  • 西夏与北宋有几次重大的战斗,西夏的皇帝长的是什么样?
    答:金灭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李干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从桓宗到神宗 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1206年他的堂兄李安全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