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独处时不孤独,盲目地社交才会孤独?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是说独处的时候内心不觉得孤独,孤独是说自己一个人内心也孤独,对吗?

对的,孤独最主要是指内心,因为只有内心感到空虚,没有人可以为你解释内心的问题,只能自己内心独自承担,这样引起感觉自己孤独无力。但是孤独同时也反应在一个人独处,不善于社交,没有人陪伴,这也是引起心里孤独的原因

高质量的独处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过:“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将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不至于在嘈杂的社会中迷失本心,只有能够经得住独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和。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也曾说过: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

由此看来独处并没有人们想的那样孤独,独处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让个体清晰自己的目标、内心想法。可见,高质量的独处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独处是一种能力
独处,说来容易做着难。独处并不是一个人过日子那么的简单,有的人宁愿没有生命也不愿意独自相处。
当看到别人成群结队的时候,内心的落寞会更加显现。
别人越是热闹喧嚣,自己越发寂寞羡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摆正心态看待独处,就会发现独处是一种能力,需要个体内心世界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平时更加关注自身,充实自我。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独处的能力》里写道:

“独处的能力指真实的孤独,起源于幼儿时期与另一个人的关系的经验。这个人不仅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还能够在需要的时间中提供对自我的支持。”



这句话表明了独处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
所以独处是一种能力,当自己和别人相处的不愉快时,不如选择享受独处。有时候盲目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盲目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心理学上,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身感受的人格,这样的人格是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
讨好型人格的人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害怕遭到其他人的孤立,不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特征就是喜欢主动道歉,不论是不是自己的过失,永远都是第一个说抱歉的人。
善于迎合他人是第三个特征,在社交中,讨好型人格总是会先迎合他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胆怯。


第四个特征则是不懂得拒绝,讨好型人格的人十分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评价,所以当别人向自己寻求帮助时,即使内心并不想帮忙,也不懂得拒绝。
最后一个特征就是他们没有原则和底线。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只顾盲目的讨好别人,为了讨好别人,有时会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最终不仅自己受累还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讨好型人格在日常交往中往往是通过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方式来讨好别人。
这种低质量的合群,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力量,反而让自己更加卑微,更加没有自信,还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深化自己。


盲目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鲁迅先生曾说过,“猛兽总是单独行走,牛羊才成群结队。”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厉害有本事的人不怕独处,反而是没有本事,想要寻求避风港的人更喜欢成群结队。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被盲目合群而束缚,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长期以往会忽略自己内心真正想法。
有的人为了讨好某个群体,不管那个群体是追星还是出游,为了融入她都不惜浪费自己学习的时间去参加。


这样的盲目合群非常不理智,在高考来临之际要首先清晰什么是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住的,而不是盲目的去合群,这种时候独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在独处的时候学习,沉淀自己。很多时候,高质量的独处,远胜过盲目的合群。
独处是一种能力,是嘈杂喧嚣过后的平静。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独处,明白独处的深意。

我们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灵魂,所以人生而孤独,孤独其实是人的常态,男人因为孤独而优秀,女人因为优秀而孤独

那么为什么人独处时不孤独呢?原因有两个:其一,因为你在独处时会享受孤独;也就是说嘛就是要接受孤独是人之常态。除去工作时间,把自己在家的时间看成自己珍惜的时间,好好的跟自己相处。内省、修身,冥想、泡澡、阅读,这些都做完了还感到孤独?是不会觉得孤独的,这一天会过的十分充实,有自己的目标,不盲目。其二是因为自己顾不上孤独,也就是,使劲给自己定计划定目标。工作之余、周末的时间都用来报学习班,让自己忙的感觉不到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照样有事做,便也不会觉得孤独。

那又为什么盲目的社交是孤独呢?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破解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偏见,不当行为,障碍关系并提供了各种应对之道,有系统有步骤地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提升关系质量的具体方法,‍别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对无谓的人所发生的无谓的事情上,断绝 ‍必要的联系,舍弃多余的应酬,脱离对人际关系的执念,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害怕孤独就盲目的结交朋友,还不加分辨就误认为一些人就是自己的知己拒绝无用社交方法,重新规划自己的社交策略,学会自我克制并享受孤独,生活不能太满,人生不能太挤,生命无法承载太多人的搅扰,所以 ‍不必把太多人请把有限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比无效社交更为重要。

孤独是人的本质,孤独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而每一种情绪都需要被体验与表达。缓解孤独所带来的痛苦感,方法在于取得自我、日常人际交往、终极现实三个层面的联结感。而不是为了驱逐孤独感,而发展成强迫性的、失去了适应性的生活方式。我们总是需要忍受一定程度的孤独,无论花多大的代价去防御、回避这种感觉。而一个人内心的自由程度,取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直面和忍受这些终极的现实。



其实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并不会带给自己孤独感,尤其是在现在,人类十分依赖手机的使用,手机可以让你更加容易地找到你所感兴趣的东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令你感觉舒适的。这种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这是社交无法带给你的。你会享受在其中,当然就不觉得孤独。

不仅如此,人在独处的时候心情就容易平静下来,没有矛盾,没有争执,很容易的就会让自己达到平静。相反,如果你盲目的社交的话,你会感到很疲惫。找到完全符合自己期待的社交是很难的,盲目的社交只会加深你在其中的孤独感。

社交,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它会让你感觉到你在群体中,但既然是群体,你个人的个性就会受到限制。群体不可能会兼顾到所有人,所以就会出现有的东西可能你不喜欢,但是群体并不会考虑到你的意见。在这种时候,就会显得十分孤独。而且每个人的喜好不可能完全一样,就很难出现完全符合你预期的社交,你就必然会出现孤独感。

可能你会在社交中获得快乐,感觉自己不孤独,但大多时候,盲目的社交会让我们感到十分疲惫,甚至长时间以后,你有时甚至会感觉到你为了融入这个群体付出了太多,获得了太少,反而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孤独感并不是你独处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在社交中就容易消除的,人类的感觉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并不能从字面上分析。



因为独处的时候心是很平静的,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可以以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如果地点合适的话。舒服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快乐的。
社交是不孤独的,但你说的是盲目的社交。所谓盲目的社交就是为了一些理由或者目的要融进一个圈子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结交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试想一下,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得不去做,面对不喜欢的人或者全然陌生的人,却不得不去曲意奉承巴结,挖空心思找话题来聊,这样不是很辛苦吗?如果人家都不给你反应,你觉得自己像跳梁小丑一样,只为博人家欢心,而别人还不屑一顾,这样岂不是孤独又可悲,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怜惜。感觉自己被扒光了被人看一样窘迫,这样的社交不要也罢。
所以啊,短短一世,要活的自在才好。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就是这个道理。

独处时人会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该想的,做一些该做的,哪怕是静静的躺着读一本小说。
盲目的社交不仅无趣,所聊所讲竟是些闲谈莫论,不仅一点营养都没有,还会污秽听觉和神经。当别人正眉飞色舞、夸夸其谈的描述一件无足轻重的琐碎小事时,既不想插话,也无话可说,既不想听,也听不进去,干巴巴坐在人群中无言以对。貌似繁闹喧哗,却如相隔万里,和没有共同语言,志趣不相投的人在一起,不是表象的孤独,而是内心孤独,装作全神贯注的倾听,貌似随声附和的赞许。难掩心中的孤独。

其实我就是喜欢独处的人,并不喜欢盲目的社交。因为社交要花费精力。

  • 独处,亦是清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处?
    答:底下有一个高赞的回答就是:孤独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子,有瓜果,有走兽,有虫子,还挺热闹。所以关于孤独,关键还在于你要怎样去理解以及去感受,当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失去了那份总是想要社交的热情,就会发现,独处,也挺好的。王蒙说,我很向往、很喜欢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独处是一种智慧的...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处?
    答: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父母渐渐老去,朋友们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恋人正在期待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活力。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到底经历过什么,到底在承受着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享受独处,因为独处时不用强颜欢笑,独处时可以随心所欲,独处...
  • 一个人之所以喜欢独来独往,是因为他懂得一些道理
    答:”在这一生中,我们最终应该学会如何独自面对漫漫长夜,独自行走,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独处不是孤独和不合群,而是让自己保持清醒和放松。不要让自己轻易陷入盲目追随的困惑,不要让自己只看别人的脸,在依赖别人时遭受不公。老实说,独处其实是一个人从平庸走向卓越的...
  • 一个人呆着,算不算独处呢?
    答:他孤独吗?不孤独,因为他的房间永远放着三张椅子。人需要孤独,需要独处,需要自己一个人呆着,但是人也需要社交,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需要和他们在一起体现我们是群居的人类,但我们又是单独的个体。独处是一种选择,选择了更多时间与自己相处,而且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有思想,也有追求,并...
  • 拥抱孤独,活出人生另一重境界
    答:从这种意义上讲,合群未必不孤独。书中提及的这些知识分子,能长时间坐得住冷板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才写就大量名篇佳作。在他人看来,他们大多是不合群的,但对懂的人来说,他们其实拥有了一种远超常人的自洽,他们是在通过写作积极地融入社会、建构社会。而他们若盲目地追求社交,反而得不偿失。三...
  • 孤独和独处有什么区别
    答:孤独和独处的区别:1、基本解释不同:孤独意思是孤立无所依附,独处意思是独居,一个人生活。2、心理学定义不同: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独处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3、产生原因不同:孤独是因为情感缺乏、溺爱、自恋、...
  • 怎样学会独处
    答:想要学会独处,先要接近独处的状态,因为直接就一个人躲起来,无聊和孤独就过来了,当然很容易就忍不住了,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接近,再突破关卡,独处的同时想办法让自己不孤独。先把交流变远,从面对面,变成手机聊天(科技发展真好),这个时候既是独处的状态,也不会孤独。然后...
  • 独身主义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
    答:Bella 年过半百,她不仅独身,还长期研究孤独、独处和独身主义。在她看来,选择孤独与独处从来就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与想象相反,Bella 并不内向。她喜欢社交,喜欢拜访朋友,喜欢娱乐。但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并始终以自己的独处方式而骄傲。 “我从不会在独处中感到孤独。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刻。
  • 内向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孤独?
    答:一般来说,内向的人更容易孤独,所以外向一点不容易孤独。
  • 一个人在独居时心境会是怎样的?
    答:很多年轻人选择独自生活,就是喜欢甚至依恋这种自由的感觉。工作的时候人是别人的,每天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了上司,为了客户,委屈求全,身不由己,因此更珍惜自己的时间。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梦寐以求的人生。不喜欢社交独居的人普遍不喜欢社交,有些人甚至有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