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马谡失街亭是怎么回事?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
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 ,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街亭丢失。

扩展资料关于马谡的歇后语:
1、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2、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3、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马谡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诸葛亮这次北伐并没有司马懿什么事,魏军主帅是魏明帝曹真,与马谡交战的是大将张颌。至于空城计,更是子虚乌有。
  一、双方总兵力
  魏军:7万人左右;兵种以骑兵为主,弓箭兵、步兵为辅,原因后述。
  蜀军:10万人左右;兵种以步兵为主,山地特种部队、连弩兵、骑兵为辅,原因后述。
  二、有关地名
  街亭:甘肃天水附近的街亭泉镇;
  箕谷:陕西宝鸡附近;
  三、由汉入陕道路
  祁山道:路程最长,绕行甘肃,道路宽阔平缓;
  褒斜道:从阳平关到宝鸡,同宝成铁路,道路狭窄,需修栈道辅助;
  子午谷:从汉中洋县到陕西武功,路程短,但道路崎岖,行军困难,很难携带重武器,后勤无法保障;
  其他道路选择较少,故不详述。

  一、蜀军的作战意图
  从战场态势、行军时间、地形选择、将领选派等诸方面判断,蜀军的作战意图如下:
  第一阶段:赵云、邓芝率1万人沿褒斜道从汉中至宝鸡,作为疑兵,吸引魏军主力;
  第二阶段:诸葛亮亲率大军从汉中出发,沿祁山大道至天水附近,以祁山为后盾夺取祁山至清水一线的各府州郡县;
  第三阶段:占领各州郡县后,以此为根据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将势力范围扩大至街亭附近的清水河,扼守住隘口后,保持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战略态势。

  之所以如此判断蜀军的作战意图,理由如下:
  一、蜀军进入街亭阻援是仓促应战,并非事先计划好的。
  当赵云、邓芝出兵宝鸡诱敌时,魏军的确被迷惑,主力被吸引在宝鸡一线。诸葛亮则亲率9万大军出祁山。由于没有准备,天水等三郡的魏军迅速溃败,但是上硅、武都等五郡拒不投降,坚决抵抗。按照预先的设想,诸葛亮的意图是中军主力屯扎祁山作为总预备队,而主力一部逐次攻击天水附近各府州郡县,再相机与魏军主力决战。
  可是没料到战役进展得异常顺利,大大超出了战前构想。因此,必须做出调整。于是,诸葛亮召集众将讨论,会议进行得很热烈,对战役地点、将领选择、兵种配备等都有过分析,否则三国志就不会有“亮违众拔谡”的纪录。
  但是有几个情报必须靠判断,因为当时的间谍只能靠马传递,也许有飞鸽传书,但飞不过险峻的秦岭深山,从宝鸡到祁山的距离应该超过600公里,以马奔跑50公里/小时,来回要跑24个小时,还必须不吃不喝,那么以每天跑6小时计,则要跑上4天,这还是在平地上的计算。合计地形因素,侦察骑兵往返至少需要6天。这是不符合当时紧急的军情的。
  1、魏军将派多少人马来祁山?
  2、魏军的行军速度如何?
  3、魏军的将领是谁?
  4、魏军的兵种如何?
  5、如果阻援在什么地方最为恰当?那里地形如何?

  二、街亭的地形不适合打阻击战。
  据我了解,街亭的地形大致如下:
  1、街亭的确是进入祁山地界的谷口,为东西走向,两侧是山,中间夹一条清水河;
  2、马谡所守的南山坡度较缓,顶部有平地,攀登时仰角很大,有利于防守;
  3、两山之间的大道宽约1500米,长7800米;
  4、从山顶至山脚的直线距离超过三百米,这在当时,是在任何兵器的有效射程之外;
  5、过了街亭,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很适合骑兵等野战部队作战;
  那么这样一个地形为什么不合适打阻击战呢?
  原因如下:
  1、若上南山依据有利地形,则不能达到阻击效果;
  理由为:
  南山的地形非常有利于防守,魏军能够在正面展开的兵力,由于地形的限制,最多50人,加之30度以上的仰角,蜀军只要发挥弓箭、连弩、巨弩等远距离进攻武器的威力,不用与敌肉搏便可轻松将魏军击退。
  但关键问题是谷中道路宽达1500米,从南山上怎么射箭也够不着魏军,除非他拥有掷弹筒或迫击炮。
  据我了解,平型关战役中,其谷中道路的宽度仅仅不到20米。
  也就是说,马谡在南山上根本就无法控制谷中道路上的魏军,如果魏军不进攻,他只有冲下山去,而冲击距离过长,魏军又以骑兵中长武器为先导,很快就能瓦解蜀军的进攻。

  2、如果将大军均驻扎于道路中央,也很难达到阻击效果。
  谷中道路宽度超过1500米。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依靠什么方法才能阻挡魏军骑兵大队的冲击呢?
  (1)、设置路障
  基本器械为铁蒺藜、鹿角、木桩等。1500米的距离铺设铁蒺藜需要多少呢?
  若相隔3米一个,一排就要铺设500个,我想最少需要铺设十排,那么就是5000个,若以每个铁蒺藜重半斤计算,共2500斤,也就是2.5吨,不知道在当时的运输条件和急行军的情况下,马谡能不能带这么多铁蒺藜。至于鹿角,大致如上。
  假使蜀军轻装行军,没有带辎重,那只有现场伐木,订立木桩,才能完成防守布置。
  1500米的距离,以两个木桩相隔1米来计,一排需1500个,至少要5排吧。也就是7500个木桩。
  其次是陷阱、阻击沟、营寨等。
  即使兵力充足,这和平原上的野战区别不大,蜀军没有任何地形上的优势,魏军可以用火攻、弓箭等,先扫清障碍,然后派主力骑兵冲击。
  这就是一场血仗,蜀军要想不败,兵力应该至少是魏军的两倍。因为蜀军多步兵、连弩兵和弓箭兵,野战不占任何优势。

  (2)排八卦阵
  这是诸葛亮赖以自豪的看家本领,我想薛仁贵的龙门阵也许就是得了他的真传。
  具体阵法是以长矛兵排成方阵在前,阻击魏军骑兵,弓箭兵和连弩兵在阵后放箭,盾牌兵从两侧攻击骑兵下盘,砍断马腿、杀死敌人。
  但这样做,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兵力至少要和对方相等。否则,可能前几次防守还有效,等到兵力消耗得差不多时,对方只要骑兵一个冲锋,弓箭兵、步兵随后,就能将阵势冲乱,乱了阵势的军队在混乱的战场上很难收拢。

  但在事实上,由于军情紧急,马谡根本就没有时间设置有效的路障,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宽达1500米的正面展开防守。
  于是,他将部队一分为三,自己率一部守南山,王平挡在道路中间,一部机动,作为突袭兵力。
  这说明什么问题?他的兵力严重不足。
  他既想以南山的地形优势重创魏军,又想在道路中与魏军血战,还想趁魏军立足未稳打个措手不及。
  这本是个三全其美的计划。但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很显然,蜀军战役进展大大超出了此次北伐的作战意图:
  即以赵云、邓芝率一万兵马为疑兵攻打箕谷,而孔明自率9万主力,攻打祁山各郡县,然后以此为基地,稳扎稳打,向关中进攻。
  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军将领需要根据战场形式的变化调整原有的战役部署。
  首先是对敌情的判断。
  第一个问题:
  魏军将派多少兵力驰援五郡?
  战前诸葛亮应该非常清楚魏军的总兵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也不会得到“一生唯谨慎”的评价,也更说明他是个不称职的高级指挥官。
  这是一道选择题,认真分析一下,答案应该不难。
  1、1万人以下;
  2、3万人以下;
  3、5万人以下;
  4、5万人以上。

  这些选择都要基于一个前提,就是魏军主帅对蜀军主力位置的判断。
  那么,能够给曹真提供的情报有哪些呢?
  1、赵云所率兵力;
  2、天水等失陷三郡的加急军报;
  3、武都等被攻五郡的告急军报;
  4、间谍的情报;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在现代战争中,了解对方实力最快捷的手段是火力侦察。在冷兵器时代,其实也一样。
  派一定数量的部队,先试探性的攻击一下,各观察哨和指挥员观察和计算敌军的人数、兵种等。
  如果说热兵器时代有一定的迷惑性,敌军可以隐蔽一部分火力,等你正式进攻时再开火,那么在孔明第一次北伐时,对魏军判断蜀军动向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时间。
  我们知道,孔明是228年1月和赵云同时出兵的,但直到2月才到达祁山。魏军可以在这个时间差里,与赵云充分交火,试探他的实力,我想,再笨的主帅也能知道赵云带了多少人马,但是,蜀军的主力在哪?这是诸葛亮未袭三郡前所不可能知道的,即使猜出来了,也只能派兵在易于出兵、行军速度快的要地驻守,以便随时驰援。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魏军与赵云军因为是面对面的作战、接触的时间又长,曹真对赵云兵力的判断应当是准确的。
  第二个问题:蜀军主力在哪?有多少兵力?
  当蜀军拿下三郡,攻打五郡时,答案立即揭晓。因为失落的三郡一定有线报或者是残兵想曹真汇报,五郡太守也会派快马送去求援书信。即使这些太守统统没知识,不会统计和计算蜀军兵力、兵种。单单从攻打这八郡所需要的兵马来看,如果不是蜀军主力,靠一两万兵马,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呢?
  因此,魏军主帅对于蜀军主力的判断有确切的情报依据,应当不是难事。
  第三个问题:魏军该派多少兵力前去救援五郡、夺回三郡呢?
  既然对于敌军主力的兵力、位置都已经清楚,还有什么可说的。魏军总共下辖兵力不过7万,留下两万人和赵云周旋,只要拖住他就行。
  主力5万人,以骑兵为主火速驰援,与五郡相互呼应,寻找有利战机,力求挫败蜀军。在合适的地点与之决战。
  因为人数虽少,但魏军的战斗经验和兵种配备上占有优势。重要的是选择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由他全权临机处置。

  那么,既然魏军很容易了解蜀军主力的兵力和方向,我们就回到第一个问题,蜀军对魏军主力救援祁山的判断如何呢?我们还是从情报入手。
  蜀军能够得到魏军情报的途径如下:
  1、赵云的军报;
  2、间谍的飞鸽传书;
  3、侦察骑兵的快马飞信;
  4、询问当地老百姓。
  赵云在宝鸡,诸葛亮在祁山,在没有飞机跨越秦岭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必须绕行褒斜道,在经阳平关顺汉江到祁山,其路程超过600公里。单程至少需要十天,往返更不用说了。
  可想而知,即使赵云送来情报,也是十天前的,不可能通过这一途径知道军情的最新变化。
  侦察骑兵也同理。
  至于老百姓,可能也得不到什么,一则这是在魏国地界,二则老百姓的交通工具有限,三则即使老百姓走亲戚,也不可能往战区来。
  那么,只有一个飞鸽传书倒还可用,但这要取决于对信鸽的训练程度和中途是否遇到老鹰、毒蛇之类的天敌。
  综上所述,蜀军主帅对于魏军动向的判断由于缺少有效的情报来源,只能靠十天前的情报和战场态势,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很可能靠不住,或者不准确。

  在情报不完整的情况下,对于魏军来援的兵力、时间、兵种等将如何判断呢?
  只有依据现有情报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由于蜀军占领三郡,攻打五郡的动静很大,魏军很容易判定蜀军的主力位置和大致人数,因情报来源充分,很多细节也在掌握之中。
  那么,再笨的蜀军统帅也应该想到魏军一定会倾主力来救。
  这就会对魏军救援五郡的兵力产生如下判断:
  1、1万人以下;
  2、三万人以下;
  3、五万人以下;
  4、五万人以上。
  如果魏军已经判明蜀军的主力位置和兵力情况,派1万人无异于送死,这是久经战阵的曹真和张颌不可能接受的。
  派三万人对九万人救援恐也无胜算,按照祁山地形,蜀军可以将三万魏军放进来,使个关门打狗的伎俩,以三倍于敌的力量慢慢地折磨魏军。围而不打,直至魏军弹尽粮绝。
  假使真是这样,街亭之战只不过是个诱敌之计,而非阻援之战.
  那么,魏军派5万人来援是否有可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
  魏军在总兵力上虽然少于蜀军,但兵种以骑兵为主,辅以弓箭兵和步兵。各地还有地方守军。
  何况这次战役是在魏国的地盘上,无论从兵源补充、后勤保障、人心向背等多项因素来看,都很有底气。
  蜀军则不同,一没兵员补充,二无后勤保障,三少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异地作战有很多不便。
  从具体战役部署来看,五郡依靠坚固的城池和同仇敌忾的决心,坚守一两个月应该不是问题。
  当然,如果诸葛亮有成吉思汗专门为攻坚城打造的攻城车、抛石机、云梯、箭楼之类辅助,也有可能很快攻下城池。但这要向铁木真购买专利,那是要花银子的。
  在这种态势下,蜀军即使有9万人马,也必须分兵,假使一分为二,以魏军的野战能力足可和蜀军较量。
  可魏军有没有可能派5万人以上的兵力来援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魏军战区的总兵力不过7万人,最起码应该留下一倍于赵云的兵力与其周旋。否则,被捣毁了后
  综上所述,蜀军对魏军来援的兵力合理判断应在3万——5万人之间。
  在这个判断的具体人数上,诸葛先生是否出现了误判。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这可以从派给马谡的兵力得到验证。
  现在对马谡所带之兵力有两种说法:
  1、1万人;
  2、2.5万人。
  但这两种说法都查无实据。可是没有高于这个人数的说法。
  假如1万人是事实,那么可以肯定是孔明对魏军来援兵力发生了误判。
  因为,依据军事常识,阻击五倍于我的敌军,即使借助有利地形,其阻击持续的时间是可以计算出大致的范围。如果阻击不是以全军覆没为代价,那就必须准备预备队。
  现代中国战争中最著名的阻击战役是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预备队的投入时机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第二种说法成立,那就说明诸葛亮正确地判断出了魏军的兵力。他要的是时间,我想他的命令是:不计任何代价阻击敌军,直至魏延攻下五郡,合兵一处,与魏军主力在街亭一线进行决战。

  蜀方打乱了整体部署,势必形成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现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如果诸葛亮派给马谡的是一万人,就可以断定他对魏军的来援兵力发生了误判,他的判断应当是3万人,目的是在街亭一线阻击魏军,直至魏延攻下五郡。
  那么,街亭失败的责任主要在诸葛亮,而非马谡。
  因为马谡即使扎营于道,也很难全身而退,其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没。假使他有骨气,也能杀身成仁,不损英名。
  2、如果诸葛亮派给马谡的是2.5万人,证明他对魏军来援兵力的判断是正确的,5万人。而且,他所指定的阻击地点很可能不在街亭,而是陇抵,因为那里的地形非常有利于阻击。
  马谡之所以不能按时到达,导致在街亭仓促应战,也是他没有做好预案。
  但马谡作为一方主将,有临机处置的权力,他本可以用好,但却以惨败告终。
  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在选择街亭阻击战将领的问题上,是经过众人激烈讨论的结果,他希望给与统兵将领更大的主动权。
  他认为,马谡有着魏延不能比拟的军事智慧,能够在复杂局面下,带领蜀军全身而退。
  我推测,他的最初设想是:
  如果派魏延阻援,其结果可能是全军覆没或者损失惨重,还有一种可能是魏延从来都没有服过他,还会做出全军撤退,将攻打五郡之军暴露于魏军前后夹击之下的举动。
  假使这种局面真的出现,极有可能导致大败。
  因此,他的考虑是让马谡用他的智慧和魏军周旋,尽量拖住敌人,为魏延攻打五郡争取时间。
  一旦攻下五郡,他将亲率大军与魏延合并一处,支援马谡,和疲惫不堪的魏军进行决战。
  这无疑一着好棋!
  可这招看似非常漂亮的好棋,有几个致命的漏洞。
  一、街亭的地形不明;
  在正史记载中,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预先告知马谡地形的只言片语。唯有罗贯中添油加醋地说,孔明曾告诉马谡扎营于道,马谡不听,才导致大败。
  我认为,诸葛亮可能知识靠地图和几个侦察兵得知街亭地形的大致情况,他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亲自探查。在地形具体数据不明的情况下,他只有将临机决断的权力交给带兵之将,别无他法。
  在他的战略思想里,稳是第一位的。因此,他宁可将三万中军置于祁山,以备不测,也绝不会冒险前往街亭与魏军决战。
  带兵去街亭的将领必须符合他的条件,就是能够运用智慧与敌周旋,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死死咬住敌人。
  魏延虽然身经百战,但毕竟只会打正规战,使诈耍滑不是他的长项。
  马谡有着比较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又在自己身边工作多年,还是新人,有利于培养成自己的死党。
  其实,从实际作战看,马谡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二、预备队的跟进不够。
  按照正常的军事部署,应有失败之后的预案。即在马谡败后,须有预备队随时补漏,而孔明却将大军置于后方,根本来不及救援。也许他是怕孤注一掷后,腹背受敌,不能全身而退。
  三、对马谡真实能力缺乏准确的判断。
  我们可以认真审视一下他所挑选的后继者,鲜有大器。一者说明他的用人水平有很大问题,二者说明他的魅力和影响力不足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如果说诸葛亮在战略上有问题,那么马谡在具体指挥上是否也存在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
  马谡所面临的局势是:
  1、人数占绝对劣势,不管是1万人,还是2.5万人,都比魏军5万人少了很多;
  2、地形优势不大。根据我前面的分析,街亭的地形不适合阻击,如果扎营于道,则等同于野战;
  3、时间仓促,准备期短。按照分析,蜀军只比魏军早两天到达街亭,这个时间不可能在1.5公里宽的正面修筑防御工事。
  4、对方的将领是个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老江湖。
  5、对方士兵主力多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
  6、己方士兵大多数是没打过仗的新兵。
  这种局势下,正常的应对办法是什么呢?
  一、将主力扎营于道。
  这个方法已分析过,蜀军以少于魏军一倍的兵力,在平地上打阻击,其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损失惨重或者全军覆没。马谡极有可能只身逃回,或是杀身成仁。
  二、利用各种办法骚扰,拖住魏军,以争取时间。
  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也是马谡所想表现的。
  按照人才类型说,马谡有这个素质,他是属于智慧型的将领。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他的方案总体上是很有特点的,可在计算上有着不可饶恕的缺陷。
  我认为,马谡的分析是这样的:
  一、既然地形不利于阻击,那就索性将主力放在南山上,而将少量兵力置于道上。他认为这样做,非常巧妙。
  因为魏军如果不理南山之军,冲破蜀军在道中的阻碍,直进祁山腹地,马谡可以自南山掐断魏军水源,截住魏军后路,魏延和诸葛亮可率六万大军将魏军在合适的战场阻住,与马谡前后夹击。
  那时,魏军既无水源,又腹背受敌,难受之极,况又无生力军可救援。
  即使不全军覆没,也将损失惨重。
  二、待魏军半渡而击之,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样既可灭魏军士气,又可打乱其部署,可谓一举两得。
  三、如果敌人因顾忌南山的蜀军而不敢冲过街亭,那么必然攻山。按照南山的地形情况,可谓是易守难攻。正面只能展开30人,仰角很大,冲击距离又过长。蜀军只需要站在山头向下射箭,就完全可以拖住魏军,使其难以动弹。为诸葛亮的主力争取时间。
  从构想思路上开看,这无疑是一着妙棋,可谓一举三得。
  但有一点非常致命,就是这一计划完全依附于南山之军不败的基础上。
  如果南山之军失败,被敌人轰下山,有没有预案呢?
  也可能有,但马谡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实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马谡没有带过这批兵,将士对其指挥能力心存疑虑,一遇败阵就失去信心。更经不住魏军在山下喊:“缴枪不杀!”。
  我想,蜀军肯定没有进行过忆苦思甜的思想教育,士兵的战斗意志不够坚决。
  换句话说,他连张灵甫的一半能力都没有。老张同志尚能缺水断粮、重兵围困的情况下,坚守四天。
  而且74军几乎全军覆没,两万八千多人,只俘虏了几千人,大部分被击毙。
  马谡就没人服,换句话说,他的群众基础太差,难以服众。
  这说明孔明在用人的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正确的用法是先让其在小部队中接受锻炼,逐渐建立威信后,再委以大任。
  其实,马谡是个好苗,可惜孔明用得太狠,导致其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害了他!
  马谡的致命错误是:
  一、南山虽险,却缺乏水源。
  魏军可以围而不攻,待其水竭时,瓦解其军心。只要全军一起呐喊,指明生路,意志不坚定的蜀军肯定有把持不住者,当一个带头下山投降,一定有效仿者,再以他们为说服者,不用费多少事,就能将南山之军彻底击溃。
  至于王平阻挡于道上的2000人,只需派兵监视,不足为虑。
  二、分兵阻敌,分散了力量,失去局部优势。
  马谡将兵力一分为三,使本来就少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三、南山虽利于防守,却不利于进攻。
  南山的高度过高,从山顶到山脚下,均超出当时的武器射程之外,不利于进攻。
  马谡基于以上的考虑,可能只想到防守,没想到进攻。因此只在山顶设立了阻击阵地。
  按照当时的武器射程,应在从山脚下到山顶之间,设立多层阶梯形纵深阻击阵地。一则可吸引魏军进攻,二则可随时发起进攻,迟滞魏军的行动。
  我们对失街亭的责任做个总结。
  一、在街亭附近打阻击战的决策是正确的。错误的是阻击地点的选择。
  如果孔明勘察过地形以后,告诉马谡扎营于道,那主要责任应该由诸葛亮来负。
  如果诸葛先生明确的告知马谡,阻击地点应该在陇抵,马谡由于未能及时赶到,而被迫选择了街亭,那么责任在马谡。他作为将领,临机处置出现问题。
  二、如果孔明给马谡一万人马,则说明他对魏军来援兵力判断错误,责任在他;
  如果孔明给马谡2.5万人,那么,这些兵力按照他的说法扎营于道,即使全军覆没,也能获取阻击魏军的时间,那个时候,魏延已经攻下了五郡,而他也可以率大军无后顾之忧地出祁山,与魏延合并一处,以6万生力军对抗已经精疲力尽且损失较大的魏军,估计那时的魏军最多也剩4万人。蜀军的胜率很高。
  那么,无论是马谡战死,还是战败,马谡无责任。诸葛亮也没有责任,前提是马谡要给大军留下足够的时间。
  三、如果诸葛亮要求马谡在陇抵打阻击战,给了他2.5万人,并告知他扎营于道,那么诸葛亮基本没有责任,而马谡自作聪明的选择使蜀军迅速败退,没有给大军留下足够的时间,责任在马谡。
  从对街亭之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一、诸葛亮在军事上缺乏能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及战略构想能力都和历史上的名将有着不小的差距;
  街亭之战中,首先错在兵分三路,应分为两路,一路攻打五郡,或者只派少量兵力监视,而主力至少6万人则应在街亭附近与魏军决战,这样胜算更大。
  其次,即使采取兵分为三的战略,也要给马谡足够的兵力,比如4——5人,那么,马谡即使三分兵力,也足可实现战术意图。即派3万人扎营于道,一万人在南山扰敌,一万人机动,准备待魏军半渡而击之。
  最后,他没有提前详细地勘察战场,以便制定合理的作战方案,造成了自己局面上的被动。到头来,只能依靠将领的临机处置。这和林彪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据我所知,林彪在每场战役前,必亲自反复勘察地形,详细推敲作战计划,作为一个四野100万人的总司令,他甚至可以计算到连一级单位。
  每次作战,他都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二、孔明的用人是一个困扰他一生的大问题。
  他对马谡的弱点看得不够清楚。也就是说马谡尚不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正确的用法应是派一位有经验的将领前往,而马谡帮着出主意,这样依靠这位将领的威信足可使众军在不利的局面下坚持一段时间,不至于迅速溃散。
  三、孔明的压力很大。
  虽然有白帝托孤,但无论是荆州派还是益州党,都没有从心眼里服他。因此,街亭战败后,他不得不斩马谡以减轻压力。
  这和曹操赤壁战败后,没有处理任何一员将领,而是哭郭嘉。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实,曹操有很多理由可以归罪于任何一个下属,比如军医治病不力、将领无能、谋士无策等。
  他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的杀很多人。
  但他没有。而诸葛亮却杀了马谡。

历来人们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负荆请罪,回到诸葛亮大营,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其实这种看法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九十五回描写马 马谡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拒绝遵守诸葛亮于路口扎营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于耳后,屯兵山头,后来禁不住王平苦谏,分五千兵与王平,让其于山下扎寨,魏名将司马懿及张郃率军到达后,开始一面敌住王平,一面围马谡而不攻,并断其水源,待马谡不战自乱,降的降,逃的逃后,司马懿最后发动火攻,马谡惨败而回,王平此时兵少力薄,抵不住张郃的猛攻,也与马谡一起退兵了。街亭失守后,使前方蜀军进无据点,退无可守之地,不得已放弃已攻占之陇右三郡,退守汉中。为此,诸葛亮上表请后主自贬三等,马谡于大营自首领死,斩首之时,全军落泪,诸葛亮亦失声痛哭,这就是所谓的“挥泪斩马谡”。   但是,这些全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史实与这些说法是有很大出入的。晋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对此事的描写散落诸人传中,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传说中一直待到诸葛亮死后,向朗始复出仕官。其中“优游无事”,达数十年!   第二是《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这一段说明马谡临死前未曾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   而后又称“十万之众为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但以上均未提及马谡是如何死的,而在《诸葛亮传》中称诸葛亮“戳谡以谢众”。《王平传》中又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从这两传来看,马谡是被诸葛亮下令处死的,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呢?答案是没 街亭有。在《马谡传》中有明确记载:“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在街亭举动违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于最后惨败而归,并直接致此次出击祈山的战果——陇右三郡得而复失,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马谡是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马谡最终也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这便是史书的马谡之死。   而之后诸葛亮亲自祭奠,为之流涕,而且尚有十万之众陪着流泪,且对其遗孤待之若平生,这种既斩之,又恤之的作法,是具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的。   首先,对马谡其人,有着知人之明的刘备曾交代诸葛亮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所以诸葛亮上表自贬,一是由于对马谡其人认识不足,二是由于对刘备的嘱咐未予重视,导致出击祁山之战劳军伤财,无功而返。以诸葛亮执法“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之风格,将其处以极刑,这也是必然的。   但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曾于出兵前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而在作战中,诸葛亮也是充分体现并采用了这种战略方针的,最后南疆终蜀之世未再有战事,这可说其中有马谡的功劳。而且马氏兄弟在荆襄一带素负才名,其中有“白眉最良”之称的马良与诸葛亮的交往中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认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无论如何,马氏兄弟与诸葛亮交情非同一般,且都具有一定才能,所以诸葛亮虽然依法处马谡以“诛”、“戮”之刑,然而毕竟是用人之际,对其是深为惋惜的,所谓“挥泪斩马谡”倒是比较附合史实的。这从他善待马谡遗孤一事上就可以看出他对马谡的态度了。只是在小说家的加工过程中,将马谡畏罪潜逃一事略过不提,并作了一些加工,这一段就艺术角度来看,比之史实的确是更感人而且富有感染力了。

诸葛亮北伐中原,兵出祁山。魏明帝镇守长安,命司马懿为大都督出兵抵御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来,就料定司马懿必定会从街亭进军,就安排手下大将镇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要求前往。因为在此之前马谡曾屡次给诸葛亮出谋划策,并且都被诸葛亮采纳,且都有奇效,因此诸葛亮便放心让马谡前往,在马谡出发之前还多次叮咛,要他在当道扎寨安营,以防魏兵偷渡,而且还派大将王平同他前往镇守。因为街亭干系重大,诸葛亮不敢大意,又派遣魏延领兵镇守街亭之后,高翔镇守列柳城。就此诸葛亮才放心进军。
马谡和王平到了街亭之后,马谡不听诸葛亮之言,自吹自己熟读兵书,执意要在山上安营,王平苦谏无果,只好分兵屯军于山下以为犄角。
司马懿本来打算从街亭直袭蜀营,可是探子回报有军队镇守街亭,司马懿大惊!但是司马昭却说,要破街亭不难,因为蜀军是在山上安营扎寨,只要围困蜀军,蜀军必乱。
当晚司马懿率大军围山,蜀军大败,幸好魏延高翔等拖延时间,又有诸葛亮巧施空城计,这才使得蜀军没有大规模损失。
马谡回营,诸葛亮便挥泪斩马谡!!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大意,与历史不符。

失街亭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该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前人评价此书(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失街亭》一文的线索是(街亭的攻与守),作者是以(事件发展时间)为顺序记叙的。

街亭的地理位置
街亭,自从马谡失守,诸葛亮兵败,泪斩马谡,自贬3级以后,便名播四海。

街亭究竟在什么地方?历来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经洪亮吉、范文澜等史地学家和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考证,确认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县东北部。具体处所,如《秦安县志》所述,即今日之龙山——“断山,其山当略阳之街,截然中处,不与众山联属,其下为联合川,即马谡覆军之处。乾隆十四年,秦安知县蒋允嫌其名不祥,改称龙山。”

现今龙山脚下的陇城镇即为当年的街亭。陇城镇位宁距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开阔处。由于镇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龙山,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又有清水河挡道,关陇往来只有通过固关峡,翻越陇板;沿马鹿一龙山——陇城镇一线行走,是由长安到天水唯一较但荡的路径。汉时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大道。历代兵家均视为进可攻,退能守的军事要冲,成为群雄角遂的古战场。

今日陇城镇,古街亭的遗迹已难找寻,昔日当街的泉亭,泉在亭毁。只有西北2.5公里的薛李川中,发现的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内。当年马谡驻扎的拔地2侧多米,方圆数千平方米,顶部能容万人,形似农家麦草堆的麦积崖;仍郁郁葱葱地屹立在陇城镇南面,成为当年战事的见证。

陇城镇街道棋布、房舍参差、绿树掩映、交通发达,是今日秦安县较大的山货皮毛、农副产品、药材瓜果市场,这个昔日“全戈挥日返,银镝逐星飞”的古战场,如今已成为四方经济贸易的要地。

失街亭,谁之过?

《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议论的话题,提起它,人们总要对孔明、马谡叹息一番。的确,街亭一役,损兵折将,甚为惨重。蜀国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这是谁之过?马谡刚愎自用,固然是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却在孔明身上,是孔明在街亭一役中屡屡失败,最终导致了令人扼腕的历史结局。

首先,孔明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郃乃魏之良将”,深恐“马谡不能敌之”,更何况刘备在永安宫托孤时曾明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见,孔明是深知其中利害的。既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塞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正好犯了兵家大忌。虽注重人才,却不能知人善用,这样也酿成了意料之中的悲剧。

其二,孔明并未真正认识马谡。平素马谡“好论军事,才气过人”,在征讨南蛮,七擒孟获时出谋划策,颇有建树,可谓“将才”,但掌管帅印,规划全局之职却非马谡做的来的。只有人才就其位,才能显其才,致其用。孔明误以马谡为帅才最终导致千古遗憾。

第三,孔明不该斩马谡。当时蜀主新立不久,南蛮也才刚平静,而“王虎上将”或早逝,或年事已高,蜀国后继乏人。而且大敌当前,正当用人之际,又有“马谡自缚跪于帐前”。俗话说“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孔明应该给部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孔明让其戴罪立功,想必马谡也会变得成熟老练。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芦,周文王渭河肃立,魏公子忍辱迎侯生,正由于他们有一颗宽大的心,才引得无数英雄为之折腰。马谡街亭失守,不能不说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但若能平静对待,指陈其错,必能使其大受感化,精神升华。从这个意识上说,失街亭也并非是坏事。

综上所述,诸葛亮平时识人不深,用人失误,事前轻率作决,事后求全责备,这才是失街亭的关键。孔明虽自比管仲、乐毅,却不及他们知人善用,因此,关键时刻失误连连,从而导致惨败。

副将王平难逃其咎
诸葛亮和马谡的责任已明,但是还有一人也难辞其咎,那就是王平.
王平在马战败之后,用计挽回了一些损失,诸葛亮认为其有功,提拔其为参军.
那么他就真没过错吗?我认为做为马谡的副将,王平虽然在马谡作出将人马驻扎在山上的错误决定后,曾好言相劝,但是最后妥协,独引一小部分人马守重要地段去了.但是王平做为诸葛亮派到马谡身边的人,他明知马谡不按丞相之计办事,既不据理抗争,又不及时向诸葛亮禀报,反而任由马谡按错误之法扎营,自己独自戍边.这其中不免有失职之过.所以如果失街亭要分责任,诸葛亮马谡各占四,王平占二.

是的,百家讲坛大部分专家教授同意这个观点

这个选至三国演义,自己去看,里面什么都有!

  • 马谡失街亭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简单过程:诸葛亮北伐,因街亭是军事要地,派马谡镇守。马谡号称自幼熟读兵书,熟知兵法的精妙,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将人马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司马懿带兵来攻时,将马谡困在山上,断其水道,并放火烧山,令马谡军队不战自乱,因此丢失了街亭。背景: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
  • 马谡失街亭
    答: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衔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
  • 马谡拒谏失街亭故事 马谡拒谏失街亭故事简述
    答:三人之后班师。按照军令状上内容,诸葛亮只好斩了马谡。2、由于马谡矢了街亭,导致前面的战部丧失,孔明将所有的军队全部派出埋伏或准备粮草,只留了100多老兵留守。司马懿带兵前来,看到城门大开,孔明安然的在抚琴,料想城中必有伏兵,随后退兵。而孔明等司马懿撤退20里后才撤回汉中。
  • 马谡失街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答:诸葛亮派将驻守。马谡请令,诸葛亮再三叮嘱须靠山近水扎营,并令王平辅之。马谡刚愎自用,违令,对王平谏言置之不理,竞在山顶扎营,因而被魏将张邰所败。街亭失守。马谡不遵诸葛亮将令,导致街亭失守,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惜其才,但以军法无私,挥泪斩之,并因己用人失当,上表自贬。
  • 诸葛亮为什么失街亭
    答:街亭失守的原因有两个:1、诸葛亮用人有误 马谡失街亭,最大的过错方是诸葛亮。诸葛亮明知道街亭虽小,却是汉中咽喉,关系到北伐的进展,此地既无城池可守,又无天险阻拦,防守极难。这等重要的位置,需要一名擅长守城的将领前往。可诸葛亮却派了马谡去,这个任命在事前,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合适,诸葛亮...
  • 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答:魏蜀双方战略意图,街亭极可能是遭遇战 在得知曹魏出兵之后,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而是将马谡提拔为先锋,使其率军阻挡张郃大军。当时从关中到陇右一共有五条,分别是瓦亭道、鸡头道、番须道、关陇古道和陈仓古栈道,但由于瓦亭道和鸡头道距离较远,而陈仓古道和关陇道又年久失修,无法容许...
  • 诸葛亮街亭失守的故事
    答: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失街亭后的影响:街亭之战失败,令到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日后蜀汉数次北伐亦未能获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响,而且本次蜀军大败,对本来已因夷陵之战...
  • 马谡丢失街亭后果有多严重,难怪诸葛亮要斩马谡
    答:曹魏方面准备不足,被蜀军以雷霆之势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关中震动,曹叡亲自坐镇长安督战,并派张郃率五万洛阳中军入陇西支援。就在蜀汉方面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马谡大意失街亭,导致北伐功败垂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表自请降三级。那么,马谡失街亭的后果有多严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诸葛亮...
  • 街亭在什么地方,马谡为何丢失了易守难攻的街亭?
    答:如果拿下了街亭,就可以进一步威逼关中,退可守陇右,也就是说,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为何马谡会失掉它呢?首先,马谡缺乏实战经验,马谡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兵书,所以马谡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他以为将兵马全部放在山头,能够居高临下击溃敌人,如果被敌人围困,那么也能够像韩信背水...
  • 为何马谡一失守街亭,诸葛亮就要全线撤退?
    答:一、马谡失街亭的经过。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条件最好的就是第一次。这一次北伐,曹魏由于麻痹大意,根本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在整个关陇一带防御空虚,只有寥寥三两万人,还分散布置在各个据点。公元228年一月,诸葛亮率领六万大军出祁山,关陇大震。曹魏君臣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当时的南安、天水、安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