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怎么来的?是谁取名叫瑶的?祖先是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30
瑶族的姓氏来历是什么?

  关于瑶族的瑶字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中所理线索较为可信: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广泛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名族统一名称:瑶族。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关于瑶族来源问题,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居住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瑶族先民古称“尤人”,“尤”是其自称,也是今瑶族的自称。
  “尤”为九黎、三苗之后。九黎、三苗最初活动在中国江南地区,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向北寻找生活基地,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东进的黄帝、炎帝部落接触并发生战争,九黎、三苗战败,被迫向南迁徙,到秦汉时期,瑶族先民逐步形成了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中心的活动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先民一度北迁,进入河南、安徽一带活动,但主要居住地仍在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区。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促使了瑶族先民原始社会的分化和瓦解,开始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当时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和两广北部山区的瑶族先民被称为“莫徭”。到了宋代,宋王朝在瑶族地区不断完善羁縻统治,使瑶族先民进一步分化、发展,逐渐形成为单一的民族。元明时期,瑶族被迫继续大量南迁,不断深入广西腹地。特别是明代,两广已成为瑶族主要分布地区。进入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由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少数瑶族向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
  瑶族自唐末宋初形成为单一的人们共同体后,由于迁徙频繁,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特殊,故名称也复杂多变。瑶族名称可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自称有90余种,其中自称为“绵”、“门”、“敏”为最多,约占瑶总人口的65%以上。他称则更多,有400余种,多与瑶族崇拜、政治、经济、居地、服饰、姓氏等密切相关。例如崇拜盘瓠的称盘瑶,崇拜盘古的称盘古瑶,崇拜盘王的称盘王瑶,崇拜密洛陀的称布努瑶;反映了政治内容的有安宁瑶、太平瑶、本地瑶、外瑶等等;反映其经济生活的有山子瑶、过山瑶、蓝靛瑶、木皮瑶、石灰瑶等;以居地称呼的有东山瑶、西山瑶、八排瑶、平川瑶、高山瑶等;以服饰称呼的有红瑶、白瑶、黑瑶、花瑶、白裤瑶、青衣瑶等;以姓氏称呼的有十二姓瑶、胡家瑶、盘家瑶、赵家瑶、侯姓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的“瑶”字加上带污辱性的“犭”旁,称作“猺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废除了过去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侮辱性的名称和字眼,把“猺”改为“瑶”,把自称、他称的各地瑶人统称为瑶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瑶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秦汉时期,荆蛮中的一支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平原地区。但因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向南迁移,由平原,越丘陵,入溪谷,进山区,辗转流离,最后只得在荒山野岭中寻找落足之地,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长期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披荆斩棘,垦地造田,栽种树木和土特产品,为开发祖国南部山区做出重要贡献。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如五彩斑斓的刺绣和蜡染,《评皇券蝶》等一批民间文献,著名的长鼓、铜鼓舞和民间流传的歌谣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独放异彩。

瑶族的祖先是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
瑶族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瑶族广泛分布在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体在中国,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

扩展资料:
瑶族习俗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瑶族的丧葬因地区和支系不同而异。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过去兴岩葬,现行土葬。“拉珈支”瑶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婴儿行挂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瑶族饮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瑶族

瑶族祖先为盘古,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关于瑶族的瑶字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中所理线索较为可信: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湖南和湘桂粤边界地区分布的瑶族下山定居,耕种或租种居地周边的旱地和水田;或被招为瑶兵,屯田戍守;或迁徙而与汉族杂居,瑶族社会出现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山居游耕逐渐向定居定耕过渡;瑶族内部逐渐形成平地瑶、布努瑶、茶山瑶、盘瑶四大支系。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广泛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名族统一名称:瑶族。

跟少数民族自己的发音有一定的关系。

  • 能说说看瑶族的详细历史与起源介绍?
    答: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瑶族是盘瓠和妻子三公主(汉族)的后裔,三公主为帝喾之女,故盘瓠是黄帝(汉族祖先)的孙女婿。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
  • 瑶族的名称演变
    答:瑶族,考上古历史,实为“尧”帝在西南后裔。关于瑶族的瑶字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中所理线索较为可信: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
  • 瑶族的祖先是蚩尤吗?瑶族自称尤人 疑似苗族分裂而来
    答:在种种证据表明下可见瑶族的祖先有些极大的可能是蚩尤,毕竟生活在曾经相同的地区。再者苗族被确认为蚩尤的后裔,那么凭借着瑶族和苗族相似的生活习俗以及难以斩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瑶族很有可能是当初蚩尤战败后分裂出的民族。
  • 瑶族分布在哪
    答: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瑶族广泛分布在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体在中国,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根据2010年第六...
  • 瑶族的介绍
    答: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瑶族是东方古老的“九黎”之一。是中国南方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据说瑶族是盘湖、地河三位公主的后裔。中国(2010年)瑶族人口2796003人,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南方六省(区)130多个县。其中,广西最大,有1471946人,...
  • 瑶族的由来?
    答: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广西境内,史称莫徭蛮。莫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
  • 过山瑶的历史渊源
    答:范晔《后汉书·南蛮传》最早记载了瑶族祖先“长沙蛮”和盘瓠的传说。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为此所加的按语说,“瑶产于湖广溪峒间,其后繁衍,南接二广,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即是说瑶族先民原居洞庭以北山区,后因战乱及栖息区逐渐贫瘠,故出武陵、五溪向今湘粤桂三省边境迁移。再经过六朝360多年的民族融合,...
  • 瑶族有什么样的历史?
    答:瑶族早在隋唐时期就已迁徙至连州,目前有近万人,主要为过山瑶,集中分布在瑶安和三水两个民族乡。连州的过山瑶自古以来就有唱山歌、跳长鼓舞的习惯,而在三水乡挂榜村盛行的一种罕见的道具舞——布袋木狮舞,尤为独特。据三水乡挂榜村老艺人赵永富口述,其祖先赵朝生之妻犯事,受到官府治罪,三...
  • 瑶族资料
    答: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 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瑶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
  • 瑶族人如何起名
    答:瑶族主要居住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区,人口约200多万,历史上,因生产方式、居住环境及服饰习俗特点等具体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瑶族别称有几十种之多,如蓝靛瑶、背篓瑶、过山瑶、白裤瑶、八排瑶、西山瑶、平地瑶等等,甚至语言也不尽一致,起名习俗也各不相同。但使人称奇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