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几个事例吗?

日本的刀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有一种笛子似的乐器叫尺八,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的建筑风格是从中国学的,日本的佛经和兵书也是从中国学的,日本的文字是借鉴汉字造的,日本的北海道的道字是行政名称,类似现在的省,也是从中国学的,唐朝设道,关内道,剑南道等等。
我没有证据,但是我猜测日本的武士制度也可能是从中国学的。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例子:
1、奈良时代,日本仿造唐朝教育体制创立了一套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教授、助教。
教授中国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和算术等科目。由于有了文字和学校,为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出现了天平文化的高潮。
2、大化改新以后,日本进一步大力汲取中国文化。自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船,随行的有许多留学生和求法其中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是日本留学生最杰出的代表。
吉备真备在唐留学17年,回国后在太学教授中国律令、典章制度,官至右大臣。阿倍仲麻吕19岁入唐留学,改名晁衡,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73岁殁于中国。
3、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成为万叶假名。
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8世纪,留学生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4、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5、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1、服装

日本和服是以服装为原型的,和服在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传入日本的缘故。

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

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2、文字

日本文字其中的汉字来源于中国,部分汉字经过变形,与今天的汉字有字形上的区别。日本最早是全盘借用汉字来表达本民族语言的,后来根据汉字创造了日文字母,这叫做假名。

假名有两种文体,一种借用汉字的草书形成平假名,另一种借用汉字的偏旁冠盖形成片假名。有些汉字的意思与中国的不同,甚至相反。

3、绘画

日本绘画也受中国影响,如日本的汉画派,类似于中国画,其集大成者雪舟等杨的汉画秋冬山水图系列十分有名,他曾在1467年跟随遣明使到达中国,尤其钟爱南宋画家马远,夏圭。

4、建筑

最有名的恐怕是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医药,文化,农业技术。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5、制度

日本最重要的“遣隋使”是圣德太子于隋大业三年(607年)派出的。他派小野妹子携带日本天皇的国书到达隋朝东都洛阳,谋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借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这是当时日本在外交上一项重大的措施。

圣德太子汉学功底深厚,很重视发展同隋朝的关系,希望通过这种措施,积极地从中国导入各种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完善的国家体制,因而所派遣的遣隋使团中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日本留学生一律被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唐朝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唐玄宗命国子监的四门助教赵玄默在鸿胪寺教授这些留学生们的功课。

日本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再回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中间最有名的是从奈良来到中国的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文化



  7世纪以前,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主要靠中国移民的传播。至推古天皇在位(593—629)、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日本开始直接向中国派遣“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大批留学生和留学僧,主动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最早派人到中国留学的国家,隋朝也是中国开始大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时期。

  随使节一同来华

  日本最重要的“遣隋使”是圣德太子于隋大业三年(607年)派出的。他派小野妹子携带日本天皇的国书到达隋朝东都洛阳,谋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借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这是当时日本在外交上一项重大的措施。从开皇二十年(600年)至大业十年(614年),日本派“遣隋使”达5次之多。公元608年,开创了随团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先例。这不仅仅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圣德太子汉学功底深厚,很重视发展同隋朝的关系,希望通过这种措施,积极地从中国导入各种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完善的国家体制,因而所派遣的遣隋使团中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唐朝的时候,中国同日本的友好往来更是盛况空前。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派遣了13次“遣唐使”,还有6次迎送唐朝的使者。每次所派遣唐使团规模都很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留学生和留学僧都是跟随使团到达中国,使团回日本时,留学生(僧)们则仍留下来学习中国文化。

  日本留学生一律被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唐朝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唐玄宗命国子监的四门助教赵玄默在鸿胪寺教授这些留学生们的功课。日本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再回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中间最有名的是从奈良来到中国的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日本留学生在中国的墓志铭

  晁衡:留唐任职,一住54年

  阿倍仲麻吕(698—770)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汉文修养良好而被选为遣唐留学生,当时他还不满20岁。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先后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秘书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左散骑常侍是从三品,可见他很受唐朝的重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亲密交往。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相赠。晁衡曾经送给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动。

  天宝十三年(753年),晁衡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且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途中遭遇风暴,李白误闻晁衡在归日本时翻船遇难,非常悲痛,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名作。

  晁衡后来东渡失败,辗转漂泊后又回到长安,继续在唐朝任职,直至大历五年(770年)以73岁高龄在长安逝世。晁衡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人民为其在东京的护国寺建了雕像和纪念堂。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片假名

  另一个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吉备真备,原名下道真备,开元五年(717年)随“遣唐使”来华。他在长安就学于四门助教赵玄默,深通五经三史、历算、刑律、漏刻、军制、阵法、韵学、书道等诸艺。他在唐朝留学17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十一月携带中国典籍1700多部归国。与吉备真备同时回国的留学僧玄防,受到日本圣武天皇的重视,吉备真备也因此受到器重,官至右大臣。

  吉备真备在华期间,精研经史,博学多闻,成为饱学之士,回国后被天皇拜为大学助教。当时日本的大学设有明经、文章、明法、算学、音韵、书法六科,学生有四五百人。吉备真备为六科的学生讲授学自中国的各种新知识,教读《史记》、《汉书》、《后汉书》。高野天皇也跟他学习《礼记》、《汉书》。

  对于日本文化传承,吉备真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是根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这些汉字共50个,被称为“母字”。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称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学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回国受重用,影响日本文化

  入唐留学生大多为日本统治阶级中的中层官吏子弟,和朝廷关系密切,回国都受到重用。如膳大丘在唐长安国子监学经史,归国后被任命为日本大学寮助教。他向天皇奏请按照中国之例,以孔子为文宣王,获准。这是日本政府尊孔之始,对日本奈良时代儒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出身法律世家的大和长冈,入唐后潜心学习唐律,回国后曾与吉备真备共同删定律令二十四条。营原娓成入唐学医,造诣较深,回国后被任命为针博士,对日本的医学发展极有贡献。

  许多日本留学生经历了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繁荣,看到了唐朝的先进制度对周边的影响。他们回国后就对日本的部民制提出了改革要求。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做国博士,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大化革新。

  入唐留学的僧人和留学生一样,回国后在政治、文化和佛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留学僧除本身的天赋外,与朝廷达官之间关系密切,也是基本条件之一。最早回国的僧人玄防就是与改革派发生关系得到重用。大多数在唐留学回国的僧人,都在宣传佛教和传播唐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公元653年入唐留学的道照,在中国学习法相宗,回国后在奈良右京建立禅院,在日本创立法相宗。留学僧智藏在唐朝学习三论宗,回日本后即创立三论宗。公元743年左右,佛教各宗派如华严宗、法相宗、天台宗、禅宗都传入了日本,与佛教有关的建筑、雕刻、绘画工艺都在日本有了新的发展。

  留学生和留学僧作为中日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中日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日本的文字是受到中国的影响,而且鉴真在日本修建了唐招提寺,日本的茶道也是受到了中国人喝茶的习俗而来的。

文化,宗教,文字,建筑,服装,艺术,封建制度,风俗传统,他们以向大唐学习为捷径,使经济和社会文明都高速发展,但毕竟没有经过几千年的人类进化,许多野蛮的的思想和本能还在他们的血管里,因此他们尤其地注重礼仪,以此来压抑血液中的野性。虽然我比较哈日,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也点啊~~~哈哈哈

唐朝时,日本接受开始大规模的接受唐文化,此后不久佛教传到了日本

  • 中日两国的交流有那些事例?
    答:雪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当时中国的画坛,他一面参悟佛法,一面深入探究水墨画的精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和雄伟壮观的中国山水,深刻地影响了雪舟的哲学观和自然观。3、荣西——传播饮茶之风的日本禅师 荣西1168年第一次入宋回国时,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1207年栂尾的明惠上人高辨来向荣西问禅...
  • ...贡献?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
    答:日本绘画也受中国影响,如日本的汉画派,类似于中国画,其集大成者雪舟等杨的汉画<秋冬山水图>系列十分有名,他曾在1467年跟随遣明使到达中国,尤其钟爱南宋画家马远,夏圭.最有名的恐怕是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医药,文化,农业技术. 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
  • ...奈良城表明了什么?你能举出几个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
    答:日本文化辉煌发展都多晚了,除了后来西方的崛起,中华文化那是绝对的深刻影响,想想唐朝皇宫是如今故宫的四倍你就知道日本能从中国各朝代学到什么了(尤其是唐宋时期)。。。日本多少技术都是中国传过去的,日本刀,日本的乐器,艺妓,建筑,武术,服饰,繁多的道,还有日本人在某些场合下那种端坐不动的气...
  • 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几个事例吗?
    答:日本的刀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有一种笛子似的乐器叫尺八,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的建筑风格是从中国学的,日本的佛经和兵书也是从中国学的,日本的文字是借鉴汉字造的,日本的北海道的道字是行政名称,类似现在的省,也是从中国学的,唐朝设道,关内道,剑南道等等。我没有证据,但是我猜测日本的...
  • ...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3,日本人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很大 4,日本人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5,佛教禅宗通过中国传入日本 6,日本的忍术,是中国的道术演化而成 7,日本的武术,这是我们传过去的,不说了 8,孔孟思想 9,日本的文字 (但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全被颠倒了,还好是最近的50多年,如果几千年前就是这样,...
  • 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答: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2、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
  • 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至少举出两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
    答:鉴真东渡日本
  • ...玄奘西游),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答: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模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 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等
  • 古代中日关系(有具体事例)
    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国文化,日本一直奉行“拿来主义”,中国也毫不悭吝。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695~775年)向日本朝廷进献从中国带回的“大礼包”。吉备真备搜集日本急需的书籍、文物、武器等,并打包回国,实属罕见。而他对日本最大的贡献,是参照汉字偏旁,创制了片假名,并...
  • ...文化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列举日本学习唐朝的事例. 简述!!!急!!_百 ...
    答:(1)①文化上: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纂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