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2000字左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论文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第二,要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第三,适时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为靠投资拉动增长,靠出口为快速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适逢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型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中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此外,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要避免汇率风险。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我个人认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有不好的影响,也有机遇。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早在2005和2006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很多是没有科技实力,像服装、鞋帽、五金、玩具,这些恐怕有上万家企业都撤资了,像东莞,都转到了广西省那里去了,那是一个新的经济区。这样要想中小企业有个大发展,目前难度比较大,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企业之所以有这些状况,是因为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优势变小,同时国家采取信贷紧缩政策导致的。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多少自有资金,要靠信贷。以前珠江三角洲很多地方,企业拖欠工资后可以渡过他的难关,现在随着2007年中央出台的一些民生保护政策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拖欠工资的现象处罚非常严重,而且对雇工签合同以及解聘,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对企业不利的一面。多方面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赚不到钱。
  像上海很多中小企业,有不少是韩国的、日本的,一看赚不到前马上不干了,这要想改变的话,恐怕有一定难度,主要措施可能是目前在营业的,通过放松银根、减税等措施,使这部分坚持下来的企业,让他们首先生存下来,如果这个做到了,不致恶化,那么形式经过一年或者半年之后,形势会好转。

  金融危机的中国机遇
  从我对各方面的了解,这次美国经济问题对我们国内经济情况影响很大,一方面在出口领域,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对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些金融领域,涉及一些购买美国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债券的影响比较大,近几天大家也能知道,披露出来中投在美国的亏损非常大,这些都是我们国内的损失。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近期也一直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些研究,我感觉应该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总的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我想可能反而是一次大的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几个背景大家可以一起探讨。第一个背景,包括美国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对我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措施,虽然很现实,但是我想只要外面环境允许我们以正常行为规则发展的话,我想中国是相当充裕的。短期内可能初级性的加工产品出口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时候反而可以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只要在这种外围市场情况下有这种趋势,我相信国内中小企业,包括大企业肯定能做好产品的升级换代。当然可能需要时间的缓冲,这就引出第二块问题。从中央以及各方面,宏观决策层会很好的把握这个时机,同时争取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包括大型出口商,都会提供缓冲的时机。
  我们仔细看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年7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开始停止,而且出现了适度贬值,这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这一点可以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防止了8月8日美元大幅度升值给我国汇率改革带来的冲击。我们可以翻阅历史发现,很多汇率改革的国家,包括日本,包括韩国、德国,从历史来说都可以发现,往往在汇率改革的第一阶段,当该国兑美元从升值转向贬值,大部分会出现致命冲击,日本、韩国、德国都经历过。我们国家,从各方面横向对比来说,应该是第一例,就是使美元反向升值对于人民币反向贬值交错的风险,我觉得产生很大的缓冲释放作用。近8月美元大幅度升值,包括国际上石油、农产品价格等大幅度暴跌情况下,我国汇率反而比较稳定,这点在我国汇率改革路上是里程碑;第二个作用,我们也知道这个时期人民币升值减缓,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可以说给了一个很大的缓冲作用,一个喘息之机。我在这里也是对中小企业的一个建议参考,就是到年底之前,人民币会控制到目前的升值幅度之内,只要国内不出现大的金融动荡,可能人民币还会有略微贬值的过程,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安排第四季度出口生产,大的汇率政策应该会对中小企业有个好的参考价值。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继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宣布破产。而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飓风”一词比喻这场危机,无论哪种比喻,这场风暴以极快的速度震动了全球,与危机中心相隔一个太平洋的中国股市,也以2点告破表达了悲观的态度,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在9月25日《财经网》校园行上海交通大学称:“中国就是美国镜子里的影子。”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注定不能独善其身。 


   二,首先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国内几大银行总共购买了美国证券业价值约2亿美元的证券产品。在美国金融业面临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产无异于把华尔街向地狱又推进了一步,而国内金融机构购买的证券产品也面临着巨额贬值甚至清算的厄运。例如华安基金已于9月16日在其网站上贴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产品“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投资风险,由于雷曼兄弟下属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而且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而无法全额收回,甚至连该基金的存续也将出现问题。幸运的是,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直接购买次级债产品是我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从目前公布的各银行年报来看,这部分的风险是可控的。因此,经济学家景学成指出更值得注意是次贷危机的持续恶化对中国股市的心理压力。他说:“股市是个信心产物,如今周边股市狂跌,投资者心理压力沉重,这些都成为一块巨石,加速股指下行的速度。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投资者恐慌情绪有着强大的传染效应。”


        三,除了资产缩水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引起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股权、债权等,这可能对中国外汇和资产市场施加沉重的向下压力,这也正是去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外资机构投资者在韩国证券市场占据显赫地位,他们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巨大,不得不抛售韩国资产,抽回投资,以救母国总部燃眉之急。根据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7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从27年6月~28年6月末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今年5月为净买入之外,其余各个月均为净抛售,累计套现499亿美元。在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还在亚洲货币仍然对美元显著升值之时,韩元已经早早开始对美元贬值。今年年初,美元兑韩元汇率还在95韩元兑1美元左右,到9月1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46个月以来低点,近4年来首度跌破11韩元兑1美元,韩国主要股指随之暴跌。令人倍感侥幸的是,虽然前几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成风,但雷曼兄弟这家“举世公认”的“华尔街一流投行”还没有成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投资者。不过,雷曼在金蝶软件、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天津融创集团、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等公司的股本投资将面临转手。


       四,其次,是对我国外贸业的影响。我国近年来GDP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美国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产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国金融业更加风雨飘摇,而这势必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五,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外贸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5%,进口数量增长9.8%。与之相对,中国前七个月名义出口额增长22.6%,名义进口额增长31.1%。


       六,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自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曾于今年3月向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自27年9月以后,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左右降至1%以下。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十分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况。


       七,作为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海关总署报告指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9.9%,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为22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幅首次回落至个位数。1月~7月,美国仍然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八,海关总署将中国对美出口减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和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须警惕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继续蔓延,对其连锁后果要予以密切关注。”海关总署在报告中指出。


        九,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危机初步爆发时,部分中国出口企业转向欧洲市场,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保持强劲,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深化,这些国家经济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进口需求显著下降。 


        十,这些因素在近几个月逐步显现。中国到欧洲出口已从年初3%~4%的高增长降至8月的22%。中国出口日本的情形与此类似,且下滑趋势可能延续。除巴西以外,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也明显放慢,到俄罗斯的出口已经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


        十一,因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的深入带来的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放缓,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他还强调,由于出口制造商面向外需的产业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转移成本上升,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十二,最后,是对我国的挑战也可能是机遇。毫无疑问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世界经济,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这是美国1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从前拥有着数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掌管美国金融业16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很有可能将让位于伦敦或者东京,可以说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经受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十三,安永全球CEO特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反而为中资银行提供了一个融入全球的好机会。他对近期中国工商银行等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行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并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降,如果收购对象符合中资银行的战略利益,中资银行可以考虑在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着手走向海外。不过他同时提醒中资银行,应借鉴美国同行的教训,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要保持稳定而良好的财务状况。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9月,对于美国金融界来说似乎很不寻常,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美国著名金融机构纷纷倒下:7日早已陷入困境的“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14日美林“委身”美银、15日雷兄弟宣告破产、16日AIG告急、21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无奈转型为普通商业银行、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再加上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当一系列金融事件接踵而至的时候,尊崇美元主导市场的全球经济彻底面临巨大危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一分子,在此过程中受到多大程度的感染,成为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 响不容忽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一,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中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 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 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中国的美元资产投 资暴露于风险中。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 债。其中,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 “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 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 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必然会导致资产抵押品的价格缩水,从而 使得资产难以兑现,这时支付性的危机就转变成为流动性的危机。 第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 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 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 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现代国际市场研 究公司8月曾对穗、深、京、沪4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其中72%受访者对楼市信心低迷,仅 14%的受访者认为奥运后房价仍可能上涨,37%预计下跌,35%认为基本持平,14%表示不清楚。 当下,对华尔街的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必然是当务之急,问题是, 投行的集体出售举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信心,在信心进一步深跌的情况下,投行撤退将异常艰难。 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 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 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一片困境。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的一份名为 《2008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缺口为6730亿元。如果2009年房 地产遭遇中期调整,资金缺口将达到9290亿元。如果遭遇短暂调整,资金缺口也将达到4925亿元。中国人 民银行的数字显示,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今年上半年锐减30%,减至3990亿元人民币。 第三,对进出口的影响。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偏外向,进出口总值超过GDP 的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非常 重要,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今年1-8月份出口的实际增长率只在3%左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 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外需下降意味 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 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 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 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 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被格林斯潘称作为“百年一遇”,可见危机的程度非常严重。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 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方面却值 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的,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 融体系的危机,始发于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 在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 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第二,要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很充 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 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 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产 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第三,适时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为靠投资拉动增长,靠出口为快速 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 适逢金融危机,中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型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 求增长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中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 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 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型到品牌竞争,此外,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要避 免汇率风险。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 30分求篇论文(欢迎大家复制粘贴):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金融危机的中国机遇 从我对各方面的了解,这次美国经济问题对我们国内经济情况影响很大,一方面在出口领域,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对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些金融领域,涉及一些购买美国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债券的影响...
  •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答: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
  •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及对策
    答:一篇论文 2000字左右, 有供参考。金融危机是 美国银行家,美国国民和全世界主要国家共同造成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楼房投资贷款收不回来。总根源原因是,全世界各主要国家,共同投钱给,美国楼房投资贷款,造成收不回来钱。50年--70年贷款期。全世界各主要国家1不依靠教育科学技术国家科学试验室的工作,作...
  • 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有哪些影响,我们应怎么办?(宏观方面)
    答: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也难以幸免。本文分析了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显性和隐性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对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了两位...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使中国金融环境受损、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投资出口下降、消费降低等,但是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有利于储备资源、开展跨国并购、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吸引外资、压缩泡沫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所以这次...
  • 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启示...
    答: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作者:雷家骕 清华经管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系教授来源:《国有资产管理》2008年第十一期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这次美国发生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讨论了巨额负债下的经济发展、过度的金融创新导致政府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对于美国经济的危害。提出了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是面...
  • 求篇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文章
    答: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
  • 求 关于这次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单独某一行业)的影响的论文或者文章
    答:这也是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之良策。 5.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
  • 我需要一篇中专生国际金融专业的论文2500字 以(金融危机)为话题
    答: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改革开放;新兴市场国家;政策主导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768(2008)12-0017-0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
  • 求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的文章
    答: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次贷的证券化分布以及证券化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使得经济金融发展中最担心的不确定性通过次贷危机集中体现出来。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既然如此,那么次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