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青海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植被情况,详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青海湖流域附近主要以什么植被为主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青海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所在区域主要由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雪山等组成,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山脉间的高原也多在4000米以上。

超详细,做好心理准备 1.土地资源总量 青海省土地资源总量仅次于内蒙古、西藏、新疆,居全国第4位,全省共有土地面积72.1654万平公里。 2.土地资源的特征 (1)土地面积大,但质量差,优质土地少。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大多数地区降水少,土地发育程度低。从土地类型来看,高山地多,山旱地多,戈壁、沙漠多,冰川、寒漠地多,土层薄和质地较粗的土地多,从而影响了土地的质量。青海也有一定面积质量较好的土地,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河湟地区的黄土区或红土区,土层深厚,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土地质量较好。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气候较温暖,但降水少,局部地区土层较厚,小面积有水源灌溉,土层较厚的土地质量较好。 (2)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青海省土地广阔,南北纬度相差8度,地貌、土壤、植被类型较多,因此构成了较多的土地类型。以东部黄土区山地为例,其土地类型垂直分带是:河谷沟谷地,低山丘陵地,中山地,高山地,极高山地。该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带是:海拔2,80O米以下主要种植春小麦等温性作物,还有草地,为农牧地带;海拔2,8O0米~3,3O0米主要种植青棵、油菜等耐寒作物,还有天然草地和森林,为农林牧地带;海拔3,3OO米~3,9OO米为牧业用地;海拔高度最低为1,65O米,最高达6,860米。土地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也呈相应的变化,出现明显的土地垂直带谱。 (3)草地多,适宜农林土地少,但分布相对较集中。青海草地面积大,草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0.46%,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主要集中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地。宜农地土地面积仅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4%,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宜林土地仅占省全总土地面积的6.1%,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青海土地资源的类型共有13个一级类型和75个二级类型。其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1.河湖滩地及湿地 这类土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的湖滩和河滩地上,不包括青南高原和祁连山系中的高寒湿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积物。柴达木盆地和茶卡盆地,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湖较多,也有淡水湖泊,湖泊周围多盐碱土滩地和盐土沼泽地。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气候为半干旱,湖滨多形成草甸湖滩地。 2.平地 平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门源盆地和青海省东部的山间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分布有大面积的风蚀雅丹平地,气候极端干旱,地表基本上没有植物生长,地表盐份和细土状物质胶结在一起,形成坚硬的盐磐,为盐漠平地;盆地北部和东南部,在冲积洪积带前缘潜水溢出带附近,形成荒漠化草甸平地;盆地东部,在海拔2,90O米~3,2OO米之间,降水稍多,形成棕钙土平地。祁连山东部的门源盆地,降水较多,植被为草甸草原,形成黑钙土平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和东部山间盆地,气候属半干旱,形成粟钙土平地。 3.绿洲地 绿洲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也有少量分布。该地气候温暖、干旱,土壤为灰棕漠土、棕钙土和淡栗钙土。主要为农用地,有水灌溉,农地中种植有防护林,形成绿洲。绿洲地是当地粮食、油料、蔬菜生产基地。 4.平缓地 平缓地除高寒的青南高原、祁连山高寒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西部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平缓地坡度一般为3度至7度,地表组成物质洪积物和坡积物兼有,地下水位较深。青海省东部的湟水和黄河地区的平缓地,生长着荒漠化草原和干旱草原植被,土壤为灰钙土和栗钙土。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700米~3,25O米的平缓地上,植被为温性荒漠草原,土壤为棕钙土;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海拔2,60O米~3,5OO米的平缓地上,植被发育为草甸化草原和干草原,土壤相应为暗栗钙土和栗钙土,暗栗钙土平缓地有旱作农业或种植饲草饲料,栗钙土平缓地必须经平整土地和进行灌溉,才能种植农作物。 5.台地 台地在青海省各地均有分布,一般处于山前,由河流下切形成平台地。台地比较平坦,边缘常有坡或陡坎,相对高度一般大于50米,完全不受地下水的影响。青海省东部湟水,黄河谷地海拔2,300米以下,为灰钙土台地,或称黄土台地;海拔2,800米-3,300米的草旬草原地带上,分布有草旬草原黑钙土台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800米-3,250米为荒漠土或半荒漠土台地。青南高原和祁连山高寒地区,高寒荒漠草原台地集中分布于祁连山哈拉湖以西及西部可可西里一带;高寒草原台地集中分布于祁连山哈拉湖以东部分地区及青南高原沱沱河和玛多县城以北地区;在青南高原东南部和祁连山东海拔3,300米以上地区,分布为高寒草旬台地。 6.河谷沟谷地 青海流水地貌较为普遍,河漫滩、河谷阶地广布。地表组成物质为冲积物,土壤不含盐碱或含有少量盐碱,水源条件好,多数土层较厚,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7.沙漠 沙漠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祁连山西部也有少量分布。沙漠的地表组成物质主要是细沙,地下水位低,生长着稀疏的耐旱植被或没有植被。沙漠的一般形态有沙丘、沙山和平沙地。 8.戈壁 戈壁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地形平缓,气候极端干旱,蒸发量很大,地下水位深。植被稀疏,主要由旱生、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组成,有的戈壁寸草不生。地表组成物质为砾石和砂砾石,砂砾石层中有石膏聚积。土壤主要是灰棕漠土。 9.低山丘陵地 低山丘陵地分布于山体的下部,相对高度小于1OO米,除青南高原和祁连山高寒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东部河、湟两岸分布有灰钙土低山丘陵地和栗钙土低山丘陵地。柴达木盆地分布有棕钙土低山丘陵地和灰棕漠土低山丘陵地。东部低山丘陵地,热量条件较好,土壤母质为黄土或红土,年降水量为25O毫米-400毫米,但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l0.中山地 中山地分布于山体的中部。由于山体的地理位置和形态不同,其分布和海拔高度各地并不一致,分布上限由南向北逐渐下降,南部班玛和玉树一带上限为4,000米~4,300米,北部门源地区为3,300米。降水量比低丘陵地稍多,气温略有下降。其北部地区由东向西,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土地类型依次出现栗钙土中山地、棕钙土中山地、灰棕漠中山地。 11.山原 山原主要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表面起伏较小、河流切割程度轻的高原面上。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高寒残积秋风化物和现代河湖冲积洪积物。气候寒冷,年均气温在0℃以下。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原土。该类型土地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是青海主要草地之一。 12.高山地 高山地主要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山体的上部。海拔高,祁连山一般在3,300米以上,青南高原在4,000米~4,3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寒冻风化较强烈。植被主要是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土壤类型相应为高山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和高山草原土、一般土层薄,粗骨性较强。 13.极高山地 极高山地分布于高山地以上山体的顶部。各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不一致,祁连山东部在海拔3,9OO米以上,祁连山西部在4,500米以上;青南高原东部在4,600米~4,800米以上。青南高原西部在5,000米以上。气候严寒,现代冰川发育。冰川下部或没有冰川的地方,地表有寒冰风化的岩石碎屑堆积,并有很稀疏的耐寒的垫状植物生长,土壤为高山寒漠土。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主要从农、林、牧三个方面进行。 1.宜农耕地 宜农耕地指现有耕地。1999年全省有耕地61.16万公顷,其中大部分耕地集中于日月山以东的湟水和黄河流域一带,其次是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祁连山北部边缘和青南高原东南部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按耕地对农作物的适种程度和生物产量,将耕地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1)一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17%,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的河谷阶地,海拔为1,650米~2,8OO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热量条件好,一年一熟,部分耕地可复种。粮食亩产一般在400公斤以上,是青海稳产高产农田。 (2)二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22%,一般亩产粮食250公斤~400公斤。 (3)三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61%,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海拔2,8OO米~3,300米之间和青南地区3,60O米~3,900米之间,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土壤退化、贫脊,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OO公斤左右。 2.宜林土地 宜林土地包括现有林地和后备宜林土地,前者有3O3万公顷;后大约有107万公顷。按林地生产的优劣情况分为一、一、三等。 (1)一等宜林土地。包括针叶林灰褐土中山地以及部分针阔混交林灰褐土山地、阔叶林灰褐土中山地。主要分布于祁连、大通河、湟水、黄河上游、隆务河、班玛、玉树等林区阴坡和半阴坡。这些地区气候良好,降水较多,坡度适当,土层较厚,适于林木生长发育。以云杉树种居多,次为桦、杨树,是青海林业生产基地。 (2)二等宜林土地。林地类型与一等宜林土地类型相同,分布范围包括一等宜林土地分布地区的阳坡和半阴坡,以及阴坡坡度较陡的地方,树种以圆柏为主,其次为混交林和阔叶林。该林地土层较薄而干旱,生产能力稍低。 (3)三等宜林上地。包括灌木林地和乔木疏林地。该土地面积最大,占现有林地的7O%。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该林地海拔高,气候寒冷,或降水少,土壤干旱。林地生产能力低,但对保持水土具有重要意义。 3.宜牧土地 宜牧土地包括现有的草地和后备草地。这里仅指现有草地。青海省共有草地面积3,645万公顷,其个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16O万公顷。宜牧土地按对牧业生产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分为一、二、三、四等。 (1)一等宜牧土地。主要由暗栗钙土草地、草原草甸草地、莎草禾草草地、山地草甸草地等土地类型组成,占总草地面积的3%多,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高原东部地区。该土地气候较温和,降水较多,土层较厚,适宜于牧草生长发育,牧草单产较高,是青海重要的冬季牧地。 (2)二等宜牧土地。该土地质量属中等,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水文与排水、盐碱、土层、坡度、水分、温度等。水文与排水包括草甸沼泽土河滩地、滨湖沼泽土低湿地、高山草甸沼泽土草地、高山沼泽土草地。该土地潮湿,地表常积水,特别是高山地区,土层下面有永冻层,阻隔了地表水下渗,排水不畅,小水坑广布。由于草地过湿,牧羊易患腐蹄病,加之水坑中寄生虫和病原菌较多,对绵羊危害甚大。盐碱限制主要集中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湖滨及河滩地,含盐碱较轻,生长赖草和草甸植物。由于该土地水分条件好,是较好的牧地。该土地类虽然单产不高,但草质好,适口性强。二等宜牧土地面积最大,占青海省草地面积5O%多,是青海的主要牧地。 (3)三等宜牧土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四周和祁连山、青南高原的西部地区。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多。土地类型包括针茅高山草原土草地、盐土草地、灌木禾草草地等。这些土地分别受到水文和排水、盐碱、土层、土质、坡度、水分、温度、土壤侵蚀较强的限制。牧草较稀疏、草质较差。 (4)四等宜牧土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青南高原西部地区,以及高山体的上部,面积较大。土地类型包括荒漠和半荒漠草地,高山荒漠草原土草地,原始高山草甸土草地。牧草生长十分稀疏,单产很低。主要受低温、干旱的限制。 4.不适宜农林牧土地 不适宜农林牧土地包括戈壁、沙漠、寒漠地、冰川与永久积雪地、盐滩、风蚀劣地等。这些土地地表没有植物,或植物非常稀少。这类土地面积很大,全省共有3,038.4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多。 土地资源开发前景 根据青海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全省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应以牧业为主。同时在适宜于农、林、渔的地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1.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地区看,青海省的玉树、果洛、海西州发展潜力较大,将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地区的草地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力、其主要途径措施是: (1)科学地确定载畜量和配置畜群。根据青海不同地区冷季长短、牧草产量、畜种构成、食草数量以及年际间牧草产量的变化,以草定畜,科学地确定载畜量和配置畜群。根据草地的种类、长势、产草量、水源状况、距离远近、归属范围等,实际分段、分区、分片轮牧,从而达到有效地利用草地,草地的载畜量可因此而提高10%左右。按照各个地区的地势高低、气候冷暖、水源多少、草地好坏、畜种构成,合理划分和使用季节草地,实行分季放牧,并适当延长夏秋草地放牧时间,可减少冬春草地的压力。牧区将推广小搬圈制度,防止过牧,有利于松土、施肥和提高牧草产量,有助于牲畜育肥增产。 (2)加强草地“四配套”建设。草地“四配套”建设包括围栏封育草地、建设畜棚、建设人工草地、人畜饮水工程。以户为单位进行建设。围栏封育草地就是把草地圈围起来封育,进行有计划的改良利用和轮牧,使围栏草地成为丰产稳产基本草地。青海80年代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将扩大围栏草地的建设规模,加强管理,提高围栏草地的质量。 (3)大力改良天然草地。改良天然草地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其办法为:在摸清草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地种播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牧草,清除毒杂草,清除虫、鼠害;通过引水灌溉,浸润、松耕土壤,追施肥料等,改造低产草地,提高草地的生产率和载畜量。青海多数草地干旱缺水,因此发展水利对改良天然草地作用很大,一般仅在春季灌溉I~2次水,牧草产量要提高25%~30%。通过施肥能够促进天然草地的更新,提高产草量,还能加速物质循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4)积极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根据青海目前情况,首先选择利用弃耕地、退比草甸地、黑土滩等作为人工草地,对超过25度的坡地应逐步退农还牧种草。农区可利用休闲地种植饲草饲料。建设人工草地需要发展草原水利,扩大草地灌溉面积,实践证明,灌溉草地比不灌溉草地产草量增加3倍-5倍以上。在地下水下充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抽水灌溉。草原水利建设投资大,需因地制宜,多点布局,以小型为主、乡办为主。 (5)实行季节性草原畜牧业。实行季节性草原畜牧业,可有效地减轻冬春草地的压力,缓和草畜矛盾。同时畜牧业作为一项产业,将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草地资源,加快牧草转化和畜群周转,提高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有效地利用草地资源,符合物质能量转化自然规律,也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规律。 (6)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以当地草地资源而定。比如,高寒草甸草地、高寒草原草地,将以放牧藏羊和牦牛为主;荒漠、半荒漠草地,将以放牧山羊或骆驼为主。在同一地区,注意牛羊比例搭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种类和不同高度的牧草。 2.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青海耕地很少,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不断提高耕地的生产率和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要。根据青海耕地实际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指导思想,青海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是: (1)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把重点放在中低产田改造上。主要是兴修水利,整治退化耕地和平整土地。通过兴修水利工程,使一部分旱地变为水浇地;维修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改造整治退化的耕地,包括治理改良次生盐渍化和沙漠化耕地。坡地改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产水平。从地区来看,东部河湟地区的重点是旱地变水地,扩大灌溉面积;柴达木盆地的重点是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东部河湟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将重点抓好坡地改梯田建设。 (2)有计划地适度开发宜农荒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需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直农荒地、逐步扩大耕地面积。近期开发的重点在东部河湟地区和共和盆地,其次是柴达木盆地。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实行综合开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3)调整耕地利用结构。根据目前耕地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作物、防护林和饲草饲料作物用地偏少,不能达到农林牧结合的目的。适当减少耕地中农用地比例,扩大林(含经济林木)、牧用地的比例,经济效益可提高。在种植业内部各类农作物的用地,将合理确定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和高效作物的比例,同时合理安排主粮与杂粮、耗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的种植比例关系,合理安排轮作,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并不断提高地力。 (4)推广混种、间种、套种和复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和耕地生产力。青海省光能资源非常丰富,但作物和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只有0.2%左右,然而一些高产地区光能利用率可达3%左右。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和耕地生产力,实行混种、间种、套种和复种是有效途径之一。全省约有4O%的耕地可实行混种、间种、套种和复种,其中东部河湟地区约有3.3万公顷(合50万亩)耕地可复种。 3.林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青海省林地面积虽然不大,但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入。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途径是: (l)调整林地利用结构。根据青海的自然条件,将扩大水土保持林地和农田防护林地的面积;扩大用材林地和薪炭林地的面积;营造成片经济林木和在村镇周围或庭院营造经济林木。 (2)因地制宜扩大现有林地面积。根据青海不同地区的条件和造林目的,东部河湟地区的川水地区将以林护农,实现林网化;浅山地区将结合水土保持工程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脑山地区在大搞封山育林的同时,营造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柴达木盆地将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用防护林。共和盆地将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用防护林、薪炭林和水库边护岸林。青南地区主要是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林区主要是营造用材林等。 (3)充分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青海林业基础差,地域范围大,交通不便,气候条件较差。为了搞好林地建设,将制定政策,充分调动国家、集体和个人营林的积极性,依法保护林地,禁止乱砍滥伐森林,禁止毁林开荒,使青海林地面积有个较大的增加。 4.水面的开发 青海省水面面积大。全省有鱼水面积106.7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湖泊。另外还有荒水面积1.4万公顷,沼泽地、低洼地和河滩地可开挖成鱼池的有数万公顷。因此,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渔业对青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青海湖面积有4.6万公顷,是青海主要鱼产区,由于偷捕滥捕,资源受到破坏,青海省政府已明令封湖禁捕,这是保护青海湖鱼资源的果断措施。另一方面将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尽快恢复资源。青南地区玛多县境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两个大型淡水湖泊,今后将加强管理,合理捕捞。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的淡水湖泊,将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改进管理和捕捞技术,提高产量。扩大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虹鳟鱼等名贵冷水鱼的规模。东部河湟区和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人工养鱼,进行精养,不断扩大规模,使人工鱼池养鱼成为青海渔业主要基地之一。

你 你你你你
肿么知道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

  • 青海遍野青绿最动人的草原
    答:曾经,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给这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植被破坏,冻土断裂,野生动物锐减,良田变成了黑土滩.2020年,所有破坏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责令停止。祁连山南麓青海地区798处“问题点”开始整治,修复受损土地6.92万亩。从黑褐色到浅绿墨绿,祁连山应有的底色渐渐回来了。“非法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是一个严重...
  • 青海湖有什么样的美景?
    答:三块石因形似三块巨石而得名。在山顶俯瞰青海湖,视野开阔,风景十分壮美。生态资源:青海湖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青草原、沙漠草原和湖滨湿地等。这些地方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如藏羚羊、野马等。湖区的植被丰富多样,有西北针茅、短花针茅、华扁穗草等优势种群。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
  • 青海湖的资料
    答: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水容量为85.4立方公里。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注入其中。青海湖没有外流出口,所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约在距今200至2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一个断陷湖盆,湖盆积水开始流入黄河,后因周围山地升高,阴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
  • 青海湖的资料
    答:攀上海心山的顶端远眺青海湖的全貌,那海阔天空,天水相连,鸥翔鱼跃的壮丽景色,可以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景观,陶冶情操,抒展胸怀。 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政府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
  • 计划前往青海湖旅游,有哪些地理和旅游方面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答:环境保护:青海湖是一个生态敏感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游客在游览时应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破坏植被,不要干扰野生动物。同时,由于青海湖是咸水湖,湖水不适合直接饮用和游泳。旅游景点:青海湖周边有多个值得一看的景点,如鸟岛、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
  •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答: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1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河流和湖泊:以内流河、内陆湖为主,河湖较少,水量较少,季节变化明显;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西部植被很少,有大面积沙漠;土壤:以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为主,土壤发育较差...
  • 青海湖在那里???
    答: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情况统计,青海湖湖面面积每年约减少103.6hm2,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3cm随着水位下降,湖底不断裸露,使一些湖中岛屿成为半岛,鸟类大量迁徙他处,数量逐年减少。另外,由于植被的破坏,环湖草地退化加剧,风助沙势,沙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目前,青海湖周边地区沙丘和风沙土地...
  •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保护措施有哪些?
    答:随着气温升高,局部地区呈现暖干化趋势,冰川、冻土融化速度加快,冻融侵蚀、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土地退化现象有加刷趋势,气象灾害更加频繁,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削弱了青藏高原区域水源供给功能。6、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 青藏高原是...
  • 谁有青海湖的资料
    答:青海湖是一具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政府曾对青海湖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发现青海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黄色,鱼儿游动有声,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