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优势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浙江的优势有哪些?

沿海就是最大的优势
港口多
进出口的优势
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劳动力,山东的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多。有时候,人多也是发展的优势。物价低,工资水平也较浙江低,相对而言,劳动力更廉价。还有,山东人的实在是世界出了名的,山东人能吃苦(不是说浙江就不能吃苦)身强力壮的,而浙江人脑子更灵活,更适合做生意。相比而言,山东经济总量大而人均少,浙江经济总量略低于山东,但是人均高。浙江轻工业发达,而山东的重工业和大型国企是其优势。而且山东北靠京津唐,与辽中南隔海相望,南邻沪宁杭,地理位置优越,青岛是龙头。如果比历史文化,山东就当之无愧地领先了。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为浙。  地形:浙江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省总面积70.4%。主要山脉自北而南分别有怀玉山,天目山脉,括苍山脉。平原面积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温黄平原;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境内河湖水面积占6.4%,有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灵江、苕溪、飞云江、甬江和鳌江等水系,此外,还有大运河,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绍兴东湖和宁波东钱湖、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浙江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有沿海岛屿3000余个,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水文:河流水源充足,地表水平均年径流总量900多亿立方米。
  土壤: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占全省面积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为水稻土,沿海有盐土和脱盐土分布。
  气候: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 雨量丰沛, 空气湿润, 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 极端最高气温33~43℃, 极端最低气温-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资源 动植物资源: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植被资源在3000种以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种。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野生动物有兽类80多种,鸟类300-400种,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103种,省级保护动物44种。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铁、铜、铅、锌、金、钼、铝、锑、钨、锰等,以及明矾石,萤石、叶蜡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润土、砩石等。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萤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水资源: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海洋: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 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占全国的1/3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公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旅游: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色明显,知名度高。 经济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除直辖市),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估计没有错的话在两年之后(即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能力到达9000美金以上。)
  1.三大产业协调发展。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5.4亿元,增长3.9%,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亿元,增长9.4%,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2亿元,增长11.8%,增幅回落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三产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一、二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4221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78美元,增长8.6%。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2008年,全部工业增 加值10359.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083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分别回落6.3和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13.6亿元,下降11.7%,与上年(增长29.8%)相比,增幅差为41.5个百分点。由于石油加工和黑色金属行业分别亏损43和25.9亿元,对全省工业利润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扣除镇海炼化和杭钢、宁钢这3家企业的影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下降7.3%。
  服务业较快发展。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出GDP增幅1.7个百分点。
  2.三大需求较为均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投资8523亿元,增长10.6%,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非国有投资5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65.8%。基础设施投资2370亿元,增长7%,占27.8%。房地产开发投资1999亿元,增长9.8%,增幅比上年的15.7%回落5.9个百分点,占23.5%,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增长3.9%和0.8%,其中新开工面积下降3.3%,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6.6%和30.9%。年末限额以上施工项目25892个,比上年增长6.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227个,下降0.7%,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各项在建工程进展顺利。
  进出口总额为21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进口568.6亿美元,增长17.0%,出口1542.9亿美元,增长20.3%,出口增幅扣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增长9.9%。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也高于广东(9.4%)、上海(17.6%)、江苏(16.9%),但低于山东(23.9%)。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58家,合同外资178.2亿美元,下降12.6%,实际外资100.7亿美元,下降2.8%。
  3.财政、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08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2008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7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33.4亿元,增长17.2%,按可比口径增长15.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08.3亿元,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增长1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幅分别为5.4%和6.2%。
  4.各类价格大幅回落。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4%,我省金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1%,从年初的第66位前移至第3位,温州、宁波分别上涨1.6%和0.8%,居第32和40位,杭州下降0.1%,居第49位。
  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1.自主创新能力增强。2008年,启动实施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预计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相当于GDP比例为1.6%左右。政府科技投入力度较大。全年财政科技支出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7.9%,购置技术成果费用增长23.4%。限额以上投资项目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312亿元,增长6.2%,占工业投资的59.1%。创新成果进一步体现。
  2.民生继续得到改善。2008年,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31.1%、29.2%、27.2%、25.4%和48.2%,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别增长18.3%、14.9%和13.2%。新增城镇就业7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平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据调查,2008年群众安全感达95.65%。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9.6%,比2006年提高2.4个百分点,按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测算,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列北京、上海、广东之后,居第4位。2007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1.2%,居各省区第1位。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也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渔业省,渔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捕捞量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2004年全省进出口852.3亿美元,其中出口581.6亿美元,进口270.7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824家。合同金额145.6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66.8亿美元。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16.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3亿美元。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6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02.5亿元。境外入境旅游者276.7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77.6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99.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全年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1010.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855.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982.5亿元。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7741.7亿元。全年保费收入291.0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97.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93.1亿元。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88.3亿元。
  全年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96元,实际增长7.4%。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家庭人均购建房支出达到1844元,比上年增长21.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99元,增长3.1%,人均居住面积达51.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2%和39.5%,分别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和上升1.3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6辆。
  浙江省各类市场蓬勃发展。1996年底统计,全省有专业市场4388个,年成交额达2545亿元。其中消费品专业市场3886个,生产资料专业市场502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286个(内有超10亿元的大型专业市场57个,超100亿元的2个),并有43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1994年国家工商局排名的全国百强专业市场中,浙江省就占了24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名列榜首,绍兴中国轻纺城位居第二。浙江省创下了专业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单个市场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的新纪录。专业市场的兴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全省有21个县市成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浙江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交通   沪杭、浙赣铁路相接纵贯省境,与杭甬、杭宣铁路构成交通主干线,铁路通车里程900公里。浙西南的运输大动脉、全长251公里的金温铁路,已于1997年8月全线铺通。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至今仍是浙赣线之咽喉。钱江二桥和钱江三桥已建成通车。全省有6条国道和66条省级干线公路,全省所有乡镇已通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沪杭高速公路正在建中。
  航空网线初步形成  航空
  全省有杭州、宁波、温州、义乌、路桥、衢州、舟山7个民用机场,其中杭州萧山机场和宁波栎社机场为国际机场。
  铁路
  有沪杭、浙赣两条干线和萧甬、宣杭、金千、金温等支线,杭州、宁波、温州为主要始发站,杭州东站、金华西站为主要中转站。
  高速公路
  已建成沪杭、杭宁、乍嘉苏、杭浦、杭甬、沈海、甬金、甬台温、诸永、台金、金丽温、杭金衢、杭徽、杭千、龙丽、杭州湾跨海大桥
  国道
  104国道:(北京--南京--福州),在浙江省境内途经长兴、湖州、德清、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临海、黄岩、路桥、乐清、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等县市。其中,杭州枣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设高速公路。
  320国道:(上海--云南瑞丽),在浙江省境内途经嘉善、嘉兴、桐乡、余杭、杭州、富阳、桐庐、建德、寿昌(接330国道)、衢州、常山等县市。其中,上海枣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枣寿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级公路。
  329国道:(杭州--舟山沈家门),途经、绍兴、上虞、慈溪、宁波、北仑、定海、普陀等县市,其中,杭州--宁波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宁波白峰枣舟山鸭蛋山轮渡24小时昼夜通航。
  330国道:(寿昌--温州),途经兰溪、金华、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等县市,这条国道与金千、金温铁路并行,其中寿昌--金华段已建成高等级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水运
  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京杭大运河的杭州--苏州、杭州--无锡区段每天尚存一班夕发朝至的游船对开。
  文化   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在历史上,浙江涌现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现今,浙江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0个,省市科研机构150多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以及一批国家行业研究中心。有浙江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学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拥有硕士点233个,博士点70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3%和99.5%。普遍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形成从文化补习、技术培训到中等专业教育和大学的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浙江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0,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南宋官窑等博物馆。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宁波、绍兴、衢州、临海、金华也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自然和生态环境最佳的省份之一,拥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风景区。这些景区或以峰著称,或以洞为奇,或以瀑取胜,或以植被景观见长;或金滩奇岩、海滨风光,或江南园林,玲珑剔透,或得天独厚,温泉宜人,都是旅游疗养的好地方。到90年代,一个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民的浙江旅游网络正在形成,浙东海国风光,浙西名山秀川,浙南灵峰异壑,浙北运河古踪,交相映辉,深受海内外旅游者青睐。
  

浙江人聪明,有毅力

经济。。。劳动力

经济,人才

  • 浙江省的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
    答:1. 纬度优势:浙江省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拥有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环境。农作物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模式,从而支持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2. 海陆交通便利:浙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海陆交通条件。发达的海运和便利...
  • 浙江的优势有哪些
    答:浙江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 地理位置优势。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紧邻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门户。一、经济发达。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浙江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其特色产业集群包括电子商务、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强大的...
  • 浙江发展的八大优势
    答:其次,浙江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氛围,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这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外,浙江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市场环境开放,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设立。同时,浙江省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综上所述,浙江省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包括其地理优势...
  • 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答: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浙江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上海,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便于与全球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其次,浙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创新创业氛围,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集聚于此,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此外,浙江具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开放的市场环境,...
  • 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的突出表现()、()、()。
    答:1、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浙江省较早地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浙江省的体制机制优势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创新驱动发展:浙江省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创新...
  • 浙江江苏高考优势对比
    答:1、浙江高考优势:浙江拥有全国一流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学校,尤其在自然科学和文科领域表现突出。省内高校众多,包括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提供了丰富的高等教育选择。同时,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为高考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众多机会。2、江苏高考优势:江苏以其众多的一流高校而闻名,如...
  • 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的突出表现
    答: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的突出表现是民营先发。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居功至伟;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使浙江市场化程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由于市场“这只手”壮大了,...
  • 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的突出表现
    答: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的突出表现是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和创新创业活跃。首先,浙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相对较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使得浙江的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加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发挥自己的潜力。其次,浙江拥有非常发达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很大,...
  • 浙江江苏高考优势对比
    答:1、浙江高考优势:高考综合实力较强:浙江省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学校,尤其在自然科学和文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高校数量多:浙江省内有多所著名的高等院校,包括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提供了较多的高等教育机会。经济发展较快: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 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什么优势
    答:1、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3、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