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渭源生态文明建设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进步与发展的强烈要求,是中国继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县人民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因此渭源县领导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于2012年4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县,渭源县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县之一。
  渭源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的交汇地带,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渭河和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具有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境内气候类型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6大类。目前,县内森林生态系统总量较小,结构单一,人为干扰较大;草地生态系统脆弱,动植物种类稀少,结构单一,食物链过于简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湿地生态系统范围小,多为河流和水库鱼塘;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优势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产业化经营层次较低,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等问题;旅游资源虽丰富,但市场运作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能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总之要加快渭源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成立了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发改、财政、林业、水保、水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慎密的管理体系。确定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消费模式为根本手段,贯彻“环境促经济,经济保环境”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培育以生态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的 规章制度 ,开创渭源县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体系等五大方面进行建设。
  1 生态保护与建设
  北寨镇、大安乡等11个乡镇及会川、五竹、莲峰3个国有林场实施渭河源森林生态植被恢复工程,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云杉、落叶松、沙棘、柠条等为主的优势造林树种,在渭源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森林植被恢复与治理,主要实施项目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全县加大林草资源管护力度,进行开展封山禁牧草地、休牧,提倡发展舍饲养殖,进行森林火险综合防治和森林有害生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林草资源的安全。在峡城乡、北寨镇、莲峰镇、上湾乡、麻家集镇等乡镇坡度大于25°的不宜耕作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2 生态农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党参良种种苗繁育350 hm2,党参标准化种植
  3 500 hm2,全膜马铃薯种植推广3 500 hm2,建设白条党参研发检测中心、党参种苗繁育温室和党参交易信息发布中心,实施渭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检测实验室,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站、种子质量检测控制站,配套病圃试验田等。组建渭源县马铃薯信息网络服务中心,马铃薯研发中心等,更进一步提高了渭源县马铃薯知名度。积极推广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日光节能大棚、塑料大棚、蔬菜标准园、蔬菜批发市场等,解决产运销的瓶颈障碍。
  3 水土保持与水源地保护
  认真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加大整村推进建设,进行坡改梯、土壤改良、开发补充耕地、同时配套田间及村组道路。新建河流堤防工程、拦砂坝,拦挡坝等;实施渭源县城镇道路及排水工程项目,新建道路排水工程,配套建设管网埋设,绿化、照明等附属设施;实施渭源县山洪灾害防御项目,给全县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态生活环境。
  4 生态文化旅游
  渭源县突出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三大特色,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力争将以首阳山为核心的旅游景区打造成4A级景区,打响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了一批星级酒店、会务接待中心、生态园、“农家乐”,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一处,内部建设3个2 000 m2的带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钢架玻璃日光温室,在园区内栽植各类果树和蔬菜等特色接待场所,切实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生态观光旅游、感悟渭河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组建专门团队对渭河源文化、秦长城文化以及花儿、小曲等地方特色文化进行开发整理,深层次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充分展示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着力提升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
  渭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融汇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三大古代文化,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习俗丰富多彩。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对生态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新建民俗博物馆、渭河源影视基地、美术馆、秦剧团,进行生态文化挖掘、整理。加强文物保护,对灞陵桥的维护、秦长城保护、禹王庙、庆坪二郎庙、八卦楼、首阳山陵园、陇右工委地下印刷所等的抢救维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补助、举办非遗传习班、扩大活动规模、发动学术机构和个人开展非遗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等,使渭源县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源远流传。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渭源生态环境、文化建设走在省市前列,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渭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县森林面积将提升4.7 %,达到19.3 %;林草覆盖率将提升14 %,达到55 %。境内河流水质保持在I~II类水平,区域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综合治理率超过82 %。通过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综合整治,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8 %以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进一步净化、绿化和美化,城乡环境质量同步得到改善。
  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渭源县的经济进入持续发展过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不断上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医疗等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城乡贫富差距缩小,城乡结构、城镇布局日趋合理。
  通过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渭源县变得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城乡处处新气象。这绿色充满了生机、饱含着活力,这绿色蕴蓄着历史的沉淀,这绿色体现着现代文明的理念,这生机盎然的绿色告诉人们: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责任编辑 张 亮)

  •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宣传语
    答: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离不开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农村水系和河塘清淤整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
  •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答: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
  • 生态文明建设是()。
    答:4、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国际合作也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国将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学习的方法 1、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或问题,不要害羞或害怕,...
  • 如何理解建设生态文明?
    答: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时代我们应该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文明。补充资料: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
  • 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什么具有历史必然性
    答: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历史必然性即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不以杰出人物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转移的趋势。1、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答: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 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 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
    答: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了新能源的发展,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3.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提高了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4.加强了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5.加强了生态保护和恢复,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其意义(2)
    答: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
  • 个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答:环境保护都做不到更谈不上什么生态文明就建设。其次,改变观念。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文明,工业文明把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让人们有种人定胜天的心理,可如今的环境污染告诉人们,人类中心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从观念上改变,什么生态文明等于没说。 正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