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大论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7
佛教的五部大论是哪些

  “五部大论”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的小乘戒为一切有部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共九卷二千七百颂。此外,释迦光尊者的《戒律三百颂》,萨嘎拉阿罗汉的《花鬘论》(汉译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等律学要典,也很受重视。
  二、俱舍。在藏传佛教中,有“上下”俱舍之说。“上俱舍”是指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此中有与小乘共通之处,也有大乘的不共观点;“下俱舍”即世亲论师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含颂词及自释)。
  三、因明。陈那论师根据第三转说法所述因果之能生所生关系及法的不变本性,撰写了一百余部短小精辟的因明论著,后得文殊菩萨加持摄受,将这些零散篇章辑为《集量论》一书,含现量品、自利品、观违碍品、他利品、观譬喻品、观能破品共六品内容。法称论师是陈那论师的再传弟子,为进一步阐发《集量论》深义,撰写了“因明七论”,其中《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为主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诤理论》为支分论。《释量论》专从句义两方面解释《集量论》,广破他宗,建立自宗,最高抉择到唯识见,被后人奉为随理唯识的根本论典。后来,藏地号为“第二法称”的大智者萨迦班智达将“因明七论”所有义理总摄一处,撰写了《量理宝藏论》。此论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各教派争相传讲,成为通达因明学的一部要典。
  四、中观。按藏传佛教观点,龙树菩萨有六部自空中观方面的代表论著(“龙树六论”),即《中观根本慧论》(简称《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名言成立论》。龙树菩萨心子圣天(提婆)论师撰写了《中观四百论》,继续阐扬龙树自空中观妙义及修持方便。龙树父子学说被称为“根本中观”。
  那烂陀寺大堪布月称菩萨造有《中论》的句释《显句论》和义释《入中论》,以及归摄中观实修窍诀的《入慧论》,无余开显了龙树中观妙义。此外,月称论师还著有《六十正理论广释》、《中观四百论广释》等大量论典,为阐扬中观应成派大空离戏的了义正见作出极大贡献。
  五、般若。此处的“般若”,特指开显第二转说法实际修证次第的《现观(证)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把般若经的每一会都分作八大段来阐释:一、一切相(种)智;二、道相(种)智;三、一切智;四、圆满一切相现观加行;五、顶现观加行;六、渐渐次现观加行(或称次第现观加行);七、一刹那现观加行;八、法身。由此构成《现观庄严论》八品的主要内容,前三品讲境,次四品加行讲因,末一品法身事业讲果,共有七十种法义,此即藏地常说的“八品七十义”。

古印度那烂陀寺有五大科目,藏传佛教也继承发扬了这些学说。有人以为藏传就是密教,其实这些学科都是显教,丝毫没有密宗的内容。部分内容玄奘也翻译过,他也不是学密宗的嘛。一是戒律,主要是有部的别解脱戒以及瑜伽菩萨戒,了解佛法的行持取舍;二是对法,主要是《俱舍论》和《集论》,了解法相;三是中观,以《入中论》为主,了解法性;四是量论,以陈那与法称的学说为主,安立正理,破除非理,通俗点说,就是认知逻辑;五是般若,玄奘法师的时代,那烂陀寺推崇《瑜伽》,而藏地奉行中观见,重视《现观》,总和一切佛法的见行,安立整个佛法修行的次序。实际上,五部大论也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并非只有五本教材,而是五个庞大的学科。例如学习中观时不止要学入中论,同时还涉及中论根本颂、入行论般若品、四百论等等。而在此之前还需要打下宗义学的基础,了解不同宗派的见解差异,

  “五部大论”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的小乘戒为一切有部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共九卷二千七百颂。此外,释迦光尊者的《戒律三百颂》,萨嘎拉阿罗汉的《花鬘论》(汉译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等律学要典,也很受重视。
  二、俱舍。在藏传佛教中,有“上下”俱舍之说。“上俱舍”是指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此中有与小乘共通之处,也有大乘的不共观点;“下俱舍”即世亲论师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含颂词及自释)。
  三、因明。陈那论师根据第三转说法所述因果之能生所生关系及法的不变本性,撰写了一百余部短小精辟的因明论著,后得文殊菩萨加持摄受,将这些零散篇章辑为《集量论》一书,含现量品、自利品、观违碍品、他利品、观譬喻品、观能破品共六品内容。法称论师是陈那论师的再传弟子,为进一步阐发《集量论》深义,撰写了“因明七论”,其中《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为主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诤理论》为支分论。《释量论》专从句义两方面解释《集量论》,广破他宗,建立自宗,最高抉择到唯识见,被后人奉为随理唯识的根本论典。后来,藏地号为“第二法称”的大智者萨迦班智达将“因明七论”所有义理总摄一处,撰写了《量理宝藏论》。此论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各教派争相传讲,成为通达因明学的一部要典。
  四、中观。按藏传佛教观点,龙树菩萨有六部自空中观方面的代表论著(“龙树六论”),即《中观根本慧论》(简称《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磨论》、《名言成立论》。龙树菩萨心子圣天(提婆)论师撰写了《中观四百论》,继续阐扬龙树自空中观妙义及修持方便。龙树父子学说被称为“根本中观”。
  那烂陀寺大堪布月称菩萨造有《中论》的句释《显句论》和义释《入中论》,以及归摄中观实修窍诀的《入慧论》,无余开显了龙树中观妙义。此外,月称论师还著有《六十正理论广释》、《中观四百论广释》等大量论典,为阐扬中观应成派大空离戏的了义正见作出极大贡献。
  五、般若。此处的“般若”,特指开显第二转说法实际修证次第的《现观(证)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把般若经的每一会都分作八大段来阐释:一、一切相(种)智;二、道相(种)智;三、一切智;四、圆满一切相现观加行;五、顶现观加行;六、渐渐次现观加行(或称次第现观加行);七、一刹那现观加行;八、法身。由此构成《现观庄严论》八品的主要内容,前三品讲境,次四品加行讲因,末一品法身事业讲果,共有七十种法义,此即藏地常说的“八品七十义”。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
五部大论包括: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名气很大的人,一著书立说便漏洞百出,虽也观点正确,却显得逻辑混乱。其原因,就是不懂因明学之故。
因明学创立之初,主要用于辩论和著述。古印度宗派林立,号称有九十六外道,为争取信众的支持,各宗教之间,多以辩论定高下,故其思辩色彩很浓。许多时候,辩论的成败,直接影响宗教的存亡。败者往往自弃信仰,拜胜者为师。藏传佛教今日的格局,也源于公元八世纪末汉地和尚摩诃衍和印度僧人莲花戒的一次宗教大辩论。欲知详情者,请看法国戴密微著的《吐蕃僧诤记》(1952年在巴黎出版)若不是莲花戒获胜,藏地佛教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古印度因明学形成于公元100年至150年间,最早研究因明学的是婆罗门教的正理派。最早的因明经典是《正理经》,成熟于公元3世纪左右。后来,龙树、无著、世亲诸大师也致力于因明研究,传世著作是《方便心论》、《回诤论》、《如实论》等,历史上将此以前的因明列入古因明系统。
到公元五世纪时,因明学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其标志是诞生了一个大论师陈那,《集量论》便是其代表作。法称等大师对《集量论》的理论进行了注释和发展,为新因明学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其代表人物。
论师陈那是世亲的亲传弟子,先学小乘,后入大乘,为印度著名人物,常在那烂陀寺讲授因明和唯识等。法称是陈那再传弟子,天资聪颖,跟其师自在军学《集量论》时,只学一遍,见解就和老师一样精妙;学第二遍后,便超越老师自在军,能和陈那比肩;学完三遍后,法称就发现了陈那学说中的不完善之处。他的著作是《释量论》,主要是评释《集量论》。著此书时,他接受上乐金刚的灌顶,并得到本尊加持,尽悉因明学奥妙,名声大振,受到当地国王的供养。婆罗门中有不服者,前来辩论,总是大败而归,外道皈依者甚多。法称一生,修建寺院百余座,授徒十万余人。
因明学于公元七世纪进入西藏,随着藏文的逐渐完善,译著和著述也得以盛行,在纳唐版《丹珠尔》中,就收入印度因明学著作66种,因明学在藏地地有了一定的影响。
到公元十一世纪,仁钦桑布、玛•勒贝喜饶继续翻译因明学著作。鄂•洛丹协绕译师边翻译,边授徒,弟子达2300人。此后,诸学者也开始著述。到公元13世纪,萨迎派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著《正理藏论》,从而奠定了藏传因明学基础。
公元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大师赴藏求法,穷究经典,通达义理,藏地因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宗喀巴大师认为:因明学不仅仅是推理辩论之学,更是佛教哲学的重要体系之一,除了能训练僧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修行悟道。因明通于内明,运用因明,照样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其名著《七部量论入门启蒙》,是藏地因明学重要经典。由于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的阐扬,因明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藏传因明学,体系严密,思想深邃,文字古奥,分析十分繁琐。初学时,往往不得要领,如入迷宫,望洋兴叹。按格鲁派的教学安排,学完因明学需五年时间。学习圆满者,才成为摄类论士,称为“堆扎哇”。因明学虽然艰涩,但若是窥得门径,熟悉了它的推理规则和辩论程序,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闻思学院中,对《释量论》的学习分为五个学级,前四级学习《堆扎》、《因理论》、《悟慧论》,以掌握因明学的基本概念。最后一级学习具体运用,就原理中的三十个论题,以破他宗,立自宗,断除邪见。
因明学的一些词汇有时也会出现在具体的修持仪轨中,如香巴噶举的《奶格五金法生起次第》中的观空中,就有“所取性空”和“能取性空”,其中的“所”与“能”便是因明学术语。法称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作用,他将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称为“能量”,将主观认识对象称为“所量”。若不知何为“能”“所”,就会不知所云。
由于因明学内容深奥,非几句话所能解释明了,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者,可以去读因明学著作。
(2)《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属般若部,以八品七十义解释全部大般若经,讲述菩萨循序渐进修至成佛的佛学内容、所观义理、所行境界。格鲁派学僧系统学修该论需要四年时间。般若学是佛教大乘的基础理论,因此被称为诸佛之母。
般若为六度之一,可以理解为智慧,但又非世俗智慧,而是出世间智慧。为防混淆,取其音译。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
《现观庄严论》的作者是弥勒,也即是汉地称为未来佛的那位贤劫第五佛。不过,亦有学者称,此弥勒非彼弥勒,说著述者可能是另一人,但此说不为宗教界认可。
注:资料来源于 密严寺 新浪微博

“五部大论”,是指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
五部大论 - 智悲佛网,有详细的传承讲解及文字可以下载。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458

指西藏格鲁派僧人学习显宗所必须修的五部论书:《释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本轮》《俱舍论》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宗论》
望采纳

  • 五部大论是指哪五部
    答:五部大论是指《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戒论》。五部大论,为五部在印度所造的大乘佛教的论典,所指的有二者,一为注解唯识经典的弥勒五论,另一是藏传佛教佛学院僧人必读的的五部大论 《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戒论》。五部...
  • 五部大论是指哪五部
    答:五部大论是指《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戒论》。五部大论,为五部在印度所造的大乘佛教的论典,所指的有二者,一为注解唯识经典的弥勒五论,另一是藏传佛教佛学院僧人必读的的五部大论。一、五部大论简介 1.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
  • 五部大论是什么
    答: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五部大论包括:(1)《释量论》《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
  • 五部大论是指哪五部
    答: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其中《因明论》也称《量论》是阐明人类认识规律,认识方法,思维逻辑,推理规则,语义哲学等为对象的,属于正确认识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的知识与方法理论体系。佛教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源出於佛经《阿...
  • 五部大论指的是什么
    答:五部大论指五部佛教经典。五部大论指藏传佛教佛学院僧人必读的的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戒论》。
  • 藏传佛教的《五部大论》是怎么回事
    答:五部大论指的是:《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典。
  • 佛教的五大部包括哪些?
    答:五部大论是指:因明学《释量论》、般若学《现观庄严论》、中观学《入中论》、《俱舍论》、戒律学《戒律本论》。
  • 藏传佛教的五部大论是哪几部
    答:藏传佛教的僧人所学的五部大论是 《因明》、《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戒律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
  • 佛教五部大论是什么
    答:"五部大论",是指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
  • 佛教的五部大论是哪些
    答: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