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8
关于郑和的故事

郑和,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一生中七下西洋,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等等,为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和,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一生中七下西洋,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等等,为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出任正使

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

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2、和平外交

郑和的奉命出使,是为与西洋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活动的。郑和来到南洋以后,以强大的武装力量,与此同时,郑和又从崇扬佛教或传播伊斯兰教着手。

力图使有关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有着统一的宗教信仰。这样,对于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缓解因为宗教信仰等问题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郑和还通过敷宣教化,扶助弱小民族,抑止强暴,促成了各国间和平局势的建立。

3、守备南京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年初,朱棣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郑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下诏停罢下西洋事业。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郑和受命率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而郑和本人也成为首位南京守备太监。同年,仁宗病逝。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要求郑和与王景弘谨守南京。郑和还受命负责修缮南京宫城。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郑和等奏请修理南京的天地坛等建筑。

4、鞠躬尽瘁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过程中,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5、积劳逝世

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癸丑)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1、小郑和造船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

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

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

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

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

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这一年,郑和才10岁。

2、出任正使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

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

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

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3、守备南京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年初,朱棣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郑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下诏停罢下西洋事业。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郑和受命率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而郑和本人也成为首位南京守备太监。同年,仁宗病逝。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要求郑和与王景弘谨守南京。郑和还受命负责修缮南京宫城。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郑和等奏请修理南京的天地坛等建筑。

4、和平外交

郑和的奉命出使,是为与西洋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活动的。郑和来到南洋以后,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告诫那些“喜战好斗”的岛国。

“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不服,则耀武以慑之”,于是“凡所号令,罔敢不服从。”那些“风俗劲悍,专尚豪强”,素好“侵掠邻境”的国家,不得不偃兵息武了。

与此同时,郑和又从崇扬佛教或传播伊斯兰教着手,力图使有关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有着统一的宗教信仰。这样,对于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

缓解因为宗教信仰等问题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郑和还通过敷宣教化,扶助弱小民族,抑止强暴,促成了各国间和平局势的建立。

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为解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建立亚非国家区域间的和平局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

5、鞠躬尽瘁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

成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的重要史料,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有记载称,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

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郑和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原名马三宝,回族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一生中七下西洋,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等等,为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和祖上都是航海家而且都是穆斯林~受祖上的影响郑和从小就想出海~在明成祖的时候实现了他的愿望!

明朝得那些事儿朱棣篇有写郑和得故事,很不错,可以参考。

  • 郑和的故事
    答: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州,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叫满刺加。这里是东西航行过往船只的重要港口,必经之道。郑和下西洋时,先后七次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并在满刺加停留驻扎,把这里作为大本营,存放物资之地。但是,郑和船队还未到达满刺加时,海盗陈祖义早就偷偷摸到这里,对国王及其酋长讲:“明朝皇帝派郑和率领...
  • 郑和的故事
    答: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成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的重要史料,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有记载称,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
  • 郑和的故事
    答: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成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的重要史料,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有记载称,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
  • 郑和的故事
    答: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
  • 郑和下西洋到底做了哪些事?赚钱了吗
    答:《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明代多种文献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
  •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答: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受到了朱棣的命令,并且带领200多艘由2万多人组成的船舰,来到西太平洋印度周边的国家,到达了30多个国家,他们主要就是为了学习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国情,利于两国之间的友好发展。郑和下西洋 郑和受到了朱棣的命令,并且带领200多艘由2万多人组成的船舰,来到西太平洋印度周边的...
  • 一个阿明航海家郑和简介揭示了太监郑和的传奇故事
    答:对明代航海家郑和的简介,揭示了宦官郑和的传奇。校易搜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让我们快速看一看!简介郑和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云南昆阳人。郑和出生于公元1371年,是他家的次子。郑和画像1381年,明军进攻云南。郑和,当时还叫马和,被明军副总司令掳掠,阉割后带到南京。此时的郑和...
  • 关于郑和远航的故事
    答: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
  •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发生在明代的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途经了30多个国家,是古代规模最大,耗费时间最久的一次航行。为什么郑和要大费周章的前往夕阳呢?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让那些西方国家看到明朝的强大和繁盛。好让那些西方国家前来臣服我们。二.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