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而《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手法,请从诗中找出一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在《关雎》 《 静女》 这两首诗中,分别运用了哪几种?是举例说明

《关雎》是《诗经 国风》中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这是一首描写在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和痴情的小伙子倾心相爱的恋歌。该诗以第一人称把一个青年寻求理想配偶的经过写的极有层次,令读者为他的深挚而专一的爱情所感动。

时间该是春天,地点是野外、河边、家里,主人公是自称君子的青年,事情是先受启示制定条件(比 而兴),次是寻求和寻求的困难(赋)以及在困难中想出办法,最后庆祝结婚。这5章把那时成婚配的形象如同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显现在我们面前,谋篇之序很好

开头4句描绘了一个境地,和一个青年在这个境地中的身心活动。在春季,一个青年在郊外游赏,突然听到关关和鸣声,其声甚美,于是循声找去,在河之洲上见到了一对雎鸠鸟关关和鸣,他受到启示,引起结合自身的联想(比而兴)鸟得其所配,能关关和鸣,要是不得所配,比如麻雀配老鹰,还能关关和鸣吗?鸟如此,人也自然该当如此;于是认定,外形美丽内心和顺的女子才是我这样的青年的好配偶。
(1)诗由物起兴,以雌雄水鸟的和鸣声开头,引出相应的人生画面来,不仅显得谐和,而且意味深永。

(2)后两章采用重唱的形式,三次换韵,韵脚天成,旋律轻快,琅琅上口。

3、与《静女》的比较阅读

(1)内容上《关雎》把一个青年寻求理想配偶的经过、当时男女成婚配的形象如同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显现在我们面前。《静女》写的是一对恋人的一次约会。

(2)艺术上《关雎》是赋而兴,采用重唱的形式,,《静女》运用的是赋的写法,感情描写极具层次感,一些细节如心理、动作的描写都较细腻。

1、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2、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3、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例子:
1、《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玉器
2、《诗经》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运用兴。
译文:桑树叶儿未落时,枝叶繁茂色泽润
3、《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译文:生离死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

扩展资料:
《诗经》中赋、比、兴影响:
《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了成功的艺术借鉴。《诗经》中运用大量的赋的手法,铺张扬厉,为楚辞、汉赋的发展提供了艺术基础。
诗经中的比、兴,更是为后代诗人所发扬光大,如李白、苏轼等人,运用形象的比喻的手法,创造出了兴寄与文笔并举的艺术境界,形成了我国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独特风格。
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比兴

起兴,是《关雎》一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
如,诗的一开头就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切。

扩展资料
原文:
《关雎》
先秦: 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起兴,是《关雎》一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如,诗的一开头就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切。又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毛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雎鸠是类似于鱼鹰一类的水禽,习性是生活在水边,同时它有个特点即雌雄长伴,从一而终,所以用它来作爱情诗的起兴。心美曰窈,形美曰窕,善良曰淑,外貌美,心灵美的善良女孩就叫做窈窕淑女,这和现在人们的审美观是完全一样的。

起兴,是《关雎》一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
如,诗的一开头就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切。
扩展资料
原文:
《关雎》
先秦: 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比兴。诗经里常用的一种修辞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常用的手法是
    答:问题二:诗经的三种写作手法诗经有哪三种描写的手法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
  • 结合《诗经》中的具体作品,分析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答:总结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作品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通过赋的描写、比的对比和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诗经》中的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诗经 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诗经》中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诗经》中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其中“赋”指的是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以及相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指的是比方,诗人借事物来比喻,“兴”指的是触物兴词,即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记录是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
  • 《诗经》的艺术手法
    答: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
  • 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
    答:诗经的主要内容为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燕飨诗、风诗、雅诗和颂诗。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其相关内容如下: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诗经》的内容大致分为六类: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 赋比兴分别指什么艺术手法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
  • 什么是赋,比,兴三大手法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
  • 诗经的创作手法
    答:《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喻,也是《诗经》...
  • 《诗经》中的赋、比、兴3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是什么?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3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一起,合称为“诗经六义”。所谓赋,朱熹说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直接陈说;所谓比,朱熹说是“以彼物比此物”,包括我们今日所说的比喻和比拟,所谓兴,朱熹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周南·关雎》先写“关关...
  • 诗经表现手法有哪三种(诗经表现的三种手法)
    答:4、《诗经》常用哪几种表现手法?。1.《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2.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3.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4.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